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正午-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杖杀郑德诠的事情道歉。不久;封常清又立杀犯令的大将两人;〃于是军中股栗〃;渐树威名。 天宝十年;高仙芝改授西节度使;仍保荐封常清作参谋
长(由此可见高仙芝的大度)。天宝十一年;封常清代王正见为安西副大都护。天宝十三年;封常清入朝;摄御史大夫;获赐甲第一区(豪华别墅一
座)。虽功高赏厚;封常清为人清廉勤俭;每次出征或经驿途办理公事;随从仅一两人而已;且赏罚严明;深得众心。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讯传至朝廷。唐玄宗于华清宫召见封常清;问讨贼方略。由于久习边事;封常清慨言回奏:〃安禄山率凶徒十余万进犯中
原;太平日久;人不知战。但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玄宗正处于忧恐之中;闻言〃壮之〃。
转天;就授封常清为范阳节度使;授权他去洛阳募兵征讨。
  封常清到洛阳后;〃旬日得兵六万;皆佣保市井之流〃——这些平日里从未经过军训、挑担推车的老弱残兵;实际上已经决定了封大将军的悲
剧结局。天宝十四年阴历十二月;安禄山大军渡过黄河;攻陷陈留;兵锋正锐;先头部队已打到葵园。
  封常清派兵与安禄山的柘羯兵逆战;〃杀贼数十百人〃。不久安禄山大军继至;封常清退入洛阳上东门;抵抗不住;最终各路贼兵功进四门;鼓噪
杀掠。此后;封常清战于都亭驿;又败。退守宣仁门;又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封常清不得已;率残兵至谷水;西奔陕郡。半路;封常清遇见高
仙芝;详细汇报了安禄山的兵情兵力;嘱咐高仙芝千万不要轻敌;莫与贼争锋。高仙芝急忙率军退守潼关;这才保证了通往长安最重要隘口的安全。
  唐玄宗得知封常清败讯;非常恼怒;马上下令削夺封常清一切官爵;令他于高仙芝军中〃白衣效力〃。世事轮回;封大将军一下子又被打回原刑。
即使如此;封常清仍旧无悔无怨;高仙芝对他也始终如一;仍然〃令其监巡左右厢诸军。〃
  战事如此吃紧;〃代朕亲巡〃的大太监仍旧作威作福。〃监军边令诚每事干之;仙芝多不从〃。天宝六年的小勃律之役;远在西域边外;估计边令诚
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加上高仙芝当时人轻位浅;对监军敬重有加。如今时势有异;战事危急;边令诚不习武事;仍事事插手;难免双方会产生龌
龊。太监的性格仍似女人;〃易怒而难消〃。边令诚回朝奏事;把高仙芝、封常清的〃败绩〃添油加醋地在玄宗面前一一陈讲;对于二将的顽强和匆忙
召募士兵的低素质却只字不提。玄宗〃龙颜大怒〃;丝毫不念二将固守潼关之功;〃遣(边)令诚赉敕至军并诛之。〃
  边令诚到潼关后;在驿南西街向封常清宣读敕令。跪听圣旨后;封常清言道:〃我讨贼无方;令国家蒙羞;死所甘心。但身死之后;有表章奏与皇
上;请公公予以上达天听。〃言毕;随身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奏表;递给边令诚;然后;跪地伏首;慷慨受刑。
  封常清在临终表章中;先陈述自己东京失陷后之所以败逃;不是为了苟全性命;并向唐玄宗详细讲解与敌交战后对安禄山叛军的军事分析和
重新认识。接着;封常清又如实讲述了洛阳败绩的原因和自己忍死败退的情由。千载之下;可悲可悯:
  〃……昨者与羯胡接战;自今月七日交兵;至于十三日不已。臣所将之兵;皆是乌合之徒;素未训习。率周南市人之众;当渔阳突骑之师;尚犹杀
敌塞路;血流满野。臣欲挺身刃下;死节军前;恐长逆胡之威;以挫王师之势。是以驰御就日;将命归天。一期陛下斩臣于都市之下;以诫诸将;二期
陛下问臣以逆贼之势;将诫诸军;三期陛下知臣非惜死之徒;许臣竭露。臣今将死抗表;陛下或以臣失律之后;诳妄为辞;陛下或以臣欲尽所忠;肝
胆见察。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稷复安;逆胡败覆;臣之所愿毕矣。仰天饮鸩;向日封章;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若使
殁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矛。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无任永辞圣代悲恋之至。〃
  高仙芝从城外巡营回来;刚知道封常清被下旨斩首;还不知道自己也有份儿。由于高仙芝此时仍兵权在手;大太监边令诚急忙找了百多名陌刀
手跟随身后;迎前对高仙芝讲:〃大夫您亦有恩命!〃一闻此言;高仙芝知道大祸难逃;并无惊慌;只是跟随边令诚走到封常清受刑的地方;跪听敕令。
  敕令宣达后;高仙芝很平静;对边令诚说:〃率军撤退;确实算得上是罪过;为此受死;我无异言;说我克扣士兵钱粮和赐物;就肯定是冤枉我!
上有天;下有地;兵士皆在;足下怎么不知道实情呢。〃
  刑场这外;此时已经密密麻麻围满了高仙芝招募而来的兵士。这些兵士虽跟随高仙芝不久;但对这位豁达大度的将军都很敬重。高仙芝扭头对
兵士们高声说:〃我于京师招募你们出来打仗;大家虽然得到一些兵饷装备;其实远远不足。正想和诸位儿郎一起冲杀破贼;取高官重赏;不料想贼
众突来;我才带领军队后撤至此;本意也是想为国家固守潼关。如果我果真克扣你们的钱粮;你们就说有;如果我没有克扣钱粮;请你们说无。〃
  话音刚落;数万士兵齐声大喊:〃无!〃其声震天动地。
  太监边令诚不为所动;他示意刽子手行刑。
  高仙芝凝视已身首分离的封常清尸身;感叹道:〃封二(唐人喜称对方大排行以示亲昵);您从一名无名小卒到大将;皆由我所引拔;又代我为
节度使;步步有缘。今日;我又与 您同死此地;真是天命如此!〃言讫;刀下头落。
  一天杀掉两个大将;皇帝才稍解心头恨意。思来想去;唐玄宗又召见因病在家休息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拜其为兵马副元师;将兵八万;加上高
仙芝原来招募的兵士;号二十万;军于潼关;准备与各路人马一起;会攻洛阳。
  由此;牵出〃安史之乱〃后第三位倒透血霉的大将军——哥舒翰。
  〃北斗七星高;歌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哥舒翰是唐朝赫赫有名的战将;从此首西北民歌就可见其英勇之一斑。不仅如此;大诗
人李白在其《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一诗中;也曾言及这位盖世英雄:〃……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畅达万古情。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
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
  哥舒翰;是突骑施首领歌舒部落的后裔;以部落为姓。其父歌舒道元曾为安西副都护;世居安西。由于家财殷富;哥舒翰年青时代起就〃倜傥任
侠〃;义气重诺;酷爱酣饮赌博。一直胡混到四十岁;其父在长安患病去世。他在长安守丧三年;由于身无长技;又有一身公子哥的坏毛病;地方官很
瞧不起他。为此;哥舒翰〃慨然发愤折节;仗剑之河西〃。毕竟自少生于边陲;哥舒翰勇武善斗;深为大将王忠嗣所赏识;推荐他为衙将。
  哥舒翰自年青时代起就喜读《左氏春秋传》和《汉书》;深受书中人物放荡不羁、慷慨豪迈的精神熏陶;做事磊磊大方;待人疏财重义;深受
士兵拥戴。在新城讨伐吐蕃时;同列有个副将不听指挥;哥舒翰大怒之下当时就用木棒把此将打杀;军容为之一振。
  苦拨海一役;吐蕃精骑从山顶排三列兵队疾驰而下;哥舒翰一人立于马上;手持半段枪逆其锋而击;三列人马无不摧垮;大败而去。自此;哥舒
翰声名大振。
  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朝廷授哥舒翰为陇西节度副使;仍于边境抗御吐蕃。吐蕃军队当时常常四出抢掠。每到秋天麦熟之时;吐蕃就会派出
大批精锐骑兵去唐军积石军屯田的地方去抢麦子;几乎次次得手;并洋洋得意地把积石军麦田称为〃吐蕃麦庄〃。由于每次吐蕃兵都是劲骑有备而
来;唐兵都不敢当其锋芒;眼睁睁自己辛苦一年的麦子被吐蕃军队抢走。哥舒翰上任;得知这一情况后;就派将领暗中在积石军埋伏兵马;设下伏击
圈;静待吐蕃军上钩。吐蕃五千骑兵骤至积石军营垒;同往常时节一样;唐兵皆龟缩于营内。吐蕃军人笑语喧哗;像拿自家东西一样大肆抢掠。不料
想;营门忽然大开;哥舒翰率唐兵纵马驰击;吐蕃人马不久就被杀大半。剩下的残兵拼命往外逃;又被埋伏的唐兵半路邀击;最终〃匹马不还〃;五千
吐蕃精骑一个不剩;全命丧唐兵之手。
  哥舒翰打仗时善使长枪;在与敌兵战斗中;他每次追及敌将;就以大枪搭在对方肩上;然后大喝一声;待敌人惊顾之时;枪头掉转;直刺入喉;往
往挑起三五尺高才扔于马下。哥舒翰有个家奴名叫左军;才十五六岁年纪;也勇猛非常。每次哥舒翰把敌将挑下马;左军就下马挥刀;斩落对方首级
;以做回营报功之用。爷俩儿配合默契;天生一对战场上的凶神恶煞。
  同年;兼任河西、陇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的王忠嗣受人诬陷;唐玄宗把哥舒翰唤至长安问讯有关他这位老上司的事情。
  王忠嗣的父亲王海宾也是常年与吐蕃对战的唐朝名将。王忠嗣年仅九岁;其父就于战斗中阵亡;由于牺牲之状非常惨烈;并使唐军在战役中大
获全胜;王忠嗣作为功臣子弟被接入宫中抚养;自小与后来的唐肃宗关系很好;一起读书游玩。王忠嗣还是个毛头小伙子时;唐玄宗有一次和他讲
论兵法;他〃应对纵横;皆出意表〃。玄宗赞叹不已;感慨说:‘你日后必为良将〃。此后;王忠嗣在河西与吐蕃数战;皆大胜。天宝初年;王忠嗣又大败
突厥叶护部落;乌苏米施可汗的首级也作为战利品悬于唐朝长安城下。尤其在朔方、河东两镇;王忠嗣频战频胜;加之驳兵有方;真正是〃长城〃大
将。〃忠嗣佩四将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皆归掌握;自国初已来;未之有也。〃
  物极必反。宰相李林甫对王忠嗣非常嫉恨;〃日求其过〃;此外;唐玄宗当时急切地想攻克吐蕃的石堡城;亲自召问王忠嗣进攻方略。王忠嗣回奏
:〃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攻此坚城;必死数万士兵方可。臣恐所得不如所失;不如休兵秣马;见机行事。〃好大喜功的唐玄宗心中很不高兴。李林
甫见此机会;忙派王忠嗣从前一个下属到京城告状;说王忠嗣先前讲过〃我与忠王(后来的唐肃宗)一起长大;当拥戴他为太子〃。玄宗大怒;派人
立即把王忠嗣逮至朝廷;严加审讯;准备处以极刑。
  唐玄宗以哥舒翰代王忠嗣为陇右节度使;并于华清宫召见他。君臣一席话;双方很感投缘。临别时;哥舒翰极言王忠嗣无罪;玄宗起身不听。哥
舒翰一步一叩头;跪地哀求玄宗;〃言词慷慨;声泪俱下〃。〃帝感而宽之〃;免去王忠嗣死罪;贬为汉阳太守(一年后;王忠嗣暴死;时年仅四十五岁。
可见;只要涉牵皇家宫庭纷争;无论怎样也难逃一死)。
  哥舒翰上任后;首先在青海设神威军;并筑应龙城;击退吐蕃军的进功;使吐蕃不敢再进犯青海。八宝八年;朝廷以朔方、河东等地十万多军卒
全归哥舒翰统领;集中力量进攻吐蕃的石堡城;在付出数万人伤亡的代价后;终于占领该城(正如王忠嗣所预料;得不偿失)。万骨枯后;一将成名
。唐玄宗授哥舒翰为特进、鸿胪员外卿;赐物千匹;并赐大宅美田以彰其功。 哥舒翰一直与安禄山以及安禄山的族弟安思顺处不好关系(估计是
出于〃同行是冤家〃的心理;其实此三人从未在一起共事过)。唐玄宗知晓此事;趁着天宝十一年三人一同时京面见的机会;派高力士以皇帝的名义
撮合三人一起饮酒。安禄山眼见哥舒翰如今也是皇上的红人;加上喝酒喝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