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出了个张居正,瞧瞧大明帝国的官场奇象-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风云难测之时,张居正指示边将厚抚士卒,做好战备,静观其变。
  幸亏天佑大明,此时,一个蒙古族的巾帼人物出面挽救了危局。她就是早年引发俺答绯闻事件的主角——三娘子。
  三娘子又称也儿克兔哈屯、钟金哈屯,真实姓名已不可考。“三娘子”是蒙汉百姓对她的昵称。她不仅美艳,且文武双全,精通蒙古文,平日手不释卷,又十分仰慕天朝文化。俺答对她信任有加,诸事都交由她裁决。俺答与大明化干戈为玉帛,三娘子在枕头上没少吹风。隆庆五年,明廷封她为“忠顺夫人”,大名响彻塞上。鞑靼部与大明互市多年,相安无事,三娘子也是从中出力不少。
  据记载,每逢开市之日,三娘子总要亲自主持,每每只见她“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这简直是天人风采!她与明宣大总督等一干官员往来密切,友情甚笃。以至在宣大总督向朝廷的报告中都要题上一笔:“得三娘子主市,可以宁边。”
  俺答死后,子黄台吉继承了老爹的汗位,并袭顺义王。出于政治上稳定诸部的考虑,黄台吉提出,要娶三娘子为妻。这个做法在鞑靼高层习俗中并不为怪,父死嫁子,称为“顺继婚”。三娘子大约瞧不上这位老“台吉”,不答应,负气率部西去(据说领走的都是娘子军)。
  大明与鞑靼之间,骤然失去了一个纽带人物,双方关系日趋紧张。黄台吉是个脾气暴烈的武夫,对通贡互市并不赞成,过去“只为父兄所强”而勉强就范,今后怎样就不好说了。
  张居正和兵部看得明白,能挽回局面的,只有三娘子了。
  于是大明方面,由时任宣大总督的郑洛出面,劝三娘子按习俗下嫁黄台吉。郑洛是个很会说话的人,他说:“汝归王,天朝以夫人封妆;不归,一妇女人耳。”又说:“若三娘子别属,我封此黄台吉何用?”三娘子权衡再三,只好从大局出发,做了第二代顺义王夫人。明廷也第二次封她为“忠顺夫人”。
  在三娘子的规劝下,黄台吉改弦更张,再未违约。后黄台吉病痛日多,大汗的权力实际上落在了三娘子手中。在她主持下,有鄂尔多斯等蒙古各部共47支前来通贡互市。
  如此三年过后,黄台吉去世,其长子扯力克袭顺义王。三娘子说自己老了,便自己练兵万人,筑城别居。明朝此时又担心要出问题,于是再做月老,要求三娘子再嫁扯力克。三娘子也就再次屈从,当了第三代顺义王夫人(到此时才算嫁了个平辈的人)。
  扯力克对三娘子也是迷得很,“尽逐诸妾”,忠贞不二,与天朝互市的事情都交给三娘子打理。明廷又第三次册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并提出:凡顺义王向朝廷秦禀的公文,都要有忠顺夫人的共同签署。三娘子由此正式成为鞑靼各部的核心人物。三娘子后来曾成功地阻止了扯力克向明朝挑衅。
  明人有好多咏三娘子的诗,都不吝赞美之词。其中一首说:
  氍毹春暖锁芙蓉,
  争羡胡姬拜汉封。
  绕膝锦褴珠勒马,
  当胸宝袜绣盘龙。
  红妆一队阴山下,
  乱点酡酥醉朔野。
  塞外争传娘子军,
  边头不牧乌孙马。
  (冯琦《三娘子画像》)
  遥想当年塞上,怎会有如此人物!
  三娘子前后掌军政实权达40余年,逝世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四月,享年64岁。葬在今包头市萨拉齐镇东20公里的美岱召,现在这个地方的“太后庙”里尚存有她的骨灰塔。因三娘子曾参与创建呼和浩特,所以呼和浩特又被称为“三娘子城”。
  三娘子,绝代风华也!虽然我们也有王昭君,但……确实不可同日而语。
  历史为我们送来了非凡人物,不但是国之幸,也是万千苍生之幸。
  张居正自隆庆元年入阁,主持北方防务16年,没有哪一年不是在军书旁午、羽檄飞传中度过的。
  文渊阁内,那张静静的书案上,常有听不见的渔阳鼙鼓隆隆卷过。
  将军白发征夫泪……
  书生的肩头亦是关山万重!
  他自诉:“外忧边境,一日之内,神游九塞,盖不啻一再至而已!“(《答吴环洲论边臣任事》)
  金戈铁马,就这样夜夜破梦而来;吹角连营,亦在飒飒秋寒中挥之不去。
  俺答封贡后,蒙汉的对峙虽已冰消,但张居正未敢有一丝放松——没有强势的防务,哪里会有一厢情愿的和平?军威不壮,大国又能怎样?君臣就是再吞泪,也万难阻吓住人家的觊觎之心。
  张居正不会让宋代的悲剧在大明重演,他常以“八事”课考边臣,即,积钱谷,修险隘,练兵马,整器械,开屯田,理盐法,收塞马,散叛党。并且规定,每三年派遣大臣巡阅边防一次,各处成绩如何,要如实进行考评。万历七年春,他派给事中戴光启、王致祥、姚学闽分阅九边,历时近半年。至九月方回京复命,将九镇的各项优劣逐一呈报,边臣皆不敢弄虚作假。
  从万历元年起,他两次下令修边墙,筑敌台,增堡寨。由于财力紧张,戚继光原设想的3000座敌台,最后只完成了1200座;原定5年的工期,竟然连绵拖了10年。
  但毕竟在蓟镇千里边墙上,每隔三里,就立起了一座敌台。边墙大多是沿山脊最高处修建的,本就气势宏大,再加之敌台高矗,蜿蜒呼应于天地间,就更是壮观之至!
  草民我年轻脚力尚健时,曾数次登上过八达岭“长城”的最高处。从第三个敌台再往上,目睹过别有洞天。这里,是未经修复的原生态边墙,虽然偶有倾颓,荒草萋萋,但砖石依然牢固如昔。俯瞰塞外,平川漠漠,烟霭处无限苍凉。此时天地岑寂,耳边惟有风声,想那明代戍卒,不知是怎样在这里度过冬夏的?
  男儿有志,势必登此处。
  这就是,我的中华!
  置身深秋暮色里,怎能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由戚继光提议、张居正支持建立的“敌台”与明边墙一道,现在已成了固定的“长城形象”。后人可知,这与秦长城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明边墙附近,至今还可以看到战国长城的残迹,经历近两千年岁月的冲刷,那已只是一道不太高的土楞,外面由碎石块垒成。
  而大明的边墙,至今巍然!在近世抗日的烽火中,也曾一度是阻敌的雄关。
  大明从立国后200多年来,北边饱受强敌袭扰,边民时遭屠戮、生不如死。在张居正这一代,这种屈辱终于结束。
  张居正死后,他的改革措施大多被废弃,而他亲手制定的防务策略却延续了下去,惠及后来的几代百姓。
  “绵绵忆远道,悠悠恨河梁。”
  斯人已去,四百年了,何处可逐星星踪迹?
  十二、治国就是要敢打真老虎
  我们在品评历史上的执政者的时候,常常会赞美他的一些个性与才华。
  其实,对于一国之主来说,无论他的位置是怎样得来的,继承来的、夺来的、还是被人家推上去的,历史都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他是否做到了令国强民富?
  他只须有这一件功劳,他也只能有这一种责任。
  历史不需要他有别的才华。
  如果这一点做不到,那么还有什么颜面自吹自擂?还怎能指望不教后人耻笑万年?
  这就是我敬佩张居正的原因。
  在中国的皇权时代,罕有他这样的清醒者。国强与民富,是担在他双肩的两付沉重担子。别人想不起来做的,他想到了,别人不想去做的,他偏要做好。
  一代代的王朝,几乎都在走一个路子。开国之初,因殷鉴不远,前朝垮台的景象还能使新主有所克制,所以一般尚能爱惜民力,少收赋税,少设官职,百姓能过几十年安稳日子。到了王朝中后期,国家养官愈多,胃口愈大,钱就越来越不够花了。财政危机,是它们的癌症。
  如何把这样大一个王朝养起来?怎样才能搞到够用的钱?
  不同的执政者,有截然不同的招数。
  头脑简单的一种,就是提高赋税,从老百姓那里刮!一道公文下去,不管他下面如何哭爹叫娘,钱是可以收上来了,国库满了,朝廷与官员也有钱花了。但百姓何以堪?揭竿而起的事,往往就发生在刮得太狠的时候。
  明君唐太宗了解这一点,他说:“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
  这并非什么天才之见,只不过说了一个事实。
  中国的成语也有“杀鸡取卵”一说,其意荒诞,不过仅是个比喻。可是,现实中蠢到这个程度的居然也有。杀了鸡,取了蛋,还要沾沾自喜。
  聪明一点的执政者就不会靠提高税率弄钱,而是“轻徭薄役”。百姓的负担不重了,自然会加紧大生产。不要小看小老百姓的经济繁荣。百姓经济一发达,土地就开垦的多,人口也就繁殖得多(养得起了)。田亩多了,人头多了,国家即便不增税种或税率,税收也能增长。这就是很简单的“放水养鱼”。
  张居正就是属于较聪明的那一类的。他说:“古之理财者,汰溢浮而不骛厚入,节漏费而不开利源。”
  什么意思呢?把你的臃肿机构减一减,把你的奢侈开支压一压;不要想着怎么从老百姓那里弄到“厚入”(很多很多的钱),尤其不要变着法地“开利源”(新增收税收费渠道)。
  张居正对一些官员的麻木不仁尤其不齿——应该为百姓做什么,一窍不通,但是对如何从百姓身上弄钱,却有超常天赋。嘉靖年间,因国用不足,朝廷在江南一带加赋,地方各级官员趁机多征(公私兼顾),民不堪其苦。当时请假在家的张居正,目睹民间疾困,就曾说过:“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
  官员们要是互相比着看谁征的税多,那百姓还能喘得过气来吗?
  究竟是以征税多为荣,还是以征税多为耻,就看这把尺在谁手里拿着了。
  大明帝国的钱为什么老是不够花?《明史》上说:“国家经费,莫大于禄饷。”也就是养官和养兵的花费太大。明中期以后,官俸的支出有时甚至占全年财政开支的30%。
  官多,花费当然要大。洪武年间,设立官职还比较实事求是,务求精简,全国的文官只有5000多人。到后来,当官成了一种优越的生存方式,可以靠着当官过上好日子,人人就都想往里面钻。冗官冗员像泡沫一样疯涨,文官到正德年间就涨到了2万多名,百年间增加了3倍。
  明朝的武官就更不得了。武官因为是世袭制,子孙后代只要通过了考试,国家就得授官。编制满了怎么办,只好添加大批无实职的带俸武官——反正得养着。明初武官有28000人,到正德时猛增至10万。
  这样多的官,有什么用?没用。朱老皇帝的时候,官员数量少,机构简单,但是“当时政无不举,令无不行,事妥民安,未尝失误”(徐恪《修政弭灾疏》)。如今疆土未扩大,人口未增加,倒是官员繁殖得快。“况一官之来,有一官之费。食有俸粮,居有廨宇,一分一毫,皆取给于民。”(《明会典》)
  除了官员的工资,老百姓还要负担官府的大量劳役——给官员当皂吏(勤杂工)。多半官员使役的人数都比规定的要多,有时一个官要用七、八十人服务。老百姓连干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