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怀孕的妻子(也是其亲妹),拆毁了许多埃及神庙,鞭笞埃及法老
的死尸等,使埃及出现了“前所未见、遍及全国的最大惨祸”,埃及人
深以为恨。在他统治末年,波斯、米底等地出现了暴动,并很快在埃及
引起连锁反应。冈比西镇压埃及暴动后,匆忙引兵回国,不料军旅途中,
猝死于叙利亚。
(3)大流士重振帝国
冈比西猝死成为全帝国沸腾的信号,“人民骚动起来,在国内,在
②
波斯,在米底,也在其他各省,发生了巨大的恶祸” ,巴比伦、埃兰、
埃及、亚述诸省纷纷独立。在波斯本部,有一米底僧侣高墨达冒充已被
冈比西秘密处死的胞弟巴尔狄亚(即司美尔狄斯),以免除兵役赋税3
年,没收部分波斯贵族的牧场、牲畜、土地和奴隶为号召,顺利地夺取
了政权。但这场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了。高墨达的措施触犯了波斯贵族的
利益,他们与出身王族的大流士勾结,暗杀了高墨达,推翻了这个为期7
个月的政变。此后两年,大流士一世出征19次,俘获9位国王,镇压了
这场几乎颠覆整个帝国的起义。
大流士平定国内形势后,意识到了地方势力坐大的危害性,为此对
① 希罗多德:《历史》,第199 页。
② 《贝希斯敦铭文》,见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商务印书馆1962 年版,第178
页。
… Page 63…
政治、经济、军事作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他把全国划分
为23个行省 (行省数目各时期不一,最多时达30个),每省设总督一
人,执掌一省之行政、司法、税收大权;另设督军一人,统领一省的驻
军。他们直接向皇帝负责,互不相属,以互相监督。为防止叛变,在总
督身边设“皇室秘书”,负责宣读中央下达的各项指令,另派“国王的
耳目” (亲信)到全国秘察地方军政人员的活动。军政分权的行省制与
监督体制的设立,有力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及地方军队的控制。军队是
帝国的支柱,为确保国王对军队的控制,大流士自任最高统帅,并参照
亚述兵制,采取了6项措施:(1)建立一支由波斯人组成的近卫军,包
括1000骑兵、1000枪兵和10000号称“无敌”的步兵,其人数保持不变,
如有缺员立即补足,因此希腊人称之为“不死队”。(2)在全国设五大
军区,每一军区长官统辖数省督军,直接向皇帝负责。设立军区既便于
中央指挥,亦可加强地方防卫,对军事管理有重大意义。(3)亲自规定
各省驻军的规模及其兵种人员,对军事要塞戍卫军队的人数也亲自核
定;同时,实行驻地调换制度,禁止本省人就地驻防。(4)利用腓尼基
人等海滨民族组建了一支拥有战舰千艘的舰队。(5)各级军官概由波斯
贵族担当。(6)每年定期检阅军队,国都附近驻军由国王亲自检阅,边
远地区则委派专员检阅。这些措施提高了帝国的军事威力。此外,大流
士还统一了币制,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网,规定了各省的贡赋制度。
通过以上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强了国力,确保了国王对军队的控
制。
在进行改革的同时,大流士也展开了一系列军事征服,向南重新占
领埃及,进而兵取北非的利比亚一带;于公元前518年,东进攫取了印
度的西北部;在西面与北面,为打击欧亚草原的西徐亚人,他组织了东
起中亚、西迄黑海北岸的远征,至公元前513年,亲率大军横渡博斯普
鲁斯海峡,兵抵乌克兰草原,虽折兵8万余众,却占领了色雷斯地区。
结果,他不仅恢复了帝国的版图,而且使之进一步扩大:东起印度西北,
西抵地中海东部沿海及爱琴海许多岛屿,南接北非,北达色雷斯,形成
了一个地跨三洲、古代西亚史上版图最大的帝国。
(4)帝国的衰亡
大流士一世一手建立起来的大帝国,不到百年便烟消云散。其由盛
而衰的转折点为希波战争。这是一场赤裸裸的侵略扩张战争,薛西斯曾
直言不讳地说:“如果我们征服了那些人(指雅典人)和他们的邻居,……
我们就会使波斯的领土和苍天相接了,因为我……把整个欧罗巴的土地
征服,把所有的土地并入一个国家,则太阳所照到的土地便没有一处是
①
在我国的疆界以外了。” 野心虽大,均以惨败而告终。战争结果表明,
波斯帝国赖以取胜的人海战术不是希腊密集方阵和优越的海上战术的对
手,这个强大的帝国被弱小的希腊击败了。波斯的锐气和实力,一挫于
马拉松,再挫于萨拉米湾,三挫于普拉提亚。最终,称霸世界不成,反
而丧失了不少既得土地。
希波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显赫一时的波斯帝国开始衰落。这场海陆
① 希罗多德:《历史》,第467 页。
… Page 64…
大战使帝国的专制统治发生了危机。波斯是一个奴隶制军事帝国,它依
赖强大的军事力量,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生活方式各异、语言、
宗教及风俗习惯不同的地区和民族纳入其版图,虽然大流士多方控制,
却未能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体。希波战争使帝国元气大伤,此后,渴望
自由的被征服诸邦不断爆发起义。巴比伦于公元前484年和公元前480
年先后两次暴动;埃及在公元前480、469、465年三度起义,而在公元
前405至公元前340年间,起义从未间断;其他地区亦不同程度地掀起
了反帝国的斗争,而小亚沿海诸邦,已于希波战争结束时获得独立。公
元前366年,波斯西部各省联合举兵造反,直到公元前359年才被镇压
下去。这种征服再征服、镇压再镇压的活动,进一步消耗了帝国的实力。
另一方面,自薛西斯以后,为争夺王位,父子成仇、兄弟反目、宫
廷喋血事件连接发生。从公元前465年薛西斯被杀开始,以后的六位国
君,无一善终,或死于廷臣之手,或在儿子刀下伤命。一次宫廷政变,
老王自知身陷险境,渴望亲人相救,儿子来了,不由稍感欣慰,不料儿
子却说:“我来是要你死。”世间恐怕再难有比这更残酷的了。宫廷内
讧使中央集权制逐渐变得有名无实。可以说,居鲁士和大流士一世是波
斯帝国的缔造者,薛西斯是继承者,以后诸王则贪图享受,为争权夺位
而自相残杀。帝国后期,无论是国王,还是各级官吏,都腐化堕落,大
兴吃喝之风。波斯贵族的习惯是一天只吃一餐,但这一餐,却从中午吃
到深夜,他们不务正业,每天最关心的就是吃,并要求味道鲜美,这当
然难守前辈开创的基业。
地方叛乱、宫廷内讧、统治阶级不务正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恶果。
它使地方势力坐大,国力严重削弱,整个帝国一盘散沙,亦使军备废弛,
军队训练松懈。更严重的是,由于连年征战,军队中出现了反淘汰现象,
强壮的、优秀的、英勇的都战死沙场,留下来的不是老弱便是残兵。因
此帝国末世,已仅存其名而无其实了,军队虽多,却属乌合之众,终无
大用。如阿塔薛西斯二世 (公元前404—前359年在位)于公元前401
年镇压其弟小居鲁士叛乱时,尚有卫队6000骑、步兵120万、滚刀战车
200辆,却被其弟的万余希腊雇佣军打得落花流水,侥幸取胜后,又不得
不眼睁睁地看着这支不足万人的军队横穿帝国腹地,安然返回希腊。军
队战斗力之弱由此可见一斑。
至亚历山大东征之时,波斯帝国的衰落已积重难返。末代皇帝大流
士三世,虽有百万之军,却素质低劣,训练极差,缺乏战术操练,因此,
人多根本无济于事。波斯步兵不是马其顿长矛方阵的对手,相反,这些
乌合之众正是方阵打击的好目标;波斯骑兵亦不复昔日雄风,不可与亚
历山大的铁骑匹敌。亚历山大以3万余众,经格拉尼库、伊苏斯、高加
米拉三次大战,便将这个衰落的帝国灭亡了。古罗马史学家阿里安对大
流士三世曾有一段精彩的评论,这也是波斯末世军力颓废的写照:“在
打仗上,大流士基本上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他的一生只是一连串
的灾难。自登极以来,一直没有一个喘息的机会。”即位不久,其军队
便在格拉尼库河畔遇上那次骑兵大劫;随即,小亚细亚诸邦相继陷落,
一直到西里西亚的海岸线也全部失守;稍后,他本人在伊苏斯遭到惨败,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妻儿老小成为阶下囚;再后,又丢失了腓尼基和整个
埃及;最后,高加米拉一战,波斯帝国的浩荡大军折损殆尽,他自己则
… Page 65…
成了弃国出逃的罪犯,犹如丧家之犬,“以国王兼囚徒的身份,顶着奇
耻大辱,囚禁在车中,仆仆风尘,终于死在本应最忠于他自己的人的屠
①
刀之下”,可谓众叛亲离,穷途末路,这是他一生的悲剧 。大流士三世
死后,他的帝国被亚历山大帝国所吞并。
① 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第108—109 页。
… Page 66…
七、公元前8—前3世纪印度的军事
古代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地理版图包括今日的整个南亚次
大陆。古代印度的历史分期,包括印度河文明时代、吠陀时代、列国时
代和帝国时代四个阶段。本章所涉及的时间跨度,包括吠陀后期 (公元
前9—前6世纪)、列国时代(公元前6—前4世纪)和孔雀帝国时期(公
元前4—前3世纪)。在此期间,印度经历了波斯、马其顿入侵,列国争
霸及摩竭陀崛起,驱赶外族,统一南亚次大陆,建立帝国的过程。因此,
其战争极为频繁,兵制、武器等亦有较大变化,尤其是在帝国时期,还
出现了论及军事思想的著述。所以,它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之地。
1。列国时代到帝国时代兵制的发展
(1)武装力量体制
①军队的构成。古印度的兵制,在很大程度上与后期吠陀时代 (公
元前900—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