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倡导通鱼盐之利而使“人物归之,繦至而辐凑”,并能使齐桓公称霸天下,
但人们毕竟追求的是“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
①
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生活目标,农为本、商
为末的思想在东方形成的很早。西方的文明则主要是外来的,由于新石器时
代的农业经济分散而弱小,所以当雅利安人开始在希腊半岛创造希腊文明
时,从西亚和北非传入的文明因素迅速在西方扩展,欧洲各地所努力从事的
许多生产活动,在一些东方民族早已经历过了。希腊字母也是由小亚的腓尼
基字母发展形成的。而商代的甲骨文不仅直接渊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代
的刻划符号,而且很快演变成西周青铜器上刻铸的规范文字。西亚两河流域
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对欧洲各地的经济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可
以说,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以及数学、有组
织的宗教活动和最早出现的城邦政府机构,经伊朗、希腊向东南欧、西欧传
播,为西方的文明与社会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东方和西方的经济基础自人
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就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历史的进程中体
现得越来越突出。
① 《史记·货殖列传》。
… Page 8…
4。文化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原始农业产生之前,采集和渔猎经济是流动的,人口的增殖、资源的
多寡、季节的变化和氏族部落间的械斗,都会造成迁徙流动;在原始农业产
生之后,种植和养殖经济需要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氏族聚落的规模越来越
大,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定居的时间就越
来越长,但是这种稳定的状态使原始的农业经济发展极其缓慢;手工业经济
的独立,尤其是商业的出现,给各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陆路的长
途贩运和海上贸易不仅使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产品得到广泛交流,而且传播
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思想与方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
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不只在经济领域里得到体现,也在政治、军事、宗教、
艺术和科学技术各方面得到体现。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氏族部落彼此交流,是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极其
重要的因素。
在中石器时代,氏族集团的迁徙流动性很强。在不同的地域但自然环境
相似的条件下,采集和狩猎的技术与经验得以广泛地交流与传播,因而无论
欧亚大陆还是美洲、大洋洲,细石器工艺传统都表现出强烈的一致性,只是
东方更多地流行不规则的石片石器,西方则较普遍地盛行几何形细石器。
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经济的出现,使人们从季节性的定居生活变为较长
时间的定居,从而加强了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地域性特点,使不同地区、不同
部族的生活习俗、原始宗教、生产方式等等都扩大了差异、拉开了距离。考
古发现表明,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某种文化的特点总是在这一文化的中心区
域表现十分强烈,而两种或三种文化的交界、接触地带,则文化遗存中必兼
有几种文化交融的因素;同时,在交通不便的深山丛林中或聚落极其稀少的
地方,文化遗存不仅特点不突出、遗物很少,而且大都表现出落后于同一时
期其它文化的面貌。由此可见,交流是多么重要。
不同文化的交流使先进的生产技术得以传播与推广。压印篦点纹深腹陶
罐的制作技术,在中国的黄河中游一带起源,很快成为辽河流域原始居民习
惯使用的器皿;而在陶器表面拍印绳纹,几乎在新石器时代具有世界性的意
义;发源于小亚细亚的冶铁术,由于赫梯人的严格控制而难于流传,最终以
赫梯帝国瓦解而迅速传遍西方世界;亚述人因邻近铁矿丰富、冶铁技术发达
的小亚细亚山区,首先获得冶铁技术,以其铁制武器装备的军队而开疆拓土,
成为西亚霸强,直至併吞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巴基斯坦乃至巴
比伦王国。由此可见,技术的交流与传播对历史发展的进程起着巨大的作用。
… Page 9…
5。从生产工具看东西方经济
东西方古代经济发展的差异,在生产工具和产品上也都有所体现,这些
差异是由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决定的。
为了把自然界的物资资源转化成食物和其它生活必需品,每个社会都要
运用技术来从事经济生产劳动,这些技术包括使用工具、构造房屋和围栏乃
至烧制陶器、冶炼金属等等。不同社会的技术水平以及人们取得技术的方法、
分配和交流技术的途径都有所区别。在旧石器时代和中石器时代,采集和狩
猎者的生产技术简单,他们的生产工具或武器就比较少,因为他们必须把工
具和一般的物质财产限制在便于携带的范围内,以适应不断迁徙的生活方
式,而且随着流动,各地人们普遍有相同的机会获得采集和狩猎技术,所以,
在世界范围内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远古的氏族部落都习惯使用打制的刮削
器、尖状器、雕刻器;在中石器时代则流行细石器制作技术,并到处都出现
了狩猎用的石球和箭镞。当然,在不同的地域里,生产工具和技术总会有所
差异,既使到了近代,安达曼岛的居民猎取大动物和大鱼全凭弓箭;澳大利
亚的部落发明了轻重不同的两种飞去来器,投掷和哄赶猎物;马来半岛的塞
芒人 (Semang)则惯于使用毒镖和吹枪狩猎;刚果的俾格米人 (Congo
Pygmies)善于用陷阱和巨网捕捉大象和野牛;爱斯基摩人的武器则有鱼叉、
组合弓、象牙鱼钩等等。
农业经济出现之后,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复杂,工具也越来越多了,种
类和数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东方和西方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异逐渐扩大,
在工具上表现得很明显,从世界各地的考古资料得到了充分的证实。西亚的
黎凡特、安纳托利亚、美索不达米亚、扎格罗斯山地和伊朗高原各地,大都
在陶器产生之前就出现了原始农业,人工培植出小麦、大麦、豌豆、扁豆等,
并驯养了绵羊、山羊和猪。在西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土耳其的恰约
尼遗址还发现了用铜矿石直接打制的铜珠、铜锥和别针,年代在公元前7500
年左右。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西亚各地的农业工具十分丰富,其中收割用
的石镰种类和数量都很多,许多地区用沥青把石片粘牢在木杆上做成镰刀,
盛行黑曜石打制或磨制的工具。西亚的农业经济,是西方古代经济发展的重
要源头。
公元前1万年左右,在西亚的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地区的纳吐夫文化盛行
的时候,希腊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活跃着以狩猎为生、辅以采集与捕鱼的中
石器时代居民,以法兰奇蒂洞穴遗址为代表。公元前6千年左右,首批采取
农耕经济的西亚人从海上到达希腊南部,开始了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开发,已
经驯化的山羊、绵羊成为主要家畜,此外还饲养牛、猪和狗。种植的谷物主
要为普通小麦、六棱大麦和扁豆等。考古发掘表明,当地的房屋建筑形式很
类似西亚,石器与陶器的风格也与西亚相同。此后,从希腊南部,这种农耕
文化逐渐向东南欧、西欧传播,古代埃及的灌溉技术也使欧洲的农业经济受
到很大影响。西亚、北非的农业生产技术与欧洲原始居民的生活相结合,与
东方文化和生产技术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差别。在东亚,黄河流域的农业部落
较多使用两侧带缺口的长方形石刀及半月形穿孔石刀,长江流域很少用刀、
镰收割稻谷,大多采取连根薅拔的方法。东方的纺织业比西方发达,各地出
土的陶纺轮,石纺轮十分丰富,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的彩陶纺轮更进一步反
映了古代妇女的劳动情趣;西方的制革业则比东方更为发达,反映出与东方
… Page 10…
的服装佩饰等区别显著。
青铜时代早期,西方的金属制造业发展较快,各地发现的红铜、青铜制
品很普遍,种类也比东方的多,起源于小亚细亚山区的铁器较早在西方流传;
东方的铜器出现比西方晚得多,铁器出现得更晚,这种现象显然是由于西方
各种文化交流频繁,东方更趋稳定自守有关。西方的石制容器,如臼、盂、
瓶之类在西亚广泛发现甚至最远已达印度河流域,但东方则极少有石制容器
出土,仅有少量的石臼用来加工谷物。西方的手工业、商业比东方活跃,各
地流行陶制、石制的印章,并较早出现泥板文书、远航的帆船等;东方则表
现出商品经济相对落后,可确认为文字的商代甲骨文比苏美尔象形文字要晚
1千多年。上述情况表明,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上的区别,东方和西方在考
古发现的生产工具和产品上都有所体现。
从旧石器时代到青铜文明的诞生,世界古代前期的经济发展走过了 200
万年的漫长路程,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束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限制,远古社
会的经济进步非常缓慢,无论亚洲、非洲、欧洲还是大洋洲,旧石器时代都
经历了100多万年的发展,人类在各地山林洞穴中生活,群居杂处,以简单
粗糙的打制石器及棍棒为工具,从事采集和狩猎相结合的经济活动,并逐渐
掌握了用火的经验,艰难开拓,休养生息,当时的生产力是极其低下的,东
方和西方的生产水平、经济生活没有明显的区别和本质的不同。随着采集和
渔猎经济的发展,生产工具逐步改进,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到了旧
石器时代晚期,狩猎经济已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制造石器的技术有较快的发
展,出现了典型的细石器,并发明了刮削和磨制骨质工具的技术,在一些工
具上运用了钻孔工艺,石镞和骨镞随之出现了。距今一万多年前,全世界普
遍进入了中石器时代,氏族社会的经济形态主要是渔猎经济,这一时期,东
西方的经济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只不过细石器工艺产品在西方以几何
形为主,东方则盛行不规则型,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则不相上下,东西方经
济发展的水平和特点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差异,这种差异在
进入青铜时代之后更加明显。不过,从人类产生到文明出现的上百万年历史
角度上看,东方和西方在世界古代前期经济发展方面是大同小异的,各地经
济的发展遵循着共同的规律。
… Page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