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经济史-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穴遗址和克里特岛上的诺索斯遗址出土遗物表明,公元前6千年左右西亚的 

新石器时代农业居民从海上到达希腊,并很快在北部色萨利平原上开始了定 

居生活。巴尔干与罗多彼山脉之间是色雷斯平原,有登萨河、马里查河及其 

支流穿越,是一条从西亚通向欧洲的大道,可以从保加利亚索非亚盆地经南 

斯拉夫的塞尔维业摩拉瓦河谷而达匈牙利平原,卡拉诺沃文化和斯塔尔切沃 

文化的陶器风格,大多数农作物及家畜的种类,都与西亚地区的相同,可以 

看到农耕文化的传播。 

    希腊半岛和欧洲东南部是欧洲大陆最邻近西亚地区的地方,因此必须成 

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向欧洲扩展最早的区域,经济形态上基本上继承了西 

亚的原始农业传统。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巴尔干半岛和中欧、东欧整个农业 

文化都是从西亚扩展形成的。在东南欧和欧洲中部自旧石器时代至中石器时 

代一直有原始氏族生活、迁徙和开发,多瑙河中游一带的线纹陶文化从中欧 

平原到莱茵河下游的扩展,长时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持了文化面貌的一致 

性,是欧洲大陆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体。所以,西亚农业经济对欧洲的影响 

虽然深远,但毕竟亦有限度。欧洲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各地的不平 

衡性,也是这种历史进程的反映。各地原始文化在交流融合中迎来了新的时 

代。 

      (3)北非 

    在非洲北部的埃及和苏丹东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面貌与西亚地 

区有所区别,从早期开始即为有陶新石器阶段。时间上这一带的经济发展分 

为三个阶段,早期为公元前6000—前5500年,中期为公元前5500—前4500 

年,晚期为公元前4500—前3500年。北非其它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则 

可划分为撒哈拉、地中海、卡普萨三个大的系统。 

     尼罗河下游的下埃及地区,是非洲北部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相当发达的 

地区。在尼罗河上游拜达里文化时期,下游的农业部落创造了法尤姆A文化 

和麦里姆文化,其时代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4000年左右。下埃及地区的新 


… Page 30…

石器时代文化与上埃及有一定区别,出土的生产工具有打制和磨制的石斧、 

石镰、有翼石镞,陶器制作较粗糙。氏族成员已经掌握了小麦等农作物的栽 

培技术,但渔猎经济仍占有根重要的地位,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绵羊、山 

羊、牛和猪的骨骼,说明家畜饲养业相当发达。在一些房屋中发现了窖穴和 

炉灶的遗迹,不过聚落的规模还不十分清楚。开罗西北约58公里的沙漠边缘 

处发掘的麦里姆文化遗址,陶器有钵、盘、瓮等,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则 

大多演变为黑陶,磨制石器也是斧、镰、镞、刀之类,不过出土了更多的象 

牙、玉、骨制造的装饰品。从人骨的体质特征上看,似表明为上埃及向下埃 

及的移民。尼罗河两岸的农业部落,为埃及古代文明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撒哈拉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中部及南部沙漠地区。在公元 

前7000多年至前2000多年前,撒哈拉中南部水草丰美,气候温暖湿润,有 

一些河流和湖泊,不同于今日的干枯沙漠景象。公元前7000—前4000年为 

这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早期阶段,典型遗址阿尔及利亚的阿梅克尼出土了 

大量陶器、石器和骨器,陶器多为半球型器皿,有的直径达60厘米,纹饰简 

单。石器中包括丰富的花岗岩碾磨器。当时的社会经济生产以渔猎为主,阿 

梅克尼附近的提温遗址就是一个渔民村落,这些遗址均发现大批骨、石制捕 

鱼用具,捕获的野生动物骨骼也很丰富。这种文化的晚期,制陶技术有一定 

进步,陶器多数为带颈球状器,有的带流;出现了磨光石斧和石镞,并驯养 

了牛。 

     地中海系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于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 

斯的沿海地区,典型遗址有阿尔及利亚的盖塔拉,这个遗址的石器以稍加修 

整的石刀、石片居多,也有各种细石器,是中石器时代几何形细石器的传统 

制品。陶器是欧洲地中海沿岸流行的印纹陶文化类型,多为敞口圆形锥底容 

器,以压印纹为饰,北非地中海沿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与欧洲地中海沿岸 

地区的经济文化属于同一系统。当地居民已组成农业村落,畜养的山羊、绵 

羊和牛与西班牙等地所发现的品种相同。 

     卡普萨新石器时代文化,介于撒哈拉与地中海两个文化系统之间,主要 

分布在突尼斯、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的中部地区。卡普萨文化传统是指上述 

地区的中石器时代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亦习称卡 

普萨传统。卡普萨传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第一期有明显的中石器时代因素, 

遗物基本上是细石器,但已出现双面修整的新型工具和陶器;第二阶段石器 

的种类明显增加,出现了边刮器、修背大石刀和石镞,陶器的种类、数量都 

有所增加;第三阶段磨光石器已占主要地位,石斧和磨石大量出现,陶器形 

制逐渐与地中海系统相接近,但极少印纹,驼鸟蛋壳制成的容器较多,骨器 

中锥、针很多,不见鱼叉等,与撒哈拉系统的文化区别较大。 

     北非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与欧洲,西亚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互有影响,是 

氏族制早期农业经济的重要发展地区。后来的铜石并用时代,北非各地的经 

济受到欧洲经济的强烈影响,实际上同属于地中海世界的组成部分。由于气 

候变化,整个撒哈拉地区渐成沙漠,使北非与非洲内陆相隔绝,遂使非洲撒 

哈拉以南广大地区远离了文明时代。 

      (4)南亚次大陆 

     公元前6000—前3500年左右,南亚次大陆,生活着许多新石器时代的 

居民。典型遗址主要在俾路支地区的高原河谷和印度河平原的大小河流两 

岸,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大多由中石器时代游牧人的宿营地发展形成。 


… Page 31…

     俾路支和印度河平原的新石器时代居民主要从事畜牧、农业和狩猎,饲 

养牛、绵羊、山羊,并普遍种植小麦、大麦和枣树。聚落中的住房为单间和 

多间的泥屋或土坯房,在俾路支曾发现用河中的大块砾石筑墙的遗迹,有些 

聚落有水井。制陶工艺从早期的手制发展到晚期的轮制,主要有盆、碗和罐 

几种,多为素面,篮纹和绘有简单几何纹的彩陶也有较多发现,还有少量土 

制或陶制的人物、动物塑像。生产工具以石叶石器为特点,有些是镶嵌在柄 

槽中的镰刃,磨制石器有斧和研磨器。常见骨锥与骨镞。晚期的个别遗址中 

出土了红铜制作的少量刀、斧、钻、镜、珠等。装饰品较多。 

     南亚次大陆的北部克什米尔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有布尔扎霍姆文化的 

原始居民。该文化的遗址集中分布在平坦肥沃的卡勒瓦斯谷地,已经发现30 

多个当时的农业村落。早期房屋呈地穴式或半地穴式,房屋平面大致为圆形 

和方形,在深约2米的穴壁上常见阶梯,入口附近有石灶和窖穴;晚期房屋 

为地面的泥屋或土坯屋,居住面抹泥并以赭石涂画,屋内有灶,大量柱洞表 

明,木材在房屋建筑上起重要作用。布尔扎霍姆文化的氏族部落早期制陶技 

术落后,陶土很粗,器壁厚重,火候较低,烧成后颜色杂乱,器形仅见小碗、 

平底钵和罐,很不规整。晚期出现大量磨光黑陶和灰陶,器形也增加了高足 

盘、鼓腹罐、壶、盆等等,但彩陶极少。生产工具中主要是石器,发现大量 

琢制和磨制的斧、锛、长方形有孔刀、磨盘、磨棒等。个别遗址中发现了小 

麦、大麦、稻、小扁豆、豌豆和葡萄籽等遗存,表明原始农业已相当进步。 

动物骨骼中有狗和山羊、绵羊等家畜,更多的是野山羊、熊、狼、野牛及克 

什米尔牡鹿等,同时发现数量较多的骨角制鱼叉、箭镞等,表明狩猎、捕鱼 

和采集经济仍占重要地位。晚期堆积中出土了一些红铜和青铜工具,是从印 

度河平原通过交换得到的。 

     新石器时代,东南亚各地也生活着许多原始农业部落。缅甸的伊洛瓦底 

江流域从北部克钦山区到东南部的掸邦,考古学家已发现许多遗址;马来西 

亚的尼阿洞穴遗址,发现了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丰富堆积,出土一批磨制石 

器、陶器;越南、老挝和泰国分布的和平文化,是从中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 

代早期的著名文化遗存,发现了丰富的石器和动植物遗骸;菲律宾群岛的新 

石器时代居民是从亚洲大陆渡海而至,在群岛沿海定居并发展了当地的经 

济;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尼西亚群岛出现了新石器时代部落,帝汶、 

苏门答腊、爪哇各地都发现了聚落遗址。 

     综观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可以看出俾路支和印 

度河平原的早期农业部落是从中石器时代的猎人和游牧集团逐渐定居而发展 

产生的,与中亚西部及阿拉伯海沿岸的居民有较多交往,在公元前3500年左 

右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并于公元前2400年左右进入印度河文明的发展时期, 

成为世界上四大文明起源地区之一。东南亚一带的农业部落,则与中国长江 

流域和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关系密切,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群岛上的 

原始居民,在新石器时代也受到西亚地区古代文化的一定影响。中石器时代 

世界各地文化面貌的同一性,即细石器工艺传统特色,到了新石器时代则表 

现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面貌的千差万别,为文明时代的到来准备了各种条 

件。 

      (5)中国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对亚洲东部广大地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 

世界远古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也起着重大的作用。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 Page 32…

为主的考古发现,数以千计的遗址和丰富辉煌的文化遗物,成为再现中国新 

石器时代社会面貌的宝贵资料。 

     ①新石器时代早期。继下川文化之后,中国大陆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发 

生阶段的遗址,目前还发现不多。距今8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较晚阶 

段农业氏族部落的村庄和墓地,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则有越来越多的发 

现,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河南的裴李岗文化、河北的磁山文化、陕西的白家 

遗址、甘肃的大地湾遗址等,以及山东、江苏一带的青莲岗—北辛文化、湖 

南的彭头山、皂市遗址和辽河上游的兴隆洼遗址等。这些遗址的文化堆积, 

反映出公元前五六千年中国原始农业经济的基本状况。 

     裴李岗文化分布在中国黄河中游的嵩山周围,太行山东麓和大别山以北 

也有若干发现。在40多处堆积较单纯、浅薄的遗址中,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