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农民的剥削和掠夺。1913年,农业赋税占农民纯收入的11%左右。1921~1929
年间,农业赋税却占农民纯收入的30%以上。由于上述诸因素,使美国农业
长期处于慢性危机之中。
第三,国民经济的逐步增长。在相对稳定时期,美国经济获得了进一步
的发展。1929年国民总产值从1922年的695亿美元增长至984亿美元。美
国工业生产总指数(以1909年为100),1920年为141,1929年为216。美
国工业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为48。5%,超过了当时英、德、
法的比重,而占居世界第一位。美国的农业生产总指数(1909年=100),1920
年为115,1929年上升为125。1920—1930年,农业生产率提高了26%。①
此外,对外贸易、就业人数、银行存款、社会购买力、黄金储备、资本
输出等各方面,都有所发展。
第四,经济扩张日益发展。相对稳定时期,美国经济发展推动了美国经
济扩张和掠夺的增长,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争夺原料产地。战后,美国积极参加争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
的活动。其战略重点是争夺石油资源、金属原料、天然橡胶和其它工业原料
资源等。美国不仅排挤英国等西欧国家资本,积极争夺中近东、印尼等国的
重要石油产地;而且还参与掠夺国外的贵金属原料、天然橡胶等活动。主要
是开发镍矿,扩大在印尼的橡胶业投资。
二是扩大对外贸易。美国为占领国外商品销售市场,向国外倾销商品,
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它的商品输出到拉丁美洲、欧洲、亚洲各国,排挤与打
击英国等西欧国家。在相对稳定时期,美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1919年,美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分别为12亿美元和25亿美元。而1929年的
进出口贸易额分别增长为43亿美元和52亿美元。1913~1929年,美国对外
贸易额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从11%提高至14%。从而占居世界贸易的第
一位。
三是扩大资本输出。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在相对稳定时
期,随着经济发展,资本输出也获得了大幅度的增长。1913年,美国的资本
输出额为35亿美元,1919年为70亿美元,1929年为172亿美元。这个时期,
美国的资本输出额仅次于英国而占居世界第二位。美国通过向德国、拉丁美
洲、亚洲输出资本,旨在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牟取垄断利润。1929年,美
国的资本输出获利约12亿美元。同时,192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量达40亿
美元,较1913年的15亿美元增长了2。6倍。由于美国拥有世界黄金储备量
的45%左右,所以,它逐渐成为世界金融资本的中心。
此外,在相对稳定时期,美国垄断资本组织还参加了国际卡特尔垄断组
织,其目的是参与瓜分世界市场,划分势力范围,牟取垄断利润。
(2)1929年至1933年危机时期的美国经济
①经济危机产生的起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在美国资本主义社
会各种基本矛盾激化情况下发生的,这次危机是1929年10月从纽约股票价
① '美'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著:《美国经济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第685 页。
… Page 92…
格下跌开始的。其具体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的盲目扩张。20年代,美国的生产与资本日益集中化。1919~
1929年,计有800O个独立公司合并为1268个联合公司。结果垄断组织的经
济实力不断扩大。1929年,美国最大的200家非金融公司的资产计810亿美
元,它在全国公司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从1926年的45%上升为48%,随着企
业资产的扩大,促进了生产垄断化程度的提高,控制了重要工业部门的生产,
推动了美国工业生产的盲目扩张。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超过1913年的80%。
这种暂时的“景气”,引起了资产阶级、资本家对资本主义经济“永久繁荣”
的幻想,刺激了美国工业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大,导致了1929年5月出现了商
品货存大量积压和生产下降趋势。但美国资本家仍陶醉于所谓经济“永久繁
荣”或“柯立芝繁荣”的迷梦之中。
二是证券市场价格暴跌。各种垄断组织的发展,促进了银行业的集中。
1921~1929年,全国银行数量从3万多家合并为2。5万多家。而银行在各地
的分支机构却成倍增长。随着经济的高涨,银行金融业的发展,推动了证券
市场的畸形发展。所以,自1927年以来,证券投机活动猖獗,证券经纪人扩
大放款,证券交易所成交额猛增,证券价格飞涨。从1929年夏季起,证券价
格猛跌。这个时期,证券价格平均下跌率为40~50%左右,大量经纪人、投
机者、交易所破产、倒闭、损失巨大。由于证券价格暴跌、导致了证券市场
崩溃,形成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并促使美国生产下降,银根短缺,销售困难,
工商业萧条等现象。
三是销售困难。美国垄断资本家为了牟取垄断利润,加强对人民的剥削。
导致了人民日益贫困,实际购买力下降,货币工资下降了30—35%,引起了
销售危机。大批商品及农产品被销毁,广大劳动者处于贫困、失业饥饿之中。
②美国经济的大萧条。美国的经济危机从1929年10月股票价格下跌开
始,然后蔓延至其他经济领域。同时,很快从美国蔓延到西欧、日本、加拿
大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这次危机中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其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锐减。这次危机使美国工业生产暴跌。1933年美国工业生产总
值较1929年下降了55%,后退到1905—1906年的水平。其中生产资料生产
下降72%左右。如采煤产量下降41%,钢产量下降76%,汽车产量下降80%以
上。
二是国民生产总值下跌。1933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29年的1031
亿美元下降至795亿美元。1933年美国的农业收入也从1929年的130亿美
元下降至55亿美元。国民收入也大幅度下降。1933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
1929年的878亿美元下降为402亿美元。同期,人均年国民收入也从681美
元下跌至495美元。
三是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在危机期间,美国有大量企业和银行破产倒
闭。1929—1933年美国约有13万个工商企业破产,企业倒闭率为50%左右。
大量企业亏损,负债总额为30亿美元左右。这给工商业主以沉重的打击。同
时,还有1万多家银行破产倒闭,银行倒闭率为49%。1933年3月,黄金储
备猛减,被迫废除金本位制,宣布货币贬值。美国政府被迫关闭全国银行,
从此银行信贷体系处于严重的瘫痪状态。
四是失业人数增加。由于销售困难,生产下降,工商企业破产,造成了
大量工人失业。在1932~1933年的危机严重时期,美国失业人数为1700万
… Page 93…
人。1933年工人失业率从1929年的3。2%上升到24。9%。在工业、运输业、
建筑业中,失业率高达45%以上。在危机期间,美国在业工人的实际工资大
约下降25%以上。例如,工业的平均小时工资,1929年为0。56美元,1933
年下降为0。44美元。由于工人工资下降、农民收入减少,造成大量的工人死
亡,大批农民破产。这些激发了工人罢工运动,引起了农民反对高税率和农
产品收购价格过低的斗争。反饥饿斗争和游行示威等活动,使美国的阶级矛
盾与斗争日益尖锐化。
③美国政府的反危机对策。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和革命危机
的局面,美国的胡佛和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反危机对策。胡佛政府
的反危机对策胡佛从1929年3月至1933年3月初,担任了美国总统。在任
职期间,他遇到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困
境,胡佛采取了下列反危机措施:
一是降低所得税。在危机初期,胡佛从推行自由放任政策转向调整经济
政策,推行了自愿联合的反危机措施。他的第一个反危机对策是1929年12
月向美国国会提出了降低所得税法令。但这个法令的实质是维护垄断组织及
大企业家的利益。二是向农场主发放低息贷款。为了解决农业危机,胡佛根
据1929年6月国会通过的农产品销售条例规定,建立了美国联邦农业局。它
的职责:一方面是向农场主发放低息贷款,维持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是给经
销农产品的合作社5亿美元贷款,加强资金周转能力,收购农产品,减少农
产品过剩。这些措施对于解决农场主生产困难起了一定作用,但它无法控制
农业危机的发展。为了防止农业企业经营恶化和破产,胡佛政府于1932年先
后颁布了联邦土地银行法,目的是扩大大农场主的贷款。同时,调整全国农
业播种面积。
三是提高关税率。1930年6月17日,胡佛政府颁布了霍利—斯穆特关
税法令,该法规定将70多种农产品和900多种工业品的关税率,从原来的
33%提高至40%。但美国的关税保护政策引起了各国的连锁反应,纷纷实行高
关税政策,结果加剧了世界经济及农业的危机。
四是建立复兴金融公司。胡佛政府为了改善银行信贷等财政金融状况,
于1932年1月命令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其目的是向工商企业放款。但这
个对策未能制止美国的经济萧条。
五是动员社会力量,救济失业工人。危机期间,美国存在大量的失业工
人。但胡佛反对联邦政府直接救济失业工人,主张由私人慈善机关或地方当
局负责救济工作。由于社会的舆论,胡佛政府被迫于1931年建立“失业救济
局”。一方面由私人慈善机构解决失业救济工作;另一方面由联邦政府给州
和地方救济机构提供救济基金,允许复兴金融公司给地方贷款,作为救济失
业经费。但这些救济均属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六是实行赤字财政。在危机期间,美国的财政收支恶化,入不敷支。1932
年财政赤字达25亿美元。因此,美国被迫推行赤字财政和通货紧缩政策。
尽管在危机期间,胡佛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对策,但均未能制止危
机,而且经济危机日益严重,经济萧条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罗斯福的反危机政策
1932年,美国在经济危机严重,阶级斗争尖锐化和资产阶级惊恐万分的
形势下,进行了总统选举。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并于1933年3月4
日上台执政。为了对付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革命危机,罗斯福提出了国家调节
… P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