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前期文学史-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主教会和封建诸侯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争取自由,就要从这 

些枷锁中挣脱出来,才能肯定人生存的价值。 

     德国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为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的作品, 

如《蒙昧者书简》以及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论文和对通俗德语的贡献, 

托马斯·闵采尔的革命宣传文学,还有反映市民阶级生活意识的市民文 

学。 

     15世纪下半叶,人文主义开始在德国传播,到16世纪初形成高潮, 

约翰·罗伊希林和马尔里希·封·胡滕及伊拉斯摩斯是其中代表。 

     德塞德留斯·伊拉斯摩斯生于荷兰鹿特丹,以后入籍德国,是一个 

著名的语言学家,闻名全欧的学者。他翻译过西塞罗和欧里庇得斯的悲 

剧,曾在英国、荷兰、瑞士游学,被视为欧洲人文主义运动的领袖。他 

的代表作是《愚人颂》,揭露宗教界的愚蠢和罪恶,并指出,假如人类 

不存在愚昧,以及人们不那么轻信,宗教就存在不下去。《愚人颂》激 

起神学家的愤怒,罗马教皇保罗四世视他的书为禁书,在他逝世后仍判 

他为异端,他的书也遭到查禁。 

     伊拉斯摩斯的贡献还在于对古代语言的研究。16世纪初,他专心研 

读希腊文《圣经》,1522年出版了他校注后的希腊文《圣经》。注释是 

用拉丁文写的,文笔生动流畅,在学术上超过所有译本,为后来马丁·路 

德翻译 《圣经》作了准备工作。 

     伊拉斯摩斯不仅懂七八种欧洲古代语言和近代语言,对语言学有深 

刻研究,而且还在哲学、神学、逻辑学、文学、教育学领域颇具造诣, 

是个多才多艺、成就卓越的人文主义文学家。他的反教会思想有很大的 

影响。 

     约翰·罗伊希林(1455—1522年)1509—1510年在海德贝尔格大学 

担任希腊语和希伯来语教授,也是一个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他抗议科 

隆大学神学教授焚烧《圣经》以外的希伯来文典籍的行为,科隆的神学 

家对他展开攻击和迫害,双方开始激烈的论争。论争的主题从典籍渐渐 

发展为思想自由、科学研究方法、人文主义存在权利的斗争。罗伊希林 

等人编了一部《蒙昧者书简》,分两部分,于1515年、1517年出版。这 

些讽刺书简标明,是寄给罗伊希林的论敌、科隆神学家奥特维努斯·格 

拉齐乌斯的。他们装扮成不学无术的蒙昧者,以经院学者或教士的身份, 

用夸张而拙劣的拉丁文,向这位神学家报告在各地看见的事务,表面上 


… Page 26…

 “指控”人文主义者渎神行为,实际上揭露教会的腐败和教士的虚伪。 

比如,写某个想当教士的人爱上了一位女子,相思成疾,写信向这位神 

学家求救,因为这位神学家说过他有一本可以博取任何女人欢心的小 

书。还有如“检举”某学生说圣衣是一块破布,僧侣只能欺骗妇女儿童 

等。这些书简揭穿了经院神学虚伪的博学,嘲讽他们无知落后的世界观, 

从而对整个教会的贪欲进行了攻击。这些讽刺书简有宗教改革的呼声, 

在整个16世纪都起作用。《蒙昧者书简》上部的主要作者是克罗图斯·鲁 

比亚努斯,下部的主要作者是乌尔里希·封·胡滕。出版和编纂者是罗 

伊希林。 

     乌尔里希·封·胡滕(1488—1523年),是著名人文主义作家和桂 

冠诗人,生于富尔达附近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早年在富尔达修道院学习, 

1505年转入科隆大学学习哲学,后来又转到爱尔福特大学。1507—1510 

年,他又先后在法兰克福、莱比锡、格赖夫斯瓦尔德、罗斯托克各大学 

学习,与各地人文主义者来往,因当时人文主义主要在德国各大学传播。 

1511年他发表了诗作《致德国诗人》,介绍当时德国最主要的人文学者, 

并先后在1512年、1515年、1517年到意大利学习法律。回国后反对教 

皇及其对德政策,认为教皇是德国灾难最主要的根源,因而受到教皇通 

缉。1520年避居骑士济金根处,并参加了济金根发动的骑士起义,失败 

后逃亡瑞士。胡滕是第一个响应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他长期反对教 

会。他是《蒙昧者书简》第二部的作者,揭露经院哲学是伪科学,痛斥 

教士的堕落,在当时欧洲有很大影响。1521年他又把自己作品拉丁文的 

 《对话集》译成德文,作品的内容是控诉罗马教廷对人民的剥削压迫, 

揭露僧侣和封建诸侯的腐败,努力唤起人民的觉醒和斗争。这部作品使 

他在德国人民中有很大的名声。胡滕一生的思想、作品和行动都是反封 

建、反教会的,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 

     德国的人文主义者大多是语言学家,他们一般用研究 《圣经》原文 

的方式来同罗马教会斗争,因为当时教会拥有对《圣经》的解释权,任 

意解释教义,把《圣经》解释为奴隶法典,以欺骗和压迫人民,而且为 

了骗取钱财,还到处兜售赎罪券,许诺交钱多的可以进天国。德国人文 

主义者希望教会能够从善,期望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领袖就是马丁·路 

德。 

     马丁·路德不仅仅是一个宗教改革家,他多才多艺,他在宗教改革 

中的讲演词、论文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通过翻译《圣经》为德国语 

文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也是一个出色的文学家、语言学家、诗人和音乐 

家。 

     马丁·路德(1483—1546年),生于图林根一农民家庭。1505年进 

埃尔富特奥古斯丁修道院学习神学,1512年成为维滕贝格大学神学博士 

和解释《圣经》的教授。1517年10月31日,路德在威丁堡教堂张贴了 

 《95条论纲》,抨击教皇出售赎罪券。在农民、城市市民和下层贵族中 

引起巨大反响,宗教改革由此兴起。路德又多次发表文章论述他的改革 

主张,而且是以《圣经》为根据。1521年查理五世在沃尔姆斯召开会议, 

劝他改变主张,他说只有用《圣经》上的原文来说服他才行,拒绝改变。 

     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想建立一个独立的德国宗教,唤起民族意 

识。这是政治斗争,也是文化斗争。他用13年时间,用通俗德语翻译了 


… Page 27…

 《圣经》,使人民大众都能了解《圣经》的内容,使罗马教会丧失了单 

独操纵利用《圣经》的特权,成为平民反对僧侣的工具,使之能援引《圣 

经》为自己的利益辩护。人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成为德国教会独立的 

力量。 

     路德翻译《圣经》对德国语言的贡献极大。他在翻译过程中经常深 

入民间收集新鲜、生动的语言,并使之纯净、美化,给许多德国语言词 

汇以新的解释。德文《圣经》的语言,优美流畅,富于文采,令人惊叹, 

很快在全德流行,连他的敌人都使用他的语言。他成为统一的书面德语 

的开拓者,对德国民族语言统一方面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德国的诗歌、 

文学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统一而优美的书面语言, 

文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这是他在文学史上的不朽功绩,他的文学著 

作还有讲演词、布道词和论文等,有代表性的有 《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 

教贵族》 (1520年)、《论一个基督教徒的自由》(1520年)、《论巴 

比伦教会被俘》(1520年)、《论僧侣的誓愿》(1520)、《反对教皇、 

主教、假僧侣阶级》等。在这些文章中他认为原罪与生俱来,要获得拯 

救,不在教会,而在信仰,否定教会是解释《圣经》的权威。 

     路德还写了大量宗教歌曲,如 《我们的主是一个坚固的堡 

垒………》、《我们在深重的苦难中向你呼喊》、《我们恳求圣灵》、 

 《主啊,我们赞美你!》等。这些赞美诗很出色。尼采曾这样评价说: 

 “路德的赞美诗如此深沉、勇敢、充满灵性地奏鸣,洋溢着如此美好温 

柔的感情,犹如春天临近之际,从茂密的丛林里迸发出来的第一声酒神 

的召唤。” 

     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路德的态度趋于保守,不支持胡滕参与的起 

义,甚至反对托马斯·闵采尔领导的农民战争。 

     托马斯·闵采尔(约1490—1525年),是德国最早的革命宣传文学 

作家。他以牧师的身份领导了农民战争。他的主要文章有《对诸侯讲道》 

 (1524年),号召萨克森的诸侯反对天主教。在他的《公开驳斥不忠实 

世界的错误信仰》中进一步抨击封建统治者。在《论据充分的辩护词》 

中宣告与路德决裂。1525年的《致阿尔斯特德人民书》中,号召人民举 

行武装起义。这些文章文字生动,充满热情。 

     汉斯·萨克斯(1494—1576)是16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他生于纽伦 

堡,父亲是裁缝。小学毕业后随鞋匠学艺。1511年至1516年在南方各地 

漫游,接触到流行于手工业者中间的工匠歌曲。归来后创建了纽伦堡工 

匠歌曲学校,推动了工匠歌曲的发展,并且受宗教改革影响成为一名新 

教徒。1523年写了著名的长诗《维滕贝格的夜莺》,歌颂马丁·路德, 

因此遭到纽伦堡市议会的压制,命令他只许做鞋,不许刊印作品。他从 

此以市民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诗歌和戏剧,一直过着宁静的市民生 

活。 

     汉斯·萨克斯是德国第一个著名的剧作家。他共创作了约200出短 

剧。一般取材于英雄传说、圣经故事、民间故事书、流行的笑话、希腊 

罗马作品还有薄伽丘的《十日谈》。他在处理这些题材时带着德国特有 

的幽默感,极受人民的欢迎。他的最出名和最 成功的著作是戒斋节戏 

剧,是他为戒斋节举行的城市狂欢而写的小型剧本,采用诗体。内容是 

嘲讽生活中人们的愚蠢、轻信和迷信,反对教会的宣传。描写的对象有 


… Page 28…

市民、农民、奴仆、骑士、教士、贵族、流浪汉等。形象生动,语言流 

利通俗幽默,反映了当时市民的世俗生活。他的创作把中古的宗教戏剧 

发展为反映世俗生活的讽刺戏剧,是德国戏剧的进步。他的作品在数量 

和质量上明显超过同时代的其他人。 

     他的流传最广的戏剧作品是 《天堂里的流浪学生》,叙述一位农妇 

深受宗教影响,以为一个流浪学生是从天堂里来的,便问他是否见过他 

的前夫,因为她对前夫十分怀恋。此学生为向农妇乞讨,油滑地说见过, 

并说她前夫现在很穷,农妇便给他一个金币托他转交前夫。农妇的现任 

丈夫富农回来得知十分生气,骑马去追,结果马也被人骗走,从沼泽地 

艰难地跋涉回家,又羞于告诉农妇,只好说马也托学生转交前夫了。农 

妇十分高兴,告诉他说:“你死后,我也不会亏待你的。” 

     汉斯·萨克斯的戏剧充满了这种诙谐、生动的教训和写实主义的因 

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