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推背图 60象探讨详解-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40年,延州之战(延州:今陕西延安),宋军大败,丧兵近万人。
  1041年,好水川之战(在今宁夏隆德西北),宋先后丧兵数万。
  1042年,定川寨之战(今宁夏固原西北),宋军又败,丧兵万余人。
  1044年,迫使宋承认西夏独立,每年赐给西夏银绢22万两/匹。
  1067年,20岁的神宗即位后,启用王安石变法,欲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文人王韶上表《平戎策》三篇,是渐次剿灭西夏的战略战术,得到王安石的极力推荐。
  2。战西北王韶连捷,拓疆土包围西夏
  在对西夏问题上,王安石力排众议,派王韶出兵西北,授予全权处理前线军务。
  1071~1073年,王韶实践了《平戎策》的前期战略。收复5州(今甘肃境内),招抚吐蕃部落30余万人,开拓边疆二千余里,恢复了安史之乱前由中原控制该地区的局面,形成了对西夏的战略包围。
  这是北宋开国结束割据以后,80年来最大一次胜利,宋神宗坚定了剿灭西夏的决心。王韶要求进兵西夏,神宗却拒绝了,并收了王韶的兵权,不久就彻底贬了王韶。奸臣谗言是一方面,神宗不愿王韶拥兵自重或许是本因――澶州兵变、陈桥兵变的教训,或令神宗心有余悸。
  3。大举平戎,西北惨败
  1081年,神宗趁西夏政 变内乱,发动西北五路大军会攻西夏灵州: 
  宦官王中正率河东6万兵、6万余民夫出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
  种谔率9万余兵出鄜延;
  宦官李宪总领熙秦7军共3。9万出熙河;
  神宗的外叔祖高遵裕率蕃、汉步、骑兵8。7万,民夫9。5万出环州;
  刘昌祚率兵5万出泾原路;另诏吐蕃兵3万侧击凉州(今甘肃武威)。
  5路军不设主帅,实际由皇帝遥控,做总指挥。神宗想凭借这50多万军民一举荡平西夏。
  当时西夏垂帘听政的梁太后采用一老将军之计:坚壁清野,纵敌深入,集精兵守要地,遣轻骑抄绝其粮道,待其粮草不济,不攻自败。
  宋军长驱疾进,不到一月就被西夏断了粮道。十一月十九日,夏军决黄河七级渠水淹灌泾原、环庆宋兵营垒,宋军冻溺饿死者甚众。朝廷下令撤兵后,途中又遭到西夏军队袭击,大败而归,共约40万人丧生。
  宋神宗并不服输。1082年,神宗派徐禧在横山一带筑城——这也是《平戎策》中的战略方案:「进筑」之法,作为蚕食西夏的桥头堡。徐禧选定了永乐(今陕西米脂西北),沈括'1'等认为永乐易攻难守,不宜筑城。徐禧不听,筑城毕,神宗赐名「银川寨」。
  十余日后,西夏发兵30万攻永乐,沈括等人的战策都被否决,结果城被围,水源被断,「凿井不得泉,渴死者大半」,沈括等「援兵及馈运皆为夏大兵所隔」。九月二十日,永乐城被攻破。此战,宋军将校、兵卒、役夫,及与宋并肩作战的外族军士丧生约20万人。
  两番大败,北宋元气大伤。
  4。「韶华虽好春光老」
  王韶的《平戎策》虽然理论上没有问题,但是在当时的现实中,却是不切实际的,行不通的。王韶初期实践的成功,是他能得到朝廷的信任,能统一指挥前线,而且,是对手很弱的前提下取得的。
  北宋当时已经腐bai了,机构臃肿,将士养尊处优没有战斗力,重文轻武,文臣内斗,没有人和军队能执行《平戎策》的战略。后来神宗5路发兵伐西夏时,五路大帅内部还不合,两个宦官、一个外戚皆非将才,神宗总领兵权遥控指挥,怕将帅拥兵自重……
  有华无实的《平戎策》,虚有其表的大宋王师,面对强敌焉有不败?
  5。 王韶恶报而亡?
  1071~1073年,王韶征伐西北建功立业时,焚杀羌民,即使是老弱者也不能免,被杀者有万人以上。甚至要提拔部下时,有时让他们「杀降羌老弱,他用人头数给部下以记功晋级」(见《宋史。王韶传》等书)。
  王韶晚年良心不安,又得了怪病:「韶晚节言动不常,颇若病狂状」,胸部生了一个恶疽。大夫来看病时叫他睁眼,韶曰:「安敢开?斩头截脚人,有许多在前。」后来恶疽溃烂,「洞见五脏而死」。
  …………………………………………………………………………
  五、史家之叹——变法功过显,是非两重天
  如果医生给病人开的药,不对症,不适合病情,能因为药好,就说大夫是名医吗?--王安石的改革,实际上连「药好」都算不上。
  史家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评价截然相反:
  (1)历史主流派
  用变法毒害百姓、助长腐bai、强兵反而大败的结果,把王安石定为北宋的「亡国元凶」,从宋到清几乎所有的史家、文人都这样评价。
  (2)现代主流派
  替王安石正名的人,先是《推背图》下一象的主角——著名的奸相蔡京,然后是王安石的同乡,这是重「乡贤」的传统。再以后是近代的改革派,如梁启超等,出于自
  己「政 氵台」观点的需要。当列宁说出了:「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红…
  …朝的口径就一致了。‘文化大愅命’时期,王安石成了历史上「正确路
  线」的 「亻弋 
  表」。改革开放后,王安石变法仍在「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背景下得到高度肯定。现在的历史教学中讲:王安石正确的改**革触动了大地…主「 
  阝介 级」的利益,所以失败了,王成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改…/革英雄。
  这一刀切下去:实际也是改革者的司马光、欧阳修、苏洵、苏东坡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就被划为保守派,成了封建大地
  主「 阝介 级」的 「亻弋 表」。
  (3)现代的反思派
  现代一些学者逆当朝的主流,提出了折中的但倾向于前者的观点。
  笔者以为:不能用爱国热情和动机作为判断的标准,就象不能因为「超/英/趕/美」的爱国热情和动机就肯定了「大跃jin」一样。因此,这里从实际出发,公平地把事实摆出来,让读者自己去评说。
  ………………………………………………………………………………………………
  1。北宋积贫积弱,亟待改革
  北宋到第4帝仁宗时,已然积贫积弱。官僚臃肿不堪,官员几乎是开国时的10倍,禁军达140万,几乎是建国初的7倍,大多官员尸位素餐,谋权谋私搞腐bai,军士坐食军饷,不生产、少训练,几乎每战必败。而政策上,「公务员」、军人还享受着国家优厚的俸禄和赏赐,财政的高收入,都被这些国家的柱石蛀蚀掉了。年年亏短,土地兼并严重。
  1043~1045年的庆历新政,范仲淹等人的改革直指冗员,结果可想而知,范仲淹等改革派和谏官欧阳修等人相继被贬。次年,范仲淹写出了《岳阳楼记》,欧阳修写出了《醉翁亭》记,都是千古名篇。
  2。王安石,一切为了变法
  王安石1042年考中进士,做地方官为百姓办了很多实事,也是他变法的初步尝试。1058年10月,王安石调任三司度支判官,成为京官,呈交《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即万言书,提出变法纲略,未被采纳。
  王安石并不气馁,他孜孜不倦地构想改革措施,只待天时降临。宋英宗在位5年即亡,神宗1607年即位后面对的是内外交困,急于革新图强。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开始变法,1070年王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先后推出十多种新法。
  …………………………………………………………………………………………………
  3。变法的实际效果
  王安石的募役法(又称免役法)使百姓可以出钱免予劳役,效果还不错。但是其它的新法,有的只是理论上可行而已。
  (1)富了皇家,苦了百姓
  王安石的《青苗法》,就是国家向人民发放贷款,设想是抑制地主的高利贷,以造福人民。现在历史课本介绍到此为止,只展现给你一个美好的「乌托邦」,读者当然要称赞新法了,实际呢?
  年息20%——这是王安石法定的国家施加给百姓的高利贷。
  年息40%——这是实际执行中,臃肿的地方机构和腐bai的官僚因地制宜的改革措施,因为他们把20%改为半年息。
  还有更高的!因为支持改革的官员要先富起来。
  官府高利贷是法定的,百姓不得不贷,繁杂借贷手续,又成了政府「公务员」收「好处费」的渠道。更可怕的是,王安石给各地都下了贷款指标,地方官硬性摊派,地方照例层层加码,于是中农、富农、地主,也得去贷款,导致‘苠怨’沸腾。
  另一方面:变法以后,神宗新建的32座内殿库也堆满绢缎,只好再造新库。改革先理财的战略「空前成功」,实现了王安石不加税收就增加财政收入的蓝图。
  (2)增加冗员,助长腐bai
  王安石变法,没有向北宋的当时的症结——冗员开刀,还增加了官员去实行新法,使得臃肿的机构更加繁冗。
  市易法使政府成立市易司——高利贷部门兼经商,均输法使政府成立了搞异地贸易的「公司」,都是为了平抑物价,增加政府收入。神宗认为朝廷在市场上倒卖水果等做法很丢脸,王安石却说那时臣下的事,朝廷挣钱就行了。但政府出面采购、倒卖、放贷,哪有不腐bai的道理?
  新法的核心是「理财」,腐bai顺着新法每一步理财工作滋生蔓延。
  …………………………………………………………………………………………
  (3)清洗贤臣,闭塞言论
  王安石能说动神宗相信他的「变法先理财」的「术」,以「法」治国,初期遭到了绝大多数大臣的反对,王把他们全部排挤、贬出京城: 
  司马光(反对派之首,大史学家),程颢(颢音号,任御史,程颐的哥哥,著名宋儒理学家、教育家),苏东坡(后被王安石黨羽以文字狱陷害,被贬谪黄州),苏辙(苏子由,苏东坡之弟,唐宋八大家之一),都被排挤出朝。
  庆历新政的主导者:富弼(名相),韩琦(贤相),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除韩琦在外地被打击,其余都被王安石贬出朝。
  其他名臣:文彦博(四朝元老,曾任相)、张方平(原宰相)、曾公亮(原宰相,军事家,编著军事百科全书《武经总要》)、苏颂(科学家,外交家,曾任宰相)、刘恕(秘书丞,史家)、范纯仁(范仲淹次子,重臣,后为哲宗时的宰相)、龙图阁学士孙觉和宋敏求、作过副相的吴奎和唐介、刘挚(王安石提拔起来的,后为哲宗宰相)……皆被贬走。
  王安石对昔日的靠山:吕公著(吕晦叔)、韩维也不留情,只要反对就贬黜。对推荐启用他的司马光更不在话下了。
  王安石为了他理想化的变法可谓众叛亲离,连他两个弟弟王安礼、王安国也成了他的反对者。
  因朝廷的监察官——御史根据实际结果提出新法的害处,结果御史台遭到王安石的肃整,吕诲、范镇等10个御史先后被罢免。反对派彻底息声,朝中充斥了赞美和谄媚,下去调查的人都不敢说实话了。
  王安石改革科举,选拔人才,实际是选拔支持他的人,打击反对派。
  因为新法多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