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朝的另类史 -梅毅(赫连勃勃大王)著-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邵捷春低头,良久不言。时势至此,这位文人守抚已全然死心。从他自己角度考虑问题,丧兵失地不说,官仓中已无粮养兵,而溪峒兵卒又属土蛮,反复不测,如果这些人再趁乱闹兵变,他邵捷春三族不保。饱读史书的他,自然知道元末〃官军〃中纪律最坏的就是杨完者所带领的〃苗兵〃,他们那些蛮兵不仅剿贼无力,平时对百姓比寇贼还要凶恶淫毒。所以,溪峒兵卒,难保他们不象〃苗兵〃那样。读书多,顾虑就多。顾虑多,定议就少。
  劭捷春最终婉言拒绝秦良玉提出的计划。
  秦良玉叹息而归。其计不用,自然全川溃烂不可收拾。张献忠贼人蹂躏各外,杀人无算,四川广大地区人民陷入了地狱般的苦难。而邵捷春本人,自然难逃罪责,不久被逮入诏狱,仰药自杀(与陷害他的杨嗣昌一个死法)。
  三年多后,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上吊自杀。消息传来,深受明恩的秦良玉服孝痛哭,几次昏绝,哀动左右。张献忠流贼此时尽陷楚地,又向四川杀来。秦良玉向当时的四川巡抚陈士奇呈献《全蜀形势图》,希望官军能增兵坚守蜀地十三处险隘。陈士奇不予采纳。秦良玉不死心,又推心泣血地向四川巡按刘之勃建议,刘巡按倒是同意她的计策,但他本人手中无兵可发。
  张献忠巨贼数十万长驱直犯夔州。秦良玉驰援,由于众寡太悬殊,兵败而去。她的失败,标志着蜀地的沦陷。张献忠相继攻克万县、重庆、成都,并在当年年底称帝,建立〃大西〃伪政权。
  张献忠占领蜀地,只有遵义、黎州及秦良玉的石柱地区未归于〃大西〃。慑于秦良玉威名,张献忠部无一兵一将敢于入犯石柱。投降张献忠的明朝官员屁颠颠向各地土司送去伪政权印信,各地土司大多畏惧接受。秦良玉接到印信,马上当众毁之,慷慨言道:〃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地步,怎能以残余之年以事逆贼!石柱一地有敢从贼者,族诛之!〃
  不久,又有噩耗传来,秦良玉独子马祥麟先前被明廷征调到湖广御敌,战死于襄阳。死前,他给母亲写信:〃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见儿子绝笔血书,秦良玉泪下如雨,心如刀割,但她乃大义妇人,提笔在信纸上写道:〃好!好!真吾儿!〃秦氏、马氏二族,可称上是二门忠烈,数年之间,死于国事者甚众。
  满清占据北京后,残余的南明政权相继有弘光、隆武、永历数帝,秦良玉皆与之保持联系。但山长水远,秦良玉本人年逾古稀,不可能再有较大作为。
  1648年,在西南颠沛流离的南明永历帝派人加秦良玉太子太傅,授〃四川招讨使〃。久卧病床的一代女豪杰,闻之瞿然而起,拜伏受诏,感泣道:〃老妇人朽骨余生,实先皇帝(崇祯)恩赐,定当负弩前驱,以报皇恩!〃
  可惜的是,几日之后,秦良玉就因病重抱恨而终。其孙马万年把奶奶葬于回龙山,墓碑题文可彰示这位女中丈夫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赫赫功勋:
  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土官兵总兵官持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贞素秦太君墓
  可叹的是,如此忠贞女豪杰,文革中墓地也不能幸免,被〃红卫兵〃砸墓挖棺,干出连满清都没能做出的令人发指之事。而这些革命小将的毁墓原因,无外乎两点:其一,秦良玉是〃土司婆娘〃,出身〃反动〃;其二,她胆敢抵抗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十恶不赦。
  〃土司〃婆娘自不必说,生活时代无法选择。而张献忠狂贼的军队,绝非〃人民〃的队伍,他几乎把川人杀绝、吃绝。对于他的种种暴行,〃文革〃中的〃御用〃史家也不敢隐讳,指称他在〃反击地主阶级疯狂反扑〃之余,〃枉杀〃了一些普通民众。其实,张献忠所杀的人绝对不止是〃一些〃,他也不是〃枉杀〃,而是故意屠杀了上百万的四川人民,这位巨寇,才真是〃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大刽子手!〃
  道德标准,因时代嬗变总会有所不同。但忠孝义三个字,亘久长新。我们绝不能以偏狭立场在贼言贼,盲目认定〃农民起义〃都是正义行为,并由此认定镇压贼乱和保家卫国的王朝官军都是镇压刽子手。秦良玉一汉族妇女,数十年在地区自治间安乡护土,心向中央政府,忠贞不贰,破家为国,数赴国难,最终为大明铮铮直臣,至死不叛国,不降清,大太凛然。这样的奇女子,连封建文人也叹息称绝,题咏连连。谁能料,世易时移,〃革命〃年代砸毁一切〃旧阶级〃,这位女豪杰入土之灵竟不得安。
  清代词人钱枚又有《金缕曲》一首,他因见这位女英雄小像而发慨叹,持笔濡墨,写词褒赞,高度艺术性概括了秦良玉卓尔不凡的传奇人生:
  明季西川祸,自秦中飞来天狗,毒流兵火。石柱天生奇女子,贼胆闻风先堕,早料埋夔巫平妥。应念军门无将略,念家山只怕荆襄破。妄男耳,妾之可。
  蛮中遗像谁传播。想沙场弓刀列队,指挥高座。一领锦袍殷战血,衬得云鬟婀娜。更飞马桃花一朵,展卷英姿添飒爽,论题名愧杀宁南左。军国恨,尚眉锁。
  而歌颂秦良玉最让人感动的诗篇,当出自清末女英雄秋瑾。二人同为巾帼女儿身,惺惺相惜,自然别有一番真味在诗中:
  其一:古今争传女状头,谁说红颜不封侯。马家妇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州。
  其二:执掌乾坤女土司,将军才调绝尘姿。花刀帕首桃花马,不愧名称娘子师。
  其三: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娥媚。吾骄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曾有此。

  四海狼烟美少年 夏完淳

  明靖交迭之际,壮烈殉国牺牲的仁人志士和儒生士大夫数以十万计,但均湮灭于历史的烟尘之中。时至今日,国人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知道〃我大清〃的雍正、康熙、乾隆、多尔衮以及〃刘罗锅〃、纪晓岚等满州帝王及驯奴臣仆,绝对不会有超过百分之五的人知道夏完淳这位明末殉国的翩翩美少年。他牺牲时年仅17岁(虚岁),是集文才、人才、志气于一身,千年才可一见的卓然英豪。
  香兰生雅庭:夏完淳的家学渊源及忠孝承袭
  满清奴才文人所修的《明史》,并无夏完淳传。其父夏允彝附于《陈子龙传》后,传中在交待了夏允彝自杀后,只有这样二十三个字交待了夏允彝之兄夏之旭以及夏完淳的结局:〃(陈)允彝死后二年,子(夏)完淳、兄(夏)之旭并以陈子龙狱词连及,亦死。〃这帮奴才文人,吝于笔墨描述抗清英雄,竟把《明史稿》中本来已经描述得非常简略只有一百多字介绍夏完淳性格、才能的字眼尽数削除,以此来取悦满州主子。
  言及夏完淳,一定要先讲他的父亲夏允彝与他的老师陈子龙。
  夏允彝,字彝仲,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出身。崇祯初年,大名士张溥在吴江把南北许多知名文社的负责人召集起来,其中包括江南应社、苏州羽明社、浙西闻社、江西则社、中州端社等,结成新的〃复社〃。与〃东林党〃相比,复社并不是一个卓然标格的政党类型,它强调的是〃以学救时,以学卫教〃,而东林党人在末期鱼龙混杂,不少人〃急功名、多议论、恶逆耳、收附会〃,严重违背了孔子有关君子〃群而不党〃的圣训。后来,复社因其精神领袖张溥的去世而渐趋衰落。夏允彝自开炉灶,成立了新的师生相传的〃几社〃,诗文酬和,社友们互相以文章道德激励。
  夏允彝的仕途很短暂,〃真官〃只作过福建长乐县令,时间约五年左右。在官期间,他治绩优秀,成为当年由吏部点名表扬的全国政绩突出的七位〃优秀〃知县之一,并受崇祯皇帝亲自接见。可惜,由于母亲病逝,他只能丁母忧回老家守丧。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夏允彝急忙拜谒史可法,商议恢复大计,由于南明弘光政权的迅速崩溃,夏允彝才不获展,在林野乡间仍旧想有所作为。当时满清在江南的统治还不稳固,义师纷起,明朝残余军事力量散落其间。于是,夏允彝暗中写信给自己从前的学生、明朝江南副总兵吴志葵,商量准备合兵攻取苏州,然后收复杭州,再进兵南京,以图保有明朝江南半壁河山。也就是在那时,年仅十五岁的夏完淳匆匆完婚后,马上和父亲一道加入戒旅军中。可惜,吴志葵无长远谋略,军将多懈怠贰心,苏州城不仅未被攻下,这些残明的乌合之众,也大败四溃。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夏允彝反而变得愈加平静,他决定要自杀殉国。乡人劝他可以趁乱渡海去他曾任地方官的福建,招纳兵马,再图恢复。夏允彝考虑再三,没有同意,怕举事再败以至于蒙羞万世。松江清军主将早闻夏允彝大名,表示只有他出山,一定给大官作。清将还表示,即使夏先生不愿新朝为官,出来见一面也行。夏允彝以〃贞妇〃自比,明白无误表达了自己不事二朝的决心。
  他给好友陈子龙等人写信交待后事,然后平静与家人言辊,并特意把未完成的文集《幸存录》交予独子夏完淳手中,叮嘱他毁家饷军,精忠报国,代父完成恢复志愿。然后,夏学士投松江塘自杀。《明史》上讲他〃自投深渊以死〃,实乃误记。夏允彝自杀是形同日本人仪礼性的剖腹自杀,其兄、子、妻妾家人,皆肃穆哀恸地立于水滨观视。松塘水浅,只达夏允彝腰身以上,这位大才子生生埋头于水中,呛肺而死,他背部的衣衫都未沾湿,生殉了他的大明朝。
  彼情彼景,身为儿子的夏完淳肝胆欲裂,目睹父亲刚烈死状,他也更加坚定了必死报国之心。
  至于陈子龙,他与夏允彝乃同年进士,也是当时鼎鼎大名的文学家。本来,陈子龙想与夏允彝同死,但夏允彝以母妻托付于他,他本人又有九十老祖母需要赡养,故而忍死待变,割发为僧隐于乡间。明宗室鲁王监国时,陈龙子暗中接受鲁王的任命,与夏完淳一起策动满清的松江提督吴胜兆反清。天不祚明,兵变失败,不仅吴胜兆被杀,陈子龙本人也被逮捕。在押解至南京的途中,陈子龙终于作出了与其挚友夏允彝一样的人生选择:跳水自杀殉国。
  生父尊师,这两位忠烈楷模,在少年夏完淳泪水模糊的目光中,逐渐幻化为千古仁人志士的终极典型。

  黄花白草英雄路 夏完淳的不屈殉国

  夏完淳,字存古,号小隐。是夏允彝的妾生子,也是他唯一的儿子。这位英雄天份极高,小时就是个神童,五岁即熟谙儒家典籍,七岁能文,八岁能诗,九岁即印刻文集《代乳集》行世。
  观夏完淳十三岁之前的作品,柔媚秀丽,清婉韵致,仍不脱晚明文人流俗:
  秋色到空闰,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儿行,一片鸦啼月。
  《卜算子o断肠》
  几阵杜鹃啼,却在那,杏花深处。小禽儿,唤得人归去,唤不得愁归去。
  离别又春深,最恨也,多情飞絮。恨柳丝,系得离愁信,系不得离人住。
  《寻芳草o别恨》
  明朝灭亡后,亲历戎旅,又目睹父亲的自杀殉国,忠恸欲绝的夏完淳上书鲁王政权,要求予父亲以赠谥。鲁王爱惜夏完淳如此年轻又如此对大明忠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