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经济史-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官僚资本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使人民共和国掌握国家的经 

济命脉,使国营经济成为整个国家的领导成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后,人民政府在经济上的首 

要任务是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经济特权,接管其在中国的资产,没收官僚 

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在全国各大城市解放后,人民政府废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收回了过去长期为帝国主义控制的海关,管制了对外贸易并实行外汇统一管 

理。在日本投降后,日本帝国主义在华的资产已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所接 

管,在解放战争进行过程中,人民政府将其作为官僚资本先后没收。到全国 

解放时,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企业还剩下 1000多家,这些企 

业主要是属于英、美垄断资本集团的。在解放初期,中国政府对上述企业进 

行了监督和管理。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美国政府于1950年12月16日宣 

布管制中国在美国的公私财产,中国政府被迫于同年12月28日命令管制清 

查美国政府、企业在中国的一切财产并冻结其存款。在美国政府宣布参加朝 

鲜战争后,中国政府于1951年4月30日发布命令征用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 

的财产。对于美国等国家在中国的财产,一般不采取无偿没收办法,而是采 


… Page 102…

  取包括征用、代管、征购、管制等多种形式分别加以处理。这些被我国政府 

  管制、征用和征购的企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组成部分。 

       由于官僚资本是代表旧中国的一种反动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在解放战争进行过程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对 

  官僚资本实行了没收的政策。没收官僚资本,主要是没收国民党政府和国民 

  党大官僚所经营的企业。解放前夕,官僚资本约占全国工业资本的66%,占 

  全国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没收和接 

  管的工矿企业有:国民党政府原资源委员会、兵工系统、军事后勤系统、交 

  通部、粮食部所属的企业,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国民党的党营企业等,共计 

  2858个,职工129万人。其中发电厂138个,采油采煤企业120个,铁矿锰 

  矿15个,有色金属矿83个,炼钢厂19个,金属加工厂505个,化学加工 

  厂107个,造纸厂48个,纺织厂241个,食品企业844个。在交通运输方 

  面有:铁路2万多公里,机车4000多台,客车4000辆,货车4。7万辆,船 

                                      ① 

  舶20余万吨,舟车修造厂30个。在金融方面,接管了中央、中国、交通、 

  中国农民银行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合作金库及其地方银行系统 

  共计为2400多家。在商业方面包括原复兴、富华、中国茶叶、中国盐业、 

  中国蚕丝、中国植物油、中国进出口、长江中美实业等10几个垄断贸易公 

  司。人民政府在没收全部官僚资本后,在这些企业内部又进行了民主改革和 

  生产改革,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因而原属官僚资本所有制的经济被改造成 

  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最主要部分。1949 

  年,国营工业在全国大型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41。3%;国营经济拥有全国 

  发电量的58%,原煤产量的68%,生铁产量的92%,钢产量的97%,水泥 

  产量的68%,棉纱产量的53%;国营经济掌握了全国的铁路、邮政、电信 

  以及大部分的现代交通运输业。 

       此外,在革命根据地中产生的公营经济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来 

  源之一。早在1927年,当时的革命根据地就有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公营经济。 

  这主要是为战争服务的一些军用工业,如兵器、弹药、被服、炼铁等,也有 

  一些民用工业,如煤炭、盐、纺织、造纸、皮革等。根据地中的公营经济还 

  包括商业和银行等单位。 

       国营工业大多技术比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职工在国营企业中主 

  人翁意识强,生活稳定,享有各种权利,劳动热情高涨,因而社会主义国营 

  经济当时与其他经济成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到1952年,国营工业产 

  值在全国现代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提高到56%,国营批发商业的营业额在 

  全国批发商业营业额中占 60%。由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优越 

  性,它在多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主导 

  作用。 



① 谢明干、罗元明主编: 《中国经济发展四十年》,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第3 页。 


… Page 103…

        (2)土地制度的改革 

       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是民主革命阶段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新中国建 

  国初期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基本条件之一。在旧中国,占农村 

  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土地70—80%。他们凭借这种封建 

  的土地占有制,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农民,而约占农村人口总数90%的贫农、 

  雇农和中农,终年辛勤劳动,却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地阻碍农 

  村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加以废除。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老解放区就在有1。2亿农业人口(占全 

  国农村人口27%)的地区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 

  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的 

  决议,并将这项决议提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央人民政府讨论通过。 

  接着,中央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关于划 

  分农村阶级成份的决定》、《农民协会组织条例》等文件,并从1950年冬 

  季开始,在新解放区陆续开展了土地改革。在土地改革中,实行依靠贫农、 

  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的政策,有步骤有分别地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 

  其他生产资料,以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与此同时,还规定下列政策:对 

  占农村人口5%的富农阶级,由过去征收多余财产改为保存富农经济;对小 

  土地出租者的土地,如不超过当地平均每人占地的一倍,不予没收;对地主, 

  除没收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和乡村房屋外,其他财产及兼营的工 

  商业,不予没收,并分给一份土地;对少数民族、华侨等特殊土地问题,规 

  定了更灵活的政策。到1952年8月,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这样,全国 

  大约又有3亿多农民分得了约4600万公顷土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6。5 

  %)和大批生产资料,免去了每年向地主交纳约3500万吨粮食的地租和其 

  他一些繁重的劳役。土地改革的完成,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并 

  为以后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3)三年的经济恢复时期 

       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全国在今后三年左 

  右时间内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当时在提出这一 

  中心任务时,全国除西藏、台湾尚待解放以外,战争已经结束。这标志着党 

  的工作重心已由军事转向了经济。 

       要完成这一个中心任务,使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并不是轻而易 

  举的。主要是因为当时在经济上面临着诸多严重困难。第一,由于战争的破 

  坏,生产呈现萎缩状态。1949年比过去最好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50%, 

  农业总产值下降20%,原煤下降48%,原油下降62%,钢下降83%,电力 

                                                                          ① 

  下降28%,棉布下降32%,粮食下降24。5%,棉花下降48%。第二,财 



① 


… Page 104…

  政严重困难。1949年底,政府需供养的人员为900万人(包括“包下来”的 

  数百万国民党原军政人员),全国当年受水灾面积达1。2亿亩,重灾区有700 

  万灾民急待救济,城市失业人员为400万人,再加上其他必要的支出,全年 

                                                                     ② 

  财政支出达2880万吨小米,而财政收入仅为1515万吨小米。 第三,物价 

  暴涨。投机资本趁国家困难之机,在1949年先后掀起4次涨价风,全国13 

  个大城市的批发物价指数,如以1948年12月为100,1949年则达到5376。 

  1950年2月又发生了一次涨价风,物价比1949年又上涨了1倍多。1950年 

  抗美援朝战争的发生,也影响了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这一中心任 

  务的完成。一方面,由于必须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持战争和国防建设, 

  这就不能不影响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另一方面,在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后,美国政府悍然宣布管制中国在美国的公私财产,禁止一切美国货物和船 

  只进入中国,并操纵巴黎统筹委员会对新中国实行国际性的、全面的封锁禁 

  运,这无疑也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包括下列几方面的内容: 

       ①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工作。尽管稳定物价的大量工作是在 1950年以 

  前做的,但是直至1950年3月全国物价才开始趋于稳定,而在抗美援朝战 

  争发生的情况下,党中央提出边抗、边稳、边建的方针,把稳定物价作为重 

  要方针之一,因而稳定物价也成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内容。 

  在建国之初,针对一部分私人投机资本进行囤积居奇,操纵物价,并大肆进 

  行金银、外币的倒卖活动,政府依靠国营经济的力量和老区农民的支持,采 

  取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同投机资本进行坚决的斗争。首先,政府于1949年 

  先后颁发了金银和外币管理办法,禁止黄金、银元和外币自由流通,一律由 

  人民银行挂牌收兑,规定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逮捕法办破坏金融的首要 

  分子,并加强对私营金融业的管理和市场管理。其次,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 

  决定一面紧缩通货,一面调集粮食、棉花、棉布和煤炭等主要物资,对投机 

  活动进行一次打击。在1949年11月25日物价上涨最猛的时候,全国各大 

  城市按照中央的部署,统一行动,敞开抛售,一连 10天,结果导致物价下 

  降了30—40%。从1950年起物价开始下跌并趋于稳定,1950年3月批发物 

  价指数为100,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