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 1998年第三期-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未知

  书屋絮语

  
  ? 编辑部
  无论何种环境,大庭广众也好,花前月下也罢,一个人若是自言自语,总给人神经兮兮的感觉。
  说话就是给别人听的!写文章就是给别人看的!这是很多人的看法。这看法无疑是正确的。譬如作报告,发文件,办电视,编杂志,等等,如果不是让别人听,请别人看,那你说它干什么?写它干什么?真的是只说给自己听?写给自己看?
  偏偏就有这种人。
  这种人喜欢听自己说话,希望在自己的语言里,细听个人的脉跳和心声,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梳理。即便你提供很多机会,让他们恣意放纵的表达,别人也可能不大爱听或一时半会难以接受,因为这种人在表达时用的是个人偏爱的词汇和自己独立特行的风格,而不是别人听习惯的。
  这种人就是不喜欢习惯,就喜欢格外一条筋。
  这种人说话写文章确实有点像自言自语。
  无论世界何等嘈杂,他们都觉得存在知音。
  哪怕他们说得很轻,他们也坚信会有人听,而且是尖起耳朵听!
  这种人认为开口说话,首先得自己喜欢听,得自己相信自己的话。如果一个人开口说话,自己都不愿意听,自己都不信自己的话,即使他说得再动听,说得唾沫星子横飞,说得水上能点灯,说得成千上万的人或雀跃欢呼或昏昏欲睡,但,能否使上面所主的这些自言自语者也舞之蹈之呼噜之,心里恐怕也没有数吧。
  天一阁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它是我国乃至亚洲地区传世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范围内位居第三的藏书历史连续未断的家庭式图书馆(照片为天一阁藏书楼二层居中的“宝书楼”内景)。
  据考证,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以后。创始人范钦(一五0六…一五八五),官至明兵部右侍郎。他热爱书籍,每至一地,留心搜集文献。落成后的天一阁,是一座坐北朝南、六开间双层的木结构藏书楼,收藏图书达到七万余卷。为了防上藏书散失,消除火患,范氏在藏书楼建筑和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方法,这些方法得到了后世藏书家们的赞赏和仿效。
  由于天灾人祸,天一阁藏书传至建国初,已经不足六分之一了。如今,它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由原来的范氏家族藏书楼,经过天一阁文物保管所阶段,演变成为天一阁博物馆,重新接受捐赠并征集入藏图书三十余万卷,其中仅善本就多达八万多卷。如今,在宁波,天一阁文物保护区已成为当地著名的人文旅游胜地。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宁波举办了“天一阁及中国藏书文化研讨会”,并结集出版了论文集“天一阁论丛”第一辑(宁波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有关天一阁的论著还有“天一阁丛谈”(骆北平著,中华书局版)、“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考录”(书目文献版)等。
  (徐雁撰文,浩旭摄影)

  “金扁担”·“狭的笼”·美谛克

  
  ? 张梦阳
  鲁迅真是说不尽。经过两年的阅读、思考,整整一年的伏案苦写,总算完成了《悟性与奴性——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国民性”》一书的写作,以为已将鲁迅论中国知识分子奴性表现及其根源的全部思想囊括其中了。然而,书出版之后,捧着散发着油墨香味儿的新书翻阅,于欣喜之中又生一丝遗憾,原来还是遗漏了鲁迅很重要的三点论述,必须补遗。
  其一:“金扁担”。
  一九三○年初,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对敌,指示创造社、太阳社解散,停止对鲁迅的攻击,把鲁迅和他影响下的人们争取过来,以这三方面的人为基础,成立一个新的革命文学团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指派冯雪峰、冯乃超等人与鲁迅方面联系。冯乃超是站在阵前攻击鲁迅最力的人,但是见面之后,鲁迅却因他的忠厚与诚挚全然忘却了过去的仇隙,热情地接待了他,还向他们讲过两个故事。一个是:有个农民每天挑水,一天突然想,皇帝用什么挑水呢?自己接着很有把握地回答说,一定是用金扁担。另一个是:一个农妇清晨醒来,想到皇后娘娘是怎样享福的,肯定是一醒过来,就叫:“大姐,拿一个柿饼来吃吃。”后来,鲁迅还把第二个故事写进杂文《“人话”》中。
  鲁迅是在借这两个故事,对创造社、太阳社的青年知识分子提出善意的批评,寓意非常深刻。
  人,总是容易“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从自己的处境出发,去想象别人的事情。农民自己每天挑水,就想象皇帝也挑水,只是比自己富有,所以用的是“金扁担”。农妇穷苦度日,最大的福气就是有个柿饼吃,所以想象皇后娘娘享福就是叫人拿一个柿饼来吃吃。其实,何况是穷人有这样的现象,富贵者也常是这样。鲁迅在《谚语》中说过:“南海圣人康有为,佼佼者也,他周游十一国,一直到得巴尔干,这才悟出外国之所以常有‘弑君’之故来,曰:因为宫墙太矮的缘故。”这位康圣人是从中国的情况出发去推想外国的事情了。《资治通鉴》里还记载一位不省人事的皇帝,听说农民荒年没有粮食吃而饿死,竟问大臣道:“何不食肉糜?”这比那位农民和农妇要可笑可鄙多了!
  这种从自己之境想别人之事的主观主义思路,简直可以说是一种人类的普遍弱点,其产生谬误的哲学根源是思维方法的僵化、狭隘与认知立场的凝固、静止。鲁迅在引述农妇故事的杂文《“人话”》中,以荷兰作家望蔼覃的童话《小约翰》为例,形象地说明了其中的哲理:“小约翰听两种菌类相争论,从旁批评了一句‘你们俩都是有毒的’,菌们便惊喊道:‘你是人么?这是人话呵!’从菌类的立场看起来,的确应该惊喊的。人类因为要吃它们,才首先注意于有毒或无毒,但在菌们自己,这却完全没有关系,完全不成问题。”鲁迅是在启发人们打破孤立、静止的思维定势与认知立场,从主观、狭隘的思维窠臼和自身既定的凝固视点中“悬”脱出来,“悬”离主观主义的心理感觉,对客观事物进行“悬”位换境的观察、思考,从而得出“近于真相”的认识。
  由此回味鲁迅所讲的“金扁担”的故事,就倍感寓意的深刻。当时,创造社、太阳社的青年知识分子们,与早期的中共领导人一样,都存在严重的主观主义倾向。诚如鲁迅在《上海文艺之一瞥》里所中肯指出的那样,“他们对于中国社会,未曾加以细密的分析,便将在苏维埃政权之下才能运用的方法,来机构的地运用了。”就思维方式和认知立场上看,他们与想象皇帝挑水用“金扁担”的农民实质上是同样谬误的,都是对客观事物一片模糊、毫不了解,仅从主观臆想出发胡猜乱想、错下判断。有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没有不摔跤、失败的。鲁迅之所以被称作是最懂得中国的人之一,也正在于他深知主观主义的弊端,坚决纠正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和认知逻辑,换以从客观实际出发的认识路线,对中国的社会和历史产生了客观、冷静的深刻认识。民主革命时期的毛泽东,为了提醒全党克服主观主义,正确认识中国的客观现实,也不知耗费了多少精力和心血。在这一点上,他和鲁迅的心的确是相通的。
  由此再追溯到一些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悲剧,也可洞鉴士人的主观盲目性——“不悟自己之为奴”,偏偏要到皇帝这位最大的奴隶主那里撒娇讨宠,结果招致灭顶之灾。他们的思想方法和认识路线,与想象皇帝挑水用“金扁担”的农夫、以为皇后娘娘享福是要个柿饼来吃的农妇以及认为外国常有“弑君”之故是宫墙太矮的康圣人等等如出一辙。
  从中可以寻出精神奴隶的思维轨迹,令人猛醒,一定要冲出这种思想的牢笼。
  但是,牢笼绝非可以轻易冲出。这就须谈谈——
  其二:“狭的笼”。
  《狭的笼》是俄国盲诗人华希理·埃罗先珂创作集《天明前之歌》里的第一篇,是作者漂流印度时候的感想和愤激,是用血和泪所写的。鲁迅在译者附记中评述道:“单就印度而言,他们并不戚戚于自己不努力于人的生活,却愤愤于被人禁了‘撒提’,所以即使并无敌人;也仍然是笼中的‘下流的奴隶’。”所谓“撒提”,是印度旧时的一种封建习俗:丈夫死后,妻子即随同丈夫的尸体自焚。撒提(Sati;梵文)的原义为“贞节的妇女”。
  这的确是“笼中的‘下流的奴隶’”!“自己不努力于人的生活”,争取“人”的价格,却愤愤于被人禁了“撒提”这种极端残忍、灭绝人性的封建习俗!所以“即使并无敌人”,没有殖民者、奴隶主形式上的统治,在精神上、内心里,他们仍然是“狭的笼”中的最下流、最可鄙的奴隶!
  由此,我不禁想起八十年代初见到的一幅漫画,似乎题为:解放后的知识分子。画的是一个蜷缩成一团的知识分子,看来原来是被囚于罐中的,如今罐虽已被打碎,他却仍然保持着囚禁在罐中的姿态。这幅画很有名,一九九四年冬天我去参观黄胄先生主办的炎黄艺术馆时,又曾见此画作为藏品陈列,令我长久伫立画前,想得很多很多。一九九七年秋天,参观裘沙、王伟君夫妇的《鲁迅之世界》画展,还想再看一看这幅漫画,但是寻及炎黄艺术馆各厅都没见到,不禁怅然。然而,看了裘沙的画,又有所弥补,因为《鲁迅之世界》表现了鲁迅思想的真谛——反对奴隶性,与同是反对奴性的那幅漫画是一脉相承的。裘沙画中有这样一幅:题为“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一个有些像阿Q的人,面颊上烙着一记血手印,是刚挨过耳光的,却闭着眼睛怡然自乐,像是“看见一切圆满”。这个“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的人,与那位罐碎后仍然蜷缩一团的知识分子,以至于“狭的笼”中的“下流的奴隶”,实质上属于同一个精神体系——由奴隶的思维模式、心理模具压锻、腌制出的“奴在心者”型号。这种型号的精神奴隶,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是屡见不鲜,层出不穷的。八十年代开始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每遇阻碍和挫折时,就必有人出来哀号“今不如昔”,叹惜今天的青年人如何不及自己当年那般安分守己、自足自乐,甚至于企盼再发起一场思想改造运动或“革命大批判”之类的浪潮,将持异端邪说的后生小子冲刷一番。然而,他们似乎忘记了、或者是压根就没有醒悟过自己在过去年代一次又一次思想改造运动和“革命大批判”中,精神是如何被一步步奴化,从灵魂到思维和心理是如何在奴化模具下压锻、腌制的,自己已成为了“奴在心者”,成为了精神上横遭阉割的“宦官”,成为了“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内心充满瞒和骗的阿Q,成为了罐碎后仍然蜷缩一团、仍然向往罐中生活的那位知识分子,成为了“狭的笼”中的“下流的奴隶”!因为精神上的阉割,其残忍程度,其对人类进化所造成的深广危害,实在不亚于“撒提”的自焚!
  写到这里,我就不能不再次重温巴金引述过的话:“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再次重温巴金的自我感觉:“感觉到奴隶哲学像铁链似地紧紧捆住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