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已成为帝国的核心地区。君士坦丁仍是全国的独裁帝王,他不断巡视各
地,子侄皆俯首听命,从而将罗马君主制发展得更加完备。这种分封同姓王
加强皇权的作法,虽然纠正了戴克里先四帝共治制的弊端,避免了大权旁
落,却埋下了帝王家族骨肉相残的隐祸。
君士坦丁正式将帝国划成高卢、意大利、伊利里亚和东方4大行政区,
其下为行政区,行政区下辖行省。
他进一步使帝国行政体制彻底官僚化,官僚机构扩充,为宫廷和君主服
务的新官职多如牛毛。高级军政官员全部由皇帝任命。同时实行官阶制,以
严格的等级划分全国官员,按阶品授给尊贵头衔,并享有免纳租税等一系列
特权。他们以效忠君主为最高职责,君主的意志是最高的法律。共和国时期
的一切痕迹已不复存在,帝国政务和皇帝的私人事务难以区分,行政长官同
时也是宫廷总管,国家官吏不过是帝王的仆役。宫廷代替了政府,国库的财
富用来供养皇帝的宫廷,皇室生活极其腐化豪华,宫廷仆婢人数剧增,仅理
发师就有1000多人,厨师也达千人以上。
为进一步控制军权,君士坦丁取消了近卫军,代之以宫廷亲卫队。近卫
军长官管民政,原来各行政区拥有的军队被剥夺。军队由步兵长官、骑兵长
官统领,下面还有庞杂的机构。皇帝奖励告密,要求官吏互相监视,加强了
对各级官吏的控制。
君士坦丁为了维护垂危的奴隶制度,加强了对奴隶的统治和压迫。他两
次重申奴隶主有权杀死奴隶,加重对逃亡奴隶及其煽动者的处罚。公元332
年,君士坦丁制定法律,严禁隶农逃亡,逃亡者被捕后要戴上镣铐押还原主。
罗马自古相传的公民不准因债务被卖为奴的法令也被取消,准许贫民出卖子
女为奴,并允许奴隶主将被释放奴隶重新变为奴隶。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君
士坦丁君主专制的实质,在这个奴隶主专制政权下,隶农制具有的封建生产
关系萌芽受到了严重摧残。
… Page 42…
在君士坦丁时代 (公元306—337年),具有历史意义的措施是把拜占
廷 (今伊斯坦布尔)扩建为帝国的新都。新都以皇帝的名字命名为君士坦丁
堡。迁都问题自戴克理先驻守尼科米底亚就已露端倪,历经战乱、残破不堪
的意大利已不宜再作为帝国统治的中心,东方相对要稳定繁荣得多,财赋所
出又多在东方,统治中心东移势在必然。君士坦丁背山临海,易守难攻,扼
守地中海通往黑海的门户,与巴尔干、多瑙河、小亚等膏腴之地相邻,和希
腊、意大利联系也极为便利。公元330年5月,君士坦丁正式宣布迁都。
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是君士坦丁采取的对世界历史有深远影响的措
施。帝国后期,基督教传播已相当普遍,不仅在平民中,甚至在官吏和军队
中也有不少信徒,基督教已发展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戴克里先及
在他之前的历代皇帝都对基督教厉行镇压,但收效甚微。君士坦丁有见于
此,认为对基督教采取宽容利用政策更有利于他的统治,而基督教本身的消
极、麻痹性质也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于是改镇压为承认。公元313年,君
士坦丁在米兰与统治东部行省的李锡尼联合发布敕令,即著名的《米兰敕
令》。《米兰敕令》规定宗教信仰自由,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基督教徒
享有与其他人一样的法律权利。同时还决定偿还他们先前被没收的财产,免
除教会僧侣的徭役等。此后,基督教在君士坦丁的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并
成为罗马帝国的精神支柱,罗马帝国的君主制也因此更加完备。
5。帝国的分裂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1)帝国的分裂
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改革虽然在某些方面暂时稳定了帝国的统治,但
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奴隶制必然灭亡的命运。
公元337年君士坦丁死后,他的3个儿子和2个侄子分治帝国,在这些
恺撒和奥古斯都中最长的君士坦丁20岁,最小的只有14岁。为争夺皇位,
他们展开了骨肉相残的屠杀,血腥内战持续了16年,最后在353年以君士
坦丁的幼子君士坦西阿二世的胜利而告终结。帝国暂恢复统一。君士坦西阿
二世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将年长的近亲全部处死,年幼者流放监禁。他本
人无子,只好对最后一位幸存的堂弟朱里安委以重任,令其驻守高卢。360
年,君士坦西阿阿二世对实力日益壮大的朱里安产生疑忌,打算削夺他的精
锐军队,引起朱里安不满,于是指使军队拥立他为奥古斯都。君士坦西阿二
世死于西征途中(361年),朱里安登基继位。他企图在中小阶层的城市居
民中寻找反对贵族势力的支持者,发动了恢复多神信仰,压制基督教的斗
争。教会给这位伪装的虔诚教徒起了个绰号叫“背教者”。朱里安的动荡统
治持续了不到两年,363年出征波斯时受伤而死,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又得到
恢复。
364年,帝国又有两个奥古斯都,出现东西两部对立局面。长期的内战
… Page 43…
使帝国日趋衰弱,内部矛盾重重,已经很难维持统一的巩固政权。随着社会
危机的不断加深,帝国东西部的差异更为明显。在帝国西部,奴隶制不发达
地区大领地迅速发展,自由农民生活状况急剧恶化,群众运动日趋高涨,帝
国统治极不稳固;原来奴隶制较发达地区经济衰落,城市几乎消失,皇帝驻
地已不能作为帝国统治的中心,帝国东部的情况比较稳定,经济仍有相当发
展,城市商业依然活跃。戴克里先时帝国已实际定都于东方的尼科美底,公
元330年君士坦丁建立君士坦丁堡新都以后,帝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便移到了
东部。这些变化使得东西两部的分立已经势不可免。分立局面持续30年之
后,出现过一次极其短暂的统一。公元394年,提奥多西 (公元379—395
年)最后一次把帝国统一起来。但是,仅仅维持了几个月,到第二年,即公
元395年,提奥多西就死了。他死前,把帝国分给了两个幼子。长子阿卡狄
为东罗马帝国皇帝,次子贺诺里为西罗马帝国皇帝。两名蛮族长官被任命为
幼年皇帝的辅佐,阿卡狄的辅佐是高卢人鲁芬,贺诺里的顾问是汪达尔人斯
提里科。帝国皇徽上鹰的标志也开始绘出两个头。罗马帝国经过多年的分
合,于公元395年正式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以新都君士坦丁堡为
首都,西罗马名义上仍以罗马为都城,实际上皇帝及其宫廷常驻米兰和拉文
那。由于内在因素的不同,东、西罗马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不同的
道路。
(2)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公元4、5世纪,由于罗马奴隶制的衰落,罗马帝国的腐朽统治,帝国
境内的奴隶、隶农和其他劳动人民不断掀起大规模的起义,与此同时,蛮族
大举进攻罗马。“蛮族”,本来是散居在帝国周围的一些部落,很多早已定
居在帝国领土之内,沦为奴隶和隶农,有的应募为雇佣军,这一部分蛮族是
从内部摧毁奴隶制的力量之一。当罗马帝国已经从内部削弱、其力量又为奴
隶和隶农延绵不断的起义所摧毁时,外部的蛮族入侵就灭掉了西罗马帝国。
在北非,4世纪30年代爆发了阿哥尼斯特(意为争取正义信仰的“战士”)
运动。参加运动的奴隶、隶农和农民把斗争矛头指向大地主和高利贷者,捣
毁大地主的田庄,焚烧奴隶名单和债券,要求社会平等、财产公有和推翻罗
马统治。运动遭到帝国的残酷镇压。到70年代,阿哥尼斯特运动又与毛里
塔尼亚费尔姆领导的起义联合起来,起义军烧毁了毛里塔尼亚的最大城市恺
撒利亚,占领了毛里塔尼亚大部分地区。公元373年,罗马皇帝派兵镇压,
历时两年才将起义镇压下去。此后,阿哥尼斯特运动转入低潮,但是斗争并
未停息。
费尔姆起义失败第二年,在多瑙河沿岸又爆发了西哥特人的大规模起
义。为了摆脱匈奴人的压迫,西哥特人向罗马皇帝要求移居罗马境内避难,
罗马政府想从他们身上得到兵源和税款,遂同意西哥特人渡过多瑙河入境。
西哥特人备受罗马官吏的欺压、勒索和凌辱,公元376年愤而举行起义。当
地的奴隶、隶农和色雷斯矿工都参加了起义队伍,形成了一支强大的起义力
… Page 44…
量。罗马皇帝瓦伦斯率军前往镇压,公元378年双方会战于阿德里亚堡,罗
马军被击溃,瓦伦斯被杀。提奥多西皇帝围剿镇压与安抚收买并用,把色雷
斯、马其顿一带让给西哥特人定居,起义才暂时中止。
在帝国西部,一度被镇压的巴高达运动到4世纪末又在整个高卢地区重
新兴起,后来发展到西班牙,到5世纪中叶,形成声势浩大的农民战争,日
耳曼各族蜂拥而入,内外夹攻,罗马在不列颠、高卢、西班牙的统治完全瓦
解,代之而起的是日耳曼各族人建立的小王国。
罗马帝国分裂之后,西哥特人在其领袖阿拉里克领导下乘机再起,率军
横扫希腊各地,随后向意大利进军,与此同时,莱茵河畔日耳曼部落中的汪
达尔人、勃艮第人也纷纷渡河南下。公元410年8月,西哥特人兵临罗马城
下,城内起义的奴隶打开了城门,这座800余年未曾被异族攻破的“永恒之
城”终于陷落在奴隶和蛮族手中。西哥特人在洗劫了罗马和意大利之后,继
续西进,定居在北部西班牙和亚奎丹,公元419年在那里建立了罗马版图上
第一个蛮族国家——西哥特王国。
公元439年,汪达尔人攻克北非首府迦太基,建立汪达尔王国。公元455
年,汪达尔人攻陷罗马,这是“永恒之城”的第二次陷落。在5世纪50年
代,西罗马实际上已是蛮族的天下。蛮族王国纷纷建立:西哥特人统治西班
牙,汪达尔人在北非立国,法兰克人和勃艮第人统治高卢,东哥特人占据今
南斯拉夫,盎格鲁·撒克逊人进入不列颠。西罗马版图仅剩下意大利和部分
高卢,帝国的实权掌握在蛮族将领手中,皇权徒有虚名。公元476年9月,
日耳曼人雇佣兵统帅奥多亚克废黜了西罗马的最后一个皇帝罗慕洛·奥古斯
都,西罗马帝国终于在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的浪潮中覆亡,宣告了世界古代
奴隶制的崩溃。
… Page 45…
五、安息王朝
1。安息王朝的形成
安息即帕提亚,位于中亚,西北为里海,东边是巴特克里亚,相当于现
在伊朗的东北部和土库曼南部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