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字字相俪,”喜有“、”恨无“对仗极工,遣词用语如行云流水,浑然顺畅。  (顾伟列)

  包世臣自题(二)

  尽交天下贤豪长者
  常作江山烟月主人

  上联谈”交友“之道,指出要交贤豪长者。《荀子.劝学》:”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就士“就是指要接近贤豪长者。明人吕得胜《小儿语》:”要成好人,须寻好友。“也可作”尽交“的注脚。下联”常作江山烟月主人“,提倡出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历来文人强调的至理名言。联语以”尽交“、”常作“提出中心,醒目有力。  (甘 桁)

  彭玉麟自题

  水得闲情,山多画意
  门无俗客,楼有赐书

  此联寥寥数语,文情并茂。上联写水之有性灵,有闲情,山亦如画,令山水活脱如生,境界全出。下联极言自己情趣高雅,地位显赫。赐书,指帝王赐给的珍贵书籍。上、下联各是句中对,遂使全联流畅工稳,贯通一气而多韵致。  (姚梅乐)

  林则徐自题(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道光19年(1839年),作者在虎门查禁鸦片时,书此联以自勉。上联表明待人接物的态度。海之所以大,因它能涵纳百川细流;人的德行伟大,也要像海一样,对人有所宽容。海纳百川,《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有容乃大,《书.君陈》:”有容德乃大。“下联提出立身行事的原则。石壁所以耸立千仞而不倾,因它刚强,无杂质;人要成就崇高的事业而不败,应像石壁之立,排除一切私心杂念。壁立千仞,古人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千仞,言其崇高。《水经注.河水》:”其山惟石,壁立千仞,临之目眩。“联语从对人对己两方面着笔,而以培养孟子”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为核心,在作者日常生活中,确已身体力行。当他奉派前往虎门禁烟,抗击英侵略者成功,竟遭投降派诬害,被革职,并流放新疆。但他忍辱负重,继续向道光皇帝上书,筹议海防,其反侵略爱国立场,老而弥坚,直至逝世前夕,仍在福州领导群众驱逐英侵略者。这些事例都是他”无欲则刚“的最好注脚。  (蒋竹荪)

  林则徐自题(二)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此联集自作者自己所写的一首《越戍登口占示家人》诗中的二句。
  出句化用《左传.昭公四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句意,说如果有利于国家,个人的生死由它去。以,由,凭。对句说难道我能因求幸福而逃避祸患吗?趋,追逐;追求。《荀子,议兵》:”远者竭蹶而趋之。“从句法上看,出句是假设句,对句是反诘句;从对仗上看,属于流水对,意思十分肯定。林则徐禁烟,是在与投降派斗争中进行的,道光帝的态度就很游移,他考虑的是每年百万银两税收和种种报效的损失。当林则徐厉行查禁取得成效时,被毁谤、革职,流放新疆。出玉门关时,他写诗道:”中原若得销金革,两叟何妨老戍边。“如果把我流放新疆就能使夷人(英侵略军)退兵,我老死边疆也心甘情愿。这正是联中所表现的关心民族命运,不顾个人生死祸福的爱国情操。  (蒋竹荪)

  陈金刚述志

  王者命自天,谁敢化蛇当道
  英雄居此地,何妨扪虱谈兵

  陈金刚,广东三水人,曾领导农民起义,以怀集为中心,自称”南兴王“。并奉太平天国为正朔。后因部将叛变被俘死难。上联”化蛇当道“,借用刘邦斩蛇起义的典故,是”王者命自天“的注脚。
  传说刘邦是赤帝子下凡,起义时斩了山路上化作白蛇挡道的白帝子,这是以刘邦农民起义成功做皇帝来比喻洪秀全成就太平天国帝业乃天命所归。用”谁敢“,既含警告意又表现了起义军藐视一切敌人的大无畏精神。下联”扪虱谈兵“,典出《晋书.苻坚载记附王猛传》:东晋太尉桓温率部北伐,逼长安而不攻,王猛衣衫褴褛,不修边幅,前去拜见,他一边口若悬河,纵论天下大事,一边却在身上捉虱子,并道破桓温按兵不动的用心。桓温惊其才,前倨后恭,许以高官也留他不住。不久,王猛辅前秦苻坚成就了大业。作者借典入联,以王猛自比,是前句”英雄居此地“的注脚。对联气势豪迈,充分体现了农民革命领袖的英雄气概。  (郑凤森)

  邓石如自题

  茅屋八九间,钓雨耕烟,须信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竹书千万字,灌花酿酒,益知安自宜乐,闲自宜清

  上联大意:家有茅屋八九间,常在微雨中垂钓,烟霭里耕作,要知道富人总要用尽心计扩张产业,贵人则无时不钩心斗角来巩固并扩大其权势,永无休止,倒不如贫贱者自由自在,不作非分之想。茅屋八九间,见陶渊明《归田园居》诗”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下联大意:架藏竹简书成千上万字,暇时浇灌花木,酿制薄酒,更悟到心安自然得到真乐,意闲必能享受宁静。竹书,古代无纸,文字写在竹木简上,称竹简书。作者以超然的审美心态看待生活,对名利场中虚伪、冷酷、嫉妒、倾轧种种现象尤感厌恶,而对”钓雨耕烟“
  ”灌花酿酒“等平民生活则产生无穷乐趣。联语把农村生活诗化了,追求的是一种无拘无束,宁静淡泊、超然洒脱的思想境界。其《登岱》诗有”一无所限唯天近,百不如人立脚高“句,正反映了他的这一人生态度。  (蒋竹荪)

  彭元瑞自题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上联说,什么事物能打动我的心呢?是二月盛开的杏花和八月飘香的桂子。按科举时代每年二月举行会试,称春闱,八月举行乡试,称秋闱,及格者金榜题名,称为”折桂“。这是封建±子极为光荣的事,所以说”动人“。下联说,有谁督促我呢?是三更荧荧的灯火照我苦读,五更喔喔的鸡声催我起床。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五更,指天将明时.联语用问答法,前半问,后半答,反映了封建科举时代知识分子为了追求功名勤奋苦读的普遍心态。  (商启予)

  林衡甫自警

  著书忌早,处事忌忧,立朝忌巧,居室忌好
  制行欲方,行事欲圆,存心欲拙,作文欲华

  此联取自曾南丰《四忌铭》和《瓯西日记》,合成联语,天衣无缝。联语用排比句,强调所”忌“、所”欲“。论及著书、处事、立朝、居室、制行、行事、存心、作文八个方面。上联”四忌“从反面说,下联”四欲“从正面说,一反一正,语意更见警策。所”忌“四字:早(趁早)、忧(顾虑)、巧(虚伪)、好(豪华),所”欲“四字:方(公正)、圆(周到)、拙(朴拙)、华(华丽)。告人以旧时修身处世的准则。  (甘 桁)

  翁同穌自题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这副自题联,表达了作者的创作主张,并吐露了落职闲居仍不忘国事的一腔热忱。上联认为写诗作文,要有真诚真情,抱真率真切态度,不能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必须写出表现自己个性的作品来,这也是我国古代文艺思想的传统之一。下联叙写与挚友的交往,畅论世事,说到会心之处,犹如风雨骤至。句中”风雨来“三字,含蕴颇丰。明代吏部郎中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风雨来“三字与此同一机杼,表达了作者落职后仍关心国事、心系天下的深衷隐志。联语情融神会,传神写照而不失其真。  (顾伟列)

  宋教仁述志

  白眼观天下
  丹心报国家

  宋教仁是我国著名的近代民主革命家。”白眼“,即”冷眼“,指冷静观察。上联意谓世界风云变幻,自己要以冷静的态度审时度势,以寻求拯时救国之路。下联表白志向,自誓报国之心。”丹心“,赤诚之心,作者矢志报国的一片赤胆忠心,直白剖露,跃然纸上。措辞精当,对偶工整妥帖,爱国情、报国志充溢于胸,发而为联语,不期工而自工。  (顾伟列)

  马君武述志

  种树如培佳弟子
  卜居恰对好湖山

  马君武,我国第一个工学博士,近代著名学者。他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后从事教育,曾任广西大学校长,晚年卜居杉湖,门前有此亲书对联。联语从自身事业出发,与卜居地相结合,既写出湖山大好风光,又突出学者培育英才之博大胸怀。他要像为湖山亲植嘉树一般,精心培育一代弟子。句中”种树“含”树木树人“之意。”佳弟子“对”好湖山“,相映见义,意趣更觉不凡。  (施绍文)

  谭嗣同自题

  为人树起脊梁铁
  把卷撑开眼海银

  清道光年间,陈昌齐曾有”竖起脊梁立行,放开眼孔观书“一联,作者读后,加以化用,成为此联,读来颇觉英气逼人。出句说,立身处世应像铁一样坚硬刚强。《景德传灯录》:”德山老人,脊梁骨硬似铁,拗不断。“脊梁是人体骨骼的主干,能树起铁脊梁就意味着能承担重任。对句说,读书治学要有明亮的眼光,有独立的见解,不能步人后尘,拾人牙慧。联语从做人、读书两方面提出响亮的要求,颇有激励人心的力量。用词也十分准确。铁,比喻坚定、刚强;银,比喻明亮清楚。全联对仗十分工稳。  (施绍文、黄德金)

  张恨水自题

  文章直至饥臣朔
  斧钺终难屈董狐

  张恨水,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亦擅写对联。他所写小说的每一个回目,可以说都是很好的对联。在《金粉世家》中,他曾塑造了一个才女冷清秋的形象,开头写”冷清秋燕市书春“时,有人请她切”文丐“之意写一副对联,于是她当众挥毫写下于此联。这副对联,应该看作是作者的自況,只不过借冷清秋的笔写出来而已。上联用的是西汉东方朔的典故,东方朔有文才,滑稽多智,可是他享受的却是俳优弄臣一样的待遇。有一次,他向汉武帝发牢骚说:我身长七尺,侏儒身高不满五尺,可是俸禄却不比他们多,”臣朔饥欲死,侏儒饱欲死“。张恨水是靠笔耕为生的,虽不至于”饥欲死“,但生活不会很富裕则是可以断言的。所以上联是写自己的处境,在那政治腐败的社会里,隐含讽刺不满之意。下联则是作者表明自己的人格和情操,用的是春秋时代晋国史官董狐的典故。董狐为人正直、倔强,忠于职守。当时晋灵公无道,筑台以弹射人为乐,大臣赵盾屡谏,灵公不听,反迫害赵盾,赵盾逃亡。赵氏族人赵穿杀死灵公。史官董狐秉笔直书:”赵盾弒其君“。理由是赵盾”亡不越境,反不讨贼“,有主使、纵容赵穿作乱之嫌。作者心系董孤,于是以此自励,表示任何恶势力一一即使是斧钺加身,也不会使自己屈服,照样对坏人坏事和黑暗现实进行口诛笔伐,公之于众。联文中的”饥“和”屈“,都是使动用法,而且”饥“还是形容词作动词用,说明作者对此联的炼字炼句,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张 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