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批评的魅力-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家布鲁诺、哥白尼和伽利略的迫害,反动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镇压便 

  是突出的例子。另一种是片面地强调反传统。一些人把传统与保守和谬误等 

  同起来,不加分析地反对一切传统的东西,试图彻底同“过去”决裂。然而, 

  他们最终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最后仍为传统所吞并,因为,他们的反传统行 

  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仍归于传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事实证明,一切理 

  解,无论它在一定历史时期多么合理和正确,都是人类认识的一个阶段,决 

  不会永远合理,永远正确。随着时代的更迭,历史的前进,必然会逐渐陈旧 

  过时,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 



① 迦达默尔 《哲学阐释学》,1977 年图宾根,第9 页。 

② 迦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第246 页。 


… Page 79…

                              “视野”与“视野融合” 



       迦达默尔认为,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有限的,因而理解必然具有历史的 

  局限性,都必须受传统和成见的制约。这意味着,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时间 

  和历史条件下,处在某种“境况”之中。迦达默尔将其称之为“阐释境况”。 

   “阐释境况”决定了理解的范围是有限的,即有一定的“视野”。“视野” 

   (Horizont)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尼采和胡塞尔引进哲学的,用来表示思维受 

  其有限的规定性制约的方式以及不断扩展的规律性。在迦达默尔那里,视野 

  标志着人从他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所能达到的理解范围:“视野就是视觉 

  的区域,这区域包容了人从某一特殊的、占主导地位的视点所能看到的一 

         ① 

  切。” “视野”主要指人赖以理解事物的“前判断体系”即从传统和成见中 

  接受的经验和知识。这种前判断是对意义和真理的预先期待。每一种视野都 

  对应于一种前判断体系,即理解的预先结构。视野的不同,前判断体系也不 

  同。迦达默尔认为,尽管每个人的视野不同,但决不会有封闭的视野,随着 

  认识的丰富,人们的前判断体系发展了,视野也就改变了,反之亦然。 

       在迦达默尔看业,“人类生存的历史运动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它决不 

  会完全束缚于任何一种观念,因此,决不可能有封闭的视野。毋宁说,视野 

                                                       ① 

  是我们悠游于其中,并随着我们而移动的东西。”事实上,视野是不断形成, 

  不断发展,不断扩展的,永远不会固定下来。理解者和他所理解的对象都有 

  各自的视野。文本总是展示了作者原初的视野 (亦称“初始视野”),而对 

  文本进行理解的人也具有现今的具体时代氛围中形成的视野(“现今视野”)。 

  两种视野之间存在着各种差距,这种由时间距离和历史条件造成的差距是任 

  何理解者都不可能消除的。理解不可能像古典阐释学所要求的那样,抛弃自 

  己的视野而置身于异己的视野,也不能把理解对象简单地纳入自己有限的视 

  野。在理解过程中,理解者的视野必须向理解对象开放,并进入他所要理解 

  的文本的视野并随着理解的深入不断地扩大和丰富自己。我们在与过去接 

  触,试图理解过去的文本时,总是同时也在检验我们自己的视野,即检验我 

  们的“前判断”(成见)。在理解中,我们的视野将不断与被理解对象的视 

  野相互结合,相互交融,因此,理解过程被迦达默尔称之为“视野融合”的 

  过程。视野融合在理解者和理解对象之间架设了一座互相沟通的桥梁,使二 

  者能够最终达到一致。 

       视野融合后产生的新的视野,既包容理解者的视野,又包容了文本的视 

  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补充的格局,但它同时又超越了二者的 

  视野,形成一种全新的视野。理解既不是理解者完全放弃自我,而是从自我 

  出发,不断扩展和丰富自己原有的视野,并与文本的视野合并,形成一种过 

  去与现在、文本与理解的自我意识、传统与现代经验相互交流的新的意识整 

  体。因此,理解是一个同化过程,它不要求我们把自己有限的视野强加给文 

  本,从而导致将文本“现代化”的结果,而是向文本敞开自己,从中接受一 

  个扩大了的自我。另一方面,理解者又必须超越自我的有限视野,才能从文 

  本中接受一个异己的视野。同化就是理解者通过理解活动扩展自己的意识内 

  容的过程。 



① 迦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第286 页。 

① 迦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第324 页。 


… Page 80…

                              “作用史”原则 



     前面已经说过,不存在绝对客观的、唯一正确的理解,任何理解都是相 

对的,暂时的,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并主观的,那么,判断一种理解是否合理, 

是否正确的标准是什么呢?迦达默尔认为,判断的唯一标准只能是“作用史” 

 (Wirkungs… geschichte),即看一种理解在历史的进程中究竟起到一种什 

么作用,是曾经起到了促进历史前进,推动社会发展、改善人的存在状况的 

积极作用,还是起了阻碍历史前进,使社会停滞甚至倒退,恶化人的生存状 

况的消极作用。一种合理的、较为正确的理解(观念、主义、学说、理论) 

在特定历史时期必定会起到好的作用,产生好的效果,而一种不合理的、错 

误的理解则一定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和效果。因此,理解本身便是作用史的关 

系,理解的历史便是作用的历史。 

     对世界、社会、人生和历史的某一种理解不仅在理解发生的那个时代会 

起到它的作用,而且会作为传统的一部分留传后世,对后人的理解产生某种 

影响,带来某种后果。但后人对这种理解不会不加反思地继承,而会对它进 

行鉴别、判断,以决定自己的态度,或全盘否定,抛弃,或批判地吸收它的 

某些部分。因此,一种理解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会随 

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变化。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一种在它产生的 

那个时代并未起到过重要作用,或甚至是被压制、被否定、被斥为异端的理 

解经过若干年忽然被后人重新发现,引起极大的重视,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或者,一种理解尽管在某个时代曾起过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但在后来的时 

代却逐渐陈旧,过时,或遭到批判,被认为是荒谬、错误的而被抛弃,其作 

用完全丧失。因此,判断一种理解是否合理,既不能根据它在一个时期所起 

的作用,也不能依照一部分人对它的看法,而只能历史地加以审视,看它的 

现实效果。这就是迦达默尔所主张的“作用史原则”。 



                                阐释的循环 



     阐释的循环是阐释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这门学科探讨的核心问题之 

一。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等古典阐释学家由于追求一种“客观主义”的理解 

和解释,无法突破阐释的循环的封闭园圈,因而陷入了无法解决的矛盾和巨 

大的困惑。海德格尔虽然试图打破阐释的“恶循环”,从而摆脱此在的前理 

解结构的内在性束缚,但他并未解决阐释学这一中心难题,因此在后期抛弃 

了阐释的循环,甚至离开了阐释学,不再注重以在的结构和状态的分析,而 

直接从语言的原始生动性入手,竭力想找出一条通达“存在之真”的途径, 

转向了存在与思的诗化之境。迦达默尔对此评论道:“海德格尔后来又完全 

抛弃了阐释学的概念,因为他看到这个概念不能使他走出先验思辩限定的范 

围。这样,他的哲学本来试图通过他所谓的转向来回避先验的概念,便越来 

越陷入表达方面的困难,以致众多读者认为他的哲学中诗意多于哲理。我认 

为这是一个错误。于是,我的一个想法就是开辟可以介绍海德格尔关于存在 

——不是当下的存在——的说法的道路。这使我深究传统阐释学的历史,并 


… Page 81…

  在我的批判中努力突出所隐含的创新因素。”         ① 

       正如迦达默尔所指出的那样,后期海德格尔的哲学非但 未展示出阐释 

  学的光辉前景,相反却暴露了这一理论的危机,即它所要解释的恰恰是无法 

  解释的超验之物,因为此在的释义结构整个地局限于时间性之中,理解的循 

  环中的“前理解”仍然是此在摆脱不了的先验图式。以迦达默尔之见,海德 

  格尔在理解的循环这一难题面前依靠语言的诗意化本质和无意识原生性向存 

  在本身趋近,并不能提供富有说服力的解决办法,因为,存在之真的不可描 

  述性造成了存在和理解的悖论。对此,迦达默尔陷入了痛苦的反思。他不愿 

  追随海德格尔后期从此在的时间性转向空间性,从世界转向大地的神秘的自 

  然主义,而想继续沿着历史的现实道路把哲学阐释学贯彻到底,即贯彻到人 

  类的整体经验中去。他写道:“我同样理解,人们以为我对阐释的循环的依 

  恋可以识别这种 ‘内在性’,而事实上,要打破这一循环在我看来是一项无 

  法实现的要求,我甚至可以说在我看来完全是违背意义本身。因为这种内在 

  性只不过是对理解为何物的一种描述。”② 

       迦达默尔的确作了打破这种“内在性”的努力。在他看来,所谓解释的 

  循环,其实是转向“此在”,即“在世之在”自身的结构,即转向主客体分 

  裂的扬弃。阐释的循环所具有的本体论意义,表明了前见、前有、前役和前 

  判断在一切理解中所起的作用,指明了我们在世的基本结构。人本质上是由 

  阐释的理解构成,并是从事阐释的理解的存在者,因此,事物本身的意义只 

  有通过闸释的循环,即一个预设了使我们能理解的前结构的循环才能被我们 

  把握。迦达默尔强调,正因为阐释者具有主观性这一理解不可或缺的“前结 

  构”,阐释活动所产生的意义就不会是纯然客观的,而是生成了带有主体的 

  成见的新的意义。理解是人的存在的本体活动,理解始终包含着成见,理解 

  过程决不会最终完成,而始终是开放的,有所期待,有所创新的。“理解即 

  传统的运动与阐释者的运动之间的一种游戏。”这就是阐释的循环的本体论 

  意义之所在。 

       迦达默尔指出,阐释学经验具有一种“对话”模式,理解就是这一对话 

  发生的事件。对话使问题得以揭示的和开,使新的理解成为可能。此外,理 

  解还具有一种“问与答”的逻辑模式。他写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