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保持联系。”
贝利亚在法庭受到的指控还有,他在1942年担任大本营驻外高加索方面军代表
时曾试图开放高加索山脉的山口,以便让敌军进入格鲁吉亚……贝利亚还曾试图破
坏苏联各族民同伟大的俄罗斯民族之间的友谊。他还抵制为发展集体农庄和国营农
场经济、不断提高苏联民福祉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所有被告都被认定犯有如下罪行:叛国,组织反苏阴谋团伙以夺取政权,从事
恐怖主义活动……
“事实证明有罪的被告贝利亚、梅尔库洛夫、杰卡诺佐夫。科布洛夫、戈格利
泽、梅希克和弗洛济米尔斯基,在法庭上对他们在预审期间交代的供词供认不讳,
承认自己犯下了一系列国事罪。”
对贝利亚的审判纯粹是一场闹剧,在审判之前就已经清楚了等待他的是什么命
运。12月23日,在宣判几小时后,他被枪毙。执行判决的是帕维尔·费奥多罗维奇
·巴季茨基将军,随后,同他在一起的5名军官又朝已经死了的贝利亚补了几枪。没
有请行刑队,因为见证者越少越好。
瑙莫夫教授说:“巴季茨基写信给赫鲁晓夫,说他在楼梯上就打死了贝利亚。
这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在房间都不太大的混凝土大楼里,他们可能会伤到自己。巴
季茨基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让赫鲁晓夫安心:贝利亚什么也没有来得及说,他在
受审之后刚一出来就被枪毙了。实际上他们带来了些木板,将其钉在房间四壁,以
使子弹能留在里面。”
他们允许贝利亚换上新内衣,给他从家里拿来一套黑色西装。双手带上手铐。
他看上去还保持着自己的尊严,没有哭,也没有提出任何请求。贝利亚的尸体被运
往顿河火葬场火化。骨灰被随手抛撒了。
巴季茨基后来获得元帅衔,当上了国家防空军总司令和国防部副部长。1965年,
他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其他军官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巴克索夫(后为上
将)、伊万·格里戈里耶维奇·祖布(后为少将)、维克托·伊万诺维奇·尤法列
夫(后为上校)于1954年1月被授予红旗勋章。据说他们指望获得金星英雄勋章。
不管怎么样,他们尽心完成了工作,觉得自己是英雄。
贝利亚的约20名亲和他的妻子被强迫迁离格鲁吉亚,这完全是斯大林式的做法。
况且他的母亲和岳母都已经80开外了,但她们还是被送往偏僻的地方。母亲被强制
迁离是因为她每天都“为民公敌贝利亚的健康”而祈祷。其他亲被指控谈话具有反
苏性质,其中也包括他那又聋又哑的妹妹拉夫连季娅·帕夫洛维奇。这是纯粹的违
法行为……
贝利亚的妻子和儿子被逮捕。
尼娜·泰穆拉佐夫娜·格格奇科里亚贝利亚在她的丈夫被枪毙之后,于19
54年初给赫鲁晓夫去了一封信。她写道,她被开除了党籍,并被指控“搞反苏阴谋,
目的是在苏联恢复资本主义”。
另外,她还被指控同据说是她的亲属、格鲁吉亚的孟什维克格格奇科里亚通信。
但她否认了这一指控:
“我不认识他,从来没见过他,他不是我的亲属,我从未跟他通过信,也不可
能跟他通信……
“我所背负的真正可怕的指控是,我当了30多年贝利亚的妻子(从1922年起),
30多年用他的姓。而且,在他被逮捕之前,我忠实于他,对他在国家和社会上的地
位尊崇有加,并且盲目地相信,他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忠诚的、经验丰富的和
有用的……我没有料到,他是苏维埃政权的敌,这是在侦查案子的过程中告诉我的。
然而他在这种情况下欺骗的不是我一个,而是全体苏联民。由于他的社会地位和他
所担任的职务,苏联民也曾信任他……
“1942年,我从他本那里得知,他对婚姻不忠,从那时起,我不愿再作他的妻
子。从1943年起,我住到了郊区,先是一个住,后来是跟我儿子一家住。”
尼娜·贝利亚还说,她身患重病,不久于世,请求不要让她“在没有自己儿孙
们的安慰下,在牢房或是某个流放地孤独地死去”。
赫鲁晓夫将信散发给中央主席团全体成员,但直到差不多一年后,1954年11月
底,中央主席团才决定了贝利亚的儿子和遗孀的命运:给予他们行政迁移处分。这
也完全是斯大林式的决定……谢尔戈·拉夫连季耶维奇·贝利亚的姓氏被剥夺:他
的所有证件都被收回,给他开了新的证件,用的是母亲的姓氏。
国内审理了数起前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员的案子。
1954年7月,前国家安全部副部长留明被枪毙。
随后受审的是贝利亚的他过去的对外政策助理彼得·阿法纳西耶维奇·沙
里亚(被判10年),前内务民委员部和内务部秘书处处长马穆洛夫和柳德维戈夫O
年),前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秘书处主任奥尔登采夫和贝利亚接待室主任穆哈诺夫
(他们的罪行是对国事罪知情不报,被判流放)。
1955年9月7日至19日,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在第比利斯审判了前格鲁吉亚国家
安全部长拉帕瓦、鲁哈泽和格鲁吉亚内务部副部长采列捷利,此外还审判了一些执
行员前内务民委员部内务部工作员萨维茨基、克里米扬、哈赞、帕拉莫诺
夫,还有曾担任格鲁吉亚内务民委员部内部监狱狱长、后任贝利亚警卫的纳达赖。
除帕拉莫诺夫和纳达赖之外,所有都被判枪决。
1956年,轮到了前阿塞拜疆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米尔加法尔·巴吉罗夫。
他在共和国肃反委员会时曾是贝利亚的上司,后任共和国内务民委员。《老广场30
年》一书的作者卡连·涅尔谢索维奇·布鲁坚获最初是从巴库干起的,他这样写巴
吉罗夫:如果撇开伦理道德范畴和相关评价不谈,应当承认,这是一个坚强有力的。
非凡的、给印象深刻的。此头脑清醒,拥有杰出的组织才能,见多识广,有着不同
寻常的政治嗅觉,意志坚定,行事果断。
他在阿塞拜疆共产党中央巴库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联席会议上被免去职务。他
被逐出巴库,担任古比雪夫石油联合企业员0厂长,主管事工作。1956年夏天,他在
巴库受审后被枪毙。
1959年2月,原贝利亚卫队长拉斐尔·谢苗诺维奇·萨尔基索夫上校受审,他被
判了10年。
贝利亚1953年114天的执政令研究者们感到有些困惑。国家的头号刽子手能成为
一个改革者吗?
这种不同角色的结合只是初看上去让觉得诧异。
在国家安全机关的协助下,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强大的军工综合体,
甚至成为超级大国。军事实力不断膨胀,国家几乎要被彻底拖垮。
于是上层统治者意识到,需要进行有限的改革,以挽救国家。最先产生这一想
法的是国家安全机关的领导,不管他是拉夫连季·贝利亚还是尤里·安德罗波夫,
他们比其他更清楚地了解国家的实际情况。
他们担心,如果不稍微放松一点管束,那么他们很快就根本没可管了。
斯大林式社会主义的崇拜者们痛心地说,“假如不让戈尔巴乔夫掌权,社会主
义本可以得救的。”然而异端邪道始于戈尔巴乔夫之前。当初应该阻止柯西金搞经
济改革……哦不,一切开始得还要早是始于赫鲁晓夫的“解冻”。可假如阻止
赫鲁晓夫
假如阻止赫鲁晓夫掌权,那么掌权的将是拉夫连季·贝利亚。
贝利亚于1953年推行的令国家其他领导感到惊慌的改革只不过是一种自救的尝
试。在短暂的改革时期结束后,国家还会再次变成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现实社会
主义自由化的任何尝试都会导致其毁灭,正如1991年所发生的那样。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第十章 谢尔盖·尼基福罗维奇·科鲁格洛夫
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回忆说,1953年夏季的一天,一个秘密基
地的住户发现,写着“贝利亚街” 的牌子被摘掉了。原处挂上了一个硬纸板,上面
写着“科鲁格洛夫街”。
谢尔盖·尼基福罗维奇·科鲁格洛夫当了10年内务部长,斯大林时代7年,斯大
林之后3年。1945年最后几天,科鲁格洛夫接替贝利亚,当上了内务人民委员。
1946年1月10日,贝利亚和科鲁格洛夫签署了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事务交接文件,
文件上写着:“遵照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45年12月29日发布的关于免去拉·帕
·贝利亚苏联内务人民委员职务和任命谢·尼·科鲁格洛夫为苏联内务人民委员的
命令,根据1945年12月30日的情况进行了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事务交接。交付事务
一方为苏联元帅拉·帕·贝利亚,接收事务一方为上将谢·尼·科鲁格洛夫。”
随着他出现在这个惩戒性部门的首长办公室,一个军人时代开始了。科鲁格洛
夫和克格勃第一任主席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谢罗夫既不是政客,也不是职业肃
反人员。他们是通过党内挑选进入内务人民委员部的,而且都服过役,都像军人那
样不折不扣地执行所有命令。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幸运的。他们进入内务人民委员部时,叶若夫的迫害
浪潮已经结束,他们在后来的大清洗中也幸免于难。他们两人都曾是贝利亚的副手,
但他们不属于他那些忠实助手的班子,因而在1953年没有随他坐到被告席上。可是
后来,他们过去的罪过还是被回忆起来。谢罗夫是赫鲁晓夫身边的人,他受害轻一
些。科鲁格洛夫受害重一些。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贝利亚的接班人
科鲁格洛夫1907年生于加里宁州。21岁入党。当过拖拉机手、农村阅览室管理
员、村苏维埃主席、消费合作社理事。1929年他应征入伍。由于他曾是拖拉机手,
因此他进入了坦克团。
他是继缅任斯基之后第一个获得过真正全面正规教育的部门领导人。也就是说,
他愿意学习并且不无才能。他毕业于莫斯科卡尔·李卜克内西工业师范学院。然后
他成为东方学学院特别班日本班的学员。最后,他进入了红色教授学院这
样有名望的学府。
他完全可以成为一名职业教员。然而党的机关里出现了这么多空缺,以至于他
在1937年上毕业班时被调任联共(布)中央委员会责任召集人。他在那儿工作了不
长时间。叶若夫被赶出内务人民委员部,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成了内务
人民委员,上级给他派去了一个党务工作者班子,协助他工作。
谢尔盖·尼基福罗维奇·科鲁格洛夫也被召到贝利亚那里。1938年12月20日,
他被任命为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别代表,负责调查部内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
科鲁格洛夫得到了贝利亚的赏识,两个月后,谢尔盖·尼基福罗维奇被任命为
副人民委员兼人事局局长。科鲁格洛夫32岁就当上了副人民委员!当时升官真是快。
在内务人民委员部1941年分成两个部之后,贝利亚让科鲁格洛夫当上了自己的
第一副手,把自己不喜欢管的事情交给他来主管,其中包括劳改营管理总局和生产
建设局。科鲁格洛夫很少接触办案工作,这一点使他在1953年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