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操,客、魏假传圣旨,说她犯了诽谤罪,迫使她自杀身亡。被他俩杀害的宦官,除了王国臣外,还有当年选张皇后的司礼监太监刘克敬,以及马鉴等很多人。这年冬天,魏忠贤又兼管东厂,权力更大了。
天启四年(1624),给事中傅和魏忠贤的外甥傅应星结拜为兄弟,向皇帝诬告中书汪文言,将他捕入诏狱,并牵连左光斗、魏大中,目的在于扩大冤案,诬陷更多的人。魏忠贤的种种倒行逆施,深深激怒了副都御史杨涟。他拍案而起,在家中与昆山文人张一宿磋商后,由一宿起草了著名的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的奏疏[99]。这个奏疏呈送给天启皇帝,魏忠贤得知后,很害怕,请求大学士韩救他,被拒绝。他赶紧到皇帝面前哭诉,辞去东厂职务,客氏、王体乾百般为他辩解。结果,朱由校不仅婉言挽留魏忠贤,还下了一道措辞严厉的谕旨,极力袒护魏忠贤:“朕在襁褓时,便靠魏忠贤护卫,至圣母(按:天启之母)去世后,朕饱尝忧患,平时的服食起居,多亏了魏忠贤伺候。当皇考弥留之际,曾说宦官中忠心正直、不避形迹的,只有魏忠贤一人。现在居然被杨涟一再诬告,而大小臣工又随声附和,不断来打扰朕。天下大事,事事都是朕亲自裁断的,魏忠贤有何专擅?有何疑忌?……朕追念往事,何忍忘忠贤今昔之劳,动不动就听信浮言,拿忠贤问罪?!”[100]金色的保护伞既已张开,别说是和风细雨,就连暴风骤雨也吹不动魏忠贤的一根汗毛了。
第79节:魏忠贤(3)
魏忠贤既有天启皇帝作靠山,于是日益嚣张,企图把政治上的反对派统统杀掉。大学士顾秉谦——一个积极投靠魏忠贤的小人,便偷偷开了个黑名单,让魏忠贤收拾他们。他的心腹王体乾还公开扬言要用廷杖来对付反对魏忠贤的大臣。不久,工部郎中万上疏指责魏忠贤,立即被打死。在很短的时间内,大学士韩、吏部尚书赵南星、左都御史高攀龙、吏部侍郎陈于廷、兵部侍郎李邦华,以及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先后数十人,都被革职斥逐。最重要的是,首辅、反对魏忠贤的政治势力的后台叶向高,也被迫辞官,返回家乡,这在魏忠贤专权的政治道路上,无疑是搬掉了最大的绊脚石。事情的经过是:内侍曹大、傅国兴挟人命劫财,斗于途中,被御史林汝翥杖责。几天后,魏忠贤一伙知道了情况,便传旨要逮捕林汝翥,汝翥怕自己会落得个像万那样死于廷杖之下的下场,慌忙逃往外地。魏忠贤怀疑他是躲到同乡叶向高家中了,便派人包围了叶向高的住宅,入内搜查,侮辱妇女。叶向高感到自己受到了莫大侮辱,魏党如此恣肆,事已不可为,遂上疏辞官。林汝翥被抓回,
挨了廷杖,虽幸未打死,也丢了官职。
既然以叶向高为首的正直的朝臣,像“无边落木萧萧下”,全国最高权力机构里的政治形势,便迅速形成向魏党一边倒的局面。魏忠贤将他的政治宠儿们,纷纷加官晋爵,提拔到重要岗位上,至少也都转为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他起用朱童蒙、郭允厚为太仆少卿,吕鹏云、孙杰为大理丞,重新任命霍维华、郭兴治为给事中,徐景濂、贾继春、杨维垣为御史,又起用徐兆魁、王绍徽、乔应甲、徐绍吉、阮大铖、张养素等做他的爪牙。接着又起用因贪赃枉法,已被有关大臣赵南星等人判决、发配充军的崔呈秀仍任御史。崔呈秀感恩不尽,便编造《天鉴录》、《同志录》等小册子,王绍徽也编造《点将录》,都把邹元标、顾宪成、叶向高、刘一等说成是头子,把不投靠魏忠贤的人,
全部列入,统统给他们戴上东林党人的大帽子,献给魏忠贤。魏忠贤欣喜若狂,于是这些小人进一步向他献媚,更肆无忌惮地攻击东林了。有的人还无耻地自称是魏忠贤的干儿子,无中生有地说:“东林党要害您老人家”,煽动魏忠贤疯狂的报复心理。在魏忠贤及其狐群狗党的迫害下,汪文言被旧案重提,解到诏狱中活活打死,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等均被逮捕,惨死于监狱。他们还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冤狱,杀害了抗击后金的名将熊廷弼,打死他的亲戚御史吴裕中。尚书李宗延、张问达、侍郎公鼐等五十多名大臣,都被罢官,朝廷的官署都空了。魏忠贤乘虚而入,将他的亲信亓诗教、刘述祖等一个个越级提拔,国家各重要部门无不布满魏忠贤的党羽。
由魏忠贤直接领导的东厂特务们四处横行,捉拿到的人不管有罪无罪都被打得遍体鳞伤。国戚李承恩是宁安大长公主的儿子,家里放着公主赏赐给他的东西。魏忠贤诬陷他偷盗皇帝坐的车辆,佩戴皇帝用的物件,判了死刑。中书吴怀贤读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的奏疏时,极为赞赏,被家中奴仆告发,魏忠贤整死吴怀贤,没收了他的家产。武官蒋应阳为熊廷弼喊冤,立刻被杀死。老百姓闲谈时,如果触犯了魏忠贤,每每被逮捕屠杀,甚至剥皮、割舌,被害者无法统计。在全国,尤其是在京师,充满血腥味的恐怖气氛,沉重地压在人们心头,透不过气来。大家在路上见到后,只能交流一下眼神,不敢交谈。魏忠贤还任用其侄魏良卿在锦衣卫签发文件,掌管南镇抚司的大权,进一步强化了特务统治。后来,魏良卿竟被封为肃宁伯,受赐上等的房屋、庄田,身怀铁券。最后,一直爬到宁国公的高位,声势煊赫。魏忠贤以皇帝名义,下令给自己建造气宇辉煌的宅第。落成后,魏忠贤吹毛求疵,说门口的两只大石狮子眼睛朝下看,将石工拷打致死[101]。魏良卿封拜那一天,京中各衙门都送去肉麻吹捧的贺文,以致京中店铺里凡是可以制作贺文挂轴的绫、罗、绸、缎之类,很快被购买一空,后去买的人,连求一尺、一寸也不可得。其实,魏良卿是何许人也?本来不过是乡间一字不识的普通农夫。魏忠贤既然利用手中莫大的封建特权,把他从平地硬拔上权力的顶峰,这就为他从顶峰跌落尘埃,摔个粉身碎骨,创造了条件。崇祯初年,肃清魏党,魏良卿被逮捕后,曾无限感慨地说:“我出身在农村,有地种就很好了,哪里知道什么是富贵?今天对我称功,明天对我颂德,我既然有了那么大的功德,自然封侯、封王。我不该是魏忠贤的侄子,以致袍带加身。明明是那些对我歌功颂德的人,硬用富贵来逼我,我有什么罪过啊!”[102]这是一个在特殊土壤、特定政治气候中产生的特殊人物,短短一生中,充满了悲喜剧,最后以脑袋搬家而告终——这当然是后话了。
第80节:魏忠贤(4)
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进一步制造冤狱,迫害南方知识界的领袖人物,和在老家闲居的官员。他指示其党羽李永贞假造浙江太监李实的奏本,逮捕法办前应天巡抚周起元和在江苏、浙江家中的高攀龙、周宗建、缪昌期、周顺昌、黄尊素、李应升等。高攀龙投水自尽,周顺昌等六人都惨死在狱中。苏州百姓见周顺昌被逮,义愤难平,打死两个校尉,江苏巡抚毛一鹭逮捕杀害了其中的颜佩韦等五人。刑部尚书徐兆魁审案,审到魏忠贤所憎恶的人,立即判处死刑。魏忠贤又让顾秉谦等编写《三朝要典》,对东林党人百般诋毁。御史徐复阳扬言拆毁讲学的书院,以铲除东林党人的根基。御史卢承钦又建议魏忠贤树立东林党碑,妄图把东林党人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些倒行逆施,使天下人都只好谨小慎微,垂头丧气。
魏忠贤为所欲为,公然冒认军功。辽阳有个叫武长春的人,有武功,既当保镖,也做强盗,一次在嫖妓时胡说八道,被东厂逮捕。许显纯用严刑把他打成奸细,然后撒下弥天大谎,说:“武长春是敌人的奸细,如果不捕获他,将要作乱,全靠魏忠贤对皇上的忠心和智谋,建立了特殊的功勋。”皇帝便下令封魏良卿为伯,紧接着又下令追赠魏忠贤前四代与他一样的爵位。魏忠贤又假传圣旨,派遣他的心腹太监刘应坤、陶文、纪用镇守山海关,收揽兵权。
在魏忠贤的政治吹鼓手中,浙江巡抚潘汝桢特别卑劣。天启六年(1626)六月,他第一个上疏奏请建立魏忠贤生祠,说什么“东厂魏忠贤,心勤体国,念切恤民”,浙江百姓对他“戴德无穷,公请建祠”。皇帝马上批准,指示“宜从众请,用建生祠,着即该地方营造,以垂不朽,祠名永恩”[103]。这为以后全国纷纷建立魏忠贤生祠,把对魏忠贤的迷信、崇拜推向荒谬绝伦的顶峰,开了十分恶劣的先例。
魏忠贤不仅插手地方案件,兴起黄山大狱,大搞株连;迫害大商人吴养春致死。闲来无事,还专门把一些他憎恨的官员在脑子里过来过去,盘算着如何对他们报仇雪恨。如韩、张问达、何士晋、程注等,虽然已离开京城,也一定要革去职务,甚至充军到千万里之外,连已经去世的人,也要追赃,使他们家家破产。如果魏忠贤偶然忘记了其中某个人,他的爪牙也会重提旧事,以激怒魏忠贤。
魏忠贤既已把反对派统统打下去,独揽朝廷内外所有大权,也就不足为奇了。宫内太监王体乾、李朝钦、王朝辅、孙进、王国泰、梁栋等三十多人都是他的心腹,宫外朝中文臣有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给他出谋划策,称为“五虎”,武臣则有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专门替他屠杀异己,称为“五彪”。吏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少卿曹钦程等,则称为魏忠贤门下的“十狗”。拜魏忠贤为干爹的李鲁生、李蕃、石三畏等称为“十孩儿”,拜魏忠贤为干爷爷的广东廉州知府魏豸、魏广微之子、顾秉谦之子等称为“四十孙”。投靠魏忠贤的死党分子崔呈秀之流的人,更是无法统计,从内阁、六部到各地的总督、巡抚,都遍插死党。不过,这时的魏忠贤仍然害怕一个曾多次在皇帝面前说他和客氏坏话的人,这就是张皇后。于是,他费尽心机地企图打击皇后。他凭空诬陷皇后的父亲张国纪纵容家奴犯法、假传皇后的命令,藉以败坏皇后的名声,削弱她的政治影响。皇帝果真下令责备张国纪,要他好好看看管教家奴。魏忠贤得寸进尺,又指使顺天府丞刘志选、御史梁梦环相继揭发张国纪的罪状,说张皇后不是张国纪的女儿,企图动摇皇后的政治地位。后来在王体乾的极力阻止下,魏忠贤才悬崖勒马,停止了对张国纪、张皇后父女的迫害,没有闹出大乱子来。
这年冬天,皇极、中极、建极三大殿建成。李永贞、周应秋奏告皇帝,说这完全是魏忠贤的功劳,于是魏忠贤又晋升为最高一级国公,加恩三等。魏良卿也晋封国公,还加恩荫锦衣指挥使一人,同知一人。后来喜峰隘口工程完工、南京孝陵工程竣工,乃至于甘镇打了胜仗,在某地抓到了强盗之类,一切功劳都归到魏忠贤名下,说都是他指导的结果。魏忠贤还不断亲自上奏,吹嘘自己的所谓功绩,他的亲属因此得以不断加官晋爵,他的同伙也得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