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的发挥。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给东欧各国带来深重的灾难。波兰的经济损失为880
亿兹罗提,相当于战前5年的国民收入,有一半以上的工厂遭到破坏,工业
生产力损失50%;罗马尼亚经济损失为700亿列伊,相当于战前12年的国
家预算收入;在德国法西斯占领的6年多时间里,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损失
达5000亿战前克朗 (不包括因战争引起的损失),解放前夕,工业生产约
比战前减少一半;南斯拉夫经济损失共达469亿美元 (1938年价格),1/3
以上的工业遭摧毁;匈牙利的工农业生产损失约为3000亿福林,相当于当
时5年的国民收入;保加利亚工农业生产损失一半以上;阿尔巴尼亚损失约
为2。431亿金法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有600万人丧生,占波兰全
国人口的20%;南斯拉夫有170万人丧生,占南斯拉夫人口的11。7%。
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东欧8国,即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波兰、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在各国
共产党和工人党的领导下,于1944—1949年间先后建立了人民民主制度,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战后初期,东欧各国与苏联一样,都面临恢复国民经
济的艰巨任务。与此同时,东欧各国与苏联不同,还要完成改变旧的生产关
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任务。
战后初期,东欧各国普遍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有化,以建立社
会主义国营经济。实行国有化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类:对那些战争罪犯、叛国
… Page 79…
投敌者所有的企业实行无偿没收的办法;对那些属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中小企
业则实行有偿赎买的办法。也有的国家,不管是属于何种资本主义工商企
业,一律实行无偿没收的办法。在东欧国家中,最早实行国有化的国家是南
斯拉夫。还在战争进行期间,就对一些投敌分子的工业企业实行没收,到1944
—1945年期间,国内的主要大工业企业已基本实现国有化。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时,南斯拉夫人民政权已掌握了约80%的工业企业和银行。1946年
12月6日通过了《私人工业企业和经济企业国有化法》,该法又规定:凡具
有全国和共和国意义的工业企业一律实行国有化。1946年1月,波兰颁布了
工业国有化的法令,规定对国民经济主要部门、大中型企业、交通运输、邮
电、银行等实行国有化。凡是在同一工作时间内能容纳50名或50名以上工
人进行劳动的工厂或企业,全部收归国有。无偿地没收了德国资本家、波兰
叛国投敌者的所有工矿企业,而对其他企业主则采用赎买的政策。相对说
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国有化进程较为缓慢。1947年通过了有关国有化的
法律,对战犯和垄断资本家的厂矿企业实行没收,并把银行、交通运输和邮
电企业收归国有。到1948年,没收的工业企业仅占工业总值的40%。后来
进一步放慢国有化的进程,对小企业和手工业采取逐步过渡和合作化的形
式。
东欧各国在城市进行国有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也在农村进行了土
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东欧国家的土地改革一般是在1944—1948年期间完
成。在没收大土地占有者的土地后,把土地无偿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如1944—1945年波兰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100多万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
到了600多万公顷的土地。1945年在匈牙利人民政权成立后,就立即着手进
行土地改革并在一个半月之内基本完成。在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东欧各
国先后实行了农业合作化。这些国家的合作化大体上开始于40年代末和50
年代初,而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基本完成。如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
均于1949年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先后于1960年和1962年基本实现。在
东欧国家中,南斯拉夫和波兰先后于50年代初和50年代中期调整了农业政
策,强调农民入社的自愿原则,解散了一部分或大部分农业生产合作社,以
致个体经济仍在农业中占据优势。
随着城乡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成份
在东欧各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统治地位。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东欧
各国普遍宣布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或建成了社会主义。
由于战后初期东欧各国实行了工业国有化和土地改革以及部分实行农
业合作化,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这就为东欧各国恢复被战争严
重破坏了的国民经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东欧各国在战后初期普遍实施了2
—3年恢复国民经济的计划,1950年左右基本上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达
到或超过战前的经济水平。阿尔巴尼亚执行了1949—1950年的两年计划,
与1938年相比,1950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倍,农业总产值增长了30%。
… Page 80…
波兰在1947—1949年实施了三年经济恢复计划,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与
1938年相比,1949年国民收入增加了28%,工业产值增加了48%,按人口
平均计算的农业产值也超过了战前的水平。195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工
业产值比战前的1936年增长11%,农业生产也基本上达到战前的水平。
(2)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苏联东欧各国在战后初期基本上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以后,从40
年代末和50年代初起东欧各国开始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为核
心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到50年代末,一般都实行并完成了发
展国民经济的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分别从1951年和1956年起执行国民经济
发展的第五个五年计划和第六个五年计划,后一个五年计划于1958年完成。
从1950年至1970年,特别是50年代中,苏联东欧各国的经济建设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从经济增长速度看,这是战后恢复时期结束后经济发展最
快的年代。如苏联1950—1960年的国民收入和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分别为
10。25%和11。6%,保加利亚分别为11。05%和14。9%,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分别为10。1%和11。25%,罗马尼亚分别为10。35%和13%。1950—1960年
期间,苏联东欧9国的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9%,工业产值的年平
均增长速度为12。3%。在这一时期中,苏联东欧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般都
高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1950—1960年期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
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除了日本 (8。8%)和联邦德国(7。95%)较高外,
美国仅为3。25%,英国仅为2。75%,法国为4。55%,意大利为5。4%。①
苏联东欧各国在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之所以成为战后最快的时期,原
因在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投入来实现
的,这些粗放经营的因素在苏联东欧国家特别是在苏联中,当时尚处于有利
的地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一定
的目标方面,还发挥较为有效的作用;尽管当时苏联东欧各国遭到西方国家
不同程度的经济封锁,但成立于1949年的经济互助委员会在进行经贸合作
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其成员国经济的协调和发展。
(3)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和危机时期
苏联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高速增长之后,从70年
代开始,经济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进入90年代后,这些国家的经济都陷
入危机之中。
苏联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从50年代年平均的10。25%下降到60年代的
7。2%之后,70年代又下降至5%,在80年代后经济发展更为缓慢,使苏联
经济从停滞、危机前的状态进一步演变成危机。从50年代以来几个五年计
划年平均增长速度看,1951—1955年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
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1。4%、10。8%和13。1%;1956—1960年三者分别
① 根据 《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有关年份的资料计算。
… Page 81…
为9。1%、9。1%和10。4%;1961—1965年三者分别为6。5%、6。5%和8。6
%;1966—1970年三者分别为7。8%、7。4%和8。5%;1971—1975年三者
分别为5。7%、6。3%和7。4%;1976—1980年三者分别为4。3%、4。2%和
4。4%;1981—1985年三者分别为3。2%、3。3%和3。6%;1986—1990年三
者分别为1。3%、1。8%和2。5%。1990年苏联经济出现自战后以来的第一次
负增长,上述三项指标分别为…4%、…2%和…1。2%。到1991年,即苏联存
在的最后一年,经济负增长的幅度更大,三项指标分别为…15%、…17%和…
①
7。8%。。
与苏联一样,东欧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60年代后也呈现下降的趋势。
在50年代,东欧各国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8—9%,1960—1980年年平均
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到5—6%,1985年经济增长速度只有2—3%,其中捷克
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均为负增长。从几个五年计划年平均经济增长
速度看,1971—1975年东欧各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3%,1976—
1980年为4。1%,1981—1985年进一步下降到3。1%。80年代末和90年代
初,随着东欧形势急剧的变化,东欧各国也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1990年,
波兰的国民收入下降13%,工业生产下降23%;匈牙利国内生产总值下降
5。6%,工业生产下降8。5%,农业生产下降6。4%;捷克斯洛伐克国民生产
总值下降3。2%,国民收入下降3。1%;罗马尼亚国民生产总值下降10。2%,
工业产值下降19。8%,农业产值下降3%;保加利亚国民生产总值下降10。7
%,工业产值下降13%;南斯拉夫社会产值下降7。6%,其中工业产值下降
10。9%,农业产值下降7%。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曾居于优势地位,
从一个重要方面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然而,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
不断下降并出现大幅度的负增长,苏联东欧各国的速度优势在80年代之后
也就不再存在,其增长速度甚至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从苏美两国国民生产总
值增长速度的比较,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苏美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比较
(对上年增减%)
1981—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