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杰作。它通过描述一女子替父从军的故事,塑造出一位千
古传颂的巾帼英雄。它全篇可分为四个部分:
一、即开头至“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诗歌先用织机声引出木兰的叹息声,
引起读者的好奇:木兰为何叹息?后引出可汗点兵,家中无男儿,父亲年迈的现
实情况和决定替父从军。运用东、西、南、北排比,表现出战争的迫近和出征前
的忙碌。最后用了“旦辞……不闻……但闻”来写路程的遥远和木兰对家乡和父
母的惜别之情。主要描写了木兰的焦虑、思考、准备和出征。其中对儿女情怀的
述写表达木兰对父母之孝,军书急迫,而替父从军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塑造了木
兰的善良。
二、“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十分简洁的笔墨,描写了木兰10年的征战和凯旋归来的情景。用
战争的可怕和残酷反衬出一个坚强而勇敢的花木兰。
三、从“归来见天子……,不知木兰是女郎”,写木兰辞官和与家人团聚的
喜悦之情。木兰完成使命,并且立下战功,面对天子的赏赐而不为所动,只求回
家与家人团聚。这进一步证明了木兰替父从军,为国效力,并不是为功名利禄。
进一步刻划了木兰的正直和淳朴。木兰还家,“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描
绘了家人的快乐的兴奋。木兰恢复女儿面目,同伴的惊诧以及表达出的对这位女
中豪杰的赞叹,一切都让人感觉喜悦轻松。
四、即最后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在文章的结尾之处,作者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写出了对木兰从军12年,但未被
发现女儿身的赞颂,表现出木兰的谨慎和机敏。
该诗用叙事的手法,描述了一个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首先木兰是一位纯真
朴实的少女,另一方面又是一位跃马疆场而不为功名所动的英雄。在她身上体现
了中华民族劳动者的勤劳、善良、深明大义的精神,而且她的形象不仅在于善良
和勇敢,同时是智者和理性的体现,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哲学中的高度的人
生智慧,表现了中华民族刚柔相济,能屈能伸,出入有道,进退自如的人生观,
从而对中国文化的精神做出了极好的诠释。
《木兰诗》不仅思想意义深刻,同时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一、它作为
一首叙事诗,详略得当。为突出木兰的形象,作者选取了长达10年的背景,并对
这丰富的材料,作了细致的剪裁。着重于木兰从军、离家、辞官、还家四部分,
使全文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但对军旅生活相当简略,叙事粗细恰到好处,从而
把一个十分感人而鲜活的巾帼英雄形象塑造的完美得当。二、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作者没有刻意描述木兰怎么英勇,如何坚强,而是多了一些“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的思念之情,来表现爹娘
与女儿间的深情。叙事与抒情交叉进行,真正做到了融情于事。三、《木兰诗》
用词丰富多彩,极富韵律。诗中古朴自然的口语和精妙绝伦的律句相结合,既有
五言,又包含杂句,并且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有比喻,如“雄兔脚
扑朔,雌兔眼迷离”;有夸张,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有对偶,如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有排比等。这些
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生动性。另外作品的韵律有民间歌谣的特点,
以平声韵为主,不避重字,几句换一韵,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流畅和谐,极富
音乐之美。
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久远,影响十分广泛。后被改为多种戏曲形式,久
唱不衰。它不仅代表诗歌艺术的水平,更主要的是塑造了木兰这个人物形象,她
已经不只单纯地代表一个代父从军的英雄,而是一个为了追求男女平等和寻求女
性解放的人物的典型。《木兰诗》代表着古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水平,它无论在内
容上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对我国诗歌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它对后世文学和后世
民族精神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32 */第二部分大乘佛学之颠峰———僧肇
僧肇三十岁就死了,否则他的影响会更大。
———冯友兰
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观世音受如来之命化身为一名老和尚来东土大唐
寻找取经人。“取经”,取的是什么样的经呢?观世音在和身为名僧的唐僧讲经
辩论的时候,指斥唐僧所传之“经”,为小乘佛经,只可度己难以度人;西天如
来佛祖处,有九九八十一卷大乘佛经,可普救天下众生。那么何为大乘佛经呢?
公元5 世纪,在中国的佛教大乘一宗大师是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是印度人,
出生的国家在今新疆省内。他于401 年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在此定居,直
到413 年逝世。在这13年中,他将许多佛经译为汉文。此后,小乘、大乘的经文
都陆续被翻译过来,但是只有大乘在中国的佛学中获得永久的地位。鸠摩罗什教
了许多弟子,其中有些人很出名,很有影响。其中最出色的就是僧肇,大乘佛学
的水平在僧肇那里达到巅峰。
僧肇(公元384 年—414 年),京兆(今西安附近)人。他先研究老庄,后
来成为鸠摩罗什弟子。他领会了魏晋玄学的存在本质论,学会了鸠摩罗什传译的
龙树系中观空宗的哲学思辨,并且又“不落两边”、“不离两边”,将二者加以
融汇贯通,创建了带有中国特色的一整套佛教哲学体系,从而把中国佛教哲学理
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写了几篇论文,后人辑成一集,称为《肇论》。
《肇论》的第一论题为《物不迁论》。佛家讲“三法印”。首印“诸行无常”,
无常即迁流不息之意。今讲不迁,正是针对小乘执着无常而不懂其真义者而言。
论中有云:“必求静于诸动”,“不释动以求静”;又云“静而常往”,“往而
常静”。均主张动静一如。往即不往之意。他根据龙树的“不去不来”的理论,
以破斥小乘有部执三世恒有的主张。其中“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
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放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
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
有。……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果
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灭;果不俱因,因不来今。不灭不来,则
不迁之致明矣。”这是在讨论世界的运动问题。它认为事物的流转变化是假象,
其本质是不动的,过去的事物只存在于过去,现在的事物只存在于现在,“故曰
静而非动”。“不迁”就是不动。它只肯定事物变化的间断性而否定其连续性。
万物每刻都在变化。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存在的任何事物,实际上是这个时刻的新
事物,与过去存在的这个事物,不是同一个事物。《物不迁论》中还说:“梵志
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
也。’”梵志每时每刻存在着。此刻的梵志不是从过去来的梵志;过去的梵志,
不是从现在回到过去的梵志。从每物每时变化来看,我们说有动而无静;从每物
此时尚在来看,我们说有静而无动。僧肇的理论,具体化了第二层次的二谛。在
这个层次上,说万物是有是静,说万物是无是动,都是俗谛。说万物非有非无,
非动非静,是真谛。
《肇论》第二论是《不真空论》。“不真”指“假名”。万物以假名盾来是
不真,执着假名构画出来的诸法自性当然是空。所谓“不真空”,就是“不真”
即“空”。当时三家讲般若都以无解空,而对于“无”和现象之“有”的关系,
解释各有不同。《不真空论》将“有”与“无”两方相统一,而批评三家的说法。
认为有是有其事象,无是无其自性。自性并非事物本身所固有,而是假名所具有
的。因此,假象之相非无,但所执自性为空,这就叫做“不真空”。另外,小乘
讲空,是“析色明空”,以事物帐本有微积成,经过分析,才见其为空无,这叫
“待宰割”以求空。说不真即空,就是讲万物原来是空,不待分析。其中“然则
万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无。有其所以不有,故虽有而非有;有其所以
不无、故虽无而非无。……所以然者,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
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若有不能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
非真有。……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
其无,事象既形。象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见
《大藏经》卷四十五)这是在讨论世界的存在问题,其主要论点是说一切人和事
物都生灭无常,缘会则生,缘了则灭,所以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后世的三论宗人很推尊僧肇,常常把他和鸠摩罗什并称,有“什、肇山门”
之语,吉藏在所著《大乘玄论》卷中将他提高到三论宗实际创始人的地位。直至
明末,智旭在《阅藏知津。中土论》中,列《肇论》为第一,认为僧肇学说最契
原经精神。
/* 33 */第二部分众人皆醉我独醒———范缜
人生好比树上开的花,遇到风花瓣便会随风飘落,自然就会有的越过窗户落
在席垫之上,有的则翻过篱墙罗入粪秽之中。
———范缜
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正值佛教盛行。佛教认为,人的富贵贫贱都是命中注
定的,是前世积善行恶的因果报应;偏偏有一个叫范缜的提倡“无佛”。范缜,
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人,曾先后在齐、梁两朝做官,是当时著
名的思想家,无神论者。有一次,竟陵王萧子良问范缜:“您不相信因果报应,
可是人为什么会有富贵贫贱的不同呢?”范缜回答说:“人生好比树上开的花,
遇到风花瓣便会随风飘落,自然就会有的越过窗户落在席垫之上,有的则翻过篱
墙罗入粪秽之中。落在席垫上的人,就如殿下您,罗入粪秽之中的人就是我呀。
人的贵贱际遇虽然各不相同,但哪里有什么因果。”范缜的回答使竟陵王在众多
宾客面前无言以对。后来,竟陵王又特意召集了许多僧人与范缜辩论,仍不能使
范缜屈服。
范缜平时穿着朴素,性格朴实直爽,勇敢而不畏权贵,常有不同于世俗的独
立见解。他的主要思想保存在他的著作《神灭论》中。
《神灭论》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形神相即”、“形质神用”。
首先在形神关系问题上,范缜抓住了“即”与“异”的对立。“异”是指
“分离”,佛教徒讲“形神相异”、“形神非一”,称人的灵魂可以脱离形体而
独立存在,人死以后形亡而“神游”,精神(魂魄)跑到佛国或依附于别的形体,
灵魂、精神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