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前期生活习俗史-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埃塞俄比亚,西达达尔富尔,南抵马拉卡尔,而北在第一瀑布南北与埃及 

划界。公元4世纪初叶,麦罗埃王国灭亡,于其境内,相继建立了3个王国: 

尼罗河第一瀑布至第三瀑布之间是诺巴人所建的诺巴王国,定都于法拉斯; 


… Page 76…

尼罗河第三至第五瀑布之间是马库拉王国,这也是诺巴人建立的国家,只是 

因为这个部落的居民肤色发红,又称“红诺巴人”,定都于栋古拉;尼罗河 

第六瀑布及其以南的地方是纯黑人所建立的阿勒瓦国家,以索巴为首都。大 

约在公元6世纪前后,这3个国家都接受了基督教。在北非阿拉伯人的入侵 

下,诺巴王国约于公元10世纪前后灭亡,马库拉王国臣服于阿勒瓦王国, 

阿勒瓦王国于16世纪前后灭亡。阿勒瓦王国灭亡之后,在现今东苏丹境内 

新兴起了三个伊斯兰教国家:芳吉古国、科尔多凡古国、达尔富尔古国。芳 

吉人起源不详,他们似是一个混合的黑人部落,最后定都于青尼罗河畔的散 

纳尔。他是在公元1504年灭亡了阿勒瓦王国之后才定居的。其势力极盛时 

期是17世纪。科尔多凡古国位于其它两国之间,境内多沙漠,经济以畜牧 

业为主。这个国家建国稍晚,建于17世纪,而于18世纪末相继臣服于芳吉 

和达尔富尔古国。达尔富尔古国位于三国最西,在尼罗河与乍得湖之间。他 

的最初居民是黑人中的富尔人,以后融入阿拉伯文化因素。有人认为,达尔 

富尔人是麦罗埃王族西迁后重建的国家,也应称为后麦罗埃王国,目前得到 

多数人的赞同。通过以上的叙述,大家可以看出,在我们将要研究的这一历 

史时期:从政治归属讲,努比亚人先后属于阿勒瓦王国时期和后三国时期; 

从文化成份而言,努比亚人的文化是在吸收了古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的基 

础上形成的,具有自己的特色。食物 努比亚人吃的食物是什么?目前我们 

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在努比亚,考古工作者相继发现了许多属于此时的粮食 

作物,比如玉米、小麦、高粱等,可知在此时期,努比亚人的主食是玉米、 

高粱、小麦。肉类中应以牛肉为主,因为在文献中,埃及、罗马、埃塞俄比 

亚的部队入侵努比亚,都以获得牛为最主要的战利品。当然,出于某种需要, 

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努比亚人也吃骆驼肉。在努比亚,骆驼也是很多的。在 

此时期,努比亚人有一些什么烹调器具,我们同样知道不多。考古工作者在 

达尔富尔发现了一些精美的陶器,其上饰彩绘,器型有缸、罐、盆、壶等, 

或许对我们了解此时的努比亚人的烹调程序有一定帮助。 

     服饰 早在公元前14世纪前后,苏丹境内就出现了一些反映努比亚早期 

居民生活与服饰的岩画。根据这些岩画,我们知道:当时的努比亚人是赤身 

裸体的,最多是将一些编织物遮盖住阴部,或女性再遮住胸部。他们留长发, 

无论男女都这样,大多是将其拢在一起捆扎于脑后。公元前14世纪前后的 

努比亚人的服饰显然不能做公元15—17世纪努比亚人服饰的参考,毕竟努 

比亚人在这将近3000年里社会大有进步,而且在不同时期接受埃及、罗马、 

伊斯兰文化的直接影响。这在公元18世纪中叶欧洲人布鲁斯的笔记中作了 

说明。他说:“紧挨着篱笆,是一排兵士们睡觉的棚子。棚前拴着一排马, 

马头朝棚子,草料就堆放在它们前面的地上。在每个战士躺卧处的上方—— 

才有遮阴,四面都是敞开的——挂着一支矛枪,一个椭圆的小盾和一把宽面 

大剑。……一个不带缨须或羽翎的铜的头盔架在用矛枪撑起的那件盔甲 

上。”这种盔甲,我们在16世纪前后的属于努比亚早期文化的象牙雕刻上 


… Page 77…

也见到过。这是一种深受埃及文化影响的头盔。由此推想,努比亚在服饰方 

面,应更多地吸收了埃及人的文化成份。 

     商业 努比亚人和外界接触,据文献记载,约始于公元前2300年,当时 

阿斯旺的墓画中记载着:埃及法老曾四次遣人南行,最后一次带回了300头 

骡子,满载着香料、乌木、象牙和皮张,另又带回一个小矮人。人们推测, 

这个小矮人就是努比亚人。若是,则这是文献所载努比亚人与埃及交往的最 

早记录。以后,在中王国时期,埃及国王在尼罗河第二瀑布附近的塞姆纳立 

了一个界柱,限制黑人北迁,“惟经营商务及负有使命者除外”。可以推测, 

在此时期,努比亚人经常向北迁徙,给埃及人带来了不少麻烦,故埃及人对 

努比亚人是采取排斥态度的。然而,由于努比亚人在当时还控制着中非与北 

非的商业贸易,还有部落或国家的使团与埃及发生交往关系,埃及不得不在 

界柱上注明:其他人禁止北上,唯商人和使节除外。最值得我们大书一笔的 

是:在哈尔发出土的一件青铜大鼎,三矮足,圜底,颈高壁直,敞口,腹部 

有纹饰。这是麦罗埃时期的古物,其型制与中国式的铜鼎极为相似。绝大多 

数考古学家都认为,这是非洲与中国交往的极好实物资料。自那以后,努比 

亚人常常和埃及人、埃塞俄比亚人、西非的古代王国交往通商。据一些不太 

充分的资料,在那个时代,努比亚向北沿尼罗河有商道,向西往马里有商道, 

向东往当时的重要海港阿都利斯或苏丹港也有商道。1353年,伊本·拔图塔 

从古苏丹返回,取道努比亚境,发现在撒哈拉南沿,居住着许多商人,他们 

 “除了贸易以外不作其它营生。他们每年到埃及去,从那里运进来大量各种 

各样的纺织品和埃及陶瓷”。久而久之,在其沿线形成了一个比较畅通的商 

业网点和邑落。 

     居住条件 在尼罗河中游至尼日尔河之间的达尔富尔丛山中,考古工作 

者发现了一群早期遗址,其中最著名的要属杰贝耳一乌里古城了。这座古城 

座落在阿英一索鲁河畔的杰贝尔一乌里山上。现在仍存一条弯弯曲曲的铺着 

石头的道路一直通往高约1000英尺的山顶。城垣依比较陡峭的崖边修筑, 

用材全是巨大块石。城内以及在上山的道路两侧,分布的居民建筑,房屋也 

是用当地石头修筑的。以上所有的建筑全是用石头直接叠垒的,石头之间没 

有用灰泥胶合。努比亚人喜欢把房屋修得很高大,目前残存部分仍高12英 

尺,这大概和当地的气温有直接关系。通常,房屋越是宽敞,日头越是不易 

晒透。 



                          3。西非居民的生活习俗 



     在这个时期,除了个别的地方之外,西非人民还没有引起世界的注意。 

他们在我们的视野之外,悄悄地生息、繁衍、发展。在本文中,我们所指的 

西非,包括毛里塔尼亚、西属撒哈拉、加那利群岛、塞内加尔、冈比亚、马 

里、上沃尔特、几内亚、佛得角群岛、塞拉利昂、利比利亚、象牙海岸、加 


… Page 78…

纳、多哥、尼日尔、尼日利亚等国之地。在这个时期,进入文明的西非居民 

不多,而多数居民都处在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西非居民主要是苏丹语系黑 

人,约占到了人口的85%,少量的阿拉伯人是后来才迁居此地的。从地理上 

讲,西非的北部属撒哈拉沙漠,中部属苏丹草原,南部为上几内亚高原,沿 

海有一些狭窄的平原。 

     西方人入侵西非以前,在现今的塞内加尔河、尼日利亚河流域,居住着 

苏丹各族,他们处在文化发展的较高阶段。在文献中,人们通常把这一部分 

人称之为西苏丹人。在其东的尼罗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则居住着东苏丹 

人。 

     阿拉伯人进入西非以前,西非的文化是独立发展的。但是,就和其它地 

区一样,自伊斯兰教势力进入北非后,在商业、移民、战争诸因素影响下, 

西非与北非的古代文化发生了联系。西非的南面和西面虽然临海,但在欧洲 

人入侵以前,西非基本上没有通过海上与外界联系和交往。古代西非的对外 

窗口是向着北方和东方的。西非向北,通过极难逾越的撒哈拉沙漠与北非交 

往,在撒哈拉岩壁画上的车道对此有所反映。以后的柏柏尔人、阿拉伯人也 

是通过这条古道南下西非洲的。西非向东的交通要稍晚一些,这是通过中非 

和东非交往。向北的交通道路开辟时间较早,约在公元7世纪前后;后面一 

条向东的道路则形成时间稍晚,是在14世纪以后。另外,在向北的道路中, 

还有一个前后变化:最初是西非向北越过撒哈拉沙漠往马格里布;以后是通 

过东苏丹折而北行往埃及的开罗。 

     西非古代居民的生活习俗就是建立在这种人文背景之下的。在公元 15 

—17世纪前后,西非的古代部族的数量很多,其绝大多数是我们不了解的。 

以后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这里我们只介绍几个文化面貌稍显全面的居民 

生活习俗情况。 

      (1)加纳人的生活习俗 

     公元8—16世纪之间,西非西部相继出现了加纳、马里、桑海三个国家, 

因其长期将西苏丹诸部族或部落归并在自己的政治体系之中,故史书多称其 

为“帝国”。加纳国家是由曼迪人中的索宁凯族所建。这是一个黑人国家。 

在这个黑人国家之前,加纳境内,公元3世纪曾由白人中的伯伯尔人建过一 

个加纳国。白人所建加纳国于公元8世纪被黑人所建加纳国所代替。加纳国 

家北抵沙漠边缘,东至尼日尔河(而以廷巴克图为其极东商业中心),向南 

伸入塞内加尔河上游。 

     加纳原是国王称号,意即“战时统帅”,国王的另一称号是卡雅·马甘, 

意为“黄金之王”。前一个称号显然与其刚刚摆脱原始社会有关(在原始社 

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时期,氏族或部落首领经常担任战时统帅);后一个称 

号似是说加纳境内盛产黄金。其实,加纳境内并不盛产黄金,而仅仅是其南 

部与盛产黄金的班布克和万加腊相邻。欧洲、亚洲所需要的黄金,是由班布 

克和万加腊生产出来,再经加纳收购,并由加纳入组织商队穿过撒哈沙漠运 


… Page 79…

往地中海,再由地中海或北运欧洲,或东运亚洲。加纳因是其黄金北运的必 

经之地,故有是名。由此可见,加纳国的居民主要是靠商业贸易致富的。有 

一段记载是可信的:加纳的国王有一块金子,它是那么重,那么大,他可以 

非常放心地将马匹栓在上面,而不虑其丢失。加纳国的首都是由两个城市组 

成的:一个是穆斯林商人所居的城市,其中建有12个清真寺,这个城市可 

以容纳30000人;一个是王室和政府的所在地。两个城市彼此相距约10公 

里。加纳居民的房屋是用石块砌垒起来的,上面用木头架顶,通常在墙壁上 

留一些三角形的壁龛。这些壁龛大概是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