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文化教育史-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于哲学科中设宗教史,比较宗教学等; (二)各学校中,均不得有宣传教 

                                                                                ② 

  义的课程,不得举行祈祷式;(三)以传教为业的人,不必参与教育事业”。 

  除北京外,全国30多个地区也建立了类似的组织。 

       1924年以后,特别是1925年“五卅”运动前后,教会学校中的帝国主 



① 《非基督教学生同盟通电》,《先驱》第八号,1922 年5 月。 

② 《非宗教运动》,《蔡元培选集》,中华书局1959 年,第193 页。 


… Page 71…

  义分子破坏学生运动,迫害进步师生,甚至公开叫嚣:“已入教会学校读书, 

                                                      ③ 

  应该断绝国家关系,爱国二字断无存在的余地”。对此,各学校的师生针锋 

  相对,纷纷举行罢课,示威游行以致全体退学,并提出收回教育主权的口号, 

  将运动推向高峰。1924年7月,“广州学生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提出了 

  4条收回教育主权的具体办法,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三届年会讨论通过了收回 

  教育权的决议案。同年10月,全国教育联合会开会通过“教育实行与宗教分 

  离案”和“取缔外人在我国办理教育事业案”两个提案及11条具体办法。东 

  北三省也掀起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斗争。收回教育权运动给帝国 

  主义的文化侵略以沉重打击,教会学校被迫关门改组,数量急剧下降。1925 

  年,“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不得不承认“应向政府注册,遵守政府之规定, 

                           ④ 

  受政府之监督、指导” 。同年12月,北洋政府公布了“外人捐资设立学校 

  请求认可办法”,规定外国人捐资办学应作为私立学校向中国政府请求认可, 

  校长需为中国人,学校董事会中中国人应占董事名额之过半数,学校不得以 

  传播宗教为宗旨,课程必须遵照部定标准,不得将宗教科目列为必修课等。 

  至此,外国人在华所办学校形式上要向中国政府注册,按统一课程标准进行 

  教学。 

        (2)对教育上封建复古主义的反击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封建主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随着 

  革命形势的高涨,为了压制革命运动,1923年起,北洋军阀政府掀起了一股 

  封建复古主义的逆流。 

       在教育上,章士钊是推行复古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五四”后就极力 

  反对新文化运动,宣传复古主义。1924年,他出任段祺瑞执政府的司法总长 

  兼教育总长。上台之后,即宣布“整顿学风”,对敢于蔑视政令者,依法从 

  事,决不姑贷。接着就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镇压女师大风潮事件。1925年7月, 

  章士钊出版《甲寅周刊》,鼓吹古文,宣扬封建思想。  1925年10月,在 

  修订中小学、师范学校法令的会议上,通过了恢复读经科和文言文的决议, 

  要求高小以上国语读本兼采古文,初小从四年级开始诵经。教育部还通令禁 

  止女学生到市场、公园,以免发生有伤风化事情,等等。地方军阀的封建复 

  古主义也很猖獗。张作霖在东北禁用国语教科书,不准学习注音字母。山东 

  省张宗昌通令小学一律添设读经班,要中小学生读完《四书》、《五经》。 

       与此同时,胡适也劝学生“踱进研究室”,“整理国故”。1923年,他 

  发表《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开列以孔学、佛学为主要内容的古书200 

  多种、共1000多册供青年研读,要学生钻到故纸堆中去“读书救国”。 

       这种教育上的倒行逆施遭到教育界进步人士和青年学生的坚决抵制。女 

  师大师生与章士钊、杨荫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1925年 

  8月,北京大学批判章士钊“思想陈腐、行为卑鄙”,反对他任教育总长, 

  同时宣布独立,与教育部脱离关系。1925年12月,江苏、浙江、安徽三省 

  师范附属小学在无锡第三师范举行仪式,焚毁初小文言文教科书,并发表宣 

  言。当时的《民国日报》、《中国青年》等进步报刊也纷纷发表文章,批判 

  封建复古主义。在教育界和广大学生的坚决抵制下,随着北代战争的胜利发 

  展,这股封建复古主义逆流在章士钊下台后即宣告破产。 



③ 《洋人势力下宜昌学生与上海学生》,《向导周报》第二十六期。 

④ 《中华基督教会之自辛率》,《上海民国日报》1925 年4 月10 日。 


… Page 72…

                               4。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建立了十大农村革命 

  根据地,抗日战争八年中,党在敌后又建立起十四大抗日民主根据地,这些 

  根据地都建立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政治、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偏远 

  山区。根据地建立后,四面受到敌人的包围、封锁,处于严重的“围剿”与 

  反“围剿”、“扫荡”与反“扫荡”的战争环境。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就是在 

  这种背景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1)教育方针与政策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工 

  农民主政府,并拟定了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大会宣言中提出:“工农劳苦 

  群众无论男子和女子,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上,完全享有同等的权利 

  和义务”,“一切工农劳苦群众及其子弟,有享受国家免费教育之权,教育 

  事业之权归苏维埃掌管”,“取消一切麻醉人民的封建的、宗教的和国民党 

  的三民主义的教育”。大会通过的《宪法大纲》中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 

  以保证工农劳苦群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所能做到 

  的范围内,应开始实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首先应在青年劳动群众中施行 

  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积极地引导他们参加政治和文化的革命生 

                                ① 

  活,以发展新社会力量。” 1933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教育人民委员部训令 (第一号)规定:“苏区当前文化教育的任务是要用教 

  育与学习的方法,启发群众的文化水平与政治水平,打破旧社会思想习惯的 

  传统,以深入思想斗争,使能更有力的动员起来加入战争,深入阶级斗争, 

                                   ② 

  和参加苏维埃各方面的建设” 。 

       1934年1月,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会上毛泽东对教育工作 

  作了总结,提出苏区教育的总任务是:“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为着苏维埃 

  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为着动员民众一切力量,加入于伟大的革命斗争,为着 

  创造革命的新时代,苏维埃必须实行文化教育的改革,解除反动统治阶级所 

  加在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而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苏维埃文 

  化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教育与 

  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文化教育 

  的中心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 

  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①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教 

  育的纲领是:“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普及的、义务的、免费的 

  教育方案,提高人民民族觉悟的程度。”1938年又进一步提出:“在一切为 

  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因此全民族 

  的第十个任务,在于实行如下各项的文化教育政策。第一,改订学制,废除 

  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改变管理制度,以教授战争所必需的课程及发扬学 

  生的积极性为原则。第二,创设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培养大批的抗日 



① 见《苏区教育资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第1、6 页。 

② 见《苏区教育资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第1、6 页。 

① 《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年版,第15、33—34 页。 


… Page 73…

  干部。第三,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组织各种补习学校、识字运动、戏剧运动、 

  歌咏运动、体育运动、创办敌前敌后各种地方通俗报纸,提高人民的民族文 

  化与民族觉悟。第四,办理义务的小学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后代。”“一 

  切这些,也必须拿政治上动员民力与政府的法令相配合,主要的在于发动人 

  民自己教育自己,而政府给以恰当的指导与调整,给以可能的物质帮助,单 

  靠政府用有限财力办的几个学校、报纸等,是不足完成提高民族文化与民族 

                        ② 

  觉悟之伟大任务的” 。 

       根据地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强调工农群众及其子弟同等的受教育权,政府 

  要采取一切办法来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和政治水平;同时教育同革命的任务 

  紧密相连,始终坚持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战争 

  和阶级斗争服务,这些都体现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的 

  性质与特色,符合当时革命实际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对支援革命战争,夺取 

  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2)各级各类教育 

       ①干部教育。为了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根据地特别重视对党、政、军 

  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始终把干部教育放在第一位,先后开办了许多干部学校 

  和干部训练班。主要干部学校如:苏区时期的红军学校和红军大学、苏维埃 

  大学、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和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 

  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大学、中央党校等。 

       红军学校创办于1931年,到1933年共办了6期。其任务是:“培养一 

  大批工农分子的军事政治干部,以供充实红军各部队创造铁的红军及扩大红 

                                ① 

  军以及地方武装的需要。”叶剑英任校长兼政委。1933年11月,红军学校 

  与苏维埃大学军事政治部合并成立红军大学,分指挥、政治、参谋3个系, 

  培养营团级以上干部。此外还有一个高级班,培训军以上干部。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6年,在红军大学的基础上成立中国 

  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