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艺术史-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为憧憬希望时期。当时正处于斐迪南七世复辟年代,人民重新陷于深 

重的苦难之中,他创作的《巨人》、《来自黑暗中的光明》、《抱水罐的姑 

娘》等,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此外,还绘有素描组画《囚犯们》、壁画《聋 

子之家》12幅、铜版组画《迪斯巴拉提斯》等。戈雅的绘画艺术不但为浪漫 

主义绘画开辟了道路,同时也给批判现实主义绘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底奥多尔·籍里柯 (1791—1824),生于法国鲁昂,幼年随全家迁往巴 

黎,1808年从画马名家韦尔内学画。1810年入盖兰画室,与德拉克洛瓦相识, 

常去卢佛尔博物馆临摹古代大师的名作。从青年时代起他对马和赛马很感兴 

趣,常用速写出色地抓住马在运动中的姿态,他得金质奖章的《轻骑兵军官》 

就是在21岁时画的。1814年展出《受伤的重骑兵》。1817年创作了第一批 

动物石版画。他在1818年春夏之交创作、于1819年在国家沙龙 (法国的美 

术展览会)上展出的《梅杜萨之筏》,被看成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重要代表作, 

标志着浪漫土义画派的真正形成。这幅画引起了美术界和舆论界的热烈论 

战,它所反映的是法国巡洋战舰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沉没的事件。1816 

年7月,载有400余人的梅杜萨号,因政府任用对航海一窍不通的贵族为船 

长而触礁,船长和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被撇下的乘客、水手在临时搭制 

的木筏上飘流13天,获救时仅10余人。取自现实生活题材的这幅作品,表 

现了画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暴露了无能的法国政府的过 

失,从而使它具有强烈的政治引喻意义。作品中前倾与后倾的两个三角形, 


… Page 9…

光和影的强烈对照,把情景表现得怵目惊心,充满了悲剧性的力量;加之翻 

滚的海浪和云雾,整幅画与新古典主义画派静止、肃穆的风格迥然有异。它 

的出现,使得被新古典主义束缚的法国绘画耳目为之一新。籍里柯只活了33 

岁,他短暂的一生给人类留下的艺术遗产有191幅油画、180余幅素描、100 

余幅石版画和6件雕塑,其中 《赛马》、《奴隶市场》和石版画《伟大的英 

国》等都广为人们所称道。 

     维克多·欧仁·德拉克洛瓦 (1789—1863)生于法国沙朗通——圣莫里 

斯。父亲是曾参加法国大革命的律师和外交官。他自幼喜爱文学、音乐和绘 

画。1816年入盖兰画室学习,经常到卢佛尔博物馆参观,研究米开朗基罗、 

提香、伦勃朗、鲁本斯、康斯特布尔的作品。这时,他认识了浪漫主义绘画 

的先驱籍里柯,并深受其影响。他的成名作——1822年在沙龙展出的《但丁 

与维琪尔》(又名《但丁的小舟》)便是受籍里柯名作《梅杜萨之筏》的启 

示而创作出来的。该画取材于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描写但丁和维琪尔 

坐着大船从地狱湖的风浪里魔鬼们身旁游过的情景,表现了善与恶的矛盾。 

那些在浊浪中翻滚的恶魔们,让人想起但丁原诗中的话:“……许多自命为 

大人物的,将如蠢猪一样在这里遗臭万年。”这幅画的出现引起了巴黎艺术 

界的巨大骚动,一切进步势力极力支持和赞赏它,而保守势力则尽其嘲讽、 

攻击之能事。1824年,他又创作了《希阿岛的屠杀》和《迈索隆其废墟上的 

希腊》两幅油画,直接反映了希腊人民反对土耳其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历 

史事实、热情讴歌了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英雄捐躯的希腊志士们。如果 

说《但丁和维琪尔》是浪漫主义画派向新古典主义的挑战的话,那么后两幅 

画则是浪漫主义向新古典主义斗争更加尖锐化的表现,甚至可看成是浪漫主 

义对新古典主义的最后通牒。德拉克洛瓦1830年创作的《自由领导着人民》 

是他最优秀的作品,把浪漫主义运动推向了顶峰。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 

这次工人、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参加的革命运动。在表现手法上大胆地把 

比喻和现实结合起来,高举三色旗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 

了浪漫主义的特征,这种浪漫主义因素与四周真实环境的结合使得浪漫主义 

和现实主义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争取自由的主题,强烈的激情,色与光互相 

融合的对比,潇洒奔放的笔触——这一切,就是这幅画的成功之处。它的问 

世,有如这个年代雨果的戏剧《欧尔那尼》上演宣告新古典主义戏剧的彻底 

破产一样,也宣告了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彻底破产,使他站到了浪漫主义画派 

的最前列。由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于1832年非洲旅行写生。此后,他的作品 

转向追求异国情调和从古代神话中寻求寄托,先后创作了《阿尔及尔妇女》、 

 《摩洛哥犹太人的婚礼》、《塔耶堡之战》、《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堡》、 

 《猎虎》、《狮子的狩猎》等。他虽不是肖像画家,但却画了一些非常出色 

的肖像画,除《自画像》外,《肖邦像》、《乔治·桑像》都是生动而准确 

地抓住对象精神面貌的杰作。德拉克洛瓦一生创作了853件油画,1525件粉 

画和水彩画,6629件素描和许多石版画、腐蚀版画以及装饰巴黎宫廷和教堂 

的壁画等,总计约万幅。欧洲的浪漫主义绘画在反对新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形 

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在德拉克洛瓦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和完备的 

表现。德拉克洛瓦一生创作的那些充满浪漫主义非凡气质、富于激情和令人 

回肠荡气的绘画,成了世界艺术宝库中具有永恒魅力的珍品。 

     德拉克洛瓦在1858年曾写道:“泰纳和康斯特布尔都是真正的革新者, 

他们越过了过去风景画家走过的道路。我们的画派,在这方面人才济济,从 


… Page 10…

他们的榜样中,我们得到了莫大的教益。”的确,康斯特布尔和泰纳,将油 

画艺术从传统的古典样式中解放了出来,开创了油画艺术现代化的道路,影 

响了整个19世纪的欧洲画坛。从英国本身来说,其浪漫主义绘画主要体现为 

风景画的发展。正是由于康斯特布尔和泰纳的努力,才使得英国风景画的抒 

情风格在19世纪上半期得以形成。 

     约翰·康斯特布尔(1776—1837),生于萨福克州一个乡村磨坊主的家 

庭,故乡优美的自然景色对他的风景画创作有很大影响。1795年,他来到伦 

敦皇家学院学习,临摹格廷、法林顿和荷兰风景画家的作品,掌握其技巧和 

方法。1802年,皇家美术学会的展览会首次展出他的作品《风景》,受到好 

评。1805年创作的祭坛画《基督赐福幼儿》。1810年因《白马》一画获美术 

学院候补院士称号。1824年,他创作的《干草车》、《英国的运河》和《罕 

普斯塔特郊外》三幅风景画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美术展览会,在法国浪漫主 

义画家中引起极大反响,其中尤以《干草车》最为轰动,获这一年巴黎沙龙 

金质奖章。据说德拉克洛瓦当时正在创作《希阿岛的屠杀》一画,见到康斯 

特布尔的 《干草车》后,马上修改了他画上的天空,并在日记中说:“康斯 

特布尔给了我一个优美的世界”。1826年,他创作了另一部代表作《麦田》 

 (又名《乡村小径》),表现普通人平凡的劳动画面,充满生活气息。1829 

年他被选为美术学院正式院士。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山谷田庄》、《滑铁卢 

大桥的揭幕礼》、《韦默河海湾》等。 

    威廉·泰纳 (1775—1851),是伦敦一个理发师的儿子。童年时已表现 

出绘画天才,从画地形图开始了艺术事业。15岁时第一次在皇家美术学院展 

出水彩画,21岁展出油画《海上渔人》,次年又展出《密尔班克的月光》。 

25岁时成为皇家美术学院候补院士,28岁选为正式院士。泰纳一生酷爱旅 

游,先后去过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德国、瑞士、威尔士的城市和乡村, 

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丰富了他的创作源泉,并从各国绘画作品中汲取营养, 

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代表作有《迦太基帝国的没落》、《埃及的第 

五次瘟疫》、《战舰归航》、《穿过雨雾的蒸汽火车》、《帕维尼的日出》、 

 《风暴中的轮船》等。 

    在谈到这一时期英国绘画时,就不能不提到“拉斐尔前派”。它是1848 

年由英国三位青年画家亨特、罗塞蒂和密莱斯发起组成的一个画派。他们反 

对英国古典学院派陈陈相因的艺术,认为拉斐尔之前文艺复兴早期作品具有 

朴素自然之美,在绘画上特别推崇乔托,标榜为艺术创作的真正道路。该画 

派倡导直接研究大自然,创造了某些新的技法。其中主要的是在湿的白底子 

上运用大面积的亮色,产生特殊光亮的装饰效果,对细节精雕细琢。其创作 

一般取材于圣经故事、神话传说和富有基督教思想的文学作品,以表现理想 

甚至是幻想的世界。他们强调艺术的思想和道德教育作用,但其作品本身却 

缺乏感人的力量。该画派较有影响的作品有亨特的《世界之光》、《克罗迪 

和依萨贝拉》、《巴格达拉希德的黄金时代》,罗塞蒂的《圣玛利亚的少女 

时代》、《贝娅塔·贝娅特利齐》、《但丁之梦》,密莱斯的《伊萨贝拉》、 

 《在双亲家中的基督》、《盲女》,布劳温的《再见吗,英国》、《劳动》 

等。拉斐尔前派是复古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混合物,成员之间很少有共同点, 

又缺少共同的理论基础,因此,1853年以后,这个绘画流派也就自行解体了。 

此后,还出现过进一步把艺术变成理想的说教的“新拉斐尔前派”,其代表 

画家有布—琼斯、阿瑟·休斯、莫里斯、克莱因等。 


… Page 11…

                      2。欧洲现实主义绘画的兴盛 



     继新古典主义绘画和浪漫主义绘画之后,于19世纪30—70年代,在欧 

洲又掀起了一股强大的现实主义美术思潮。这一思潮最早起源于法国,其中 

心也在法国,尔后波及到其他国家。就整体情况来说,这一时期现实主义美 

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绘画方面。 

     现实主义一词,至今在译法上仍有分歧,有人主张译作“写实主义”, 

因而现实主义绘画也有翻译成“写实主义绘画”的。现实主义一般包括两方 

面的涵义:一指艺术的创作方法;二指艺术的具体表现手法。欧洲现实主义 

绘画中两者兼而有之。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文学艺术思潮和流派,最早出现在西欧的文学 

创作中。1831年,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的出版,标志着文学上 

现实主义的出现。1836年,在英国出现了狄更斯的现实主义作品《匹克威克 

外传》;同年,在俄国也出现了果戈里的《钦差大臣》。巴尔扎克、左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