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知道点中国文学-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生”为主角,描写他自1884年中法战争以来所见所闻的各种怪现状。吴沃尧性
格强毅而多愤世之慨,文笔尖锐,但是“伤于溢恶,言违真实”。鲁迅批评这部
小说“终不过连篇‘话柄’,仅足供闲散者谈笑之资而已”。全书用第一人称叙
述,为过去的长篇小说所未见。

    刘鹗(公元1857年—1909年)字铁云,江苏丹徒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既受
过儒家教育,又对“西学”感兴趣,懂得数学、水利、医学,当过医生和商人。
后因治理黄河有功,官至知府。他的思想与洋务派接近,曾从事过铁路、矿藏、
运输等洋务实业活动,后谪徙新疆而死。《老残游记》20回,署名“洪都百炼生”。
全书为游记式的写法,以“老残”行医各地的所见所闻,串联一系列的故事,描
绘出社会政治的情状。刘鹗坚决反对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指斥“北拳(指义和
团)南革(指革命党)”为国家之祸害,认为只有提倡科学、振兴实业。《老残
游记》与一般谴责小说不同,它揭露官僚的罪恶,对象主要是“清官”:赃官可
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

    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我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
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目所睹,不知凡几矣。试观徐桐、李秉衡,
其显然者也。

    徐桐、李秉衡均是清末顽固派的代表人物,作者特地提出这两个与小说本身
并无关系的人物来,可以看出他揭露“清官”是别有用意的。《老残游记》作者
的文化素养很高,小说中许多片断,都可以当作优秀的散文来读。如写大明湖的
风景、桃花山的月夜、黄河的冰雪、黑妞和白妞的说书等,文字简洁流畅,描写
鲜明生动,为同时的小说所不及,增加了这部小说的艺术价值。

    曾朴(公元1872年—1935年)字孟朴,江苏常熟人,光绪举人,曾入同文馆
学法文,对西方文化尤其法国文学有较深的了解,翻译过雨果等人的作品。他曾
参加康、梁变法,辛亥革命后进入政界,做过江苏省财政厅长。曾朴一生著作丰
富,而以小说《孽海花》最著名。此书初印本署“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
后者是曾朴的笔名,前者是其友人金松岑的笔名。《孽海花》主要描写清末同治
初年到甲午战争30年上层社会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以展现这一时期政治、外交及
社会的各种情态。曾朴的生活年代较迟,较多接受了西方思想,在政治倾向上赞
成革命。小说中人物大多以现实人物为原型,如金雯青为洪钧,傅彩云为赛金花,
威毅伯为李鸿章,梁超如为梁启超等等,还有一些则直接用原名。作者说,他要
反映的是“中国由旧到新的一个大转关”中“文化的推移”、“政治的变动”等
种种现象。《孽海花》的结构,是以状元金雯青与名妓傅彩云的故事为全书线索,
串联其他人物的活动。结合文人与妓女的“浪漫”生活,与权势人物的政治活动
及琐闻轶事,可以说它是狎妓小说与谴责小说的合流。曾朴出身名门,一生交游
极广,在广泛地反映那些上层文人在国家危亡之际犹自争名夺利、风雅自赏,而
全无救亡图治的热情与才能这一点上,他的小说比较成功。譬如状元出身任外交
使节的金雯青,自命懂得历史舆地之学,却以重价购得一幅错误的中俄交界地图,
断送了国家800 里土地。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合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这类小说顺应时俗所需,和现实政治、大众需求关系
紧密,反映了清末政治的腐朽面貌与社会大众的厌恶心理,而小说之间思想倾向
的变化也反映出清末知识分子思想的变化。然而,谴责小说或多或少都有夸张失
实的毛病,它所反映出的只是一种变形的镜像。

    /* 96 */第六部分中国翻译第一人———严复

    小之极于阳行倒生,大之放乎日星天地;隐之则神思智识之所以圣狂,显之
则政俗文章之所以沿革,言其要道,皆可一言蔽之,曰“天演”是已。

    ———严复

    严复站在尚未经历近代化变化的中国文化的立场上,一下子就发现并抓住了
这些欧洲著作中阐述的“集体的能力”这一主题。

    ———本杰明。史华兹

    1895年甲午战争,天朝帝国败于一个曾经惟中华是尊的小小岛国,晚清的士
大夫才第一次深刻地意识到传统的制度和知识谱系不再足以应对严峻的现实。在
士大夫心理严重受挫的背景下,如何重构新的世界观与知识系统,进而为制度改
革创造理论前提,成为迫切的任务。严复通过对斯宾塞、赫胥黎、穆勒和斯密等
人的著作的翻译和评注,以进化论与现代科学方法为基础建立了一整套新的世界
观,有力地回应了中国人的内心焦虑与时代的挑战。

    严复(公元1854年—1921年)初名体乾、传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又易
名复,字几道,晚号愈野老人,别号尊疑,又署天演哲学家。福建福州人。特赐
文科进士出身,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1866年以第一
名考入马尾船政学堂,五年后以最佳成绩毕业并上军舰实习。1877年以首批海军
留学生的身份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在英国期间除学习专业外,还精心研习
西方哲学、社会政治学著作,并到英国法庭考察审判,作中西异同比较。归国后
任福建船政学堂教习,第二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会办、总办。

    甲午战败后严复感于时事弥艰,开始致力译著,并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
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政论,力主变法图强,
以西方科学取代八股文章。二十二年帮助张元济在北京创办通艺学堂,次年又与
王修植、夏曾佑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和《国闻汇编》。二十四年九月,又撰
《上光绪皇帝万言书》,极力倡导维新变法;同年,他翻译的第一部西方资产阶
级学术名著《天演论》正式出版。至1909年,先后又译出亚当斯密的《原富》、
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穆勒名学》、甄克斯
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和耶方斯的《名学浅说》等西方名著,达
160 多万字。他的著述有《严几道文集》、《愈懋堂诗集》及《严译名著丛刊》
等。

    严复是近代中国系统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第一人。通过翻译《
天演论》,将达尔文进化论带到中国,并使之超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范畴而具
有了世界观的社会意义。又通过翻译《穆勒名学》和《名学浅说》,将逻辑归纳
法和演绎法介绍到中国,其中对培根的经验归纳法尤为重视。并将之与陈、朱学
派的“道问学”相印证,而猛烈抨击陆、王学派的“心性之说”。严复的翻译,
创造性地启用很多几乎死亡的中国古典文字,比如:天演、自繇、内籀、公理、
群学、储能、效实,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等,从而在西方的新式理论与中
国的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既紧张又内在的相关性。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中,他其实更关注的不是生物的演化历史以及人类在
生物圈中的位置,而是“群”(也即社会)的进化理论。他通过翻译和其中的注
释,在反思社会进化论的理论中思考作为不得不处于弱势的中国社会如何在世界
中自处和自持。甚或,严复不仅不曾全盘接受西方理论,并且还试图重新纳入中
国的传统资源中去吸纳它们。换句话说,严复从来不曾认为中国的自身资源是必
须摒弃的。严复在为《天演论》和《穆勒名学》所做的序文和按语中,曾用《易
》理阐西学。人们多半以古代佛经翻译的“格义”说作为解释,似乎这仅仅是一
个解释的技术或工具的问题。但学术史家钱基博在1936年的《经学通志》中却不
这样看,他把严复作为晚清经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赫然列之于“易学家”之列,
而且将《天演论》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品。如果理解了这里所揭示的严复翻译的内
在旨趣,就不难理解严复为何到了晚年变得“保守”了,参与发起孔教会,极力
主张尊孔读经。

    对于西方的学术界来说,严复也不乏特殊的意义。本杰明。史华兹的杰出著
作《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中认为,“严复站在尚未经历近代化变化的中国文
化的立场上,一下子就发现并抓住了这些欧洲著作中阐述的‘集体的能力’这一
主题。”在为本杰明。史华兹的著作所做的序文中,路易斯。哈茨发挥作者的观
点说:“严复认为,除开西方作者们所说的诸多的‘个人主义’或‘放任主义’
而外,‘集体的能力’这一主题体现了欧洲走向近代化的运动,而这一主题所以
尚未为西方评论家特别关注,显然是因为它常常是被通过其他观念加以表达的。
但今天,西方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一种新的境况,卷入了许多明显在经历‘近代
历史’的国家的事务中,这必将使处在新境况中的西方对自己思想史上的这些问
题作一回顾。严复的看法,在极大程度上,很可能最终会成为我们的看法。”

    在现今各种西方理论盛行的时代中,重新发现严复等这些率先引进西方理论
的人们的行为模式与志趣,将有益于我们继续思考作为一个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
家,将如何自处与自持。

    /* 97 */第六部分在烈火中翱翔的凤凰——郭沫若

    “五四”时期的青年,“心里只塞满了叫不出的苦,喊不尽的哀。他们的心
也快塞破了。忽地一个人用海涛的音调,雷霆的声响替他们全盘唱出来了,这个
人便是郭沫若。”

    ———闻一多

    诗人的心境如同一湾清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止如一明镜,宇宙万汇
底印象都涵映在里面,一有风的时候,便翻波涌浪起来,宇宙万汇都活动在里面。
这风便是直觉、灵感。

    ———郭沫若

    80多年前,一个诗人的灵魂被艺术女神所掳掠、折磨,他处于时代诗歌创作
的巅峰,如同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文学家、哲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不能自
己。《女神》是这一时期诗人的心血结晶。他自己说,写《女神》中的那些代表
性诗作时,他如同奔马,冲动得不得了,写完后如死海豚;灵感来时,激动得连
笔都抓不住,浑身发烧发冷。他属于天才型或文艺型心理素质。这种素质直接影
响和决定着他的文艺观也是追崇天才、灵感、直觉的,所以他总认为诗是写出来
的,并非做出来的。

    他就是郭沫若。

    郭沫若(公元1892年—1978年),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
字学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郭沫若一生无论是从
事文学创作、史学研究,还是从事实际的社会活动,他的人生目标都是一个,即
兼济天下。很少有现代中国作家能够像郭沫若那样具有如此的雄伟抱负,更很少
有现代中国作家能够像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