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宗教史-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庄子·大宗师》),即生死寿命, 

贫富贵贱均天命决定,人完全无能为力,其原因亦是不可知的,人要获得自 

由,只能听其自然。他并提出,人只有超脱于是非、名利、生死之累,作到 

完全无己,达到与天地万物合一的神秘境界,才能摆脱苦恼,获得自由。这 

当然是典型的宿命论。庄子还认为欲达此境界,获得解脱,必须作到完全的 

禁欲。 

     ②庄子的无欲主义。庄子为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提倡人只有作 

到无欲、忘掉现实的一切才能达此境界,并将此称为“逍遥游”。他认为人 

之苦恼均因“有所待”,即对现实世界抱有希望,有所期待而造成,他在《庄 

子·逍遥游》中提出:人所以痛苦、不自由均为受现实世界的是非、贵贱、 

生死所困扰,受物质条件所限制,即“有所待”而造成。大鹏的飞翔,须以 

风与翼为条件,船之航行有赖于水之深浅,传说中的列子能乘风飞行,不需 

走路,但还是要靠风飞行。这些均属“有所待”,而非自由。庄子所理想的 

生活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庄子·逍遥游》), 

意即他要乘天地之正(即道),利用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出入了无穷 


… Page 93…

的境域,这才是真正的自由生活。达此境界的人是“无己”“无名”、“无 

功”的至人、神人、圣人。其关键是作到“无己”与“坐忘”。庄子在《庄 

子·大宗师》中具体描述了这些人的精神状态:他们睡不做梦,醒无忧虑, 

活着并不高兴,死也无特别忧伤,完全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没有任何作为。 

并说这些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庄子·齐物论》), 

即忘形去知,无情无欲。庄子所描绘的这种人是一种精神上虚构的人,他把 

人的精神与肉体相对立,只有摆脱肉体 (即无情无欲)始能在精神上得到宗 

教式的解脱。这是一种悲观厌世、对现实世界极端消极,而寻求精神上的解 

脱的没落阶级的思想,庄子把老子无为禁欲主义思想发展到了顶端。 

     庄子的生死观亦很超脱,他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均为一气之转, 

气聚而生,气散而死,他认为“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 

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圣乐》),即生死乃自然规律,生 

亦不欢,死亦不惧。他对生死之见,决定其情感别于常人。《庄子·圣乐》 

中记述,庄子妻死,惠子前往吊唁,见庄子正在敲盆唱歌,以示高兴。惠子 

说:你妻子去世你不哭就够可以了,你现在却鼓盆而歌,是否太过份了。庄 

子回答说:不然,我也不是无动于衷,但生死本为气变,由生而死是人之必 

然,她回归大自然如安寝于巨室,我如果哭,倒不合乎情理,所以不哭。这 

大约就是庄子无欲主义的具体体现。 



      (3)道家对后世的影响 

     道家并非宗教,而且对天地鬼神抱有否定态度,但他们具有神秘主义的 

 “道”,对中国宗教史的影响甚大,特别是对后世道教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 

思想资料。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及其规律,虽有神秘主义的倾向,但它仍 

为哲学的范畴;后世的道教则将“道”神化,超越为全能、全知、全在的最 

高神。道家只是悲观厌世,主张清静无为,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 

道家将此演化为对彼岸世界的追求。老子和庄子从不讲炼丹,也不追求长生 

不老,成为神仙,认为“死”是回归自然,可谓视死如“归”;而道教将这 

些变为神仙方术,一些方士、道士成为宗教职业者。道教虽然产生于东汉时 

期,但其许多思想在老庄之后的战国末期已见端倪,如长生不老、羽化成仙 

等神仙方术思想。 

     由于道家思想为道教提供了许多思想资料,所以道教把老子奉为教主与 

尊神,将《老子》奉为《道德真经》,将庄子奉为南华真人,奉《庄子》一 

书为《南华真经》,对道教的建立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5。墨家的尊天、事鬼、爱人的宗教观 



     墨子(公元前478—前392年)名翟,鲁国人。墨子及其门徒多属“士” 

阶层,多为知识分子。他早年学过儒学,但后来不满意儒家的重礼仪,自创 

墨家学派,成为小生产者的代言人。墨家的思想集中于《墨子》一书,现存 

53篇,大多是其弟子记述的墨子言行。其宗教思想如下: 



      (1)墨子的尊天事鬼 

     在诸子百家中,墨子的尊天事鬼宗教观至为突出,并把“天”奉为具有 


… Page 94…

意志的最高神。他说: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墨子·法仪》), 

即一切动作行为的最高标准是天意。他更形象地说:“故子墨子置立天之 

 (志),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也”(《墨子·天志下》)。“轮匠执 

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园,曰: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墨子·天志上》), 

意为墨子所说的天志,有如规矩,无规矩不能成方圆,顺天意则为是,不顺 

天意者为非。所以说天既有志又有知。天且为最高之神,天之意志为最高的 

意志,专司惩恶扬善,即使是天子,亦受其管辖。“天子为善,天能赏之, 

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墨子·天志中》)。墨子也虔诚地相信鬼神,认 

为鬼神有超人的能力,“鬼神之明智于圣人,犹聪耳明目之与聋瞽者也”(《墨 

子·耕柱》),他说鬼神比圣人还要高明。足见其对鬼神崇拜之热忱。而且 

鬼神亦能“赏贤而罚暴”(《墨子·明鬼》)。在诸子百家中强调鬼神能济 

世治民者,唯有墨家。 

     但其尊天事鬼的宗教观与其社会政治思想紧密相联。墨子根据当时的国 

情与民情,从社会下层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其治国与改造社会的主张,其主 

要内容为:①“兼爱”,其内容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兼爱中》),即对别人要象对待自己一样, 

颇似基督教提出的“爱人如己。”墨子还认为应先爱人利人,而后得他人之 

爱与利。如其说“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兼 

爱下》)。他认为如每人均具此思想,则诸侯国君不会相互兼并,卿大夫之 

间就不相互残杀,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天下就会太平,一切恩怨会化为乌 

有。②“非攻”,从“兼爱”出发,墨子认为当时的战争多为不义之战,给 

人民带来灾难,故主张非攻,反对不义的战争,但不反对正义的战争,他把 

正义的战争称为“诛”。③尚贤,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世袭官爵以及以血缘 

等级制度为基础的任人唯亲,不论手工业者、农民,只要有能力均可从政, 

担任官职。④尚同,即选择天下贤人担任天子及各级官吏,下级服从上级, 

统一意志,最终作到“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天子要“上同于天” 

 (《墨子·尚同上》),即天子必须服从天意。 

     墨子的尊天事鬼是为实现其社会政治主张服务,关键在于他认为人世的 

问题必顺天意,而“人世的问题”即墨子的社会政治主张。他说:“顺天意 

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天 

志上》),即表达了此意。他还认为天子必顺天意,始能被立为天子,墨子 

说:故昔三代之圣王所以成为天子,是因为“其为政平天下也,兼而爱之, 

从而利之,又率天下之万民,以尚尊天事鬼,爱利万民,是故天鬼赏之,立 

为天子” (《尚贤》)。这说明墨子所说的天意即墨子自己的治世方案。 



      (2)“非命”与“强力”说 

     墨子主张尊天,并强调天志与天意,同时又提出“非命”,即批判与否 

定命定论或天命论,表面上似乎有矛盾,其实不然。墨子所主张的“非命” 

是反对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天命论,反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世袭世禄,认 

为这不是天命,而是天下之大害,人应以人的力量“强力从事”,改变这种 

所谓的天命。 

     墨子说:“今人与此(动物)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非乐》),即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依赖自己的劳动生存,所以他反 

对一切听天由命,而应“强力从事”。他在《非命下》中说,强力从事即每 


… Page 95…

个人均要忠于职守,尽最大努力作好工作,为政者勤于政,农民种好地,才 

能政治清明,衣食富足;如果相信所谓的天命,认为一切上天均已安排好了, 

而为政者不勤于政,农民不种地,结果必然导致政治混乱,生活贫困。所以 

他说“执有命者,此天下之厚(大)害也”(《非命中》),即宣传天命论, 

认为富贵在天的人实在是大害虫。 

     墨子反对儒家的天命论,突出“强力从事”的思想,主张人通过努力可 

以从贫贱而达富贵,从饥寒达温饱,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的“非命”与“强 

力”的思想不仅与其天志、天意思想没有矛盾,而且是其尊天事鬼的宗教观 

的一个组成部分。 



      (3)墨家团体的宗教性 

     墨子及其弟子组成一个具有宗教色彩的墨家团体,据《淮南子》说,其 

成员约有180人,其首领称为“钜(巨)子”。弟子到各国出任官吏,均需 

钜子批准,并上交一部分俸禄给钜子,由墨者团体使用。该团体尚有“墨者 

之法”相约束,其基本精神是“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艰苦奋斗,努力工作。墨子要求弟子着短衣草鞋,勤奋工作。其纪律极为严 

格,即使身为钜子亦需严格遵守。据说墨者钜子腹鷬之子在秦国杀人,秦王 

赦免其罪,但腹鷬说:“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王虽为之 

赐而令吏弗诛,腹鷬不可不行墨者之法”(《吕氏春秋》),遂将其子杀死。 

被派往各诸侯国任官的墨者,如言行违背了墨者的精神,则钜子必将其召回。 

墨家派出居官的弟子,交出部分薪俸是其义务,以资助他人。墨子还提出贤 

士的标准是以力助人,以财分人,以道教人,最重要的是助人。墨家后学更 

提倡余财相分的思想。这些作法均是兼爱、互利思想的一部分。 

     墨子提出的代表社会下层的宗教观与社会思想虽然具有进步性,但在当 

时被正统宗教视为异端,始终受到官方的批判,秦汉以后墨家趋于消沉。但 

其天志与明鬼的宗教思想,受到社会下层的支持,后为道教所吸收,成为民 

间道教思想的一部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