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曲》和《续思美人曲》等。《关东别曲》是一篇长篇写景诗,描写山
河的秀丽,如亲临其境。《思美人曲》和《续思美人曲》描写女子相思
心理,细腻入微。这两篇动人的爱情诗一直长期流传,是郑澈的代表作,
尽管有人分析他诗的主题其实是寄托作者失意时怀恋君主的思想。除了
诗歌外,他还写了大量的时调和出色的汉诗,除《松江歌辞》外,他还
有汉文文集《松江集》传世。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金时习。
金时习 (1435—1493年),是著名诗人、小说家,字悦卿,号梅月
堂。生于汉城一个封建贵族家庭。成年后因不满暴政,削发为僧,四处
云游,并开始文学创作。曾在庆州金鏊山居住,创作了朝鲜第一部小说
作品 《金鏊新话》。在人物和情节上突破了稗说作品的范围。共有短篇
小说5篇,其中 《李生窥墙传》通过李生与崔娘生死不渝的爱情,表达
了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万福寺樗蒲记》写一名少女死后化为仙女和梁
生相爱的故事。《醉游浮碧楼记》写一书生与一仙女的交往。这些作品
都充满浪漫气氛。 《龙宫赴宴录》和《南炎浮州志》抒发了对现实的不
满,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金时习在云游期间,还创作了大量诗歌。
诗集有《岩游关西录》、《溟州日录》、《宕游关东录》等。他的汉诗
也很出色,现存2100多首,著作有《梅月堂文集》19卷、《梅月堂诗集》
15卷。
3。虔诚派文学
… Page 90…
虔诚文学是印度15—17世纪的文学倾向。这种文学现象的起源是宗
教思想。在印度,宗教大师认为个体灵魂若与宇宙最高灵魂合一,达到
最后的解脱,虔诚是重要的途径。印度教大师罗摩奴阇继承并发展了虔
诚思想,提倡宗教改革,他认为每一个个体灵魂在神的面前都是平等的,
通过虔诚都能达到与神的灵魂结合的目的。婆罗门和非婆罗门不必用不
同的虔诚方法,否认婆罗门的“神圣”和“高尚”。这种理论和思想在
罗摩难陀和瓦勒帕等人倡导下,成为一种要求宗教平等的虔诚运动,这
样的愿望带有一定民主性质。虔诚思潮反映在文学上使印度各地方语言
中都先后出现了虔诚文学。比较起来印地语文学的成就更为显著。
15至17世纪中叶,被称为印地语文学的虔诚时期。这一时期产生许
多重要诗人,格比尔达斯是早期著名诗人。格比尔达斯被认为是虔诚派
的诗人,但他的虔诚却表现为:认为神明存在于万物之中,如香味存在
于花中,油存在油菜籽中一样,是无形的,所以不承认偶像,讽刺宗教
狂热的种种表现。他又用通俗的比喻说明没有人生来就比别人高贵,反
对种姓制度。他主张通过理智或理性求得与神明的结合和统一。另外,
他还觉得浮生短暂,人世无常,终有一死,劝人修身养性。因此文学史
上称他为修士诗人,并把他列入虔诚文学时期中“无形派”中的“明理
支”诗人的代表。他的诗朴素优美,流传很广。
和他倾向比较接近的诗人,还有勒维达斯、特尔姆达斯和达杜德雅
尔等。
虔诚文学“无形派”“泛爱支”的代表诗人是加耶西。加耶西是印
地语民间诗人,出生于印度北部普通农民家庭。他其实不是严格的虔诚
诗人,他的思想属于印度的伊斯兰教派“苏菲派”。苏菲派主张泛爱、
平等,与虔诚思想有某种相通之处。他的著名作品是长篇叙事诗《伯德
马沃德》,写儿女情长和英雄气慨,同时说明女主角是神明,男主角是
灵魂,灵魂和神明的结合要历尽艰辛并克服世俗的羁绊,表现了作者的
宗教倾向。但也有人怀疑这段宗教性内容是后人加上的。
虔诚派歌颂黑天的诗人中苏尔达斯最为突出。
苏尔达斯出生在民间艺人家庭,本人也是说唱者。一般认为他天生
就是盲人,但也有人认为他不是,他的名字现已成为盲人的别名。他对
宗教和神,特别是对毗湿奴大神的化身黑天十分虔诚。他的作品被当成
宗教赞美诗。但他歌颂的不是神性而是人性,表现的是人的感情。《苏
尔诗海》是他的诗歌总集,收录诗约5000首。《苏尔诗海》颂扬了大神
的威力,叙述黑天的身世,描写少年时代的黑天是一个调皮的儿童,这
样人格化的神一直为印度人们所喜爱。另外,在黑天派诗人中,认为人
间最强烈的感情是爱情,对神的虔诚思想就表现为爱情。苏尔达斯描绘
牧女对黑天的神爱形式就是情爱性爱,这很难为非教徒理解。
另一个歌颂黑天的重要女诗人是米拉巴伊(1503—1573年)。她出
生于封建家庭,年轻守寡,受欺,内心凄苦。她的诗有两百多首,歌颂
黑天和罗摩的神圣,歌颂他们拯救妇女的仁慈,表达了她渴望摆脱痛苦
的心情。她的大部份诗都是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并把黑天写成理想情
人,感情真挚深沉。
虔诚派文学中,崇拜歌颂毗湿奴另一化身罗摩的一派诗人中,代表
… Page 91…
人物是杜勒西达斯,因为他刻画的罗摩形象十分高大完美,在印度有极
大影响,他也因而成为最有名的诗人。
杜勒西达斯 (1532—1623年)的身世有很多传说,带有宗教色彩。
他成年后抛妻出家修行,他曾周游过许多地方,从事过许多宗教活动。
他是虔诚的教徒,认为个人的解脱在于虔诚地崇拜罗摩。他的作品 《罗
摩功行录》是以梵语史诗 《罗摩衍那》为基础,用印地语加工改写的,
书中对罗摩表现了最大的虔诚。这本书被当成宗教经典、文学经典和道
德经典流传于世。作者也因此享有极高声誉,被列入“有形派”的“罗
摩支”的代表人物。是虔诚派文学中影响最大的诗人。
印度虔诚派文学反映了印度文学中浓重的宗教色彩。
… Page 92…
六、中国明代文学
1。概说
中国文学发展到明代(1368—1644年),出现这样的情形:具有悠
久历史的传统诗文,已经衰落,而世俗文学小说、戏剧,却十分繁盛。
尤其是小说的发展,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而且是前所未有的成就。明代
文学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有散文、民歌、小品等等,和小说、诗歌、
戏剧一样,构成丰富而独特的明代文学世界。而且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
也有发展。在文学思想上,有主张复古的,如前后七子、公安、竟陵,
一面发表理论,一面努力创作,目的在于振兴日渐衰蔽的诗文。他们用
模仿古人的方法来创作,“文必先秦,诗必汉魏盛唐”是他们的宗旨,
所以作品终究缺乏创意。而且正统文学的衰落,主要因为封建文化专制
以及这几种文学形式流传已久,有新的变化很难,所以复古的行为总有
些徒劳,但也说明了经历元朝异族统治后,明代文人对自己文化传统的
珍视。
而世俗文学的繁荣,直接根源于明代经济繁荣而形成的市民阶层和
他们对世俗文学的需求。文人改变了从前对此的轻视态度,认为小说等
世俗文学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冯梦龙在他编的《三言诸序》中写道:
“试令说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怯者勇,
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日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
捷且深也。噫!不通俗而能之乎?”可见世俗文学的创作是希望有一种
醒世警世功能的。
还有主张自由,厌倦正统文化对个性的压抑,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
也是当时的一种社会思潮。汤显祖就写出了可以为情生死相许的杜丽
娘,他说:“诸公所讲者性,仆所言情也。”而这种“情”是当时正统
文化批判禁止的,对“情”的追求和赞美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叛逆精神,
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2。诗歌
明代诗歌不仅包括诗,也包括词、曲,以及晚明民歌。
明代诗坛,因为被拟古主义、复古思想所笼罩,没有自己独特的风
貌。明初的宋濂、刘基、高启,诗作有一定成绩,被称为有开国气象。
宋濂 (1310—1381年)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人。太祖起兵,与刘
基同受征聘,往见太祖,是明代的开国元勋。开国的礼乐舞章,多为他
所做,诗风醇厚。刘基,字伯温,本是元代进士,因不惯受压迫,愤而
归隐,太祖起兵,应征复出,是明初开国功臣,封诚意伯。他的诗以古
朴雄放见长,如这首感怀:“驱车出门去,四顾不见人,回风卷落叶,
飒飒带沙尘。平原旷千里,莽莽尽荆棘。繁华能几何,憔悴及兹辰。所
以芳桂枝,不争桃李春。云林耿幽独,霜雪空相亲。”
明初诗坛,占垄断地位的是具有皇家气派和宫廷情趣的台阁体,即
从永乐到弘治初 (1403—1488年)杨士奇、杨溥、杨荣所作的歌功颂德
的诗文。他们先后官至大学士,诗作平稳醇正,带富贵气,雍容典雅,
… Page 93…
很受皇家赏识,得到提倡推崇。
在台阁体的笼罩下,诗风靡弱,所以至孝宗弘治年间,便有前后七
子等人提倡的复古运动,反对这种诗风。
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
李梦阳 (1472—1529年)字天赐,更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人。
弘治进士,授户部主事,转员外郎,官路坎坷。有《空同集》,他认为
“作诗必须学杜,诗至杜子美,如至圆不能加规,至方不能加矩矣。”
他的这首《野风》就颇有复古之风:
山鸣野风至,汉水亦萧萧,月滉鱼龙醒,云蒸豺虎骄。有家惊节物,
不寐想前朝。万古英雄迹,江城夜寂寥。
何景明(1483—1522年)字仲默,号大复,河南信阳人,弘治进士,
授中书舍人,官至陕西提学副史。他和李梦阳都是极力主张复古的,但
他的诗风秀逸。
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时间在世宗嘉靖年间。
文学复古运动从弘治到万历年间持续约百年之久,影响很大。《明
史·李梦阳传》说“天下唯李、何、王、李为四大家,无不争效其体。”
他们的大量创作都极力做到古色古香,但终不能与古代文学成就相比,
而且缺乏自己的艺术个性。复古派受到反复古的“唐宋派”和“三袁”
的批判,在万历以后就没什么影响了。
有一批诗人,并不受复古派的影响。他们率性而为,直抒胸臆,不
模仿古人,这是成化至正德年间的一些吴中诗人。他们用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