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灵解锁-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火、火、火什么?”——谈愤怒心理

  “你火、火、火什么?”本来是一部反特影片里一个特务心虚着急时说的话,后来不知怎地成为调侃人们急躁、发火、愤怒时的打趣的话。我有个邻居爱发火,一有心情不顺就大发牢骚,看什么也不顺眼。这时他的妻子就幽默地调侃他:“你火、火、火什么?”听到这句话他立时破怒为笑,被妻子的幽默化解了心窄的怒气。
  “发火”,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愤怒,是人对客观事物不满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美国心理学家戴埃在《你的误区》中称愤怒“是指当某人事与愿违时作出的一种惰性反应”。据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多数发怒的持续时间是一分钟到两天,平均为十五分钟。它的表现形式,外向型的人容易通过表情、动作、言语表现出来,常常是暴跳如雷,寻衅发泄,乱摔东西,甚至打人、伤人;内向型的人一般是缄口无言,怒目相待。前者是发泄型,怒气来得猛也消得快,而后者则怒气来得慢也消得迟。客观地说,愤怒并非全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在特殊的情况下表现为正义感的宣泄。如在战场上以愤怒的情绪为战友报仇,打退敌人的疯狂反扑,像黄继光那样愤怒地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还如李高成(电影《生死抉择》)那样愤怒地掀翻一伙腐败分子聚餐的餐桌等。但更多的愤怒表现是一种遭遇挫折时的情绪反应。古人说的“怒从心头起,恨从胆边生”,就说明愤怒行为是在心理正常时不愿采取的、与你的愿望不相一致的行为方式。极度的愤怒会使你陷入疯狂状态,会使你失去自制力。从心理学角度看,一般的愤怒会干扰人们间的思想沟通,阻碍和谐感情的交流,甚至危及人的前途。从病理学角度看,愤怒能引起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精神衰弱等病症。有人认为愤怒时把怒气发泄出来比憋在心里好得多,其实不然,生闷气,积怨在胸,敢怒不敢言,使怒气郁结心头更容易导致疾病。只不过是表面上没有破坏人际关系,却更多地销蚀了自己。那么怎样才能减少愤怒或不愤怒呢?
  看过电影《林则徐》的人恐怕记得他的书房有一条幅写着“制怒”两各字。他常用这两个字来警诫自己。当琦善向英商屈膝求和,英帝国主义甚嚣尘上之时,林则徐怒不可遏,此时他抬头见到这个条幅,顿时用顽强的意志制止了自己的愤怒。愤怒的表现形式和出现时机是多种多样的,要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就要根据具体的愤怒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
  一是以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要让别人扰乱自己的心境,影响自己的精神状况。人的一生中,事与愿违的事是一位不速之客,不邀自来,因此常常引起你的愤怒。对此,千万不要点着火就着,要控制住自己,冷静地思考,不感情用事,不人为地扩大事端。切记“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你“不忍”,针锋相对地选择了愤怒,那就容易被别人控制,用愤怒来折磨自己。
  二是回避锋芒,转换宣泄感情的方式。当你遇到令人愤怒的事情,最好是离开是非的环境,或是到公园散步,或是看电影,或是听音乐,或是找知心朋友谈心,或是干些家务,都容易转移兴奋点,消解你的愤怒情绪,特别是和你的知心朋友倾诉一下你心中的不满、郁闷和委屈,在他们的劝解和安慰下,你的愤怒就会逐渐化解。
  三是以幽默的态度对待愤怒。对生活中的一些令人愤怒的事情,如果以愤怒对待愤怒,就会使你更加愤怒,要是你以幽默的态度来对待愤怒,愤怒的一方失去了火上浇油的机会,在轻松幽默中他的愤怒则变成了无的放矢。前面提到的那句“你火、火、火什么?”的妙用,就是以幽默对待愤怒的典型范例。这样做回避了愤怒,却是“后退一步天地宽”,甚至使双方破怒为笑,化解愤怒情绪。
  四是对于家里的一些事实与预期不符的愤怒,不要真的动怒。清官难断家务事,生活中的许多矛盾或不如意的事,很难分辨清谁是谁非,因此即使有所不满,也不要真的动怒。不妨提高嗓门或板起面孔,千万不要以愤怒招致的生理和心理的痛苦来折磨自己。
  五是要宽宏大量,允许他人根据自己的选择来处理事情,如果总想让别人也按你的意愿去做,你就会感到事与愿违,感到愤怒。反之,允许处理事情的殊途同归或独出心裁,就多些和解,多些宽容。


                                    
你的眼里能有谁?——谈骄傲心理

  有一个几乎是妇孺皆知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写的是一位曾经是百战不败的将军,每日练武、磨枪,武艺越练越高强,长枪也越磨越锋利,每战必胜,于是就滋生了骄傲情绪,觉得自己的武艺举世无双,打遍天下无敌手,就开始懈怠起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终日饮酒作乐。突然有一天兵卒来报,敌军压境,兵临城下。将军仓促应战,不料长枪锈迹斑斑,马无驰骋之力,刚刚一个回合就被生擒。这个故事表现的“骄兵必败”的道理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类似警戒人们不要骄傲的格言、名句,自古以来几乎是不胜枚举,如:“居上位而不骄”、“谦受益,满招损”、“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谦逊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等,可是尽管如此,骄傲却像幽灵一样一直代代相继,从现实生活的人群中不难见到一些目空一切,“天是老大,他是老二”式的人物。这主要是因为人格修养的欠缺。
  骄傲这种心理情绪,是由于认识片面性的结果。这种片面性又与封闭的环境息息相关。在他的封闭的小天地里,他取得了一定的业绩,或者是有着别人所不及之处,于是就觉得他的能力、业绩、水准都是别人不可比拟的,谁也没有他聪明、能干,似乎没有他地球就不转了。其实这种片面性的认识,是夸大了个人的作用,只见到树木,没有见到森林,只见到自己的作用,没有意识到团队的力量,更没有认识到“山外青山楼外楼,还有美景在后头”的辨证关系,是坐井观天的必然。俗话说的“强中自有强中手”,就很深刻地揭示了遏制骄傲的理由。如果你能把自己的能力、业绩置于强手如林的大环境中,就会发现,比你强的人多多,那你还有什么理由骄傲呢?道理尽管是如此,可是人毕竟在小范围内生活和工作,封闭的环境使得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不能冷静地与“强中手”进行比较,也意识不到骄傲的危害,再加上有些平庸的人好吹捧,有些单位领导急功近利,好册封“尖子人才”,对本单位有点成绩的人“大树特树”,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工作业绩。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某些心理脆弱的人的骄傲心理的蔓延。
  克服骄傲心理的首要措施是开阔眼界,将自己置于宏观的坐标系中。任何人的智力、能力、业绩都是相对的,所谓出类拔萃只不过是相对比较而言。你在这个小单位出类拔萃,到了大单位很可能处于不显山不显水的位置。如果你到了大单位也能出类拔萃,那就证明你是个人才,但也不必骄傲,因为在别的大单位也有你这样的人才,“强中自有强中手”呀!如果你感到在宏观的坐标系中,你只是一个坐标点,那么你就会永远觉得没有骄傲的理由,也就能够充分发挥你的作用。
  其次是应认识到个人的才智不依托团队的力量就不能发挥。这是摆脱骄傲情绪的重要关节。骄傲心理的最大弱点是夸大自我的作用,总觉得自己是扭转乾坤的巨人。我们不否认个人在成就事业中的作用,但任何事业的成功,是与前人积累的经验和失败教训密切相关的,也与同事们的互相配合,协作努力有直接关系。譬如,一项科学发明决不是某个人苦思冥想出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前人研究成果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独创发挥出来的。而且要经过数不胜数的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的反复过程,最终采取的成功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有许多同事参与其事,付出心血和精力。就是说,这项发明虽然是你起主导作用,可是没有其他人的协作,没有团队的力量,你的发明只能停留在设想阶段,而不能变成现实。认识到这个层面,你就不会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也就没有骄傲的理由了。
  再次是骄傲的危害。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的“骄兵必败”、“满招损”、“满盈身必灾”和“骄傲使人落后”等格言,已经很深刻地揭示了骄傲导致的恶果。具体地说,骄傲能导致轻敌(或困难,或重大任务),使人不能客观地分析、估计对方的实力,也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战胜对方,甚至给本身造成巨大损失。骄傲能使人脱离群众,众叛亲离,找不到合作的伙伴,成为孤家寡人,想干什么都无法干成。骄傲还使人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停滞不前。自以为自己什么都行,不思进取,而社会在前进,他人在进步。百舸争流千帆过,你却原地踏步,必然落在他人后边。认识到这种道理,不设法走出骄傲的心理误区,就处境很悲惨了。


 糊里糊涂随大流儿——谈从众心理
                                       
  有个寓言故事,说的是在非洲的一个原始森林里,生存着许多种野生动物。一天一只鹿急惶惶地边跑边喊着说:“老虎来啦!老虎来啦!”长颈鹿一听“老虎”两个字,尥着蹶子就跑。猴子本来很机灵,可是也不问青红皂白,就扶老携幼地跟着跑。它们还都不住地喊着:“老虎来啦!”于是几乎所有的大小动物都跟着它们跑。它们不知跑出了有多远,在累得喘不过气来时才停下来。等了一段时间,并不见老虎的动静,才总觉得跑得有点莫名其妙。这时沉着的大象才问起谁先见到老虎的?结果谁也没有见到,就盲目地跟着跑来了。像这类盲目跟随的事情,在社会上也不少见。在物资紧缺时期,商店门前只要有人排队,有些人不管卖什么,就跟着往后排,不大会儿就排成了长蛇阵。即使是今天,在市场上你也会见到一个小贩卖东西,有一个顾客在同老板打交道,就会有第二个人驻足,接着有第三个人、第四个人,以至一群人随大流儿围拢着买老板的东西。
  这种随大流儿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作从众心理,或叫盲从行为。它是指个体在群体中不自觉地在知觉、判断、行为等方面,表现出与群体中的多数相一致的现象。其实质是个体由于主体意识失落而对事物(现象)缺乏独立的分析、判断而盲目地接受多数人影响的结果,可以说是糊里糊涂地随大流儿的。这种从众心理与服从心理不同,前者带有盲目性、非理性,不具备服从、执行的性质,其行为效果比权威性的命令更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不自觉性;而后者属于硬性规定,带有依从性和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因此,当从众心理与群体的意志、利益一致时,能够促成群体行为的顺利实现,加强了群体的权威性,同时也免除了个体举棋不定的苦恼,加强了个体的安全感。但是,由于从众心理带有盲目性和非理性,也常常因对事物选择的失误而造成个体的心理疾病。
  对这种心理疾病应采取有效的心理治疗的办法。应该树立判断事物的主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