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艺术史-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总容量有时扩大到八度音程甚至更高。曲调中最典型的是一些刻画入微的 

节拍,它稳定而精确地遵循着传统的方式,即在舞蹈伴唱打拍子的实践中形 

成的方式。如袋鼠舞歌曲曲调的节拍就是表现袋鼠跳跃的节拍。在声乐中, 

最发达的表现手段莫过于音色的变化,这种变化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把 

用力和强度没多大差别的各种音色放在同一个声域内和中高音调上加以对 

比;二是把用力和强度不同的音色,放在两个不同的声域内加以对比:放在 

高声域的是强而尖的音色;放在中声域和低声域的是柔和、低沉和平缓的音 

色。此外,在伴舞歌唱时,人们还通过交替地拍击身体的不同部位,如手掌、 

腹部、大腿等来改变音色和变换节拍。当然,声乐的表达语言也并不完全限 

于音色的变化,曲调的和声序列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着歌曲不同的内 

容。如同样地表现飞禽走兽的歌曲:负鼠歌、野狗歌、白鼠歌、鹦鹉歌等, 

它们的曲调的和声序列几乎一样,只有细节上的小变化,而表现不同内容的 

歌曲,如船夫曲、祈雨歌、求食歌、情歌等,其和声结构就互不相同,每支 

歌都有自己独特的、在别的歌曲中不会重复的和声结构。 


… Page 47…

     在美拉尼西亚,除了敲打乐器还有吹奏乐器,没发现有弦乐器。最流行 

的是木鼓,其形状就是一根整木桩,中间贯穿一道纵隙。敲击时发出的隆隆 

声可传得很远,它常被用来传递信息或打拍子,一般放置在跳舞的广场上。 

真正意义上的鼓流行于美拉尼西亚北部一带,其形如沙漏,在鼓身的一端或 

两端蒙有蜥蜴皮,用手敲击。此外打击乐还有各种哗啷棒。吹奏乐有各种号 

角,各种多眼的口笛和鼻笛,但最出色的是一种叫做“帕纳”的排笛,在美 

拉尼西亚南北都很流行。排笛是由不同长度的芦管按梯形排列制成的。不同 

长度的芦管发出不同的特定音调。在新爱尔兰,帕纳上的芦管一般为5—8 

根,音域从六度音程到十度音程。在新赫布里底,芦管数目达30根,但常见 

的还是7根或9根,其笛管只有一端开口,而不像美拉尼西亚那里两端都开 

口。 

     在波利尼西亚,虽然乐器种类不多,旋律也简单,但其音乐水平还是比 

较高的。主要的是乐器有:海螺号、在地上敲击的竹棒、鼻箫、木锣、鼓、 

 “帕纳”笛、乐弓、响铃、哨笛。其中海螺号、竹棒和鼻箫广布于整个波利 

尼西亚。波利尼西亚音乐的旋律和韵律很强。音阶与欧洲的很不相同。声乐 

有的有乐器伴奏,有的则没有,其中有一种带有独唱的合唱在当地颇为盛行。 

     ②舞蹈。与音乐紧密联系着的是舞蹈。在大洋洲原始土著人那里,如果 

没有乐器伴奏,没有歌声伴随是不会跳舞的。澳大利亚原始土著居民的舞蹈 

被称为科罗博里舞。它包括从简单纯娱乐性舞蹈到宗教仪式舞蹈的各种各样 

舞蹈在内。科罗博里舞通常总是集体进行的,若为仪式舞,就由一批成年男 

子来表演,若是普通的舞,大家都可以加入,但妇女和孩子一般也只是充当 

打拍子或伴唱的角色。据说妇女们也有自己的舞蹈,舞蹈进行时通常不允许 

男子介入。在内容上,土著人舞蹈往往是摹仿狩猎,舞蹈者常常化装成动物 

的样子并摹仿之。例如作为献身仪式一部分的舞蹈是这样表演的:20个男子 

扮成狗围着献身的男孩子们一个跟一个地用四肢奔跑,献身的男孩们则向他 

们一把一把地撒沙子。这个仪式的另一部分是“袋鼠舞”,表演者们“长” 

着一根用草做的尾巴,维妙维肖地摹仿袋鼠的动作和习惯,时而用弯曲的双 

膝围绕着跳跃,时而躺在地上搔痒痒。另有的人装成猎人,悄悄逼近袋鼠以 

便用矛去刺它们。舞蹈也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场面,如划船舞,男女均可参加, 

人们手执一竿做摇橹状,身体一仰一俯的很有节奏。还有许多舞蹈并不表现 

实际生活场面,而是有关部落的神话、信仰以及图腾崇拜方面的表现。除此 

之外,舞蹈还具有沟通部族与部族之间联系的作用。如拜访邻近的部族时, 

为表示和平之意,客人们在走近主人的居住地时要跳起伴随着大声喧哗的舞 

蹈。在敌对行动后和解时,要以群众性的舞蹈为信誉。此外,部落之间常常 

以举行科罗博里舞会作为集会的理由,在集会上,人们进行谈判、商讨各种 

事务,建立交易关系。将别值得提出的是科罗博里舞竟可以像财产物品一样 

在部落之间进行有偿交换,即交换后可取得一定的补偿。由于这个原因,几 

乎整个澳大利亚的原始土著居民们都跳过科罗博里舞这个事实也就不足为怪 

了。 

     新西兰原始土著毛利人跳的“哈卡”和“波伊”舞很著名。哈卡舞是男 

子跳的“立”舞,舞蹈时手脚要随歌声的节拍做各种动作,其动作惊人地协 

调一致,同时还要吐舌瞪眼,作出凶恶的样子。波伊舞是妇女们跳的球舞。 

球是用芦苇干叶作成,上面拴着一根吊绳。右手拿吊绳使球旋转,用左手拍 

打,做过肩、过腿、过头等各种动作,一切动作都是随着首领唱歌的拍子而 


… Page 48…

做的,舞姿非常优美。 

     波利尼西亚人的舞蹈很独特,与欧洲人舞蹈不同的是,在跳舞时他们从 

不离开原地。通常为同一性别的集体舞,偶尔也有男女同跳的场面。波利尼 

西亚人有专门的殡丧舞、庆祝舞和战舞。在表演时,数百名武士排成一列列 

的,交替地向一面和另一面刺杀,同时一致地抡动武器呐喊。此舞具有提高 

和加强士气的作用。 

     美拉尼西亚人最喜爱的娱乐便是踏歌而舞。舞蹈分日舞和夜舞。当然, 

月光皎洁的夜晚是舞蹈的最好时光。他们的舞蹈一般为男女各自分开来跳, 

几乎没有爱情的因素。男子跳舞在专门的广场上,不允许妇女进入,但可以 

在一定距离之外旁观。男子的舞蹈多种多样,包含很大的描述或摹拟的因素。 

如果是图腾舞,舞蹈时便是摹仿自己图腾动物或飞鸟的动作,非这一图腾的 

成员不能参加。从舞蹈的形式看,一般为集体舞。人们头戴面具,涂饰身体, 

排成一列或二列纵队。大家前后有节奏地跳着,有力地用脚在地上打着拍子, 

手和身体做相应的动作。有时舞蹈规模可多达百人以上,几百只腿同时敲打 

地面,发出颤抖而低沉的声音。这种情况下,对大家的节奏感及动作的一致 

性要求是相当严格的,需要进行长达数月的专门训练。 



                                   6。美洲 



     美洲是由北美洲和南美洲及其邻近的许多岛屿组成。北美洲与南美洲的 

划分通常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在政治地理上,一般称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为 

拉丁美洲。按文化分布划区,还可以把美洲分为爱斯基摩、北美洲、中美洲 

和南美洲地区,据学者们认为,大约3至5万年前,印弟安人的祖先从亚洲 

的东北部经过现在的白令海峡(当时约有100英里的陆桥或半岛从西伯利亚 

延伸至阿拉斯加),陆续进入美洲大陆。之后又不断地向南迁移,逐渐分布 

到美洲各地,并形成了具有各种不同文化和语言的部落和氏族。印第安人在 

这块土地上对人类的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们最早培育了玉米、马铃薯、 

可可、烟草、西红柿等作物,驯牧了野牛,到了15、16世纪,已能烧制出十 

分美观的陶器,冶炼金、银、铜等金属,雕刻、绘画也颇为发达了。总之, 

美洲原始居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开辟了他们通向文明、通向艺术美的道 

路。 

      (1)爱斯基摩的原始艺术 

      “爱斯基摩”一词起源于印第安克里部族语,意为“食生肉者”。爱斯 

基摩人喜欢称自己为“因纽特人”即“人民”的意思。据考证,他们属于“蒙 

古种”,是在向美洲第二次大迁徙活动以后演化而来的古老居民,而第一次 

大迁徙过来的演化为美洲的印第安人。 

     爱斯基摩人集中居住在美洲大陆的最北端,那里大部分时间被冰雪所覆 

盖。冬天他们一般住在冰筑的屋子里,短暂的夏季则到内陆住帐篷。他们主 

要靠猎取海上和陆地上的动物为生。爱斯基摩人以自己坚韧顽强的精神,战 

胜了严酷的自然环境生存下来,并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 

化和艺术。 

     爱斯基摩人把自己的艺术才能主要用于制作那些便于携带的和具有实用 

价值的艺术品上。这之中可能有他们生活不很固定的原因。他们充分利用可 

以获得的材料,如海象的牙和骨、鲸鱼骨、海豹皮及石头和漂木,用它们制 


… Page 49…

成带有装饰的帐篷、衣服、工具、独木舟和蒙皮船等。他们心灵手巧地在这 

些物品上刻出装饰图案,这些图案多为各种几何图形,如雕出线条、同心圆 

和箭尾形的边饰。有时也喜欢取一些日常生活或神话故事的主题来装饰。此 

外他们还善于在象牙上雕刻诸如海豹、海象、北极熊、狗和鸟等动物像以及 

人物像。总的风格趋于写实。在爱斯基摩人两千多年的艺术中,外来的影响 

很少见到,基本上一直保持着他们自己的原有风貌。 

      (2)北美印第安人的原始艺术 

     北美大陆的印第安人分属于300多个不同的部落和民族,由于各自不同 

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及不同的社会、宗教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他们庞杂而 

丰富的艺术。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当地人的艺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交通 

闭塞,不同的部落之间难以得到相互的交流,因而多保持着自己的风格和传 

统。有的部落还处于对木、骨、象牙的雕刻阶段,有些已超过制陶阶段,也 

有些则擅长珠子、羽毛工艺、编篮细工或其它造型艺术。只是到了后来,随 

着文化交流的发生,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技巧才逐渐汇聚形成印第安艺术的传 

统。 

     就编织工艺而言,编篮细工在北美印第安艺术中最先成熟起来。北美大 

陆盛产藤蔓一类的植物,当地人利用它们制作出花样繁多、色彩各异、图案 

丰富的大小编织物品,其中尤以加利福尼亚地区的工艺技巧最为出色。其后 

纺织工艺也发展起来,人们利用各种纤维、动物毛皮,用自己制造的简单织 

机造出了各种美丽的物品,如服饰、口袋、头巾罩等等。 

     木雕艺术在西北部沿海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占有重要地位,人们用木料 

雕制成各种物品,如箭矛柄、面具、嵌板、小饰物,并用于装潢。木雕上的 

各种色彩的搭配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此外,还雕有大型的人像和动物像。 

     兽皮画风格独特。北美印第安人用从矿物和植物中提取的天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