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油风云 作者:丹尼尔·耶金-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始时,塔里基集中在试图对炼油和市场资产加以控制,以此作为一个提高沙特的石油岁入的手段。他要创立一家沙特的石油公司,能在消费国家内联成一体,甚至把加油站都联合进来。他甚至还想提出一个主张,计划使美国的公司胆战心惊,出一身冷汗,那就是把阿拉伯一美国石油公司无保留地收归国有。但是在1959年初,他的全部战略忽然改变了。他突然决定,对油价和生产的控制比之国有化和一体化更为重要。他改变主意的原因是油价突然下降。
    竞争的压力五十年代期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但生产量的增长更为迅速。出口国总是在寻求更高岁入,它们中大多数所采取的方法是增加出售量而不是提高油价。越来越多的石油在寻求市场,而石油市场的实际容量总是这么一些。结果,石油公司被迫在它们出售中东石油的价格上打折扣,而且折扣越打越大。
    打折扣出售在世界石油历史上造成一个重大的差异,即“公布”的或正式价格牌价持久不变,而实际的原油售价在下跌。正是按照前者即牌价来计算产油国的“所得”——税收加开采权使用费的。这个牌价应该与市场价格不相上下的,而且原来情况就是这样的。但是由于打折扣的办法推广开去,就出现了这两种价格之间的缺口,而且缺口越来越扩大。“公布”的牌价不容易轻易地减低,因为它对产油国的岁入具有重要意义。这意味着它们继续根据“公布”的牌价收取它们的50%的利润。可是到了五十年代后期,“公布”的牌价是一个“虚假”的价格,只作为计算岁入的基础而存在着。事实上,产油国从实际价格上所实现的利润的百分比要比50%高,也许是60%或70%。换言之,中东各国政府不受影响而各石油公司却在承受削价出售的后果。从1958年开始,打折扣的问题越来越尖锐。美国强行实施进口限额在很大程度上是把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石油市场对美国境外迅速增长的石油产量关闭起来。其结果是,那些增加出来的石油必须奋力挤到非全球性的石油市场上去。
    可是还有一个甚至更为重要的原因使打折扣出售的做法越来越盛行,那就是世界市场来了一个强大的新的参与者——或者可以说是一个重新参与者——苏联。斯大林对苏联石油工业的软弱和不足痛苦地反复思考还不到十二年,但是巨大的投资和努力有了回收,使俄国石油工业的产量远远超过以前的水平。那新发现的伏尔加一乌拉尔地区经证明是一个大富源。1955至1960年之间,苏联石油产量实际上增加了一倍;到了五十年代末,苏联已经取代了委内瑞拉而成为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仅次于美国。实际上苏联的产量相等于中东生产总额的3 /5 左右。
    起先,苏联生产的大部分石油在苏联集团内部消耗。可是到了1955年,俄国已经在商业规模上恢复向西方出口石油。自从1958年以后,石油出口高涨,并且成为世界市场上的一个主要因素——中央情报局认为它是“国际石油领域内不可忽视的力量”。苏联已经准备好恢复扮演俄国在十九世纪时是西方的一个重要的石油供应者的角色。它要获得买主,不管什么买主都好;它也削价出售,为了获得买主并使他们成为华盛顿所谓“苏联经济攻势”的一部分。1958年在一次内阁会议上,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提出警告说,“自由世界面临一个十分危险的形势——苏联的产量可以扰乱已经建立起来的市场。”
    对那些石油公司来说,迎接这个挑战和钳制俄国人的一个办法,除了西方政府对苏联石油进口加以重大的限制之外,是予以竞争性的反应——削减售价。可是,各公司面临着一个进退两难的窘境。如果只减低市场价格,那么各公司就单独承担这个削价的全部后果。它们能否敢于把“公布”的牌价也来一个削减,以便让产油国也分担与俄国人竟争的负担呢?
    它们于1959年初就这样干了。英国石油公司首先削价——每桶减价十八美分,降幅约为10%。它的行动马上触发了来自石油出口国的谴责怒潮。佩雷斯。阿方索勃然大怒。阿卜杜拉。塔里基也大光其火。一家石油大公司大笔一挥片面地削减产油国的国家岁入。石油出口国激动地采取行动。
    阿拉伯石油代表大会一个阿拉伯石油代表大会已经安排好于1959年4 月在开罗召开。在开罗举行会议象征着纳赛尔的地位在阿拉伯世界里已经上升。四百人出席了大会,当然包括塔里基。作为一个“观察员”出席的是佩雷斯。阿方索,他对英国石油公司的削价和根据美国新的限额对委内瑞拉石油实施限制这两件事十分生气,同时仍然对最近华盛顿草率地拒绝他提出的西半球石油方案感到刺痛;陪同他来的是一个委内瑞拉代表团,带着该国的税法的全部文件以及其他译成阿拉伯语的石油立法文件。令人注目的一个缺席者是伊拉克。尽管纳赛尔的思想意识在阿拉伯世界占了优势,巴格达的新统治者们并不倾向于把自己从属于纳赛尔,而且在那次流血的政变之后不久,伊拉克与埃及就闹不和。结果,伊拉克正式抵制阿拉伯石油代表大会,因为这次会议在开罗召开,而且会议有可能会出现由纳赛尔对石油事务一个人说了算的危险。
    出席者耐心听完一大堆发言和看完一大堆文件,这些都是事先计划好的,大多数是技术性的。不过英国石油公司在会议前夕削价的举动改变了情绪和气氛,促使关键性的与会者怀着激动的心情谋求组成共同战线来反对这一个做法。石油大公司担心会议也许会谈到国有化问题,所以它们派了观察员去开罗参加会议。可是代表们的所见所闻使他们感到宽慰。为了使英国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放心,这家公司的代表迈克尔。哈巴德写道,“就政治问题没有占得上风而言,会议可以说是成功的。”他还补充说,在阿拉伯和西方代表之间也进行了非正式的讨论,“气氛非常友好。对西方所认为的石油工业中的基本事实,他们不知道,这是这次大会的主要特点。”另一个英国石油公司的代表说,这次会议“对石油工业与那些阿拉伯东道国家的日后的关系来说,可以打个‘干’号分数。”
    英国石油公司确实在这次会议期间试图进行一些公司自己的私人外交。哈巴德向董事长报告说,通过“幕后活跃人物《石油周刊》的万达。雅布隆斯基小姐”,他得以安排与阿卜杜拉。塔里基的会晤。雅布隆斯基向他保证,“从她个人所知情况来看,有可能与沙特阿拉伯人讨论经济事实。”哈巴德还说,“不幸的是,经证明情况并非如此,为了石油生产上的偏私现象,我们受到了猛烈抨击,科威特的人口只有几十万,生产却比在沙特阿拉伯更为迅速上升,而沙特有好几百万人属于生活水平低下的贫困阶层。”哈巴德最后说,“事实证明完全不可能同他们建立任何接触点。”(阿拉伯一美国石油公司的官员后来抱怨说,当西方经营石油的人士同塔里基谈话一开头就使用这样的语气“我的好伙计,要是你像我一样搞了多年石油……”时,“他们本想这样可以搞好关系,实际上已经弄巧成拙,搞得更糟了。”)
    “向大家问候,万达”
    但是万达。雅布隆斯基在开罗时比哈巴德所知道的还要忙。作为《石油周刊》的记者以及后来《石油情报周刊》的编辑,她是当时最有影响的石油新闻记者。一头金发,穿戴时髦,她怀有欧洲人机敏处事的本领,这种本领是必需的,使她能应付各种各样的场合。虽然她具有塔贝尔那样的坚定果敢和独立性,她不是石油工业的评论家而是在它全球性扩张的伟大年月里为交流和情报提供了一条渠道。她善说俏皮话,巧妙而又坚韧,是一个在工程师和民族主义者男性超然的世界里串来串去的单身妇女;她能直觉地掌握分寸,如何与她所接触到的人格斗和予以刺激挑逗,虽是以迷人的方式和动人的风度来进行的,直到她能取到她所要的报道为止。她实际上认识石油工业里所有的重要人物。多年来,她周期性地以她的轰动的独家新闻来刺激某一家公司或某一个国家,使得它们火冒三丈;有时候,各公司都停止订阅她的刊物,但她终于使它们感到羞愧而重新订阅。归根结底,在石油工业里,没有一个处在掌权或负责地位的人士能够缺了她的刊物而过日子的。
    雅布隆斯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位由著名的植物学家转而成为地质学家的女儿;她父亲加入了一家波兰石油公司而最终该公司成为纽约标准一真空石油公司(后来称为莫比尔公司)的一部分。他的工作是周游全世界去调查纽约标准石油公司计划建立销售市场的那些国家里,在地质学上有无可能发现石油而足资竞争的情况。事情就是这样发展的,雅布隆斯基从她父亲处学到的更多是关于植物而不是石油的知识;每当她说出一种植物的名称,她就能得到一个便士。有一次在横跨美国的一次汽车旅程中,她见一种说一种,一下子就得到了一百多美元。她跟随着她父亲走遍世界,虽然她常常与她父亲有长期的分离;到了她进入康奈尔大学时,她已经在许多学校学习过—一新西兰、埃及、英国、摩洛哥、德国、奥地利和得克萨斯——并且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骑着骆驼从开罗旅行到耶路撒冷(事后她全身必须经过消灭虱子的处理)。她有一次说道,“我对世界持有一个不同的态度。我不能适应任何一个地方,除了纽约以外。”
    1956年,苏伊士危机刚过去,雅布隆斯基去中东十二个国家作了一次值得纪念的采访旅行,其间甚至吵着要获得沙特国王的邀请去利雅得访问他。她后来写信给她在纽约的同事说,“你们猜猜看我昨晚是怎么过的?就在沙特阿拉伯国王的女眷住的内室里!你们不要马上下结论,让我告诉你们,我就在那里……喝茶(用玫瑰水煮的)、吃晚餐、进行一次十分愉快的‘女人之间的闲聊’……与你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或者在《天方夜谭》中读到的是两码事。没有那种幻想的电影腔的东西。只不过是朴素、平常、温暖的老家和家庭的气氛——正像我们自己的家一样,当然不用说家庭的规模要大得多哩!向大家问候——万达。”她在信中未提到守卫在国王女眷住的闺房门前的太监,这些守卫对她故意视而不见。
    雅布隆斯基不仅会晤了沙特国王,也会见了阿卜杜拉。塔里基;她把后者描述为“在中东须加以注视的第一号人物——就石油开采权政策而言……他是一个负有使命的年轻人”。她详细摘录塔里基对在沙特阿拉伯经营的美国石油公司所发的恶毒谴责的言论。二三年后在第二次大会期间(塔里基在此期间的抨击仍然不减其刻毒性),她也传递了一项重要的信息。她对塔里基说,“还有一个家伙完全同你一样地难对付。”她指的是佩雷斯。阿方索;她还答应把他和塔里基凑在一起。
    1959年在开罗召开的阿拉伯石油代表大会上,她遵守了她的诺言,邀请佩雷斯。阿方索上她在开罗希尔顿旅馆的房间里去喝可口可乐。在那里,她向他介绍了阿卜杜拉。塔里基。佩雷斯。阿方索说,“久仰大名,久仰大名!”佩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