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政治史-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展,迅速实现工业化,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同西欧的经济差距有所缩小。 

50年代末、60年代初起,各国先后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但改革的 

方向和程度不尽相同,开始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体制。各国的国内政治 

路线和对外政策也出现差别。60年代后期起经济增长速度普遍降低,出 

现较多困难。到 70年代,经济困难加剧,多数国家市场供应紧张。70 

年代各国先后出现持不同政见者的活动。 

     南斯拉夫。50年代初推行工人自治,由工人委员会全面负责企业经 

营。1965年起赋予企业支配大部分利润、决定投资和价格的权力,由计 

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治上实行联邦制和地方自治,各共和国和区享 

有很大自治权,联邦政府仅管理全国性事务,在为数不多的领域发挥协 

调地方和自治团体利益的作用。集中统一的南共联盟在多元政治结构中 

发挥引导作用,不直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这种自治制度在当代世界 

各国中是非常独特的。它建立在多民族和多宗教,任何民族的人口都不 

占多数,各民族的历史关系复杂,组成统一国家的历史极短,并且处在 

极其特殊的国际地位等显著特点的基础上。实行自治制度后,在铁托在 

世时,南斯拉夫在东欧各国中是政治较稳定、经济较活跃的。南斯拉夫 

奉行自主、非集团、不结盟的对外政策,与东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 

保持良好关系,在国际事务中有广泛影响。 

     波兰。哥穆尔卡执政后推行一系列改革。在政治上,扩大议会权力, 

使其充分行使立法权;允许其他政党发挥较大作用;根据天主教影响广 

泛的特点放松对教会的限制;取消书刊检查。在经济上,解散80%的农 

业合作社,成为个体农民比重最大的东欧国家;扩大企业自主权;恢复 

工人委员会。改革经常面临来自苏联等国的政治压力。60年代改革停顿, 

行政主导的工人自治会议接管工人委员会的职权,恢复书刊检查,财政 

经济状况下降。1970年12月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工人为抗议提高食品价 

格举行罢工和游行,政府派保安部队干预造成伤亡,随后什切青罢工委 

员会接管城市权力。事件导致哥穆尔卡下台,盖莱克任波党第一书记。 


… Page 34…

盖莱克执政后,提高工人收入,刺激消费,大量借外债发展工业。通货 

膨胀隐患并未消除。1976年再次因物价问题发生大规模罢工和游行。 

     匈牙利。卡达尔执政后实行广泛的和解政策,努力消除1956年10 

月事件的后果。在政治上,解散保安部队;匈党各级领导人不在政府任 

职,广泛任用党外专家;对绝大多数10月事件参加者不予追究,鼓励流 

亡海外者回国。在经济上,提倡农民自愿加入合作社,提高农产品价格; 

重点发展轻工业。国内政局迅速恢复稳定。1964年起制订计划和市场两 

种机制相结合的经济改革方案,1968年全面实施。内容包括:扩大企业 

自主权;改变价格形成机制,实行固定、浮动、自由三种价格;允许发 

展私人经济和外资企业;国家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指导经济。新体制促进 

了经济发展,使匈成为经互会中经济体制最灵活、市场最繁荣的国家。 

卡达尔因此获得较高声望。70年代中期世界性石油危机后,匈未能及时 

调整政策,经济陷入困境。 

     捷克斯洛伐克。苏军占领后, 《行动纲领》被废弃,仅联邦制得以 

实行,斯洛伐克获得自治权利;继续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同时提高物价、 

控制工资、增加消费品供应;大批捷共党员退党或被开除;公众中滋生 

追求物质生活的风尚,远离政治。捷工业基础较好,经济发展水平在东 

欧各国中仅次于东德。70年代起,包括杜布切克在内的改革派人士不断 

发表不同政见。1977年1月原捷共干部、知识界人士等数百人签署并发 

表“七七宪章”,要求当局奠定国家法律和国际公约,在国内外产生广 

泛影响。 

     民主德国。1953年以后政局尚属平稳。由于大量人口通过西柏林外 

流,于1961年8月修筑柏林墙。1963年实行新经济体制。内容包括:组 

建大型工业联合体;减少计划指标,扩大企业权限;主要以利润衡量企 

业工作并与职工收入相联系。70年代初改革停顿。1971年昂纳克(1912 

—1994)取代乌布利希任统一社会党中央第一书记。昂纳克强调提高生 

产率、经济集约化和提高社会福利。东德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联和其 

他东欧国家,但落后于西德。 

     保加利亚。日夫科夫(1911—)自1954年长期担任保共中央第一书 

记,政局平稳。60年代中期起改进管理经济的办法,减少计划指标,加 

强物质鼓励,在农村组建农工综合体。 

     罗马尼亚。1965年齐奥塞斯库 (1918—1989)任罗共中央第一书记 

后,坚持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仅限于企业可根据国家计划制订其生产计 

划报国家批准;强调高积累、高速度和发展重工业,从70年代末起经济 

 日益困难;罗共的作用和齐奥塞斯库个人的权力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个 

人崇拜,思想教育不断强化;奉行独立的对外政策,反对苏联充当社会 

主义运动的中心,较少参加华约军事活动,反对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注 

重发展与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有广泛影响。 

     阿尔巴尼亚。霍查(1908—1985)长期担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 

第一书记;保持计划经济体制;坚持传统的政治路线,主张“不断革命”, 

60年代末开展“文化革命”,在阿党内多次进行政治清洗;在对外关系 

上长期保持孤立,与南斯拉夫的关系随苏南冲突破裂,60年代初与苏联 

决裂,停止参加华约和经互会活动,70年代后期结束与中国的友好关系, 

长期拒绝与美国等国发展关系。 


… Page 35…

                        3。西欧复兴与西方联盟 



      (1)主要西方国家的政治与经济 

     在完成战后恢复与重建以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普遍较快。随着新 

兴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 

会经济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水平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各国 

在50—60年代都发生过经济衰退,但其影响有限。西欧和日本经济复兴 

使西方国家间力量对比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在经济发展、各阶层生活水 

平普遍提高的背景下,多数国家政局稳定,政府更迭在民主制度范围内 

进行,政策的连续性相对较强。60年代后期各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社会 

动荡。 

     美国。经济保持领先地位,但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相对下降。艾森 

豪威尔主张“新共和主义”,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推动社会福利立 

法。美国把苏联率先发射人造卫星视为对其领先地位的重大挑战,遂积 

极改进教育制度。1961年肯尼迪 (1917—1963)任总统后大力刺激经济 

增长,推行“新边疆”计划,解决国内社会问题。肯尼迪遇刺身亡后, 

新总统约翰逊提出建设“伟大社会”,继续推动社会立法。50年代中期 

以后,反对种族隔离的黑人民权运动高涨。60年代中期在黑人牧师马 

丁·路德·金倡导下达到高潮。1968年金遭暗杀,激起全国抗议浪潮。 

在民权运动推动下,通过了一系列有关的社会立法,黑人社会地位显著 

改善。60年代后期还发生反对政府扩大越南战争的运动。 

     英国。从50年代后期起发展速度慢于多数西方国家,在世界经济中 

的地位急剧下降,政治影响也随之减弱。50年代初期拥有核武器。1956 

年曾因出兵苏伊士运河陷入孤立。积极维护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但对是 

否参加西欧联合犹豫不决。1964年工党执政后推行广泛的社会改革,并 

决定到1971年从苏伊士运河以东地区撤出大部分军事力量。 

     法国。社会动荡最剧烈的西方国家之一。第四共和国政府更迭频繁, 

无力结束在阿尔及利亚的战争。酿成严重政治危机。1958年6月戴高乐 

接管政权,经公民投票,于10月成立总统享有很大权力的第五共和国。 

戴高乐任总统。此后几年,国内因阿尔及利亚问题尖锐对立,反对阿独 

立的势力两次发动叛乱均被平息。1962年阿独立后政局渐趋稳定,经济 

发展迅速。戴高乐奉行独立于美国的对外政策,积极推动欧洲联合,坚 

持发展独立的核力量,提高了法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1968年5月巴黎大学生因教育改革问题举行抗议活动,随后蔓延到 

全国各界,发生上千万人参加的罢工、游行、占领工厂等,提出广泛的 

社会改革要求,全国陷入瘫痪。30日戴高乐在军队支持下宣布解散议会, 

允诺某些改革。6月举行议会选举,戴高乐派获胜,局势逐渐平静。1969 

年3月再次发生900万人参加的全国性罢工。4月戴高乐在关于地区改革 

和参议院改革的公民投票中失败,被迫辞职。1968年5月的事件是60 

年代末席卷西方多数国家的广泛抗议浪潮的最高潮,反映了冲破传统秩 

序的强烈要求。各国的政党、工会等传统社会政治组织都未能在其中发 

挥显著的作用,新左派、民权、女权、和平、环境保护等非传统社会运 

动以及各种非主流文化运动随之兴起或发展。 


… Page 36…

     联邦德国。经济高速发展,50年代中期经济实力超过英法两国。企 

业中普遍建立有职工代表参加的企业委员会,劳资纠纷远少于其他西方 

国家。1955年恢复主权并在北约范围内重新武装。1959年社会民主党通 

过哥德斯堡纲领,宣称是思想自由的人民的政党,信奉根源于基督教道 

德、古典哲学和人道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混合经济,市场机制和 

政府管理相结合,企业内劳资双方平等共决;赞同参加西方联盟。60年 

代初社会民党力量增强,60年代中后期参与执政并成为主要执政党。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到70年代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西方第二经济 

大国。1955年保守的自由党和民主党合并组成自由民主党,长期单独执 

政,形成与主张变革的主要在野党社会党长期对立的格局。自民党内派 

系繁杂,与官僚和财界关系密切。1954年将保安队改为自卫队。50年代 

中期“重返国际社会”,先后与苏联复交、加入联合国。1960年签订新 

日美安全条约,强调日本承担防卫义务。1969年日美达成协议,美国于 

1972年将冲绳的行政权移交日本。50—60年代各界广泛开展反对美国驻 

军、反对日本重新武装、要求改善工人经济状况等国民运动。 



      (2)西欧联合的起源与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