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Varna”,它原来的字义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本来,雅利安的梵语Aryan,就含有神圣的或高贵的意思,因此,他们认为白肤色的雅利安人是品质高贵的人,而深肤色的达罗毗荼族和其他土著,都是品质低贱的种族;这就有了雅利安人与非雅利安人的分别。换句话说,前者是白肤色的征服者雅利安人,后者是被征服的黑肤土著,即所谓的非雅利安人。后来因为祭祀的仪式愈来愈繁琐,非专业者不能胜任,于是有了专业司祭者的出现,而司祭者又演变成为世袭,这就形成了婆罗门阶级;另一方面,雅利安人不断地发动战争,于是有了专业战士的一个阶层,即所谓的刹帝利阶级;而从事农工商业的人民,被称为吠舍族,原来被征服的土著,就成了首陀族。首陀罗种姓中,也有农人、牧人,但大部分是仆役及奴隶。各种姓的职业都是世袭的,种姓之间不许通婚,尤其禁止首陀罗和其他种姓通婚。如果首陀罗男子和其他种姓女子生下了混血种,在法律上订有一种特别名称,称为旃陀罗,又称为不可触者———即不可接触之人。这种人一生只能从事最微贱的职业,如屠夫、刽子手、扛死尸者等。印度现在有七千万“不可触者种姓”的人,他们常游行请愿以争取自己的权利。
四姓阶级渐次形成,界限愈来愈森严。婆罗门阶级高高在上,专司祭祀,有解释经典的权利。刹帝利阶级主管军国大事,和婆罗门同为统治阶级。吠舍族是一般人民,受上两种姓的统治及压迫。而首陀罗族的地位愈来愈低下,成为贱民、奴隶,受上三种姓的奴役。并且,上三种姓是“再生族”,都是婆罗门教的信徒,首陀罗是“一生族”,没有信奉宗教的权利,死后没有来生。婆罗门教形成之后,四吠陀成为天启的圣典。建立了所谓“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的三纲领。婆罗门高高在上的地位更为巩固。这以后,印度文化进入梵书时代。梵书时代大约是公元前八至七百年间。如果把四吠陀视同佛教的经,梵书就是根据经所造的论。详细一点说,四吠陀本典,全是祭祀时的圣歌,而梵书是在适用上———即祭祀上加以明白的解说。
/* 148 */
第四部分
正统派与非正统派
印度宗教与哲学中,所谓正统派一般指属于婆罗门教系统的哲学流派,所谓非正统派一般指非婆罗门教系统的哲学流派。或者,也把是否承认婆罗门圣典吠陀具有最高权威作为区分的标准,承认的是正统派,不承认的则是非正统派。
具体来讲,正统派指“六派哲学”,即婆罗门教系统中的数论、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吠檀多派,常称为“正统六派”。非正统指佛教、蓍那教、顺世论,常称为“异流三派”。另外,印度哲学中的文法哲学派由于理论的某些成分接近婆罗门教的正统思想,因此也可以称为正统派,邪命外道(生活派)则由于产生于沙门思潮,不承认婆罗门教的思想权威,因而也可以称为非正统派。
印度之所以把婆罗门教系统的哲学流派称为正统派,而其他流派称为非正统派,是因为在印度历史上,婆罗门教不仅产生早,而且通常是在思想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教派。在印度的过去和现在,它影响的范围最大,拥有的信徒最多。而佛教、蓍那教等宗教流派,虽然也曾经在历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多次成为印度历史上一些统治王朝的主要宗教信仰,但它们从未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印度社会中的影响无论如何不能与婆罗门教(或印度教)相比。这样,婆罗门教(或印度教)自然就被看成是正统,而其他非婆罗门教的派别则被看作是“非正统”或“异流”了。
/* 149 */
第四部分
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是印度古老的哲学派别。它的形成与印度最早的文明———印度河文明———(约公元前2500—公元前1700年左右)有一定联系。但其真正成为一个有明确信仰或完整教义的派别,则是在吠陀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900年左右)。
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印度已流行对母神、动物以及男女生殖器的崇拜。这些崇拜虽然不能说标志着婆罗门教的产生,但是,却可以肯定婆罗门教在产生时吸取了这方面的一些内容。印度后世流行的婆罗门教崇拜有不少成分是由印度河文明时期已经存在的宗教崇拜演化过来的。
随着雅利安人的到来,印度历史上出现了新的文明(新文明在产生时当然也吸收了印度河文明的成分),新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吠陀文献的出现。吠陀文献被印度历代的婆罗门教教徒奉为经典。
吠陀时期,印度逐渐进入阶级社会。古印度阶级区分的基本形式就是种姓制度。最主要的种姓有四个,即婆罗门(祭司、负责主持宗教祭祀之人)、刹帝利(武士、王室贵族)吠舍(农民、商人或手工业者)、首陀罗(奴隶)。在四种姓中,婆罗门占据最高地位(如吠陀赞歌中的“原人歌”谈到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双腿,首陀罗则由原人的两足生出)。婆罗门教的演变和发展始终伴随着印度种姓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这一宗教主要反映了印度四种姓制度中婆罗门的利益和意识形态。
在吠陀时期的最初阶段,印度宗教主要是多神崇拜。而在这一时期的较后阶段,多神崇拜已经出现了向主神崇拜或一神崇拜发展的趋向。婆罗门教崇拜的主要神(如梵天、毗湿奴等)都是由吠陀宗教崇拜的诸神逐渐发展而来的。
吠陀从广义上说也包括梵书和奥义书。梵书集中论述了各种祭祀;奥义书则主要论述了婆罗门教的哲理方面,使婆罗门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在理论上得到整理、提高。
在吠陀末期(或奥义书时期),印度婆罗门教已经完全形成,无论是崇拜对象、祭祀礼仪,还是教义哲理都已经确立或系统化。它在印度古代社会中,在思想界的一般主导地位已经确立,构成了印度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婆罗门教的产生在印度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 150 */
第四部分
婆罗门六派
公元前2世纪—公元4世纪前后约600年间,印度婆罗门教哲学经过吠陀时期和史诗时期的历史演变,最终形成了6个重要的哲学派别,六派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各派根本经典的确立。此六派被认为是属婆罗门教系统的哲学流派,是“正统派”;与之相对的非正统的佛教、耆那教、顺世论则被视为“异流三派”。
数论派是印度古老的哲学派别之一,约创立于公元前4世纪,创始人为迦毗罗,理论之定型与集大成者则为“自在黑”(约公元4世纪的人物)。除《数论颂》为该派根本经典外,《金七十论》、《六十科论》、《明谛论》、《数论经》亦为重要之论书。主要学说有:“二元二十五谛说”(是一种转变说理论)、“因中有果论”、“三德说”、“三分法量论”及“解脱论”。
瑜伽派“瑜伽”,本意是“对心作用的抑制”,又名“等至”、“止息”、“静虑”等。创立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创始人为钵颠奢利,《瑜伽经》为此派根本经典。此派具有特色的学说或理论为“心作用”、“三昧”、“八支行法”、“神通力”等。
胜论派音译为“吠世师迦”、“卫世师”、“毗世师”等,创始人传为迦那陀,约为公元前2世纪人物,此派根本经典有《胜论经》、《摄句义法论》、《胜宗十句义论》。主要学说或理论是关于“句义”的解释,在认识论上的基本理论集中表现在对“现量”、“比量”的论述。此外,尚有“极微说”、“因中无果论”等。它的学说和思想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不仅对中国古代思想界产生了影响,还受到中国近代一些思想家的重视。
正理派音译为“尼夜耶”,创始人相传为“乔达摩”,约公元1世纪人物。此派最早的经典是《正理经》,基本学说为“十六谛义”,在逻辑学方面的重要建树是确立了“五支论式”的推论方法。
弥曼差派音译为“弥息伽”,创始人相传为“奢弥尼”,约公元前2世纪人物。著述为《弥曼差经》,主要理论有“声常住论”、“量论”,此派还以反有神论著称。这里的“声”,指语言、观念或知识,特别是关于吠陀方面的言语知识。他们认为“声”是先天本有的、常住不灭的,并且是绝对正确的。
吠檀多派为六派哲学中影响最大的学派,其理论或学说在古印度思想史上占有统治地位。创始人为跋达罗衍那(约1世纪人),著作《梵经》为该派最早之经典,主要理论为“梵我同一说”。商羯罗是此派最伟大的思想家,也是印度史上最负盛名的重要人物之一。
/* 151 */
第四部分
沙门思潮
沙门(Samana),意为勤息、息心、净志,是对非婆罗门教的宗教教派和思想流派的总称。沙门思潮兴起于列国时代,是与婆罗门教相对立的思想流派,其哲学思想为印度哲学的重要内容。
沙门思潮的兴起是有深刻原因的。从宗教方面来说,古代印度长期流行的婆罗门教,在宗教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但婆罗门教自身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没有严密的组织系统,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教义也越来越不为人们所信服。婆罗门教宣扬吠陀天启,可是,《吠陀》对社会历史现象的解释并不能使人们满意。它鼓吹祭祀万能,要求人们履行名目繁多的祭仪,结果是祭司捞取了大量钱财,而广大人民的经济负担则越来越沉重。
婆罗门教强调婆罗门地位至高无上,与列国时代政治经济的发展也不相适应。在列国时代,王权在战争中不断加强,国王成为强大的统治者,然而国王属于刹帝利种姓,居于婆罗门种姓之下。他们对自己的地位当然是不满意的。另一方面,属于吠舍种姓的商人,不少通过经商、放高利贷而致富,拥有大量的财富。他们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也表示强烈的不满,力图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声称,财富是决定社会地位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沙门思潮诸派兴起后,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国王和大商人的支持。
沙门思潮最初兴起于恒河中下游地区。传统说法认为,婆罗门教在这一地区已经走向衰落,从而为反婆罗门教各流派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沙门思潮兴起时,婆罗门教在这一地区虽然已经流传,但还没有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更不存在衰落的问题。当时婆罗门教的中心地区是在位于喜玛瓦特山与文底耶山之间的维那舍那以东和钵锣耶迦以西的地区,即《摩奴法典》中所说的“婆罗门中国”。在恒河中下游地区,土著文化仍然有很大的势力。婆罗门教传入后,对土著文化及其原有的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也受到土著文化的强烈抵制,从而在思想文化领域引起激烈的震荡,促使了思想文化上争鸣局面的出现。所以,沙门思潮的兴起不仅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且也反映了雅利安文化与土著文化的冲突与进一步融合。
根据文献记载,沙门思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