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前期生活习俗史-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理条件的制约。如在南印度的沿海地区,居民以吃鱼为主,现在西孟加拉 

的居民仍然保持着这种习俗。在克什米尔地区,各种牲畜满山遍野,农作物 

不多,牛羊肉甚至成为主食。 

     和中国相比,印度此时的水果绝不逊色,而且有所过之。中国所有的水 

果都能在印度买到,但这里还有许多水果在中国则是见不到的。产量较大的 

水果品种有桔子、香蕉、菠萝、荔枝等。 

     印度的饮料有两种:一种是茶、一种是酒。印度人喝茶以红茶为主,基 

本不喝绿茶。印度的茶是由中国传入的,印度居民称它为“贾”。印度人不 


… Page 37…

但接受了中国人的茶叶,而且接受了茶叶的称谓。和中国人不一样,印度人 

喝茶不是冲茶,也不完全是煮茶,而是在煮好的茶叶里放入适量的牛奶和 

糖。茶水煮得很浓,有些象稀粥一样,喝起来很有营养。这种喝茶习俗一直 

保留到了今天。印度的酒不如茶那么有名,因为作为国教的伊斯兰教教义是 

不提倡喝酒的。但是在一些不信仰伊斯兰教的地方,特别是在一些边远的土 

邦里,酒在居民的饮料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例如在阿萨姆邦的阿保尔人那 

里,全村居民相聚,或村里的长老相聚,要喝一种名叫阿邦格的酒。 

     印度居民的食具别具风格,无论是盆、壶、罐,还是盘、碟、碗,都喜 

欢用铜来制作。富贵之家也使用一些银器。这些铜制品,作为一种财富,通 

常是衡量一个家庭贫富的标志之一。 

     印度人的食具中没有西方人所用的刀、叉之类的东西,也不用中国人的 

筷子、勺子。在他们看来,用筷子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弄伤嘴,尽管这种 

看法是不实际的。他们的盛食用具是盘子,用右手抓食,一般是用三至四个 

指头 (姆、食、中、无名)撮吃米饭,用一个指头(食指)搅拌茶汤。这种 

饮食方法产生了三个直接的后果:一,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一直影响到现在, 

甚至影响到周沿地区的居民的饮食生活,如直到今天,中亚四个国家、新疆 

境内的维吾尔族还用上面的方法吃一种名叫“抓饭”的食物;二,受这种饮 

食方法限制,印度人喜欢吃主食与辅菜混在一起的饭食,而不象东方人那 

样,菜归菜、饭归饭;第三个后果便是印度人绝不象中国人那样吃烫嘴的烧 

菜,因为这对于指头来说,是一件难以忍受的事。印度天气炎热,也是居民 

不喜欢吃热烫食物的另一个原因。由于印度人直接用手接触食物,为了保证 

卫生,印度人在饭前很注意洗手,这和中国人是不一样的。明代的中国人用 

筷子,手并不直接接触食物,故古代没有洗手的习惯。由于此时的印度人没 

有用手纸的概念,无论贵贱,他们都用左手去抹从体内排除的粪便,所以他 

们一直认为右手洁净,左手污秽,他们绝不用左手接触入口的食物。 

     15世纪前后,印度形成了种姓制度。各种姓之间在饮食方面有着种种限 

制。印度人把食物分为三类,即水果及奶制品、熟食、生食。水果类食物包 

括水果、牛奶、奶制品;熟食指用油或酥油炸的食物;生食是指用开水煮熟 

的食物,如米饭、煮豆汤等。一般讲来,印度教徒只能吃本种姓或同级种姓 

以及高于自己种姓人做的生食(即水煮过的东西),可以吃低于自己种姓的 

人做的熟食 (即过油的食物);高级种姓人做的食物低级种姓可以吃;首陀 

罗做的任何食物其他种姓的人都不能吃;高级种姓的人不能从低级种姓的人 

手里接受任何食物和饮料;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同用一个井里的水,尤其是首 

陀罗种姓的人,必须使用自己种姓的水井。 

      (2)服饰 

     北印度地区的居民具有明显的伊斯兰文化特征,这是德里苏丹王朝接受 

伊斯兰教的结果;在莫卧尔王朝时期,这种倾向又在加重。伊斯兰教的文化 

对印度居民的服饰施加了很大影响。南印度的居民由于伊斯兰教推进的速度 


… Page 38…

过慢,则保留了很多地方性的服饰特点。 

     印度一家博物馆收藏了许多属于公元16世纪前后的绘画作品,其中一 

些提供了此时印度居民服饰的资料。在一幅名叫《巴布尔进入亚格拉伊布拉 

金苏丹的王宫》画里,作者画了大约60个人的形象。这是一幅彩画。画的 

正面是一个骑士,他头缠白布,身穿及膝黄色长袍,腰间系白色宽带,下身 

穿裤,脚下蹬黑靴。从其气质及背后跟随的人来看,这应是巴布尔本人。在 

他的左右,有许多穿不同服色的人,有青、红、灰、白诸种,但衣服的款式 

都是一样的:头缠白布,身穿及膝长袍,脚蹬皮靴,腰间系带。如果还有什 

么区别的话,那就是一些男子的头上还插着一根向上耸起的羽毛。另外还有 

一幅画,也作于16世纪,也是莫卧儿王朝时期的纤细画。画上共画了16个 

男人,围在一个池塘边,有的端着毛瑟枪,有的张着弓,有的赤着手,正在 

围猎一条鳄鱼。这16位除了衣服的颜色不一样之外,其他都是统一的:头 

缠白布 (有些是头缠黑布),身穿及膝长袍,脚蹬皮靴,腰间系带。由此可 

以说,这个时期印度北部的男性居民在服饰方面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深刻影 

响。 

     南印度的居民和服饰显然与北印度不一样,因为这里的居民此时尚未接 

受伊斯兰教,仍然穿着本民族的服饰。在一幅作于17世纪的画里,有一个 

孟加拉统治者的画像。统治者头上编着辫子,又用彩巾裹头,身上穿一件过 

膝的长袍,长袍右边开襟,下摆宽大,腰间系彩色带子,腿上裹绷带,脚上 

套短腰鞋。 

     印度妇女的服装具有浓厚的本地色彩,伊斯兰文化对其影响只表现在面 

纱方面。妇女服饰通常由三大件组成:裙子、纱丽、紧身上衣。裙子各式各 

样,以宽大为特点,其上可以缀饰许多金属饰片或绣花;纱丽通常长6米, 

质料多种多样,一般都是披带,但披带的方法多种多样;紧身上衣短而瘦小, 

紧贴双肩、大臂、胸脯,小腹和腰部都裸露在外。 

      (3)居住条件 

     此时的北印度许多建筑具有浓厚的阿拉伯文化风格,这在王宫建筑方面 

表现得非常明显。德里城堡的大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座城堡的大门修 

筑于17世纪的上半叶。大门是拱形的,其上稍尖,呈桃形;墙壁多平面, 

用彩色涂抹;大门的顶部修一个尖状的顶。然而并不完全如此,在一些伊斯 

兰教的势力尚未达到或势力尚不足的地区,当地建筑风格就表现出来了。例 

如公元1500年前后兴建的瓜洛尔堡垒式的宫殿,就是建筑在山上,它虽有 

一些阿拉伯文化因素,如其顶为尖圆顶,但整个布局具有浓厚的古印度风 

格。然而,作为建筑史上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时印度的建筑艺术主要表 

现在印度的民族传统与中亚的古代艺术、伊朗的阿拉伯文化相结合。举世闻 

名的阿格拉的泰吉·玛哈尔陵,可以作为代表。这座陵墓由印度、波斯、土 

耳其等国的建筑师和工匠协作而成。正殿两层,开了八扇窗,扇形窗的顶部 

是拱形;正殿的顶部四角各有一个小的圆形钟楼式建筑,顶的中部是一个大 


… Page 39…

的圆锥形建筑;正殿四周耸起四个柱形塔式建筑;正殿前方,以正殿大门为 

中轴线,纵向修了一个长方形的水池,水池两侧是石砌的过道,过道两侧栽 

着树木。全部建筑都用白色大理石。这是莫卧尔王朝时期建筑、雕刻和园林 

艺术的结晶。 

     在南印度及其远离印度中部的地区,居民的建筑具有浓厚的原始建筑风 

格,这和当地居民始终生活在农村公社有关。在印度,农村公社遭受沉重的 

经济剥削,无力从事扩大再生产,从而使得社会停滞不前。这里我们列举一 

些民俗学的资料可以证明。阿萨姆邦的阿保尔人住在靠近缅甸、西藏之地。 

他们居住在类似于干栏式的房屋里;房屋一般长50英尺,宽20英尺,房前 

建造走廓。所有的房屋都建筑在离地面有一定高度的木台上或竹台上;竹台 

或木台下面是猪圈或牛圈,竹台上面立柱,柱承屋顶之重量;房屋四周没有 

承重墙,只是扎起一米多高的草质围栏。人们席地而睡,房屋里没有家具和 

摆设。从阿萨姆邦向东,越过高耸入云的山峰,直到岷江沿岸的松潘地区, 

都流行这种类似于干栏式的建筑。 

      (4)交通及其工具 

     欧洲人进入印度以前,印度人的交通因地区而异。健陀罗、白沙瓦、旁 

遮普、呼罗珊、德里平原等地,交通比较发达,有许多官修的大道,这些大 

道有的已经延续几千年了。它们中有的北通中亚两河流域,有的东通青藏高 

原,有的西通伊朗地区。由恒河的中游贝纳勒斯城向南,沿恒河而下,往达 

卡、阿拉干,交通虽不象北方那么发达,但也是畅通的。恒河两岸地势平缓, 

修建道路极为方便,而且自公元1世纪开始,就有道路经此地往缅甸,再经 

缅甸往中国。由那格浦尔向南,越温德亚山脉,道路比较难行,这就是为什 

么北印度长期无法推进到南印度的根本原因。然而,在我们这个时期,由于 

莫卧尔王朝的刻意经营,此时也有了比较畅通的交通网络。公元17世纪上 

半叶莫卧尔王朝大军南下,就是走的这条道路。据伊本·巴图塔记载,印度 

国家的主要道路都是用石头铺成的。 

     除了陆路交通之外,印度的海上交通也是比较发达的。结合考古资料与 

文献,我们知道,从信德的卡拉奇一直到缅甸西边的阿拉干和印度的达卡, 

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沿岸都分布有东西交通的海港。如:古信德地区的卡拉 

奇、班达尔·拉哈里、古吉拉特邦的第乌、坎贝湾一带的苏勒特、达曼、勃 

生、乔尔、西高止山脉西沿的孟买、达布尔、果阿、卡利库特、德干高原东 

沿的讷加帕尔姆、特兰克巴尔、内洛尔、马苏利帕塔姆,以及其东的浦里、 

加尔各达、吉达港等。印度的船只由这些港口可以东去马六甲、菲律宾、中 

国东南沿海、日本南部沿海,也可以西向去阿拉伯的亚丁诸港、东非、中非 

和南非的一些港口。印度通过这些港口,从西亚和中非进口马匹、黄金,从 

中国进口瓷器、丝绸,向中国和西方输出香料、布匹以及其它一些商品。 

     陆路交通的主要工具是马车、牛车,其次是马、象、驴、骆驼,最后才 

是轿子和人力车。中世纪,伊本·巴图塔来到了印度,他在这里看到:贵族 


… Page 40…

出远门通常是坐车,比较悠闲的富有的人才坐轿子,路上最常见的载重车辆 

是牛车。只有信奉印度教的人才拒绝使用牛来从事运输,因为他们认为牛是 

神物,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