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艺术史-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术开创了“印外求印”的广阔道路。赵师邓而不为邓拘,法古而不为古樊, 

卓然自成一家——赵体。他刻印取材广泛,意境清新,在章法上善于取势, 

有的浑厚闲静,有的婀娜多姿。赵氏对印章的边款亦有新的创造,他的边跋, 

风神卓荦,气象万千。他还开创了阳文识款,有的采用刀刻魏书体和镌刻人 

物、山水、造像等图案,书、画刻相辅相成,别具意境。其中首创印侧镌刻 

画像,尤为人们所称道。著有《二金蝶堂印谱》。传赵氏之学者,有钱弍、 

朱志复、赵时惘、易熹等人。 

     黄士陵(1849—1908),字牧甫,又作穆甫、穆父,号倦叟、黟山人, 

安徽黟县人。黄工书善画。篆刻早年师承邓石如,折服吴熙载,也受过赵之 

谦的启发。后致力金石学,以钟鼎、汉砖瓦文字和三代铜器文字入印,意境 

奇特,独具风格,自成一家,为黟山派鼻祖。篆法方圆相参,以方带圆,在 

构图上和处理印文若干笔画时,不作间架等分和平整划一的处理,而是平斜 

交叉,疏疏密密,离奇错落,甚得乱而不乱、不齐之齐、于无秩序中见秩序、 

多样统一之妙。他在平直的笔画中,时以险处求平衡,往往出人意表,感到 

异常新颖。在用力方面,刻白文印时往往从笔画外端进刀,或刀痕冲出笔划 

外端,险峻悍剽;刻朱文印时常不将笔画刻足,这样就增加了笔势的抑扬顿 


… Page 118…

挫。其篆刻总的风格是刚健雄奇,不事雕琢、平正朴实、寓拙于巧。由于黄 

士陵长期客居广州,对岭南篆刻家产生了很大影响。著有《黟山人黄牧甫印 

集》。传黄氏之学者有其子少牧和弟子李燊等。 

     吴昌硕是清末艺坛的巨擘,诗、书、画、印都有精深造诣。他是杭州西 

冷印社创办人之一,1913年当选为该社社长。其篆刻兼师丁敬、邓石如、吴 

熙载、赵之谦诸家,中年以后,摆脱各家影响,吸取秦汉玺印、封泥、古陶 

文的营养,又把石鼓文的笔意风采融入印中,使其印章字体结构既符合规范, 

绝无杜撰,又能千变万化,意趣横生。吴氏篆刻的主要特点是:将印文和印 

边合为一体,使印边切合所刻字体的字韵;朱文印和白文印的线条粗细很接 

近,不落古人朱细白粗的窠臼;立足于创新,而不是“食古不化”,虽是仿 

效,但都有自己的个性;运刀“粗头乱服”,而不鼓足劲头去追求力的表现, 

不逞过份的姿态以弄媚巧。他在《刻印长古》一诗中说:“今人但侈摹古昔, 

古昔以上诡所宗?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这就是他生平治印 

的经验总结。他擅长钝刀硬入,刀法冲切兼用。吴昌硕刻印极重章法,事前 

反复构思,先在纸上起稿,屡加修改,满意后摹印石上,奏刀时大胆迅速, 

一气呵成,不多加修饰。其作品草而不率,破而不碎,神完气足,古拙自然。 

大印茂密雄强,小印宽绰宏大。就如同中国画里有写意画派一样,吴氏的篆 

刻风格正是印坛上第一次出现的淋漓尽致的“泼墨大写意”,寓秀丽的意趣 

于苍劲古朴之中,被后人尊为吴派,对国内和日本的印坛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著有《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传吴派之学的,有王个簃、费砚、 

赵石、陈师曾等。 


… Page 11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