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铜时代的终结战争-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挥好下边所不熟悉的各自千人小队,又是个问题了。赵括的指挥系统,从统帅到将官到士兵,似乎都没有磨合好。赵括要想指挥他的四百名将官(千夫长),靠的是一套“约束”。所谓约束,是古代战争的一套军队内沟通系统。
  据兵法所载,在中军大旗周围,要设有五色旗帜与各部队相应。主将发出命令以后,应立即将某部旗帜树立,这就叫“应旗”,该部全体官兵立即准备听令,一级一级逐级向下传令,逐级应旗。若主将命令全军行动,则五色旗全部树起,全军都要立即“应旗”,准备行动。指挥的旗帜向哪方点动,哪个方向的受令部队就该向那个方向前进,旗帜低垂,则要跑步前进;两旗相交,则两队合队,等等。旗帜的变化含着无穷的信息和指令。当时不能打手机和发电,也没有高音喇叭,所以全靠这个。这一套规矩就是约束。赵括临时把它们更改了,将官士兵们必然不熟悉,指挥不灵是难免的。此外,鼓声也有各种变化,含有主帅想传达的各类信息。赵括一并也变了。
  要想各个部队相互配合,发挥整体的优势,全靠了这些旗鼓约束,对指挥官的素质要求是极高的,闹不好就四十万人就全乱套了。赵括用一套新的旗鼓约束指挥军队,无异于鸡同鸭讲。  
纸上谈兵五 
  与赵括一起赶到战场的还有秦国久经沙场的名将武安君白起。白起的到来采取了极端保密的措施,偷偷换下了王龁。秦昭王亲自下令,军中有敢泄露武安君为将者,立斩。这么做极其必要。倘若赵括得知秦国用白起更换了王龁,势必畏惧白疯子的威名,不敢冒然出战,也作缩头乌龟,死守丹东山上的东垒了。而这是秦人最恐惧的,因为攻坚总比防守所损伤的兵力要多出几倍,而且秦军的粮草运输也不是易事,虽然他们可以就近从上党和河内(就是河南沁阳等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的原属韩魏的秦占领区)采办。
  秦赵两军作战序列
  秦军
  统帅 武安君 上将军 白起
  副帅 左庶长 裨将 王龁
  兵力 约30万~50万人
  赵军
  统帅 将军 赵括
  将领 上党郡守 冯亭
  后力 40万~50万人
  赵括为了立功露脸,决定率四十万赵军离开东垒,倾巢而出,渡过丹河,全线反击秦军,想把廉颇丢失的丹西山和山上的西垒夺回来。冯亭提出异议,竟遭到赵括的无礼拒绝,赵括顽强坚持自己的错误主张,决计对秦军发动进攻。
  白起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布置:以第一线部队向赵军进攻,接战即退,诱其深入。主力部队坚守西垒,两翼配备钳攻部队,构成袋形阵地,包围赵军的盲进部分。另以强有力部队向敌侧背迂回,以夺赵军西垒,绝赵军后路,实现彻底包围。
  果然,秦军的当头部队一触即溃,大部分撤上丹西山。赵括见敌军丢盔卸甲,料无伏兵,便自率三十多万步兵主攻西垒,令冯亭留守东垒接应。没想到连战数日,西垒坚如顽石,防守应变有方,无懈可击。赵括心中烦闷,正迟疑间,忽闻恶报:身后的东垒已经被秦人的二万五千奇兵所得,赵括一下子成了五家可回的人,成了夹在西垒、东垒之间的流浪汉。廉颇从前修筑的这西垒东垒,如今成了两块夹住赵军的火葬场。
  原来,东垒后面(与东方的邯郸相连),有赵军的一条给养线。白起除了派二万五千人攻西垒,还命五千骑兵,强行打破东垒一个缺口,突破之后,直扑赵军的给养运输线。负责留守东垒的冯亭为了救山后的粮道,被迫分兵下垒,结果在分兵的时候军队造成巨大混乱。秦军二万五千人血战取了东垒。
  冯亭丢了东垒,被赵括接住一顿大骂:“廉颇先是丢了西垒,你又丢了东垒。你要害死我啊!”
  冯亭辩解:“你率大军倾巢而出,迟迟不归,我如何守得住那么长的西垒。”
  两人在太阳地下互骂了半天,才慢慢发现肚子饿了起来。由于西垒攻不下,东垒又失守,赵军就被困在西垒东垒之间的丹河谷里进退不得,后勤给养线也被切断了。赵括别无选择,只好移军回去复夺东垒。秦军此时已占领了东西二垒,居高临下地防守,赵军屡战不克,粮草断绝,精疲力竭,被迫在丹河谷里重新筑壁,用以坚守,等待救兵。这时候,已经传出消息,秦军主将正是赵括无比惧怕的百战百胜的白疯子白起先生。赵括心中叫苦:“难道老天要绝我吗?怎么遇上这么一个魔鬼。我一出道,就碰上了这个克星,实在是不幸啊!”
  这时候,赵括还有一个机会突围,就是奋力向南北两个方向,顺着丹河河谷南北寻找
  突破口。但是赵括被白起吓破了胆,从先前的盲动进攻,变成了军事迟疑和保守,像被惊呆了的兔子一样,缩在东西垒间的河谷地带,一动不动,坐等援军,丧失及早果断突围的良机。
  白起趁此良机,为了彻底实现对赵军四十万人的大包围,赶紧分兵在南北两个方向的丹河河谷里兴建长垒,试图把东西二垒连接起来,彻底把赵括钉入棺材。但我们知道,兵法云:“十则围之”,包围敌人需要比敌人十倍以上的军队才行。秦军现有人数不够,白起立刻火急向秦昭王要兵。
  秦昭王刚刚在前年受了饥馑,秦国本土也刮不出更多的兵源了,就立刻亲自赶到河内,就是黄河北岸,太行山以南的中原北部地区,在那里的秦新占领区上,征发了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开往长平,为白起营造南北长垒。这些可怜的征夫,原本都是韩魏人,现在被拉来打赵国人了。
  赵括见棺材板开始越钉越紧,却依旧迟疑,不作火速突围指令,于是四十万人坐吃山空。到了九月,赵军已经连续断炊长达四十六日之久,四十多万张嘴丹河的鱼虾、树皮、草根,根本填不饱。他们很快就被迫杀战马,以至于强壮的士兵杀死赢弱的士兵来吃,这种自相残吃不是华夏历史上的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赵括在此期间,一直等着邯郸的救济。邯郸那边早也急了,似乎邯郸本身也没有粮食了(只剩些歌舞和麦乐迪了)。于是只好向齐国借粟。但齐王建却不肯。不肯的原因有两个,赵国多年向东发展,廉颇、蔺相如等人纷纷朝齐国发狠,攻城略地,逮弱的欺负,齐赵邦交不睦,二十齐王建长期采取置身战争之外的国策,怕惹秦国不高兴,所以坚决地加以拒绝。
  赵国使者又赴魏国求救,当时孔子的六世孙子高在魏国当相国,想救助赵国。但是秦昭王早作了魏国的统战工作,许诺把垣雍割给魏人。魏国君臣都认为:邻国的失败,是我们的福气。孔子的六世孙子顺长叹说:“我看不出二十年,天下就将尽为秦所有了!”
  魏国也借不来粮食,韩国被赵人独吞了上党,也不肯假以援手。于是赵括知道救兵和救济粮已经没指望了,这才决心孤注一掷,命令空着肚子、疲软之极的赵军组织突围(倘若早作突围计划,而不是由于畏惧白起而迟至今日,赵军当能以壮烈牺牲一部分掩护部队为代价,实现大多数人的顺利突围的,而不至于全军被虏。古代这种成功突围的例子还是满多了。当时通讯不发达,白起不可能把四个方面防军布置的滴水不露,赵括找到一个突破口出去当不难)。
  赵括选择了秦军四个方面的壁垒的某一个作为突破对象,把所有能够拿起武器的人分为四队,周而复始地以血肉之躯去冲击敌人密集的弩箭。可是白起指挥防守能力一点不比攻坚能力弱,而且秦军早就把周长百多里的壁垒铸成,赵军苦战终日,一直不能突破秦垒。赵括军队被困在狭窄的河谷当中,回旋余地很小,只能小批量周而复始用兵,形成不了对秦垒的强大威胁。
  赵括知道今日不能突围,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亲自上阵搏战,坐在战车里狂呼猛冲,他的那帮少壮派的亲信都跟着他。结果一箭当胸射在了赵括这个可恨又可怜的家伙身上。赵括狂叫一声,吐血三两,被当场射杀在敌军垒前。
  四十万赵军见主帅已亡,再无斗志,全部向武安君投降。长平大会战至此结束,自四月至九月,用时近半年,双方前后共投入兵力超过一百万,最后以四十五万赵军全军覆没告终(廉颇赔了五万,赵括送了四十)。在这场战役里,白起突破了传统兵法里“军不十不围”的束缚,大胆依靠有利地形,以相近兵力包围敌军并予以全歼,创造了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充分印证了那句名言: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头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纸上谈兵六 
  赵括的妈妈由于及早与赵括划清界限,当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赵孝成王免她受随坐之型。赵妈妈哭完,激动地直在胸前画十字:这个败家的孩子,总算死了省心了,以后全家可以踏实过日子了。说完,泣极而喜。
  可怜的赵括有两个致命错误:先是冒险盲动,轻狂出击,丢了东垒;受此挫折后又变得恐惧胆怯,方寸大乱,不敢主动决战或突围而一再迁延,坐等待死,直到被饿了四十多天后才被迫向敌人业已打造完工的铁笼里突围,显示了缺乏经验的指挥官的毛病:心情大起大落,不是高亢速胜,就是悲观丧气,总之心理素质很差。
  长平之战虽然结束了,但是长平的故事却没有结束。清点完毕战俘的数目,王龁等人请问白起如何处理这些嗷嗷待哺的战俘,我们秦国前年饥馑,如今也没有什么粮食了。白起默然良久:“赵卒性喜反覆,恐怕他们将来吃饱了肚子,又要作乱,那就难以收拾了。不如趁现在无力反抗,全部杀光为妙。我看附近有几处深沟大壑(这是黄土高原的地貌,都外窄内宽,形如布袋),真是天赐的好地方。”
  于是赵卒被诳进山谷,据说是邀请去那里吃饭,伙食是三鲜牛羊肉煎饼。大家无不手舞足蹈,进了沟内,却见顶上万弩齐发,滚木擂石雨点般而下。可怜赵卒因为饿了许久,浑身无力,连山坡都爬不上去,只有眼睁睁任人宰割。眨眼间,沟内尸积似丘,哀声如雷。事毕之后,白起又命战士拿着武器下山检察,有还在动弹的,再予补砍,不得走漏了一个。
  当时,长平的尸体无人掩埋,一直到唐朝,李隆基经过这里时还是看见白骨森森,头颅成山。人们今天,仍然可以挖出尸骨坑,并且从长平的一些地名:杀谷、省冤谷、血昏河、白起台、骷髅山,隐约听见两千两百多年前的凄惨哭声。
  赵军中尚有二百四十名未成年士兵,白起和所有典型的秦国人一样,非常喜欢小孩,所以特意把他们放生,其中就有冯亭的几个儿子。在这些孩子的面前,丹河淌成殷红的颜色,天空中弥漫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气味。
  潇水曰:长平之战,赵卒死亡四十五万,人们往往难以置信,提出置疑的理由往往有三个:第一个,赵国不会有四十五万人马。第二个,四十五万人马的给养运输,当时作不到。第三个,四十五万人杀起来,很难杀。
  我来逐条驳斥一下。
  据苏秦说,临淄有七万户,每户可出三男子,“不待发于县,而临淄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而临淄、邯郸历来并称。等量齐观,邯郸至少也能出七万人,这是保守数字。另外,赵国还有上党郡、太原郡、雁门郡、云中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