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处理以及售后服务。前两项涉及的对象是工序本身;后两项的处理对象则是工
序生产活动的结果———产品。线内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下:(1 )工序的诊断和
调节,也称工序管理。每隔一定时间就对工序进行检查诊断,如果工序正常可继
续进行生产,如果工序异常,便要查找原因使其恢复正常,重新投入生产。若发
现故障正在形成,则对工序进行调节,防患于未然。
(2 )预测与修正,也称控制。即对某一计量特性值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测量,
根据所测值预测产品的特性值的平均值。若与目标值偏离,则对工艺参数进行修
正,也就是反馈控制,这在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中尤为重要。
(3 )检测与处理。即对产品进行检查,若其值超出标准则进行返修或报废。
(4 )售后服务。为用户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并处理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
质量问题。
针对功能质量的波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表5。1O。 表5。10功能质量波动
措施表
注:表中○为有效;○虽有效,但只在不得已才使用;×为无效。
六、质量否决权法
质量否决权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贯彻“质量第一”方针的一
项经济政策,1983年全国第六次“质量月”活动以后,我国的质量管理工作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的质量管理工作,1985
年,原国家经委发出通知,要求所有国营工业企业在“七五”
期间都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且提出其中列入计划的8200个大中型企业都
要实行质量否决权。 1986 年和1987年,原国家经委分别召开了第一、二次“质
量否决权专题研讨会”。近年来,质量否决权在我国已经由点到面的开展起来,
并且在一些企业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质量否决权法质量否决权,就是根据一定的质量标准,确定否决项目,建
立质量责任评仨指标体系,动用有关奖惩计算方法,求出质量系数,对奖金进行
部分否决或全部否决。质量否决权可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国家(或主管部
门)
对企业实行质量否决权;第二个层次是企业对车间(工区)实行质量否决权
;第三个层次是车间(工区)对班组或个人实行质量否决权。
口实行“质量否决权”的主要工作1。建立标准建立标准就是要制定质量责任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和奖惩方法。制定质量责任评估指标体系,要
明确各级质量职能,建立健全一整套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对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
质量的质量责任细分成一系列的定量化评价指标。
2。考核制度考核首先要有组织保证,同时要有明确的考核规范,包括考核细
则、考核程序和考核时间等。要按照考核制度,根据质量责任评估指标体系,对
各级、各类人员定时、定量进行认真考核。考核结果记录在案并及时反馈,一切
以数据为准。
3。实施奖惩实施奖惩是“质量否决权”落到实处的关键,奖惩方法必须充分
体现质量处于决定地位的原则。不能把质量指标按占一定比例来处理,而要把质
量指标作为评估的基础。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的质量奖惩计算方法有:(1 )质量系数法。以质量系
数乘以当月基本考核项目得分率来决定实得奖金额。
当月奖金=Q ×(A +B +C 十…)×应提奖金式中:(A -1 -B +C +
…)
为除质量以外的考核得分;Q 为质量系数,各个质量考核项目的平均数,即
1 n Q n i 当0 <Q <1 时,奖金被部分否决;Q =0 时,奖金被全部否决;Q
>1 时,实得奖金大于应提奖金,体现优质优奖。
(2 )PQC 考核法。以产量、质量、管理得分率之和来决定实得奖金额,
简称连乘法。
当月奖金=POC ×应提奖金
式中P ——产:量(工作量)完成情况得分;C ——管理或效益情况得分。
(3 )质量下限分否决法。在质量系数法的基础上,当质量方面得分降到规
定的某一下限分数时,不管其他方面的考核成绩有多大,则奖金全部被否决。质
量下限分否决法,一般是将考核的质量指标规定为应达到的计划值,当指标高于
计划值时,则增加系数,低于计划值时,则减少系数,低到一定程度时,则系数
规定为零。
对科室的考核还可补充使用下列方法:(1 )分管指标关联法。负担指标的
科室按指标完成的结果直接浮动;未负担指标的科室要根据企业方针目标、工作
质量好坏进行浮动或与企业最终经营成果相联系,按最终产品质量间接浮动。
(2 )工作差错否决法。按照科室业务分工行使本职工作,出现的工作差错
率或经济损失,予以决定否决的程度。
(3 )重点项目否决法。一定时期内确定的企业重点项目、中心工作等,按
有关科室完成情况和尽责程度决定奖惩。
□实行“质量否决权”的原则(1 )实行“质量否决权”效果好差的关键在
于各级领导的认识和决心。
要顺利实行“质量否决权”,必须大力提高领导层的质量意以,特别是企业
厂长(经理)的质量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质量否决权”取得应有的效果。
(2 )必须反复研究、完善质量否决的内容,提高“质量否决权”的有效性。
要使其内容能增强职工的质量意识,解决质量上的薄弱环节,特别是科室管理层
的考核,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首先应明确各科室的质量职能。
对与产品的质量直接有关的科室,可根据其对产品质量应负的主要责任,以
及因工作质量引起的质量问题等来制定质量责任评价指标,并严格考核。对与产
品质量有间接影响的科室部门,要研究其工作质量,并与企业最终效益挂钩。
(3 )加强质量立法,使实行“质量否决权”有法可依。同时,还要结合企
业升级和全面质量管理达标验收,制定出比较科学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
完善质量监督检查和质量考核奖惩制度,使评价标准、质量监督检查和质量考核
奖惩形成闭环管理,并落实到执行单位和个人。
(4 )实行“质量否决权”要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要建立和完善各项
检测手段,保证检测数据的权威性、准确性,使“质量否决权”建立在数据说话
的基础上。
(5 )实行“质量否决权”,既要重视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更
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一项涉及到企业和职工切身利益的新工作,实施起来
会遇到各种习惯势力的阻碍。思想政治工作要起到疏导和保证作用,发挥精神激
励的威力。
(6 )实行质量否决权,要结合本行业、本企业实际状况定项目、定指标、
定方法,不可生搬硬套。在考核内容上,要从上至下建立起一整套质量指标
体系。设置的指标要先进合理,既突出重点又包括全面,便于考核。
□质量否决权法主要应用领域质量否决权主要用于质量要求比较高,质量指
标明确且易考核的工业企业,如在机加、修造、施工等行业,效果比较明显。随
着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深入发展,这项工作已扩展到各个行业,虽然具体应用的
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等方面仍起到了一定推动
作用。
□案例某厂在实行质量否决权时,应用质量系数法对各车间进行考核奖惩。
考核包括质量项目和基本项目两部分,质量项目和基本项目的基础分分别为100
分。下面分别计算机加车间和铸造车间某月的实得奖金。
机加车间共110 人,奖金月分值为0。2 元/ 人()分,平均岗位系数为1。05,
当月基本项目合计(A +B +C …)得95分,由于该车间当月没认真执行工艺规
程,影响了半成品质量,根据考核标准规定,质量项目扣2O分。该车间当月奖金
计算如下:应提奖金=110 ×0。2 ×1。05=23。1(元)
质量项目实得分 100质量系数(Q )=质量项目基础分 100当月奖金=0。8
×95×23。1=1755。6(元)
铸造车间共90人,奖金月分值为0。3 元/ 人()分,平均岗位系数为1。04,
当月基本项目(A +B +C +…)得分100 分,由于该车间当月没认真执行操作
规程,烧毁电动机一台,构成重大事故,根据考核标准规定,质量项目扣100 分。
该车间当月奖金计算如下:应提奖金=90×0。3 ×1。04=28。08 (元)
100 质量系数(Q )= 100尽管该车间其它工作(基本项目)完成很好,但
是由于质量系数为0 ,所以当月奖金被全部否决。
七、质量改进法
质量改进又称质量突破,是企业内部进行的质量管理活动。在组织这项活动
的过程中,要分清偶发性质量故障和系统性质量故障这两个概念。
偶发性质量故障又叫急性的、短期的质量故障,是生产现场突然出现质量失
控状态,致使产品质量恶化,因而需要通过治疗使之恢复原状。例如,更换一件
磨损了的切削工具。由于偶然性质量故障的原因明显,对产品的影响大,因此这
类故障比较容易受到重视。常常是以强有力的措施,迅速地进行恢复原状的补救。
国外称这种补救方法为“救火式”的应急措施。
系统性质量故障又叫慢性的、长期的质量故障,是一种长期存在的不良状态,
需要通过诊治使之改变原状。例如,修改一组不切实际的公差。系统性质量故障
的原因不明,长期存在但不易被人重视,并认为是不可避免的。
诊治这种“慢性病”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称为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法质量改进是在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下,企业有组织地运用P 、
D 、C 、A 管理工作方法,针对长期存的系统性质量缺陷或故障,进行突破性的
改进活动,使企业的产品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质量改进过程的组织、实施工作大体是按“P 、D 、C 、A ”工作循环进行
的。
□论证组织质量改进的必要性由企业主管质量的人员,收集来自质量审核、
质量成本统计分析、用户反馈意见以及企业内部质量反馈方面的信息。经整理归
纳,作为论证组织质量改进必要性的论据,提供给有关领导和有关人员,从而统
一思想,争取支援,克服阻力。论证时,一方面对涉及的各种情况尽可能作定量
分析;另一方面应注意对不同管理层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1 )对上层管理人员(厂长、经理)使用经济语言。让他们注意到此项改
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无外界干预的风险。例如,改进后可增加多
少销售额;提高多少投资收益等。
(2 )对中层管理人员使用专业技术语言。例如,改进后将节约多少工时;
提高多少生产率;降低多少成本等。
(3 )对基层管理人员使用实物语言。例如,改进后增加多少产量,节约多
少吨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