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何政府如果削弱充分就业的福利国家的基本结构,那末它在选举中的得票数就会急剧下降。
形成这种意见一致所必需的支持基础是相信国家能够治理经济使之实现前进的目标,其中最重要之点是国家能够始终调控支出以保证充分就业。〃引自P·阿姆斯特朗、A·格林等著《战后资本主义大繁荣的形成和破产》。关于西方的社会保障体系,本书中还指出:
〃第一个由国家管理的失业保险计划是1911年在英国由工党政府实施的,它有统一的失业补助率并由雇主、雇员和国家分摊支出。英国在1908年还实行过小的非捐助性的养老金制度,在1911年实行过健康保险。一次大战后,失业保险的面扩大了,并且实施了一项捐助性的养老金计划。法国在1930年实行了包括养老金、疾病和一套家庭津贴办法的社会保险计划。
福利国家虽不是新鲜事,但在二次大战以后却有巨大的发展。政府的民用支出(是比福利支出更大的范畴,虽已省略债息和补助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15%上升到1973年24%。
这种巨大的发展并不仅是左翼政府实施福利政策的结果。在7个主要国家中,1950…1973年期间左翼作为多数党执政的时期仅有英国的威尔逊政府(1964…1970年)和西德的勃兰特政府(1970…1973年)时期,然而在麦克米伦、阿登纳、戴高乐、尼克松和肯尼迪执政时期以及意大利的各个时期,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包括日本的右翼首相执政时期,福利支出都增加了。〃
由此可见,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根本不是什么建立在所谓〃明晰产权〃基础上的私有化自由资本主义。
记者:美国的老布什见到中国的领导人曾关切地提过一个问题,问中国什么时候会彻底实现私有化?如果西方自己并不是单一私有化的经济,为什么他们却全力促进我国的私有化呢?
何新:这是别有用心的。
记者:如果是别有用心,你认为他们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何新:看一下前苏联地区及多数东欧国家的现状就知道了。苏联瓦解后,前苏联的大型国有制(包括跨国)垄断企业被彻底摧毁和全面瓦解。其结果是,国民经济整体地在世界市场中和国内市场中丧失了竞争力。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瓦解造成大规模社会失业,不断引发社会不安和动乱。(正是由于前苏联时代构筑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所以尚未发生大型的社会革命和动乱。)东欧地区和俄罗斯经济已成为西方跨国垄断组织拓展新的生存空间的经济〃新边疆〃。
由于国民经济和国家财政体系的崩解瘫痪,前苏联军事工业体系和科研体系也陷入了瘫痪的状态。短期内俄罗斯已失去与美国及西方争霸的能力。这就为美国当前强力推行〃国际导弹防御体系〃(NMD)准备以强大核军力为后盾直接称霸全球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NMD的报刊译名是〃国家导弹防御体系〃,这可能是出于误解的误译。NMD本质上是一个跨洲的国际体系,而不仅是美国一国的防御体系。应称作〃国际导弹防御体系。〃
可以说,美国近20年来通过向苏联灌输自由主义经济意识形态,诱导他们走向自毁式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对西方国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空前胜利。他们在中国也一直试图这样作。
自从80年代后期以来,在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意识形态的诱导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直被引向以下的三大经济政策目标:
(1)砸掉国有企业职工的〃铁饭碗〃即社会保障体系,
(2)摧毁国有制企业造成大规模社会失业,
(3)以消除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全面自由放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一些根本不了解现代资本主义真正运行机制的幼稚经济学人,认为只有达到这三大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向市场经济的彻底转轨。
我国那些幼稚的自由市场经济的鼓吹者,似乎全然无视现代资本主义及其运行的上述重大的新特点。他们在中国居然仍然鼓吹过时的斯密萨伊的幼稚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鼓吹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解散大型国企,而回到以小企业、小私有制为主体的原始积累状态的幼稚资本主义。
我个人认为,问题的根子,不仅在于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错误认知,而且在于引导经济改革的某些理论存在根本错误。当前特别要警惕西方一些政客和术士向中国输入的自由主义经济意识形态。那正是旨在将中国导入动乱深渊的〃谍中谍〃。
记者:但是,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在中国所取得的成功是不容否认的。
何新:的确,由于中国在国有制经济中引入了市场机制,取得了意义重大的成功。但是,真理再向前一步就是荒谬(列宁)。
改革前,中国旧时代经济的问题主要不是由于计划经济或经济的计划性,而是统制性。很多经济学人至今不清楚统制经济(即全面管制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计划经济不是统制经济。邓小平说市场可以有计划,计划可以有市场,二者不矛盾,这是深刻之论。
在20年来的经济改革中,中国没有全盘听信那些邪恶经济术士的诱导,对国民经济进行彻底的自我摧毁。而是慎重地、试探性地在国有制基础上引进市场机制,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这实质上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形态的混合经济,这就是中国经济改革获得成功的秘密所在。中国的这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还缺乏一个社会保障体系,但在雏型上有所近似于第二次大战后德国所建立的〃社会市场经济〃;以及法国、还有西欧、北欧一些国家那种混合经济。法国经济学家米·阿尔贝尔说:〃大欧洲创造了社会市场经济,中国创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者之间自然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二者之间也有某些相似性。如果它们能融合于一,必会成为21世纪的法宝之一。〃《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
法国经济学家米·阿尔贝尔称混合经济为〃资本主义的莱茵模式〃,而区别于〃美国模式〃(American way of life)或〃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在所有形制形式上,实现了多种所有制并存,国家控制包括金融市场在内的经济命脉。而在民生经济上,鼓励在多元所有制基础上实现〃来自竞争的繁荣〃。我认为这种〃混合经济〃体制正是中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的制度原因。
但是我们的经济改革,在任何时候不能被置于一种社会不稳定的基础上。在这个意义上,稳定确实压倒一切。
记者:中央领导人一直说维护社会稳定是实施改革的保障。
何新:令人感到庆幸的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最高领导始终对此保持了睿智和清醒。并没有接受那种以〃私有化〃为终极目标(所谓〃人间正道私有化〃)的〃深化改革〃方向的误导。种种空想主义的〃制度创新〃始终是被抑制和受节制的。此外,毕竟与过去的时代不同,中国现在已存在某种民主的决策机制。在高层和社会中都可以听到强大的不同的声音。
特别是中央最高决策者在1998…1999年锐意发动〃西部大开发〃,动员国家储备和过剩资金与资源,开辟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因素,缓解了由于大量国企破产引发的高失业的局面。国家没有听任这种局面自然发展,否则,后果会是不堪设想的。
以政府动员资源展开的西部开发运动,对我国经济给予了强力推动作用这一现实,对于极力反对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恰恰构成一种讽刺。它表明了在现代经济中,由国家调控社会总需求对于抑制失业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8、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关注焦点是失业问题
记者:关于国家是否有必要干预经济的问题,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直是有争论的。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和由国家控制总需求刺激就业,这纯粹是凯恩斯的政策。
何新:对。30年代凯恩斯对正统的新古典学派新古典主义通常指马歇尔代表的剑桥学派。这一学派自哈耶克以后也被称作〃新自由主义〃。的失业和就业理论发动过一次著名的攻击,当时被认为乃是对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一次〃革命〃。
在30年代以前,在英美经济学界,特别是在剑桥大学,居主流统治地位的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的经济理论。凯恩斯本人早年也是在马歇尔的直接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在他的早期著作中,主流学派理论的影响到处可见。
但是30年代的〃大萧条〃及其所导致的严重失业问题,还有前苏联当时在国家计划体制下进行了成功的快速工业革命这两件事,对凯恩斯造成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新古典主义由信奉转到怀疑与批判的立场上。〃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灾难性危机,尤其突出的是凯恩斯(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表述的观点。这一著作可以看作是对这一灾难性事件的反应。在凯恩斯革命以前,居支配地位的古典观点认为,虽然资本主义经济会受到周期性冲击,但市场力量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恢复充分就业和均衡。〃Reflections Modern Mqcroeconomies;Edlited by Brian Snouxlon Heuard R.Vane1997 商务版,P.2。
美国经济学家D·道顿指出:〃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家居然认为:失业都是自愿的。〃《经济学的两面性》,经济科学出版社,第39页。而凯恩斯把攻击矛头集中在新古典理论的两个根本点上:第一是自由主义所信奉的空想市场机制〃萨伊定律〃和所谓〃帕雷托均衡〃,第二是主流学派的失业自愿论,认为失业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自动纠正和平衡的就业理论。
凯恩斯传记的作者哈罗德指出:
〃正如关于'就业'问题的书名所提示的,《通论》主要是依照基本的经济原理对失业问题的分析。〃
〃在传统理论中存在一种关于就业问题的含糊学说,即:就劳动力市场而言,正如就其他市场而言一样,劳动力价格具有受到不断调整的倾向,直至达到全体劳动力就业水平为止。〃《凯恩斯传》,商务版,第434页。
凯恩斯曾尖锐地问道:〃经济学为什么默守成规,只研究扩大经济产出的问题,而不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降低失业的问题上呢?〃引自道顿《经济学的两面性》。
正是凯恩斯把资本主义经济学的注重焦点,由萨伊马歇尔的市场自由主义的空想转到了现实中的失业和就业的问题上。
在凯恩斯关于就业问题的名著《通论》中,指《就业与货币利息通论》。凯恩斯对主流经济理论提出了有份量的批评,他试图建立一个以国家干预为中心,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失业为目标的新的学说体系。从而为英美国家的经济政策提供一种新的理论依据。这就是所谓的〃凯恩斯革命〃。参阅克莱因著《凯恩斯的革命》一书,商务版。又:〃约翰·希克斯在早期将《通论》视为'萧条经济学'。〃(卢卡斯《经济周期理论研究》)
凯恩斯革命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