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仄,逢仄加平;所加两字的平仄声相同。
  对联的句型长短自如,平仄协调。总的原则是寓变化于整齐之中.即每联内平平仄仄必须相间,两联间同一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须相对。五、七言对联由于与律诗诗句相同,因此格律要求也比较严格。尽管如此.也仍有可以变通的地方。一般来说(以七言为例),节奏点(即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声是固定的,不允许改变。但第一、三、五字则有时候是可以变动的。如“牛女”两句的声律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上联第一字“牛”该用仄声而用了平声,第三字“二”则应用平声而现在用了仄声,这都是允许的。
  第三,联脚(即上下联的最末一字)的平仄也是固定的。上联用仄声收,下联用平声收。这与律诗的情况也一样。如果上下联内又包含有几个分句,那就要注意分句句脚的平仄协调。如“十月”几句的格律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上联两个分句的句脚是“平、仄”,下联句脚为“仄、平”,正好相对。
  以上有关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句法结构一致、平仄协调几方面,是对仗的一般规律。对于那些立意新、内容好的对联,即使在对仗上稍有小失,也不必求全责备。尤其是撰写长联的时候,由于文字较多,节奏与句法不免复杂,要求词性、结构、平仄严格相对.比较困难,因此更允许有些变通。出于对仗的需要.上下联同一位置上避用相同的字,是对联写作的常规。如湖南岳阳楼联: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著两个“天下”,以突出洞庭湖之壮观和岳阳楼的雄奇,实际上已成为一种修辞现象,这种变通,未尝不可。
  对仗是对联的生命,它既表现在形式上,同时也反映在内容上:上下两联语意必须相联而不重复。从上下联关系上对仗可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
  正对,上下联在内容上是并列的,明代解缙有一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上下联互相补充,没有主次之分,妙在借助比喻讽刺了那些徒有虚名、不学无术的人。
  正对忌合掌,也就是上下两联不能说的完全同义。
  云泽清光满
  洞庭月色深
  云泽是洞庭湖的古名,清光就是月色,“满”与“深”都是月朗光足之意,因此上下联完全同义。
  反对,上下联在内容上一正一反,对比鲜明。如: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正说,下联反说,把治学之道阐述得十分透彻。
  又如钟馗庙联:
  奇才人不识
  怪貌鬼能钦
  钟馗是传说中的一位貌丑心美的捉鬼之神,他对鬼凶而对人善,民间奉之以辟邪驱鬼。传说他活着的时候却怀才不遇,屡试不中,羞归故里,触阶而死。
  上下联首二字互文,而以“人不识”与“鬼能钦”来对比映衬,抒发了无限的感慨,给人强烈的震撼。
  串对,也称流水对,上下联在内容上或为连貫关系,或为假设关系,或是目的关系,等等。如果两联分别独立开来,意思就不完整,或不明白。如广州鼎湖半山亭联:
  到此处才行一步
  望诸君莫废半途
  在内容上,下联是紧承上联而发的。给人以忠告,使人增添前进的勇气。
  又如启功有联曰: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上联假设,下联推论,写得耐人寻味。
  对仗决定了对联的匀称性,而勻称性也规定了对联的书写格式。对联直行书写,悬挂张贴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字数较长的对联如一行写不完时,可换行写下去,但上联是从右往左排,而下联从左往右排,以求对称平衡。换行后第一字也应与前一行排齐,不得高于或低于前一行。

  四、对联的修辞

  撰写对联与欣赏对联都离不开修辞。所谓修辞,就是修饰文句,使表达恰当、准确、形象生动,富于情趣。比起其他文学样式来,对联的修辞手段种类多,变化大,这也是它的一个特点。
  为了突出某人某地,把人名地名嵌入一定位置,保持其相对独立性,使对联意中有意,称为嵌字。嵌字要求不露痕迹,文通意顺,自然贴切。据《陔余丛考》卷二四,苏东坡自杭将还朝坐中有营妓高莹求从良,东坡判其牍尾云“高山白早,莹骨冰肌那解老。”当为嵌名之始。
  按照传统习惯,七字联各个位置都可嵌字。①鹤顶格,将所嵌二字分置于上下联中第一字。如韬奋图书馆联:“韬略终须建新国,奋起还得读良书。”②燕颔格,嵌字置于上下联第二字。如山海关联;“群山尽作窥边势,大海能消出塞声。”③鸢肩格,嵌字置于上下联第三字。如柳燕新村联:“桃红柳绿开诗境,莺歌燕语展画屏。”④蜂腰格,嵌字置于上下联第四字。如赠魏蓉芳联:“莫学芙蓉空有面,应效芬芳发自心。”⑤鹤膝格,将嵌字置于上下联第五字。如题松鹤图联:“万花开处松千尺,众鸟鸣时鹤一声。”⑥凫颈格,将嵌字置于上下联第六字。如香墨斋联:“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⑦雁足格,将嵌字置于上下联第七字。如赞巧珠联:“聪明会乞双星巧,珍重应量十斛珠。”
  除此以外,将嵌字置于上联首字与下联末字的称为“魁斗格”。如青城山上清宮联:“上德无为,行不言之教;大成若缺,天得一以清。”嵌在上联末字与下联首字的称为“蝉联格”。如赠翠玉联:“黛螺淡点三分翠,玉髻斜簪一抹红。”嵌在上联二字下联六字的称为“云泥格”。嵌“酒花”:“饮酒愿人容我醉,怡情与子赏花开。”嵌字置于上联第五字下联第四字,或上联第六字下联第五宁的称为“卷帘格”。如“袍”“到”二字的五四卷帘:“偶携游屐到琴峡,待脱征袍隐鉴湖。”将三字人名或地名,两字置下联首尾,一字置上联中间,成为鼎足之势,称为“鼎峙格”。如龙安乡联:“跨凤乘龙终有日,安居乐业在斯乡。”反之,一字置下联中间,两字置上联首尾亦可。
  嵌字法除了上述各种常见形式外,还有许多变化。如:
  史鉴流传真可法
  洪恩未报反成仇(谐承畴)
  此联将史可法、洪承畴两人姓名拆开分嵌于上下联的首尾。
  嵌字更多的还有清代广东雷琼道官府大堂楹联
  定安全之策,坐镇琼山,开乐会以会同官,统府,州、县群僚,独临高位
  澄迈往之怀,清扬陵水,佐文昌而昌化理,合万、儋、崖诸邑,共感恩波
  将雷琼全道十三州县之名都藏于其内:上联藏定安、琼山、乐会、会同、临高五名,下联嵌澄迈、陵水、文昌、昌化、万州、儋州、崖州、感恩八名。
  另有一种缺字法。如相传宋代吕蒙正曾作有这样一联: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上联缺少“一(谐衣)”,下联缺少“十(谐食)”。配上横额“南北”(没有东西),共缺去四字,含蓄地表达出作者早年“缺衣少食没东西”的困境。
  好的对联在切中对象的根本特征的同时,又往往富于奇思妙辞.颇能引人人胜。如广西桂林阳朔画山联:
  水作青罗带
  山为碧玉簪
  不直接说山水秀丽,而以比喻出之,显得更为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想像和回味的余地。
  还有一副题菊花的对联:
  不容牡丹称前辈
  只许寒梅步后尘
  采用比拟手法,让菊花自述,而使赞菊的主题表达得别具一格。
  夸张在对联创作中也是常用的,如固原六盘山联:
  峰高华岳三千丈
  险据秦关百二重
  就是把六盘山山峰的高峻和形势的险要加以扩大和突出,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排比也是一种加深印象、增强感染力的有效手法。清人邓石如自题碧山书屋联就以排比取胜:
  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上下联各用九个排比句来摄取山川奇观、罗列诗文绝艺,真可谓精英荟萃,使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而其运笔又先分后总,一气呵成,尤显得恢宏开张。正由于排比句利于表现出行文的气势,所以在长联创作中用得特别多。
  人们还喜欢用顶真、回文等手法来构思对联。如“天然居”茶楼联: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此一回文联不论顺读还是倒读,都很通顺,但意思不完全一样,回文具有文字游戏的色彩。
  对联中还有一种近于游戏的修辞手法称为析字。析字是利用汉字的形体特点来进行分离或组合。将一个字分离成几部分,而这几部分又都有独立的意思,此为拆字。南宋人《苕溪集》有拆字诗:“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咏董鹤,志士心未已。”当为最早之例。西湖天竺顶竺仙庵有联曰:
  品泉茶三口白水
  竺仙庵二个山人
  上联“品”字解释为“三口”,“泉”字拆成“白水”。下联“竺”字解释为“二个‘,”仙“字拆成”山人“。据说庵中住有两人.故有”二个山人“之说。
  析字的另一种形式是合字。合字与拆字正好相反,如电影《三笑》里有一副试才的对联: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上联为祝枝山所出,”十“、”口“、”心“三字合成”思“字;下联是唐伯虎所对,”八“、”目“、”尚“三字组成”賞“字。
  在对联创作中,重叠手法是一特色。如浙江天台山方广寺联:
  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声“、”色“两字在上下联中各重复七次,其目的在突出佛教”无声不寂“、”有色皆空“的思想。这是重字法。
  重字法还可跟其他修辞手法结合使用。如1897年戊戌政变后,谭嗣同(字复生)等六君子遇难,康有为亡命日本,十六年后回国时曾作联云:
  复生不复生矣
  有为安有为哉
  这是重词法与一词多义现象相结合。上联”复生“,前指谭嗣同,后据字面意义解释为”再活过来“。下联”有为“,前指康有为自己,后是”有所作为“的意思。此联情感沉痛,手法巧妙,而尤显得自然浑成。
  还有一些对联将分句加以重复,如曹民甫挽宋教仁:
  不可说.不可说
  如其仁,如其仁
  这就是重句法,前后分句的语气、感情都是不同的。前一分句都显得深沉哀痛,有一种回肠荡气的压抑感;而后一分句则都变为激愤有力,似乎火山爆发一般,是对反动势力的强烈谴责。也是对宋教仁的高度赞扬。
  重叠手法的另一种形式是叠字,诗词中已有先例,如《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