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面;第五节讲上天降福,年年五谷丰登,先祖降临,幸福源源不断。末尾
两句与《那》相同。《烈祖》与《那》虽然同属商之子孙颂扬先祖的祭祀乐
歌,篇章结构也完全相同,但二者在内容上略有不同。《那》侧重于描写祭
… Page 95…
祀中载歌载舞的隆重场面和喜庆气氛,而 《烈祖》则重点提及了祭品——美
酒的酣醇和佳馔之芳香。二者反映了商代的祭祀礼仪和宗教习俗。
《玄鸟》是祭祀高宗武丁的乐歌。《毛序》曰:“《玄鸟》,祀高宗也。”
诗中还追溯了商民族的起源及其他英雄祖先的功业。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
来假祁祁,景员维河。
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全诗在追述了商族的起源后,颂扬了先祖成汤的创业伟绩,武丁中兴继
承汤王的功勋,紧接着赞美商之强大,使四方归顺。其中“玄鸟生商”的传
说在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例如《楚辞·天问》、《吕氏春秋·音初》和《史
记·殷本纪》等,基本内容为,有娀氏女简狄行浴水边,有燕子衔卵,飞过
而坠之,简狄得而含之,误吞而孕生契。玄鸟是商族的原始图腾,从诗中看
出,玄鸟已成为其他族图腾的统治者。
《长发》也是祭祀商的远祖的祭歌,所歌颂之祖包括契、相和成汤。《毛
序》称:“《长发》,禘也。”所谓的“大禘”,乃“郊祭天也”。除了歌
颂商祖之外, 《长发》还赞美了商之伟大,大有普天之下“唯商是尊”的泱
泱大国之优越感,这在开篇便让人感受到一种磅礴之势:
濬哲维商,长发其祥。
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
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
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玄鸟》中记述了“玄鸟生商”的神话,而《长发》中则把商之始祖契
回归成了凡体,乃上帝立子使俊丽少壮的有娀之女孕而生之。史诗中体现了
神与人的结合,神话与历史的掺杂。在这里,我们又一次看见了神化王权的
现象,这是世界古代统治者们都乐此不疲的事情,无非是为其统治找到合法
的依据。因此,我们可以说,王权神化是王权发展历程中的必由阶段。
《商颂》的最后一篇是《殷武》。《毛序》曰:“《殷武》,祀高宗也。”
因此,这是一篇祭祀高宗武丁的乐歌。高宗武丁是振兴商王朝的强有力之王,
他使“殷道复兴”。但与《玄鸟》不同,《殷武》专门记述武丁伐楚之事。
关于武丁伐楚的理由,《孔疏》这样载道:“高宗前世,殷道中衰,宫室不
修,荆楚背叛。高宗有德,中兴殷道,伐荆楚,修宫室。既崩之后,子孙美
之,诗人追求其功,而歌此诗也。”这段记载不仅道出了武丁伐楚之缘由,
而且点明了《殷武》创作之根源。《殷武》所载武丁伐楚,在历史上确有其
… Page 96…
事,乃史实也。但文中不免夸大其辞,文学色彩较为浓重,尤其是对征伐之
描写栩栩如生。因此,《殷武》不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
文学价值。
4。《诗经》——三代文学的总结
众所周知,《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早在西汉武帝时,
《诗经》就被视为五经之一,到宋代被正式列入十三经之中。大约在公元前
6世纪中叶编定成书,因此实际上是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诗歌总集。它收录
了自殷商以来至春秋中叶为止的三百零五篇作品,代表了殷商、西周及春秋
中叶以前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准,堪称是对这一时期文学的总结。
(1)《诗经》的编集及流传
关于《诗经》的编集情况,当时未留下明确的文字记载。但根据《诗经》
中所收集的诗歌种类及文献的模糊记载推断,《诗经》的编集大致经过了以
下三种途径,或者说,《诗经》所收诗歌大致有三种来源:
其一,王公、大臣及士大夫的献诗。在周代,歌、舞、乐都非常发达,
国王也喜欢吟诗和歌,经常召集王公、大臣及士大夫一起吟诗作赋,文武百
官也借此机会向王献诗。《国语·周语》载:“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
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士谏,庶人传语。近臣尽
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行而不悖。”
由此可见,百官献曲、献书及献诗等已成为王理朝政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二,到民间采诗。周朝可能已有到民间采诗的制度,采诗工作由周王
朝及各诸侯国的采官负责。据何休《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说:
“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
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周朝设官采诗,其目
的一方面是为了“观察民隐”,“以观民风”,“补察其政”,另一方面为
了充实乐章。
第三,来自宗教祭诗和颂歌。殷商和西周时期的歌、舞、乐都是与宗教
祭祀紧密相连的,隆重的祭祀场面离不开舞乐和诗赋。古代世界其他诸文明
民族的情形也大抵相同,例如,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都拥有发达的宗
教祭祀诗和赞颂诗。
各类诗歌汇总上来之后,可能有专人负责整理和编集。在《诗经》编集
问题上,学术界存在着一大疑点,即孔子是否真的曾将“古者《诗》三千余
篇”删至今本的三百零五篇。无论事实究竟如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即孔子时代《诗经》中所收篇数与今本《诗经》相差无几,而且孔子在《论
语》中多次提到“诗三百”。
关于《诗经》的分类,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学者们也各有偏好。根据
传统上的音乐分类,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雅颂是从音乐而
得名。风原义是地方风情,这里是地方的乐调,因此所谓的“国风”就是指
地方土乐,或称地方民歌。《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其中邶、啵⑽廊缡怠
际都是卫国一国的风。雅是正的意思,正声就是雅乐,官话就称为雅言。据
《毛诗·序》说:“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兴废也。”《诗经》中有大
雅、小雅之分,对此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雅所表示的“正”,引申为“政”,
… Page 97…
因此,《小雅》言小的政事,《大雅》言大的政事。《小雅》一般说来为燕
①
享的乐歌,《大雅》为朝会的乐歌。余冠英先生推测,“可能原来只有一种
雅乐,无所谓大小,后来有新的雅乐产生,便叫旧的为大雅,新的为小雅。”
①颂是用于宗教祭祀的乐歌,是“以成功告于神明”的祭歌。颂诗分《商颂》、
《周颂》和《鲁颂》。其中《商颂》五篇,《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
篇。在总共三百零五篇中,以各地的民间歌谣数量最多,属于贵族创作的占
少数。
《诗经》自编成之日起,便广为流传。至春秋时,已成为受各诸侯国普
遍欢迎的佳作。最初传授诗的是乐官,因为古代贵族所受教育以诗乐为先,
乐官是掌教者。据《周礼·春官太师》载:“太师掌六律六同……教六诗,
曰风、赋、比、兴、雅、颂。”由于《诗经》韵律较强,又多采自民间,因
此易于记忆和背诵,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加之拥有许多文学传本,更广为
人们口诵。秦始皇焚书之后,所谓“五经”除《易经》外,其它都被烧毁,
而《诗经》由于流传较广幸免于难。战国以后,尤其是汉时,《诗经》被儒
家奉为“经”,成为阐述封建伦理道德的经典。这时有鲁、齐、韩、毛四家
传诗,其中鲁、齐、韩三家为今文,毛诗为古文。鲁诗的创始人为鲁人申培,
他“据《春秋》大义,采先秦杂说,以诗训诂,以诗印证周代礼乐、典章制
度,将诗作为礼的说明。”在“今文三家”中,以鲁诗创建最早,影响最大。
传齐诗的是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解说 《易》和律历。传韩诗的
是燕人韩婴。鲁、齐、韩三家在西汉时立为学官,置博士。毛诗学者则为毛
亨和毛苌。四家诗各有特点,但“今文三家”后来逐渐失传,唯毛诗盛行。
到东汉时期,毛诗被立为官学。据《隋书·经籍志》说:“齐诗亡于魏,鲁
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宋。”以后历代都非常重视对《诗经》的传播和研究,
它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诗学”。
(2)周民族的五篇史诗
《商颂》五篇可以看作是商民族的史诗,而《大雅》中的《生民》、《公
刘》、《绵》、《皇矣》和《大明》五篇同样可以看作是周民族的史诗。抛
开构成史诗的其它因素不谈,只凭其记载的内容便可下此断言。这五篇史诗
是用来歌颂祖先的祭歌,这一点与《商颂》并无二致。它们歌颂了后稷、公
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辉煌业绩,记录了周民族发生、发展及建国
的过程,活生生就是一部周民族的创业史。
周民族的第一位伟人是后稷,《生民》便是用来歌颂后稷的。全诗可分
为八章。第一章讲周的祖先始于姜嫄,姜嫄履帝足迹心有所动,孕而生后稷;
第二章讲后稷安然降生,母子平安,这是神灵显圣的结果;第三章讲被丢在
路上的后稷得到牛羊的哺乳,得到伐木人的救助;第四章讲后稷开始长大,
增长了智慧和知识,并能够独立谋生,种植的大豆、麻、麦和瓜果等都很茂
盛;第五章讲后稷从事农耕,并掌握了许多耕作的技巧,摸索到了多种植物
的生长规律;第六章写后稷收获到丰硕的果实,准备去行大祭;第七章写丰
收之后为感谢神灵,对其进行隆重的祭祀,祭品是芬芳的粟米和飘香的美酒,
也祈盼来年的丰收;第八章则写祭祀的情形。
《生民》记述了周民族诞生的神话。“生民”,顾名思义,指第一代周
① 参见杨任之著《诗经今译今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 年版,第3 页。
① 参见余冠英注译《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年版,前言第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