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白日薄西山-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
    黄巾的势头只是受到抑制而已,可群雄们又赶紧投入了混战。
    先是,南匈奴单于劫持张杨背叛袁绍,屯军邺城之南的黎阳。董卓认为这样可以对袁绍构成威胁,于是拜张杨为河
内太守、建义将军。又从长安派出杨懿为河南尹,加强对关东的防御。
    然后,刘虞的儿子刘和带着一项使命,从长安逃出来,奔向幽州找父亲。可他出逃时,是从长安南部的武关出来的,
因此必经南阳。他见到了袁术,说这次出逃,是因为天子想回洛阳,派自己去幽州,让父亲率兵迎驾。
    袁术一听,说你别走了,你的令尊是我的军事盟友,你只须修书于他,派兵来此会合,我也出兵,一道西迎天子。
袁术为何如此,他有个打算:在不久的将来,他将与自己最大的敌人袁绍决一雌雄,这就必须与幽州搞好关系,让幽州
的力量抄袁绍的后路。
    刘虞的一千名骑兵到了南阳。不料此事被公孙瓒得知,他马上去劝告刘虞,说袁公路救驾是假,有异谋是真。刘虞
不信。随着公孙瓒军事实力的扩大,他与刘虞的矛盾也越加激化。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派出堂弟公孙越率千骑抵达
南阳,说通了袁术,拘留刘和,收编刘虞兵马。刘和想方设法出逃,至冀州地界,又被袁绍挽留。
    袁氏二兄到底是一个种,在战略设计上如出一辙。袁绍也在袁术的后方搞起了小动作,与荆州刘表结成了同盟,把
个袁术气得发疯。他给公孙瓒写了封信说袁绍不是袁家生的,又大骂那些投了袁绍的人:“群小们不听从我而听从我的
家奴吗?”
    袁绍先以朝廷的名义任命会稽人周昂为豫州刺史,袭夺孙坚的据点阳城。孙坚长叹一声:“同举义兵,将救社稷,
不想逆贼如此相残,我当与谁共同奋斗?”说完,点起大军,一举攻下阳城,周昂败逃。
    这次战役中,公孙越受袁术的委派,前来帮助孙坚,不想中箭身亡。这下子激怒了公孙瓒,他把一腔怒火泄到袁绍
身上,行书天下,公布了袁绍十大罪状,发兵南进冀州磐河。所到之处,郡守们纷纷归降。
    袁绍有些怕了,他让人把勃海太守的印绶送给住在州中的公孙范,这又是公孙瓒的堂弟,以求缓和关系。可公孙范
一到任所就率郡兵响应了堂兄。继而,公孙瓒自己委派部将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
    趁着公孙瓒南击袁绍,袁术派孙坚南击刘表,与刘表的大将黄祖大战于樊、邓二县之时,孙坚连连获胜,进围荆州
首府襄阳。刘表无奈,派黄祖连夜回兵援救,在回兵途中又遭孙坚伏击,黄祖大败,往岘山的荒野中逃窜。然而,孙坚
过于英雄,穷追不放。黄祖心想,你能打我的埋伏,我就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
    孙坚遇上了埋伏,被竹林里的荆州兵射中,倒下马后,后援又不济,遂被乱刀砍死。尸体被拖到襄阳,刘表手下的
部将桓阶是孙坚举荐的孝廉,他站出来请求为孙坚发丧。刘表最喜欢表彰节义之事,又赞叹孙文台是个盖世的英雄,下
令厚葬。
    这一仗之后,袁术就再也打不过刘表了。年仅三十七岁的孙坚留下一个寡妇:钱塘吴氏,四个未成年的儿子:孙策、
孙权、孙翊、孙匡。长子孙策才十六岁。孙坚的侄子孙贲率众投袁术,袁术让他袭领了叔父的豫州刺史。
    荆州的故河南尹朱俊将军,在得到徐州刺史陶谦的资助后,出兵洛阳,击走河南尹陈懿。陶谦,字恭祖,丹杨人,
原是皇甫嵩的部将,又从张温西击韩遂。孝灵皇帝驾崩那年,青州黄巾起,朝廷拜他任徐州刺史。他一到任,便成功地
驱逐了境内的黄巾,对长安政府,他一直间行贡献,后又拜为徐州牧,封溧阳侯。现在,他也明白了,应该趁乱割据一
方。于是他下手杀了州中的几个名士,横征暴敛。又杀了他的黑道朋友、下邳土匪阙宣,收编其众。他上表请拜朱俊行
车骑将军,并送他精兵三千,准备引以为援。
    董太师听了大怒,派女婿牛辅屯驻陕县,部将李傕、郭汜和张济出关,大破朱俊。朱俊退出洛阳,屯兵中牟。
    次年,即初平三年正月,朝廷虽然颁布了大赦令,可出关的西北军还是抄掠了陈留、颖川诸郡。原亢父令,现弃官
在家的颖川望族成员荀彧,劝说乡人避乱他乡。他认为颖川是个四战之地。可乡人安土重迁,就是不走。他便率了自家
的宗族投了袁绍。不久,他的乡人都遭到西北军的屠杀。
    荀彧住了些时候,富有先见之明的他发现袁绍不会成气候,在听到曹操的事迹后,他毅然率宗族投了曹操。
    处于弱势之中的曹操见有如此大的世族来投奔自家,大喜过望。和荀彧交谈之后更是惊喜,他发现自己不仅捞到了
声势,而且得了个人才。曹操执着荀彧的手:“先生真是我的张子房啊!”
    曹操的野心不小,他把荀彧比作张良,俨然是自比起汉高祖来了。
    袁绍决定亲自去打公孙瓒,两军在界桥会战。公孙瓒以步兵三万结为方阵,以骑兵一万分夹两翼,自率精兵,由乌
桓骑士组成的白马义从居中,旌旗铠甲,光照天地。袁绍却以骑兵八百居前,强弩千张夹辅,自将步兵数万结阵于后。
    公孙瓒放马冲来,可他遇上了袁绍的骑兵统领麹义,此人久在边塞,晓习与羌胡作战的战术,他命军士伏在盾下不
动,等到公孙瓒的骑兵冲到距自己十来步时,同时俱起,强弩齐发,扬尘大叫,直向前突。这一仗,公孙瓒手下大将严
纲阵亡,袁绍军斩首千余级。麹义又纵兵追击,拔了公孙瓒营中的牙门。公孙瓒大军四散。
    袁绍在后面放心大胆地带着一百来个强弩手和卫士前进,突然,他遇上了逃出大营的公孙瓒及其二千名白马义从。
这伙骑兵将袁绍围了几重,矢如雨下。田丰把袁绍扶到一堵断垣之后,袁绍不肯,他将头盔扔到地上,大喊:“大丈夫
应前斗而死,躲到墙后,怎能活命?”可是,公孙瓒的箭太厉害了,田丰硬是把主公拖到墙后。幸亏麹义及时赶到,白
马骑士才呼啸而去。
    公孙瓒退出冀州。他后悔莫及,因为那天打了好久,竟不知道包围的是袁绍。
    司徒王允绝望极了,刘和一去不回,朱俊又被击败。他同黄门侍郎荀攸、尚书郑泰、议郎何颙、侍中种辑商议。荀
攸提出,干脆搞宫廷政变,荀攸说:“董卓骄忍无亲,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可直接刺杀。”
    荀攸和郑泰等人说干就干,准备了起来。可事情泄露,董太师的大兵搜捕甚急,郑泰出逃袁术,何颙、荀攸被捕,
何颙忧惧自尽,荀攸却谈笑风生,能吃能喝。
    他们都不如王司徒。
    王允经常去董太师的别墅里奏事,他发现董太师不仅对朝臣无礼,而且对西北军的将士也像狗一样地呼来喝去,就
是他的干儿子、贴身侍卫吕布也不能除外。有一次,王司徒看见董太师对吕布大光其火,竟拔出手戟掷向吕布,吕布连
忙躲避,向董太师谢罪,太师才改容解意。王司徒想,荀攸对董卓的分析相当准确。
    自此,吕布成了王司徒家的座上客,在王司徒家里,他才有自由,可以尽情地喝酒,王司徒真会曲尽人意,常常叫
些歌伎陪侍。有一天,吕布喝多了,拉住王司徒的手:“司徒大人,吕布恐怕活不长了。”
    “将军乃天下英雄,何故出此言语?”
    吕布告诉王司徒:董太师现在越发疑心有人要刺杀他,让吕布每天守在他的内室之中。可他房里的那些妖姬们实在
动人,吕奉先又是个美男子,自然免不了与这些女人眉来眼去,后来便动了真。事后吕奉先越想越怕,天天惶恐不安。
    王司徒心中窃喜,他说:“将军岂能受此大辱,不如就此下手,除了老贼!”
    吕布吓醒了,他望着王司徒发愣,可王司徒的脸上,神色坚毅。
    “可董太师是我的义父。”
    “将军自姓吕,本非骨肉。现在忧死不暇,还谈什么父子?老贼掷戟之时,岂有父子之情?”
    吕布一腔英雄血被王司徒的话和酒精烧得沸腾了起来。
    初平三年三月,天子便生了病,一直未见好。四月一日丁巳日,朝廷宣布天子有疾新愈,大会朝臣于未央殿祝贺。
董太师当然要出场。他很有戒心,从别墅到未央殿,沿途陈兵夹道,左步右骑。太师身着朝服,坐着他的黑盖车,让吕
布执了大戟护卫于后。
    吕布让手下的勇士骑都尉李肃、秦谊、陈卫带十多个卫士充当北掖门的护卫。王允派尚书仆射士孙瑞亲自书写诏书
交给吕布,又关照了十一岁的天子沉着冷静,不要失态。
    董太师的车驾进了北掖门,吕布朝身穿卫士服的李肃使了个眼色,李肃挥戟上前,直刺董卓。谁知董太师在宽大的
朝服里穿了软甲,李肃的戟没能刺入。李肃又刺一戟,伤了董卓的臂。董卓坠车,大叫:“吕布何在?”
    吕布将赤兔马带至董卓面前,拿出诏书,举过头顶:“有诏在此,命讨贼臣!”
    董太师怒不可遏,大骂:“庸狗,竟敢如此?”
    吕布被骂得气急,一戟刺入董卓的胸膛。
    董太师的主簿田仪和董太师的家奴赶忙扑到董卓的尸体上,吕布一一刺杀。然后,吕布大叫:“诏书讨董卓,其余
不问!”
    西北军的卫士们眼睁睁地看着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一个个怔在那里。突然,他们爆发出欢呼声:“万岁!万岁!”
    董太师肥硕的尸体被抛弃在长安的闹市口,他的母亲、弟弟和宗族全部丧命。政府从他的别墅中抄出黄金三万斤、
银八万斤、锦帛珍宝堆积如山。
    几天之后,董太师的尸体开始腐烂,守尸的兵士在太师的肚脐上插了一根灯芯,太师的脂肪便成了灯油。最后,袁
氏的门生将董卓的尸体烧成灰,满地撒了。
    长安的吏民歌舞相庆,当了家中的首饰买酒痛饮。荀攸获释。
    诏下:以王允录尚书事,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与王允共秉朝政。
    如此强大专横的西北军统帅,竟被他牢牢控制的儿皇帝朝廷搞了政变,这说明:大汉帝国虎死不倒架。

第八章 蒿里行
    所有的人都在欢呼董太师的被诛,只有一个人为之感叹了一声,并为此而送了命。这个人便是蔡中郎。
    他不是在为董太师感到悲伤,只是由此感到国家多事,前途难以卜知。可是他感叹的太不是地方了,竟在朝臣们的
庆贺宴会之上。大家都知道,董太师对待大汉的旧臣中,最厚遇蔡邕。他们都按照政客的眼光,对蔡中郎的感叹侧目而
视。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曹植《送应氏》所有的人都在欢呼董太师的被诛,只有一个人为之感叹了一声,并为此而送了命。这个人便是
蔡中郎。
    他不是在为董太师感到悲伤,只是由此感到国家多事,前途难以卜知。可是他感叹的太不是地方了,竟在朝臣们的
庆贺宴会之上。大家都知道,董太师对待大汉的旧臣中,最厚遇蔡邕。他们都按照政客的眼光,对蔡中郎的感叹侧目而
视。
    王司徒甚至感到愤怒。王允是个刚直的性子,这种性格过了分就是认死理,意气用事,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