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与中国的官方来往。1644年清王朝建立以后,官方关系仍未恢复;满洲统 
  治者与明代诸帝不一样,从未想过要把日本纳入朝贡制度中。 
       随着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的开放,日本商人搭乘英国和荷兰的船只 
  来到上海。到了1870年,明治政府决定和清王朝之间建立官方关系,便派 
  遣柳原前光来北京,要求订约。总理衙门虽然有意通商,却不愿签订正式的 
  条约。保守的官吏们反对与一个先前的朝贡国结成条约关系,因为这样做会 
  为朝鲜、安南等朝贡国开了先例。他们还引用日本人在中国沿海进行过海盗 
  活动的历史事实,以及日本人在天津教案期间的到来作为证据,说明他们想 
  在中国捞取好处。与此相反,进步的官吏们如李鸿章和曾国藩赞同建立条约 
  关系。李鸿章说,虽然日本是明代的朝贡国,但它从来不是清朝的朝贡国; 
  因此,它的地位根本不同于朝鲜和安南。日本要求建立官方关系并未受某一 
  个西方强国的指使或帮助,这就表明了它的独立性和善良愿望,所以中国不 
  应当对它的要求置之不理。何况,在日本有众多的华侨,中国每年要从日本 
  进口大量的铜,而且日本又是近邻:这些情况又促使李鸿章提出应与日本建 
  立平等条约关系的建议。曾国藩赞同他的上述观点,并且着重指出中日贸易 

① 海斯: 《1871—1900 年实利主义的一代》;兰格:《帝国主义的外交,1890—1902 年》。 

… Page 86…

  的互利性质,它与中国…西洋之间大部分只是一方有利的贸易相反。他赞成 
  建立条约关系,但是建议不要给予最惠国待遇。 
       在这些建议的推动下,清廷于1871年7月24日批准与日本缔结一项通 
  商章程,其中规定的部分内容是:(1)不侵犯对方领土;(2)在和第三国 
  发生冲突时互相给予帮助; (3)彼此享有领事裁判权;(4)只准在通商口 
  岸,根据海关税则进行通商; (5)不任命日本商人在中国当领事。 
       1873年,日本外务大臣副岛种臣来到北京,表面上是为了交换批准书, 
  实际上是参加觐见同治的活动,并探测中国在台湾事件上的态度。1871年后 
  期,有五十四名航行遇难的琉球水手被台湾土著民杀害,日本想借机试图维 
  护它代表琉球人发言的独占权利。两个半世纪以来一直悬而未决的琉球的地 
  位问题,便这样被提到了突出的地位。 
       自从1372年以来,琉球一直是中国的正式朝贡国。在清代,它每两年 
  纳贡一次,与朝鲜和安南,同为最重要的朝贡国。1609年,日本的萨摩藩背 
  着中国征服了琉球,将琉球北部置于它的直接管辖之下,南部则仍由琉球国 
  王治理。琉球作为一个藩属,每年向萨摩藩主纳贡,还定期向设于江户的幕 
  府纳贡。但是萨摩藩主渴望在与大陆的贸易中获得好处,所以他还是让琉球 
  继续当中国的朝贡国。萨摩藩主决定琉球的王位继承权,但又允许中国派使 
  去执行册封典礼。清代共有八批这样的使者出使琉球,最后一次是在 1866 
  年;当这些使者逗留琉球期间,萨摩藩主小心翼翼地不让岛上的日本人被发 
  现。虽然中国使者也能觉察到有日本人影响的迹象,但清廷并未正式知道琉 
  球的双重地位,把它看作只是向中国朝贡的一个藩属。① 
       因此,当副岛种臣在1873年说他有为琉球代言的权利时,总理衙门便 
  直截了当地告诉他:由于琉球群岛是中国的朝贡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所以琉球水手遭到台湾土著民的杀害一事与日本毫无关系。何况,中国从来 
  就不干涉土著民的内部事务,因此,中国不能对土著民的行为负责。副岛种 
  臣争辩说,对某一领土的主权是以对这一领土的有效控制为根据的;既然中 
  国未曾控制过台湾的土著民,他们就不受中国管辖,日本惩罚他们的一切行 
  动也就不会侵犯中国的管辖权。随后,日本政府便决定派出远征军,并于1874 
  年4月成立远征军统帅部,由大隈重信任统帅,西乡从道为远征军总指挥。 
  这一行动与效尤西方帝国主义路线的明治时代对外扩张的外交政策是紧密 
  配合的,它转移了国内提出要实行代议制议会的要求,并且满足了原来的武 
  士们吵嚷着要远征朝鲜的要求。 
       面临着日本的入侵,北京命令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防守台湾。沈葆桢明 
  白不可能进行有效的防守——例如,金陵制造局铸造的大炮只能鸣礼炮,如 
  果实弹射击就会使炮身爆炸。起先曾试图和平解决,但是由于西乡从道拒不 

① 境健次郎:《作为萨摩藩封地的琉球群岛》,陈大端:《清代对琉球诸王的册封仪式》,均载费正清: 

 《中国人的世界秩序观》,第112—134、135—164 页。 

… Page 87…

遵守协定,这一企图失败了;1874年9月10日,内相大久保利通抵达北京 
主持这项谈判。 
    大久保一再争辩说,中国在台湾岛上没有实行有效的治理,这便证明中 
国没有主权,因而日本人在台湾登陆不能看作是侵犯中国的领土。恭亲王坚 
持,中日关系不应以国际法的总的准则为依据,而应以规定彼此不得侵略对 
方拥有的领土的1871年条约为依据。大久保反驳说,1871年条约谈到的只 
是中日关系,而不是不受中国管辖的台湾土著民。接着外交上陷于僵局,英 
国公使威妥玛表示愿意出面调停。这事的最后解决办法是中国同意赔款五十 
万两 (合75万美元),其中以十万两赔偿琉球的受害者,以四十万两用来 
收买日方在台湾岛上构筑的营房。此外,中国还同意对日本的行为不加谴 
责;这一让步含蓄地承认日本对琉球的主权。驻日本的英国公使巴夏礼爵士 
对此事作了讽刺性的描述:中国心甘情愿地对它受的侵犯付出报酬。这件事 
明显暴露了中国的软弱,并招致了外国的进一步侵略。1879年,日本并吞了 
琉球,将它更名为冲绳县。 
    伊犁危机,1871—1881年伊犁,俄语称作固勒扎,是中国的一个府,下 
辖与俄属突厥斯坦边界相邻近的北部新疆境内的九个城市 (参见上卷第二 
章)。伊犁河谷不仅农业发达,矿藏丰富,而且在战略上有其重要性;它的 
木扎提山口是通往南疆的要津。取得了伊犁就便于控制整个新疆,因此,西 
方的军事专家们将伊犁说成是中国突厥斯坦的堡垒。如此重要的地方自然会 
引起所有强邻的注意。1851年,俄国人如愿以偿地缔结了伊犁条约,他们获 
准可以在伊犁以及蒙古边境上的楚呼楚(塔尔巴哈台)建立领事馆和进行免 
税贸易。伊犁的商业迅速发展起来,同时俄国人在中亚的不断扩张使他们日 
益向伊犁逼近。俄国人利用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新疆发生的一次回民暴 
乱,准备进入这一重要地区。 
    新疆回民之乱的根源在于清帝国地方行政当局的腐败 (参见第四章)。 
自1759年乾隆帝征服新疆以后,新疆便象一个军事殖民地那样由驻在伊犁 
的将军统辖,辅以一些副将军、皇室代理人以及驻在各重要据点的大约21 760 
名士兵。担任高级文武官员的几乎全是满洲人和旗人,他们通过称之为伯克 
的当地首领统治老百姓,这些老百姓大都是讲突厥语和缠头的维吾尔族穆斯 
林。满洲征服者将这些穆斯林臣民看成是不开化的土著,对他们征收重税, 
强迫他们交纳贡品以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穆斯林的不满酿成了叛乱, 
而那些被清帝国驱赶到浩罕去的、原为世袭并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统治者 
 (和卓)则一直热中于恢复他们失去的地位。在清帝国征服以前,玛赫杜姆 
家族的阿法其 (白山派)系的和卓们曾一度统治过喀什噶尔(新疆南部)。 
他们怂恿新疆境内同一宗教的教民发动叛乱,他们自己则组织入侵。在清帝 
国征服以后的一个世纪,起义和入侵不下十二次之多。1864年,当清王朝衰 
落和中国西北部发生一次回民之乱之际,新疆境内的穆斯林再度发起了攻 
击。清政府的地方当局过分软弱,无力将它镇压下去,而北京的中央政府这 

… Page 88…

  时又正全力对付太平军、捻军和其它一些叛乱,腾不出手来采取惩罚性的措 
  施 (参见上卷有关章节以及本卷第四章)。徐 
       在这动乱之际,浩罕的一个将军——阿古柏伯克(1820—1877年)—— 
  于1865年侵入新疆,经过一系列军事政治活动后于1870年自立为喀什噶尔 
  以及部分北疆的统治者。印度境内的英国人为了遏制俄国影响的扩张,便鼓 
  励他建立帝国,并派遣使团前往修好和提供武装。 
       俄国人对这些事态的发展表示关切。他们认为阿古柏建立的帝国意味着 
  英国势力的扩张,而如果从英、俄在近东和东亚对抗的更广泛的背景来看, 
  这一扩张就具有更大的政治意义了。不仅如此,新疆境内的骚乱已经对俄国 
  的商业活动带来了不利,并在俄国的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和其它少数民族 
  中造成了动乱。俄国的军人、官僚和资产阶级报刊全都吵嚷着要求长期占领 
  伊犁,但是政府决定占领它到中国在新疆恢复政权时为止,然后把它交还给 
                                                                       ② 
  中国,以换取通往中国西部的几条新商路和某些“边界的调整”1871年7 
  月,俄属突厥斯坦第一任总督考夫曼将军派兵占领了伊犁。 
       圣彼得堡试图造成一种印象,似乎俄国人在这动乱之际监管伊犁是对中 
  国的一种友好行动,但是,俄国显然认为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再也不会恢复它 
  在新疆的统治了。为了使动乱持续下去,同时也为了使他们能无限期地占领 
  伊犁,俄国人于1872年和阿古柏签订了一项商约;一年后,英国人也起而 
  效尤。俄、英两国都承认了阿古柏的政权,由此换得了一些商业特权。 
       清政府必须先将陕、甘两省回民之乱平定以后,才能过问阿古柏的问 
  题。1866年,清廷特派左宗棠为陕甘总督以镇压陕、甘的叛乱者。可是在他 
  率军出征之前又被调去平定捻乱。1868年捻乱平定以后,左宗棠才真正负起 
  了这项重任,并于1873年,以他干练的领导、巧妙的战略和艰苦的战斗扑 
  灭了这两省的叛乱。当左宗棠的军队正准备进击新疆时,上面提到的与日本 
  之间的台湾危机突然爆发;中国从事变结果中暴露出来的弱点表明它亟需加 
  强海防。中国这时面临着一个伤脑筋的问题:它是否能够既实行一项大胆的 
  海军计划,同时又进行一场代价高昂的新疆战事。紧接着便展开了一场大争 
  论。 

                                  海防与边防之争 

       经过了十年自强运动之后,恭亲王和文祥首先对海防力量不足的状况感 
  到惊慌。他们发出警告说:“如果我们还是这样随波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