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美国女画师眼中的西太后-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她为自己的两三个弟兄带大了孩子,并管理他们的家务,但最终没有逃脱一个断弦两年、子女众多的富有的官员的魅力。她也可以在这些孩子身上继续实践如何将他们抚养成人的理论。假如她再坚持得时间长一点,到死都不结婚,死后或许会得到一个为她建造起来的纪念牌坊,流芳后世。

  只有贵妇人、年轻的姑娘、不到17岁的男孩才会被太后请到宫内作客。一定的日子里满洲贵族和大员会被请来看戏,但在他们与太后和女官们的包厢之间总有高高的幕布挡着。有官职的王公贵族见太后的地方是朝会大殿。太后现在已年过六旬,比过去有了更多的自由,但通常他们只是见皇上一人,而且从不进内廷。那回欧洲马戏团在宫中表演的时候,我是第一次见到了几乎所有的亲王和满族官员。

  满人比汉人个头高,样子也较为健壮。他们喜爱锻炼,醉心于箭术、马术等等,并不像汉人那样轻视军事生涯。满洲贵族有世袭的军事等级,他们也由于箭术、骑术精良而得到升迁。现代的满族人变得几乎跟汉人自己一样爱好和平,不过仍然存有某些特征湿示他们的武士血统。

  他们都穿着普通汉人的服装,虽然有在汉人被满人征服之后,实行〃雉发留辫〃对汉人是一个屈辱的标志这样的说法,可皇上本人和所有的满洲贵族全都雉发留辫的。他们脚上是白色小羊皮靴底的缎面靴子。他们戴的帽子,夏天的用草细细地编成,冬天则用毛皮,帽顶覆盖着红丝流苏,流苏上是一颗表明品级的宝石顶珠。顶珠之内,与他们的官阶相应,几乎呈叨度角地拖出一簇夹杂着孔雀翎子的宝石头饰。冬天他们穿漂亮的紫貂短袄。除了这些紫貂短袄之外,中国人总是将毛皮用作里子,从不穿在衣服外面。

  在颐和园看马戏表演的时候,我看见满洲贵族着的是漂亮的夏日宫廷服装,绣有双龙,长过膝盖。他们的腰部束得紧紧的,肩背极为壮实宽厚,这使他们至少看上去肩膀很宽,本来就不错的身材显得更为出色了。可以一目了然的是,皇上是年轻贵族〃时尚的镜子和外形的准的〃。他们都尽力向他那样细挑的身材靠拢,甚至模仿他的一举一动。不过这些年轻的纨绔子弟带在身上的装饰品要比皇上不知多到多少。这些装饰品中最美观的是带扣,有玉雕的,有红石英的,还有的用黄金雕琢得漂漂亮亮,再嵌以宝石。他们的腰带上也吊挂得琳琅满目——绣花的扇套、筷套、刀套,以及包括表在内的其他许多别的装饰品。表是每一个中国绅士服装上必不可少的附件,放在一个美观的绣花套子里,再吊挂在腰带上。套子前面是搂空的,这样可以显露出里面做工考究的表壳,通常镶嵌了宝石、涂了漂亮的珐琅质,或者雕琢得稀奇古怪。表壳连着一根类似表链的东西,是丝线编的,花式别致,末端通常带上一块雕工精致的玉、红石英,或是别的什么奇石。

  满族妇女的袍子长而宽松,从肩上一直垂下来,从不显明腰部的线条,也不露出身体的轮廓,而男子则将袍子束得紧紧的,对拥有细瘦的腰身极为自豪。

  汉族的社会风俗习惯而满族人也接受的,有〃纳妾〃一项。但就其实际的存在形式看,称之为〃一夫多妻〃也许更合适。妾,也称偏房(我下面就这么称呼)是自己家里正规的一员,并没有人认为她娶到夫家后地位的稳固就会比不上正妻。虽说只有正妻才拥有法律地位,社会风俗给了偏房相等的权利,她并不比正妻容易受抛弃。我想中国总会有男人休掉自己的偏房的,如果他们富到足以娶一个到多个偏房的话,但他们将被整个社会所不齿。

  中国男子一成年马上就结婚。他父母会为他选择一个社会地位相同、又拥有某些做他妻子所必不可少的特点的姑娘。这就是正统的妻子,是第一的,而且永远第一,位于未来可能娶的任何人之前。偏房的地位跟正妻常常是一样的。她通常由男子自己选择,家里可能穷了些,但一定是良家,她本人也是个诚实的年轻姑娘。

  她进了夫家家门之后就受到了男子的妻子和母亲——要是那男子的母亲还健在的话——的接纳,取得了她在这一家庭中的地位。虽然她不得不向正妻表示殷勤和应有的尊重,却仍拥有自己的仆人和自己的权利,也过着自己独立的生活。正妻在某些事情上的权力完全压倒偏房,但一般来说她们都感情融洽地住在一起。正妻总比偏房早到夫家几年,而且通常年龄比她们大,即使不考虑到她的法律地位和她在家庭中居第一的位置,单单这一点就使她有理由得到她们的尊敬。正妻在场时,偏房是站着的,要正妻叫她们坐才能坐。如果她们生了孩子,孩子称正妻为〃母亲〃;虽然那真正的母亲对孩子的抚育教养并不会撒手不管,但假如她是偏房的话,孩子是对她直呼其名的,而且在重大的事情上,她对这孩子的权力不得不让位于正妻。但正妻既很少对偏房滥用这种权力,也很少对孩子滥用这种权力,除非她认为这是出于孩子的利益,不然决不会有所干预。

  理论上,按照我们的观念,对美国和欧洲妇女来说,这会是件很悲惨的事。可是实际上,就它在中国的存在和对中国妇女而言,似乎运作得很好。中国人住宅的布局也是很适应这样一种生活的。数个庭院,四周都有房屋围绕,而每个庭院及其房屋就是一个单元——一个独立的居住区——这一单元则是一个大的整体的一部分。

  妻妾融洽地住在一起,仿佛是亲姊妹。正妻显然为偏房优良的品行和端庄的外貌而自豪,她们之间似乎极少有妒嫉存在。

  倘若偏房在官绅和贵族家族之中的地位是如此,可以想像她在皇帝的家庭之中地位要比这高多少,可以想像皇帝的一个偏房会被怎么看待。自己的女儿被皇帝选作偏房,这在最高等级的满族家庭中是视为一件荣誉的。当然他们更愿意她成为正妻,这样她权力会更大,但他们没有人会对自己的女儿作为偏房与皇帝结合犹豫不决,因为如此一来她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皇帝的母亲,况且她凭藉这次婚姻又的确成了皇室的一员,也受到了相应的待遇。她的级别高于任何公主和宫廷女官,皇帝的正妻和在她之先娶的偏房之下就是她了。她的位置在正妻即皇后的旁边。在宫中人们是用与皇后同样的名号称呼她的,那是个意为〃女主人〃的满语。她不能穿戴明黄色,这不假,可她仍然能穿戴杏黄色,而别的宫廷女官就没有一个能如此。

  这些偏房并不是因为某些体貌上的原因而从众人中找出来的,她们之在宫中不是皇帝心血来潮的结果。她们都出自这个国家最高等级的家庭。如果皇帝的母亲健在的话,通常是皇帝的母亲像选正妻那样仔仔细细地将她选来的。她的地位低于皇后,不过仅仅是在名义上。倘若正妻和名位在她之前的偏房死了,她自己甚至也能成为皇后。中国皇帝没有〃后宫〃,但偏房可以要多少有多少。她们每人都有自己的住所和自己的位置,就像正妻一样,并不一定要以自己身体上的魅力来维持这一位置。要是她有了孩子,她可能被耀升至其他没有孩子的偏房之上,当然正妻是永远也超不过的;即使她没生孩子,总还有自己另外的住所,而且也被承认为皇室成员之一。光绪皇帝拥有两位妻子,宫里对她们俩的称呼是相同的。我这次记述自己的经历时,说的仅仅是正妻,因为同时说起两位皇后容易产生混淆,况且还有个太后在,又因为这一次的正妻个性强得多,性格也较吸引人。
 
第二十七章 中国人的送礼
 

  中国人送礼的规模大得了不得,到处如此。而在中国,宫廷之外流行的,宫廷之内当然也免不了。北京人将宫廷称之为〃里面〃,就是说,这一帝国的中心。各种风俗和习惯从这一〃里面〃通过直达中国边境的数千条交通要道涌向该国的其他地方,犹如涌出心脏的血液,同时它们也会带上外面民间活动的印记。我不知道在送礼这一点上,这种习俗是从〃里面〃传到〃外面〃的,还是〃外面〃传到〃里面〃的,不过全中国普遍都这样。但就其规模而言很可能是到了宫里之后才大到了极点的。 
  生死嫁娶全都以礼物为特征,新年之际送礼活动更是达到了高潮。那时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不是与别人你送我我送你的。接下来的是生日。中国人祝寿的那种铺张程度是我闻所未闻的。品级越高,年纪越大,祝寿的规模就越是显赫,送来的寿礼就越是丰厚。我第一次看见的是为皇上祝寿,对川流不息地往宫里送的寿礼数量之众多、样式之精美惊愕不已。但到了太后的诞辰,这一切被远远超过了。太后的岁数比皇上的大,而寿礼的数量和价值是与年龄成正比的,所以太后的寿礼就更多、更精美。这寿礼的数量与精美的程度还根据品级调节,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领班收到的寿礼肯定会叫西方人目瞪口呆,其数量与精美的程度当然远远超过各部尚书所收到的;而各部尚书的寿礼比起之中书章京的来,其丰厚的程度无疑又要超过了。

  宫内每个节庆日、周年纪念日以及重大的典礼都以送礼为特征。难得有一天没有礼物送进宫内,难得有一天没有礼物送往宫外,难得有一天〃里面〃的人不将礼物彼此相赠。太后和皇上收到的礼物最多,当然送出的也最多。我觉得这似乎是太后最大的奢侈。每当季节变换的时候,她就一视同仁地送给皇后和公主、女官们应时的鞋和绸缎、服装、首饰。女官们不仅在季节变换时收到这些衣物,她还在每个节庆的日子给她们许多礼物。另外,宫里人穿的昂贵的宫装几乎全部是她送的,连同上面的绣花每件值到300元至600元。她还送头饰和许多镶宝石的首饰给女官们。满洲贵族举行婚礼按规定是必须事先上报宫廷的,届时太后会送给新娘绣品。首饰和整匹整匹好看的绸缎。近臣生孩子,她会送去美观的装饰品让新生儿戴。甚至某些人死亡,她也会给此人的家属送去可观的礼物,或者是供死者穿戴的衣服首饰,如果死者是位长期守寡的孀妇,而且一生乐善好施的话。

  公使馆的太太们首次在宫里受到接待时,太后自然按照中国宫廷的习俗向每个人赠送了礼物。等到拳民运动后这些太太第二次受到接待,并再次收到太后赠送的礼物之后,这惯例就建立起来了,而且这些太太似乎也很高兴。不幸的是,这一行动被理解为太后想哄骗、讨好外国人,以便改善列强对自己的待遇。事实的真相是,她喜欢扮演大老棺的角色,从不将社交与政治混为一谈。我可以确信,她只是任性而为,根本没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最初的很少几次接见(当时送的礼物倒的确是昂贵的)之后,太后在露天招待会时赠送的是不起眼的小礼品,于是受到了嘲笑。其实这是因为太后听说这些太太不愿接受她第一次所送的那样的厚礼,所以改送了不值钱的纪念品。最后,公使们要外务部请求太后在接见时不要再赠送礼物,于是这一习惯也就废止了。不过太后私底下仍然是送礼不辍,在中国的四大节日,她不但给露天招待会上接待过的,而且给使馆所有的太太都送去了鲜花、水果和甜食。任何公使离开北京,她都会送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