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宗教史-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击战争。荷兰看到仅凭武力难以征服亚齐人民,便改变策略,采纳荷兰伊 

斯兰学家、印尼土著事务顾问施努克·胡尔格龙涅的建议,收买封建王公贵 

族,孤立和打击伊斯兰教势力。在荷兰殖民者的威逼、利诱下,亚齐的大封 

建主和上层穆斯林陆续投降,于 1898年成立了效忠荷兰人的伪政权。1903 

年,亚齐苏丹被捕,被迫承认国家主权属于荷兰。1913年,亚齐沦为荷兰殖 

民地。 

     荷兰殖民者在逐步占领印度尼西亚的同时,慑于伊斯兰现代主义的影响 

力,采取限制伊斯兰现代主义传播的政策,手段之一就是严格审批穆斯林去 

麦加朝觐,控制这种思想的来源。但每年仍有大批朝觐者外出。由于占领马 

六甲海峡的英国殖民当局鼓励外籍穆斯林移居其海峡殖民地,对取道新加坡 

到中东旅行不加限制,于是每年都有大批的印尼穆斯林假道新加坡赴开罗、 

麦加等地朝觐或游学。结果,外来宗教思想,特别是盛行于中东地区的伊斯 

兰现代主义思潮,逐步渗入马来半岛及印尼各主要岛屿。 

     1906年,新加坡出现了东南亚第一个用伊斯兰现代主义观点阐述社会、 

宗教和经济问题的马来文刊物——《伊玛目》。其创始人为苏门答腊密南卡 

包地区的伊斯兰学者塔希尔·哲拉鲁丁(1869—1957年)。哲拉鲁丁出生于 

一个宗教学者家庭,其堂兄曾任麦加圣寺沙斐仪派教长,印尼早期的现代改 

革派人物大多是他的弟子。哲拉鲁丁青年时代曾在麦加居住10余年,后来又 

在开罗学习4年,是埃及现代主义的重要人物拉希德·里达的好友,深受里 

达的老师穆罕默德·阿布杜改革思想的影响。晚年在苏门答腊、雅加达等地 

讲学,传播伊斯兰现代主义宗教改革思想,在印尼伊斯兰教学术界享有崇高 

的威望,被誉为印尼“伊斯兰教革新派的先驱”。 

     在哲拉鲁丁的倡导和影响下,苏门答腊和爪哇的伊斯兰教界出现了一批 

自称为“新派”的宗教学者。他们不满于苏非派的传统教义和礼仪,认为伊 

斯兰教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首先需要对它的社会学说、哲学观念、法律制 

度加以认真的思考,进行必要的革新以恢复其活力。1909年,新派在巴东设 

立了第一所现代学校,后来又在巴东巴央设立一所“模范”现代学校,作为 

其推广现代教育的基地。学校除教授宗教课程外,增设了阿拉伯语、地理、 

历史等学科,并采用埃及课本。1911年,新派出版了双周刊《启蒙》,成为 

印尼伊斯兰现代主义的喉舌。 

     伊斯兰现代主义的宗教改革思想不久又从苏门答腊的密南卡包传入爪 

哇。1905年和1915年,新派在雅加达开办了两所现代学校,用马来语、阿 


… Page 67…

拉伯语和荷兰语授课。1911年西爪哇以沙斐仪派一批拥护革新的伊斯兰教师 

为核心,首次成立了一个新派宗教学者组织——伊斯兰教师联盟。1915年, 

在巴东巴央成立了一所穆斯林女子学校。伊斯兰教师联盟于1916年创建了一 

所学校、一所孤儿院,还组织盟员从事印刷、编织、农业生产等经济活动。 

     1912年,自麦加归来的爪哇伊斯兰学者艾哈迈德·达赫兰(1868—1923 

年),在日惹组建了一个新派组织——穆罕默德协会,宣称伊斯兰教以理性 

为基础,它与现代科学的发展是一致的,而外来的“迷信活动”和陈规陋习 

则应予清除,以维护信仰的纯洁性。这一伊斯兰教新派组织以受过现代教育 

的宗教学者和城市知识分子为核心,其任务是宣传伊斯兰现代主义的革新主 

张,改革传统的礼俗,研究伊斯兰教学术思想,发展现代宗教和文化教育, 

增进穆斯林社会的福利。为抵制乡村地方习俗和基督教势力的传教活动,穆 

罕默德协会提出了布道计划,进行广泛的传教运动。由于不断遭到传统派伊 

斯兰教师的强烈抵制,该协会初期发展比较缓慢,到1925年仅有会员4000 

余人,学校55所,医院2所。此后协会向苏门答腊地区发展,在密南卡包吸 

收大批新会员,仅5年,人数猛增至24000万人。到1938年,协会在印尼各 

岛屿均成立了分会,号称拥有25万会员,成为全印尼最大的宗教组织。拥有 

清真寺834座,图书馆31座,学校1774所。 (参阅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 

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但是,长期以来,该协会只热衷于伊斯兰教内 

部的改革,满足于发展现代宗教教育,改善福利,进行发展信徒、传教布道 

等活动,很少参与政治斗争。特别是在印尼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兴起之后,穆 

罕默德协会更加置身于民族解放运动之外。因此,它在宗教思想上也越来越 

向封建正统派靠拢。 

    20世纪初,印尼民族资产阶级建立了一些群众组织和政党,其中有的是 

以伊斯兰教为旗号组织起来的。1911年,印尼花裙商在梭罗成立了“伊斯兰 

商业联盟”,次年改名为印尼“伊斯兰联盟”。其基本纲领是:提高穆斯林 

的文化素养和物质福利,维护盟员的物质和精神利益,奖励民族企业,振兴 

伊斯兰教并捍卫伊斯兰教的纯洁性。它不是一个激进的政治组织,其领导人 

佐克罗·阿米诺托曾多次宣布,联盟无意推翻荷兰的殖民统治,主张“与政 

府合作,尽力协助政府”。至1913年,联盟已有盟员8万多人,并在全国各 

地设立了支部。由于内部在思想上存在分歧,1916年,联盟的密南卡包支部 

发生分裂:坚持宗教改革的现代派称为“白卡联盟”,而以苏非派教师为核 

心的传统派则自称“红卡联盟”。1912年成立的穆罕默迪亚组织虽然比伊斯 

兰联盟更讲究宗教信仰,但是在政治方面却十分激烈。 

     1901年,马来亚伊斯兰教革新派学者伊本·艾哈迈德·哈迪移居新加坡, 

与当地穆斯林学者创办了著名的伊斯兰教革新杂志《信念》,宣传宗教改革 

和复兴伊斯兰文化的主张。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哈迪于1907—1919年在新 

加坡、马六甲和槟城创办了宗教和世俗学校,招收穆斯林学生入学,以改变 

文化落后的状态。当时的柔佛苏丹国,是马来半岛历史上第二个伊斯兰国家, 

信奉逊尼派教义,实行伊斯兰教法和世俗法相结合的制度。1914年,柔佛苏 

丹国沦为英国的保护国。 

    在菲律宾,1899年,美国迫使菲律宾苏禄伊斯兰国签订协定,承认其宗 

主权,但保留苏丹的权力。1903年,菲美战争后,美国在苏禄建“摩洛省”, 

实行军事统治。1915年,美国驻摩洛省总督与苏禄苏丹基朗二世签订协议, 

苏丹放弃在苏禄的世俗统治权,仅保留伊斯兰教宗教领袖地位。 


… Page 68…

                         十一、印度的伊斯兰教 



     至19世纪后半叶,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一带已完成伊斯兰化的进 

程,伊斯兰文化在这两地和印度其它的穆斯林地区得到广泛的发展。1857— 

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后,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殖民当局对穆 

斯林采取歧视和排斥的政策,一些印度穆斯林学者开始致力于伊斯兰社会的 

复兴,出现了一股改良主义思潮。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为赛义德·艾哈迈 

德汗(1817—1898年),他领导的伊斯兰现代主义运动,后来成为印巴次大 

陆伊斯兰教界最有影响的社会运动之一。 

     艾哈迈德汗出身于德里一个封建贵族家庭,青年时代曾供职于英国东印 

度公司,但与有名无实的莫卧儿皇帝保持着联系。民族大起义期间,因有功 

于英国殖民当局而被赐封为爵士。起义失败后,他成为印度穆斯林的领袖。 

1859年7月28日,他在德里大清真寺发表讲话,代表15000名穆斯林,对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宣布大赦表示感谢。 

     艾哈迈德汗政治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859—1870年,他极力缓和 

印度穆斯林群众的反英情绪,号召穆斯林与英国人合作,做英王保护下的“顺 

民”;1871—1884年,他强烈谴责日益高涨的泛伊斯兰主义和哈里发运动, 

认为这是危险的“政治冒险”,宣称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迄今世界上最美 

好的现象”;1887—1898年,随着印度民族主义组织——印度国民大会的成 

立,他转向穆斯林政治分离主义,认为印度穆斯林人数较少,文化落后,政 

治不成熟,经济贫困,如果与国民大会合作,势必会被强者吞没。 

     艾哈迈德汗是伊斯兰现代主义运动的先驱。他最先提出伊斯兰教是一个 

单独的民族和社会文化体系的理论。其一生的主要活动在于改革传统的伊斯 

兰教教育。这也是他所领导的现代主义运动的基本目标。他认为,印度穆斯 

林之所以受剥削、被奴役,其根本原因在于文化落后。因此,只有改善教育、 

提高文化素质,才是改变现状的唯一出路。早在1859年,他就提倡以英语为 

教学语言,发展西学,引进西方科学技术。1864年,他发起成立了“科学学 

会”,又于加齐普尔创建了一所现代学校。1868年,在他的积极倡议下,印 

度北部几个地区成立了穆斯林教育委员会。1874年,他以英国剑桥大学为蓝 

图,拟定了建立“盎格鲁—东方伊斯兰学院”的计划。4年后,该学院于阿 

里迦正式成立。学院是一个跨宗派的教育机构,招收逊尼、什叶两大派别的 

穆斯林学生,同时还录取了一定比例的印度教学员。这所学院注重解放思想, 

发展人文科学,培养科学的实证观和实用主义的政治才干,造就了一批新一 

代的穆斯林精英,为以后印度穆斯林分离主义运动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1886 

年,为了在印度穆斯林中普及西学,艾哈迈德汗成立了“盎格鲁—东方教育 

会议组织”。该组织以乌尔都文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科学技术著作,并要 

求以乌尔都语为学校的第二教学语言。 

    在宗教思想上,艾哈迈德汗提出了一些伊斯兰现代主义的改革主张。他 

曾在德里的瓦利乌拉学校接受复兴伊斯兰教的思想和思辨哲学,但没有停留 

在伊斯兰教的原旨教义上,而是以此为基础,对原旨教义加以重新解释。艾 

哈迈德汗认为,宗教作为一门学科,其宗旨是确立伦理原则,它的本质是真 

理而非信仰。既然是真理,宗教当然可以借助理智加以认识,并同自然法则 

相一致。这样,理智和科学就成了艾哈迈德汗宗教观的两大支柱。正是从理 

性和科学的观点出发,艾哈迈德汗提出了经注学的15点原则。他在重申伊斯 


… Page 69…

兰教基本信仰的同时,极力调和宗教与理性和科学的矛盾。这样,他的一些 

观点使他在一系列问题上脱离了传统教义的束缚。他认为,9世纪以后编纂 

的圣训,大多是不可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