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军事史-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艘74门火炮的战列舰和2艘重型快速战舰。1814年,美国人富尔顿建造了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战舰,新型舰用火炮也已试制成功,但这些新兴军事技术 

均没有得到美国的重视和运用,从而使海军建设大大落后于英、法。1837年, 

其海军力量仅占世界第8位。此后,美国海军虽有所发展,但直到内战前, 

在装甲蒸汽战舰上仍然难望英、法之项背。在美国内战中,南北双方竞相发 

展海军,都制造了装有旋转炮塔和后装线膛炮的蒸汽装甲舰,并组成了舰队。 

北方则发展得更快些,明显占有优势。1863年,拥有舰艇588艘,3。4万人; 

1864年增加到671艘,5。15万人;到战争结束的1865年,则达700多艘。 

在内战中,水雷、潜水艇和扫雷装置也发明并投入实战,出现了世界上第一 

次装甲舰的海战、第一次用潜水艇击沉战舰,从而引起海战的变革。在海军 

技术和装备发展的同时,美国政府对海军建设进一步引起了重视。美国海军 

理论家和史学家马汉指出:海军是取得制海权的力量,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 

要因素。一个国家要在战争中取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顾及国家之 

安全;其次须拥有一个足与敌国在现有状态下争取制海的海军。”他还认为, 

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是海军建设和在海战中获胜的关键。海军建设理论和 

技术的这些进步,为美国海军在19世纪80至90年代实现“大海军计划”, 

建设远洋海军,实力跃居世界第3位,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普遍的义务兵役制 

     17世纪,西欧军队是采用募兵制与强迫征兵相结合的方法补充兵员的。 

由于募兵制是以雇佣形式招募兵员,因而在西欧各国军队中雇佣兵占有很大 

比重,民族成份相当复杂,士兵的政治、军事素质也不高。俄、普、奥国军 

队的士兵,大部分系农奴组成,普、英两国利用大量外国人。德意志和瑞士 

的雇佣兵就很出名,教皇卫队专雇瑞士的阿尔卑斯人。募兵制的实行,使许 

多社会渣滓成为职业雇佣兵。民众对于军队是轻蔑的,当时在法国咖啡馆和 

其他公共场所的门前就挂有“狗、仆人、娼妓和军人不准入内”的告示。由 

于国家经济能力不足,雇佣兵在招募、训练和物质保障方面存在很多困难, 

因而不允许建立人数众多的军队。 

     资本主义在西欧多数国家的确立,引起了兵役制度的决定性变革,普遍 

义务兵役制逐步代替了雇佣兵制。1793年法国雅各宾党人的革命政府首先实 

行了义务兵役制。按照这一制度,所有健康的适龄男子均有服兵役的义务。 

应征入伍者通常为20至21岁,服役时间5—7年,然后转入预备役。实行普 

遍义务兵役制,使组建一支庞大的军队成为可能。1793年雅各宾专政时期, 

国民议会颁布法令,号召公民应征入伍,结果在短时间内即组成了一支80 

万人的革命新军。新的征兵制度还为军队提供了更多后备力量,同时也提高 

了士兵的战斗素质。因为多数应征者在参军前就已受到军事训练,退出现役 

后通常也要接受预备役训练,这就普遍提高了公民的军事素质,为战时补充 

兵员提供了较大的选拔余地。1813年,普鲁士也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规定 

18至40岁的男性公民均必须在常备军中服现役3年,然后转入后备军,直 


… Page 95…

到50岁以前都是非现役预备队的一员。19世纪初,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实 

行了这一制度。 

     美国在内战前,军队一直是靠征募志愿人员进行补充的。志愿兵服役时 

间很短,一般为6至12个月,因而常常影响军事行动的开展。1847年1月, 

由于美墨战争的需要,国会才立法,将服役期改为5年。在美国内战中,南 

方首先于1862年4月实行义务兵役制,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林肯总 

统为赢得战争的胜利,跟着也于1863年3月开始实行《征兵法》。《征兵法》 

规定,凡年龄在20至45岁之间的男性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从而使服兵 

役成为国民的义务和强制性的行为。由于实行征兵法,尤其是政府批准征召 

黑人士兵,建立黑人部队,使北军兵力迅速增长。大批饱受奴役、具有为自 

身解放和自由而献身的强烈愿望的黑人入伍,给北军增添了生力军。应当说, 

兵役制度的这一重大变革,是北方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俄军的兵员补充有自己的特点。18世纪初,俄军的补充实行募兵制。其 

做法是,国家每年从纳税阶层 (主要是农民)中征集一定数量的新兵到军队 

终身服役。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期,由于战争频繁,1802年至1825年间在 

选定的地区先后进行过18次征兵,征集的兵员累计约200万人。大体每500 

人 (指纳人丁税者)中抽2至5人,1812年曾达到每500人抽10人,应征 

年龄从19至37岁扩大到后来的18至40岁,服役期限仍然长达25年。在此 

期间,士兵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脱离家庭。为了简化征兵工作,减轻国家负 

担,亚历山大政府从1810年起还试行“军屯制”,凡划入军屯的地区,由在 

正规部队中服役6年以上的老兵和当地18至45岁的“国家农民”组成军屯 

营或团,作为军屯部队的骨干,其他一切适合服兵役的居民则编入后备队。 

男性儿童从7岁起就登记为“世袭兵”。军屯部队又当兵又种地,沙皇政府 

要求它们在粮秣方面自给自足;平时过严格的军事生活,按时起床、吃饭、 

训练和劳动。田间劳动由士官带队,统一指挥。士兵可以结婚,配偶由长官 

指定。任何违犯纪律的人,包括妇女和儿童,都要受到残酷的体罚。到1825 

年底,各地军屯部队总数近16万人,另有“世袭兵”15。4万余人。由于军 

屯制十分落后,且遭到农民的反抗,因此到尼古拉一世时便逐步被废除。19 

世纪60至70年代,俄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改革。因陆军大臣米留金 

在其中起的作用最大,因此有“米留金改革”之称。作为这次改革的一个重 

大成果,就是于1874年初颁布了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的法令。 

     普遍义务兵役制的实行,再加上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极大地促 

进了各国军队的正规化建设,从而建立了19世纪战争中所常见的庞大的资产 

阶级常备军。这种征兵制一直影响到后世,直到现在。正像一位军事评论家 

在评论法国最早实行征兵制意义时所说的:在任何国家的法典中,再没有哪 

一种法律比这个不太著名的法国法案,对于人类的前途具有更大的影响。 



      (4)军事院校的兴办和军官的培养 

     早在18世纪初,正规的军事院校即在欧洲出现了。进入近代后期后,庞 

大的资产阶级军队的出现、军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作战规模及方式的变化, 

迫切需要大批训练有素、具有指挥才能和专业知识的军官来管理和指挥军 

队。于是,英、法、俄、普、美等国纷纷兴办军事院校,并逐步形成了培训 

军官的完整的院校体系。正是这些军事院校,为欧美各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 

的军事人才。 


… Page 96…

     拿破仑战争后,法国注意通过军事院校培养军官的传统做法普遍引起了 

欧美各国的重视。被拿破仑打败的普鲁士首先建立了一个培训军官的教育体 

系,其中有各种训练专业军官的专业学校,在各专业学校之上又建立了军事 

学院,这是第一所真正接近于现代军校的职业军官学校。在这些学校,特别 

是军事学院中,首次对战争的原则和理论进行集体研究。著名的资产阶级军 

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于1818年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他的为资产阶级军事 

思想体系奠定理论基础的经典之作——《战争论》,就是在任校长的12年间 

写成的。在普鲁士的影响下,法国也发展了培养陆军各兵种的高级军校。俄 

国对通过军事院校培养军官没有英、法、普等国家重视,到尼古拉一世时, 

俄军军官仍大都由志愿从军的贵族担任,不仅质量低劣,数量亦不能满足军 

队需要。1832年,俄军建立起第一个最高军事学府总参谋部军事学院,为总 

参谋部培养军官。1855年,又建立炮兵工程学院。但这些院校连同原有的各 

类军校,还是无法满足对军官的需要。克里木战争前夕,军事院校毕业的学 

员只占军官队伍的12%左右,80%以上的军官没有受过专门的军事教育。19 

世纪60至70年代,陆军大臣米留金进行军事改革时,为扭转军官数量不足 

和质量低劣的状况,取消了过去的贵族武备学校,建立了2年制的军官学校 

和7年制的军事中学。前者招收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青年;后者课程与普通 

中学相近,主要是为军官学校输送学员。同时还建立了2年制的士官学校, 

非贵族出身的青少年也可以入学。士官学校由各军区开办。对军事学院培训 

的内容也进行了改革。院校改革之后,凡未经过军校而升任军官者,都要经 

过相当于士官学校水平的考试。通过这些措施,俄军军官的数量和质量都得 

到了一定提高。 

     在普、法等国的影响下,美国的军事院校教育也有了迅速发展。这突出 

表现在西点军校的改革上。这所位于哈得逊河湾的军校创办于1802年7月4 

日,其历史几乎与美国的历史一样长。开始,军校偏重于培养工兵技术人员, 

课程主要是军用民用工程技术。1802年至1814年,西点军校共培养了120 

名毕业生。第二次独立战争期间,他们中有100人在军中服役,其中有1/4 

伤亡。这些军官在战争中表现都很出色,由他们构筑的工事,没有一个被敌 

人攻克。在战后,西点军校于1815年曾濒临被取消的厄运。1817年6月, 

学校开始复兴,门罗总统任命西尔韦纳斯·塞耶上尉为校长。当时担任美国 

陆军部长的卡尔洪十分重视军官的培训工作。他认为,一批具有丰富阅历的 

军官,怎么估计也不过份。缺少良好训练的步兵,通过补充可以迅速投入战 

场。如果没有足够的优秀军官,特别是连、团级的军官,那么军队将处于纪 

律涣散的状态,最高指挥官的智慧也就变得不起作用。为了培养出一支在战 

争艺术上有较深造诣的军官队伍,他认为必须加强西点军校的建设,把它从 

单纯培养士兵的学校变成一个培养职业军官的真正学府。在他的支持下,西 

点军校从工兵部队完全独立出来,校长不再兼任工兵司令。塞耶被任命为西 

点军校校长后,学校得到扩建,开始培养高质量的职业军官,对学生系统地 

讲授军事艺术并开展科研工作。学校一方面把一批军人派往欧洲留学,学习 

和考察欧洲特别是法国的军事制度;另一方面翻译了大量法国军事文献作为 

教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