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克格勃全史-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处处长尼涅尔·安德烈耶维奇·塔尔纳夫斯基,对1980年8 月波兰事件的发展前
景做了全面而悲观的评价,他说,波兰避免不了一场血腥屠杀。
    1981年“团结工会”的影响继续扩大,它的拥护者已达1000万,形成了几乎每
个波兰家庭都有人支持工会行动的形势。克格勃在综合报告中肯定地说,团结工会
的奸细已潜入波兰安全部和警察局,工会的积极分子们常威胁党的奉公守法者。戈
尔季耶夫斯基对总部的分析材料中,想遮掩反犹太主义而又露出尾巴的做法感到吃
惊。材料指出,像亚采克·库罗尼、亚当·米赫尼克和莫伊泽什·芬凯尔什泰恩这
样的前工人保护委员会委员——所谓的犹太“国际主义者”在团结工会中起着主导
作用,因此在波兰就产生了犹太复活主义阴谋,波兰的邻国也常掀起这种狂潮。布
拉格电视台报道在华沙召开的反犹爱国主义者协会代表会议时以赞扬的口吻指出,
与会者谴责了“犹太复国主义者的阴谋行为,他们发现,米赫尼克的真名叫“舍赫
捷尔”。
    总部宣称,拟定于1981年7月 召开的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九次全会,将会增强团
结工会在党内的影响。总部要求给格但斯克协议签订后,当上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
委员会第一书记的斯坦尼斯拉夫·卡尼亚,以最大限度的压力,迫使他取消党代会
的召开。可是,身患重病、只剩下不到一年半寿命的勃列日涅夫,不愿听到令人不
快的新闻,而安德罗波夫也不愿失去得到总书记位子的好机会,不愿把这个复杂而
又自相矛盾的问题交由政治局讨论。令总部非常气愤的是,根本未能给卡尼亚施加
压力,波兰统一工人党九大在7 月按计划如期举行。克格勃预感到的最令人不快的
事终于发生了:在秘密表决后,八分之七的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原有委员不得不
与自己的位子挥手作别。总部估计,中央委员会百分之二十的新委员会公开支持团
结工会,还有百分之五十的委员会对它表示同情。统一工人党九大结束后,克留奇
科夫和克格勃华沙情报机构负责人瓦季姆·帕夫洛夫将军受命向政治局报告。在安
德罗波夫的支持下,这两位将军声明,卡尼亚已控制不了本党和国内局势,如果不
将可靠的人纳入九大选举产生的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那么,波兰社会主义体系
势必瓦解。总部实际上对波兰统一工人党的所有领导人都已失去信心,它认为,任
何文职官员都不配得到苏联的大力援助。
    总部和政治局都一致认为,苏军介入是最后的手段,但莫斯科打算派到波兰去
的军队,要少于西方所想像的。戈尔季耶夫斯基在与苏共中央委员会的领导接触后
认为,党的领导层内部已达成这样一种共识,即苏联在入侵阿富汗后紧接着再武装
干涉波兰,使得人们对缓和和军备控制多年的希望归于破灭。总部已预见到人侵苏
军可能遇到的最严重的困难。西方情报机构会和团结工会合作,将会组织秘密的武
装抵抗和反击苏联军队的游击战争。总部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在波兰
发动军事政变,比起党的领导人,克格勃更相信军队掌权者。大量的波兰军官来到
苏联军事学院接受培训,其中有许多老军官是波军中的宿将,而波兰军队在战时是
把苏联作为根据地的。总部估算,只要军队一得势,击溃团结工会,就能在党内进
行清洗,并选举出可靠的中央委员会。
    波兰多年的国防部长、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沃伊采赫·雅鲁
泽尔斯基将军,是克格勃选定的军事政变领导者。1981年2 月,雅鲁泽尔斯基当上
了总理。他为人直爽,外表整洁而神态端正,戴着墨镜,表情神秘莫测,对于大多
数波兰人,他是一个琢磨不透的人物。刚任总理时,他确实给人们留下了良好的印
象:任命著名的自由党人梅奇斯拉夫·拉科夫斯基为副总理,管理工会事务。拉科
夫斯基一直致力于和团结工会建立“伙伴关系”。1981年10月,在苏联的大力支持
下,雅鲁泽尔斯基接替了威信扫地的卡尼亚的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的职务,号召新
的“全民和睦”,并同“团结工会”及教会建立联合阵线。11月初,他在华沙会见
了瓦文萨和大主教格伦普。
    实际上雅鲁泽尔斯基玩了个双重把戏。在他接替第一书记之前,就已同莫斯科
约定要发动军事政变,并制定了周密计划,最后的细节在华沙的两次秘密会议上,
已同克留奇科夫将军和华沙条约组织武装部队总司令维克托·库利科夫元帅预先说
明了。然而,苏共中央委员会可不像第一总局那样相信雅鲁泽尔斯基。国际情报处
副主任瓦连京·米哈伊洛维奇·法林在会见克格勃军官时说,目前还不清楚,雅鲁
泽尔斯基是否能控制局势。法林甚至宣布,在同雅鲁泽尔斯基秘密谈判时,双方讨
论了由于担心“团结工会”的积极分子破坏军纪而准备推迟征兵的问题。书记处和
第一总局波兰处克留奇科夫的同僚们向戈尔季耶夫斯基报告说,雅鲁泽尔斯基曾两
次请求莫斯科同意发动政变。勃列日涅夫健康情况不好,离末日也只有一步了,他
回避对影响将来的事做出决定。最后,安德罗波夫和政治局其他委员让他相信,这
个决定再也不能推迟执行。
    1981年12月13日,在波兰实行军事状态的行动,按计划完成得很出色。总部极
其轻松愉快地赞赏雅鲁泽尔斯基这位波兰国家及波兰安全部的高级指挥官娴熟的政
治技巧。在行动完成的前几天,波兰上空乌云密布,干扰了美国侦察卫星对军队、
警察发动政变的监视,就是波兰人也对局势的变化感到莫明其妙。“团结工会”的
大多数领导人都在自己家里遭到逮捕。12月13日早上,波兰人醒来一看,每个十字
路口都布满了岗哨,每个角落都是关于实施军事状态的告示。显然,雅鲁泽尔斯基
本人也认为,他把波兰从苏联即将入侵的水深火热之中解救了出来。同时,波兰武
装警察机动分队迅速镇压了抗议罢工和人民的不满。至年末,军队控制了局势。波
兰乐观的民主主义者们在城墙和围墙上写道。“冬天是你们的,而春天将会是我们
的!”可是,在1989年之前,即成立以塔杰乌什·马佐韦茨基为首的“团结工会”
政府之前,春天并没有降临波兰,一党执政的局面仍然存在。
    80年代初,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关系达到了“古巴导弹危机!”时的危险程度。
当时,美国正在举行总统大选。莫斯科认为,鉴于同尼克松打交道的经验,共和党
总统候选人里根在竞选中获胜后,他的反苏演说很快将成为一纸空文。可是,当里
根入主白宫以后,克里姆林宫才完全意识到,里根对苏联的敌意并非是他的竞选班
子的战术阴谋,而是他的本性。在上台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里根就指责苏联
领导人急于发动世界革命,  力图把全世界各国都纳入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体制。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把所有的犯罪权、撒谎权和欺骗权都据为己有……苏
联利用缓和而干着卑鄙勾当”。里根的第一位国务卿亚力山大·黑格(乔治·舒尔
茨于1982年6月接替了他) ,坚持致力于开辟美苏关系的新纪元:“新政府执政伊
始,空气新鲜,天气温和,朋友和敌人都很理智和健康,这正是双方彼此沟通的大
好时机。但我们还是要给苏联一个小小的警告:他们在第三世界放荡不羁的冒险主
义行为该结束了,美国再不能坐视莫斯科在古巴和利比亚扶植傀儡政权的阴谋了。”
    里根当局确信,最近10年内苏联的军事实力不断增强,“美国是否有力量遏止
它已值得怀疑”。美国国防预算按照实际计算提高了百分之十,它比里根在选举活
动时所承诺的数字高出两倍。在武器控制方面,里根的立场要比卡特强硬得多,他
公开指责苏美限制战略武器协定,很显然,在美国核打击力量没得到加强以前,他
不会急于再回到谈判桌旁。卡特时期,暂时中止了MX导弹和B—l轰炸机的研制,而
里根又恢复了这项工作。里根在粗俗地、顽固地称苏联是“罪恶帝国”的同时,并
未忽视苏联的一个很危险的缺陷——对西方行为的偏执理解。安德罗波夫评价里根
当局的政策是,“试图给自己创造成功地实施第一次打击的条件”。就在80年代初,
华盛顿对“罪恶帝国”言辞夸张的指责,和莫斯科对西方阴谋狂躁的恐惧交织在一
起,构成了喧嚣不安的局势。1981年5 月,勃列日涅夫谴责里根的政策,说它把矛
头暗中指向了在莫斯科召开的规模庞大的克格勃代表会议。然而,最富戏剧性的是
安德罗波夫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他宣称,美国当局极力准备发动核战争,为美国
进行首次核导弹打击创造条件。因此,政治局认为,苏联情报机构必须发挥自身优
势,着力搜集美国和北约核威胁方面的情报。令许多人惊异的是,克格勃和情报总
局将首次密切合作进行代号为“ppH”(核导弹攻击)的间谍战。
    尽管西方的核威胁像《圣经》启示录中的幻想一样根本不存在,但在第一总局
局长克留奇科夫的坚持下,总部的许多美国专家还是惊慌失措地研究了它。显然,
安德罗波夫对于里根的政策也很忧虑,但“核导弹攻击”间谍战的设想并不是他的
“作品”,这一“创意”应归最高军事司令部。政治局中的发起人显然是国防部长
德米特里·费奥多罗维奇·乌斯季诺夫元帅,还在斯大林时代的1941年他就是武装
力量的政委。正如后来事实所证明的,他也是勃列日涅夫死后总书记候选人安德罗
波夫的主要追随者。
    克留奇科夫把核导弹攻击间谍战计划的拟定,委托给了第一总局情报研究所,
该研究所是为了“制定新的情报政策”于1978一1979年间组建的。1981年11月,克
格勃驻西方各国、日本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情报机构负责人接到正式指令。这样
的指令有时是很短的,例如:指示驻赫尔辛基情报机构监视可能出现的,诸如美国
大使馆的撤退、企业的关闭和其它一些危机到来前的明显征兆。而给驻北约的情报
机构负责人的指令要详细得多:命令他们不要放过所有政治、军事和侦察活动迹象,
因为它们有可能是西方准备战争的先兆。按计划,核导弹攻击间谍战是驻外情报机
构1982年全年工作的首要任务,这和总部1981年12月的设想是一致的。1982年1 月,
也发出了一些指令,但令戈尔季耶夫斯基惊奇的是,情报活动并未对西方导弹技术
赋予更新、更大的关注,而只把发现西方对外进行突然核袭击的可能性当作了间谍
工作的主要任务。1982年3 月,在总部协调核导弹攻击间谍战行动的第一总局一处
(负责北美事务)工作人员瓦西里·约瑟福维奇·克里沃希日,被派往华盛顿的主
要情报机构,亲自领导搜集美国核导弹攻击间谍战方面的情报。
    1982年5 月,安德罗波夫离开克格勃到苏共中央委员会书记处工作,以巩固自
己作为即将离开人世的勃列曰涅夫接班人的地位。 事态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