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2001-07-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 目 录 

书屋絮语 书屋絮语 雨  润
书屋讲坛 关于毛泽东与周恩来的断想 胡长明
书屋讲坛 叩问《沁园春·长沙》 彭明道
书屋讲坛 漫谈10年来国外对中共党史的研究 张注洪
学界新论 作为新文学思想资源的章太炎 李振声
学界新论 中西文学作品里的情欲世界  蒋  泥
 杜士玮
学界新论 一种历史的观念 陈乐民
学界新论 魏源的忧患诗 夏剑钦
学界新论 谈谈语言和文字的类型关系 周有光
 灯下随笔  搅烂一塘泥的刺猬 古  木
 灯下随笔  三副热泪 王开林
说长论短 乱世出英雄 李大星
说长论短 两个聂鲁达 王  璞
说长论短《康有为的神话》质疑 万  方
说长论短《杨联陞为什么生气》一文质疑 周一良
说长论短 关于《胡风牢友张广天》 令吾刚
说长论短 一个归隐者的自白 梅桑榆
说长论短 废铜烂铁如是说    张远山
说长论短 给李慎之先生的信 林贤治
说长论短 宽恕?宽恕!宽恕……   邵  建
专栏集萃 念楼小抄(之一)      钟叔河
专栏集萃 试说新语(之二) 董宇峰
专栏集萃 雪尘语画(之一) 张  渝
前言后语《乔伊斯》译本序  文洁若
前言后语《零年零墨》跋  何满子
人物访谈 答王伟明问  绿  原
编后余墨 在大地上我们只过一生  袁  毅
来函照登 我的郑重声明    力  新
来函照登 致《书屋》编辑部的信 杜  高
封    二 嵇  康  黄永厚文画
封    三 苗条泥女  田  原文


  《书屋》2001年第七…八期
  作者:未知

  书屋絮语

  书 屋 絮 语? 雨 润卢梭读书,有其独到之处。他说,他开始读各种书籍及其阐述的理论时,面对众说纷纭,颇感一时无所适从。后来,他改变读书方法,每读一本书,就尽量用作者的思路去理解作者的观点,久而久之,书读得多了,便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玻恩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时,很有感触地说,当开始进行某项科学研究时,用不着将这个学科的所有文献都读一遍,重要的是要有极强的感悟力,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取向和价值取向。
  一个是思想家,主张要大量的读书,似乎更强调 “学”;一个是科学家,好像并不主张沉溺于书本或文献,似乎更强调“思”。乍看起来,两人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但仔细琢磨,这只是思考问题的角度有异。其实他们都认为,读书是必要的,但思想的独立和独特更重要。
  这是不是读书和做人的真谛所在?当然,毕竟要看你读书是为什么,做个什么人了,否则,费神想那么多干吗!
  明内府刻本《圣学心法》此页系明司礼监刻《圣学心法》卷首书影,刊于明永乐七年(一四○九年)。是书以君道、父道、臣道、子道为纲,纲下设目,采集我国古代四部书籍中有关文字汇编成书。旨在宣扬传统的封建道德观念,为统治国家臣民之本。
  史载:永乐七年二月,明成祖朱棣把此编拿出来给翰林学士胡广等人传看,并说,这是我利用闲暇时间采录下来的往圣先贤言论,初稿已可成书。你们先给看一看,如果有还不完善的地方就跟我说。结果胡广等人读后上奏道:“帝王之要,备载此书。请刊印以赐。”于是朱棣将此书定名为《圣学心法》,且亲笔制序五千言,依附圣贤,奢谈名教,并以唐太宗李世民所撰《帝范》四卷十二篇自比。《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五列此书为“儒家类存目”,四库全书馆馆臣在提要中对朱棣举兵篡位、悖乱纲常、杀戮忠良、祸延臣民的罪恶行径痛加揭露,并议论道:“天下万世,岂受此欺乎?”
  明司礼监刻书处在经厂,所以后世称其所刻书为“司礼监本”、“经厂本”或“内府本”,《圣学心法》即是其一。此类刻本多黑口,用赵体字,字大如钱,纸洁如玉,但是往往校勘不够精善,为后代藏书家所诟病。
  (徐 雁文)

  关于毛泽东与周恩来的断想

  
  ?
  胡长明
  毛泽东、周恩来政治合作的时间之长、内容之多打破了世界纪录,且具有令人神往的美学境界。研究者们用“海洋与海岸”、“航海家与水手长”、“董事长和执行董事”等各种形象的说法,力求逼近两人关系的本质。在中国政治史上,虽不乏两人并称的例子,但与“毛、周”相比,其逊色之处便不难立见。毛、周合作格局的奠定和延续,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其中文化性格上的差异和互补起了不小的作用,这里仅就两个问题略陈管见。
  一、 家族背景及其影响
  韶山毛氏家族是典型的移民家族。元朝末年,始祖毛太华为避战乱,从江西吉水徙云南澜沧江畔,娶当地女子王氏为妻,生育八个儿子,并参加了朱元璋平定边疆的战争。明洪武十三年(1380),毛太华携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从云南来楚,定居湘乡北门外之绯紫桥。十余年后,毛清一、毛清四兄弟复卜居韶山,从此开始了在韶山艰难的创业史。“韶山风气,自鸡鸣而起,至篝灯不缀,习以为常”,一代一代的毛家人以此为发家兴族之本,硬是把一个陌生而蛮荒的地方变成了子子孙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氏家族已衍派到第22代。毛泽东属家族的第20代传人。据湖南省图书馆古籍部保存的1948年的《韶山地方毛姓氏概况调查表》所载,此时毛氏家族共有七千余人。
  韶山毛氏家族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从军打仗的传统,尚武精神十分突出。其始祖毛太华便是“以军功拔入楚省”。此后,他的子孙秉承他的刚毅与血性,投身行伍、闯荡天下者所在多有。特别是近代湘军的兴起,更把家族的尚武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韶山毗邻曾国藩的家乡,得风气之先,故从湘军兴起时便有大批毛氏子弟加入其中。1881年《韶山毛氏二修族谱·凡例》记载:“自咸丰初起,小丑犯颜,兵戈扰攘,招募堵巢。吾族有志应募随征者不少,效力沙场,捐躯异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毛氏子弟从军的情况。据笔者遍查毛氏族谱,毛氏子弟参加了从湘军初兴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次重大战役,并有63人在此过程中获得不同等级的军衔。清代军衔分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和外委十级,除总兵和游击外,其他军衔均在毛氏子弟获得过。其中毛正明、毛有庆、毛恩毅三人获提督衔。1868年,同治皇帝颁发诏命,称毛正明“智既深沉,才兼恢宏”,追封其父亲毛祖蕴以上三代为“武功将军”,其母王氏以上三代为“夫人”。在后来的甲午战争以及民国初年的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中,又有毛家子弟“乘时而起”,为民族独立和民主共和而奋斗。
  毛泽东便是在这样一个具有从军打仗传统的家族中成长起来的。他的父亲毛顺生、私塾老师毛麓钟、毛简臣、毛宇居等也有从军的经历。因此,家族的尚武精神对毛泽东性格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儿时便喜欢玩打仗的游戏,对《水浒传》、《说唐》、《三国演义》等描写战争的书爱不释手。一般来说,在尚武论兵习为风气的家族中更容易产生强烈的英雄崇拜倾向,这点在毛泽东身上反映得尤为显著。在湘乡东山小学堂读书时,他对华盛顿、拿破仑等一流的英雄豪杰倾慕不已,认为中国也需要有这样的人物。锻炼体魄、热衷体力竞赛是他在东山学校读书时的一大特点。50年代,当年湘乡东山学校的同学去北京看望他,他饶有兴致地回忆说:“那时我人虽然瘦,但个子高,打耍架时一般人还不敢轻易拢我的边。我和班上力气最大的某同学交战,他也只占了个平手。”这个细节活现出毛泽东当年尚武好斗的性格。
  到长沙求学后,毛泽东的尚武精神更加突出了。为援助辛亥革命,他毅然投笔从戎,在湖南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7年,他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开篇即云:“国力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同年,他还组织同学智缴了部分北洋军阀败兵的枪支。毛泽东无疑是一介书生出身,但又极其推崇武勇,热衷体力活动,敢于进击和冒险,这是他与一般知识分子的不同之处。美国学者施拉姆在研究毛泽东时发现:“尚武,无疑是毛泽东个人性格中一个根本的特征。这个特征我们在毛泽东一生每个转折关头都能看到。”撇开特定的家族背景,我们就难以全面理解毛泽东强烈的尚武精神。
  家庭生活环境对毛泽东思想性格的塑造也有重大的影响。他生长在一个典型的严父慈母的家庭。父亲毛顺生精明强干,性格刚毅而倔强。凭借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他逐步跻身为韶山冲的“小财东”。母亲文氏性情温良,恺恻慈祥,随时愿意接济和帮助穷人。毛顺生在强悍的同时也失之褊狭,表现在家庭生活中,态度专横而粗暴,妻儿对他只能言听计从。毛泽东回忆说:“我刚识了几个字,父亲就让我开始给家里记账。他要我学珠算。既然我父亲坚持,我就在晚上记起账来。他是一个严厉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账要记,就要我去做农活。他性情暴躁,常常打我和两个弟弟。“表现在发家手段上,毛顺生严抠细算,有时自私到不顾亲情。他有个堂弟叫毛菊生,穷困潦倒,不得已要将赖以活命的七亩田产出卖。见有利可图,他急于要买进,而毛泽东和母亲认为这是不道德的,但他不顾反对,执意买下了这七亩田产。
  毛泽东因为压抑和对父亲自私的不满滋长了浓厚的反叛意识,常常与父亲闹独立情绪。13岁那年,有一次父亲设宴款待生意场上的客人,嘱咐毛泽东殷勤待客。毛泽东讨厌那些繁文缛节,不愿奉迎。父亲当众骂他“懒而无用”,这激怒了毛泽东。父子间发生了争吵。父亲更加恼怒,要动手打人。他愤然出走,父亲边骂边追上来。他跑到一个池塘边,恫吓说如果父亲再走近一步,他就跳塘。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提出了停止内战的要求与反要求。父亲坚持要他磕头认错,毛泽东表示如果不再打他,可以跪一条腿磕头。战争就这样结束了。毛泽东由此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下来;可是如果我仍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
  正是在与父亲的冲突中所形成的反叛意识和家族尚武精神的结合,奠定了毛泽东一生性格的基本色调。这种进击、外张、不愿牺牲真我的性格在青年时代展现得更为鲜明和丰满。他无所畏惧,劲直尚气,极度地张扬个性,呈现出浓烈的舍我其谁的英雄主义气概。“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一豪迈的誓言妆点了毛泽东绚丽的人生。在湖南一师范求学期间,他常对同学说,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个奇男子。同学们用谐音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毛奇”。毛奇是普鲁士一个很有学问的将领。青年毛泽东经常表现出惊世赅俗的举动和言论,他因故带头驱逐一师范校长张干,险些被开除了学籍;他将征友启事散发到女子学校,一时竟被误认为是不善之徒所为。中国的文化传统有一种轻视和挫折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