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经济史-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倍,而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则从42。6亿美元增加到100。2亿美元,仅增长 

  1。4倍。同期,对发达国家投资占其全部投资的比率从48%上升到70%,对 

                                                                  ① 

  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所占比重,相应地从52%下降到30%。但日本在主要发 

  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吸收外部直接投资较为缓慢,外国对日直接投资远不及日 

  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由于国际资本的双向流动,在国际投资格局中逐步 

  形成了一国向多国投资而同时多国又对一国投资的局面。 

       尽管战后资本双向流动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之间,但在发展中国 

  家这种趋势也有发展。包括发展中国家相互投资以及向发达国家投资。目前 

  约有近50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其中一部分国家和地区 

  已有相当规模。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是60年代以后特别是70年代以 

  来发展起来的。投资额最大的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尤其是中东国家。 

  其次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例如1970—1980年,巴西和菲律宾的对外直接投 

  资额分别为11亿美元和4。2亿美元。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新兴工业化国家加快进行对外投资,尤其是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增长较快。 

  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或彼此间直接投资的这种增长,是这些国家更多地参 

  与国际经济交往,将自身的经济逐步纳入世界经济运行轨道的结果。也是它 

  们对付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不平等交换的一种斗争形式。同时由于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所提供的技术,更适合吸收投资的发展中国家的生产 

  条件,而受到后者的欢迎。为加快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的转变,大多数 



① 《美国统计摘要》1985 年;《现代商业概况》,1991 年8 月。 

① 前引李琮主编: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史略》下册,第345 页。 


… Page 144…

  发展中国家都同时以各种形式对外投资和吸收外来投资,以促进发展。尽管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所占的比重都不大,但 

  它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3)现代跨国公司的发展 

       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推动者是跨国公司,战后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 

  跨国公司活动进行的。因此跨国公司在战后的资本国际流动中发挥着极为重 

  要的作用。 

       大的公司企业进行跨国投资活动在19世纪中后期就已存在,但是它作 

  为资本国际流动的载体在世界经济中获得普遍发展还是在战后。战争结束到 

  60年代初是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迅速膨胀和其国际分工结构逐步形成时 

  期。这一时期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已远远超过二次大战前跨国公司 

  投资的总和。并且在其投资增长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国际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 

  体系。当然这是以美国跨国公司的扩张活动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仅美国最 

  大187家制造业公司的海外分公司就由600多家增加到1800家。美国公司 

  的对外直接投资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60 

  年代到70年代中期跨国公司取得广泛发展,投资增长大大加快。这主要表 

  现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字,以及除 

  美国以外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得到普遍发展上。此后,跨国公司在调整过程 

  中进一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到80年代中期,跨国公司数目已达2万家 

  左右,海外分公司和子公司超过10万家。90年代初公司的数目发展到3。5 

                                               ① 

  万家,其分公司和子公司增加到15万家。1990年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 

  总额为2250亿美元,其投资累计额已突破1万亿美元。目前它控制着90% 

  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产总值的50%,成为影响资 

  本国际流动的决定性力量。 

       就生产组织结构而言,跨国公司是一种建立在生产的专业化国际分工基 

  础上的跨国生产组织,这是一种面向世界市场的开放性生产组织,更是一种 

                                                                 ② 

  以世界市场为依托、以跨国生产为基础的国际生产组织。 因此,跨国公司 

  利用自己在生产组织、科技开发、资金调拨和产品销售方面的巨大优势,依 

  据其长期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体化的国际分工体系。从而尽可能使 

  不同地域的各种生产要素实现最佳结合,同时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把同一产品 

  不同的生产过程以及同一生产过程的不同工序分散到多个国家完成,以实现 

  劳动成本的节约和产品的高度竞争力。由于这种生产组织结构从不同的角度 

  适应了现代科技和生产发展的要求,因而它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当代生产和 

  资本国际化的深入展开,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例如即使是在跨国公司尚 

  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各公司的对外投资和经营也是以国际分工的比较利益 



① 这里也包括与发展中国家出现资本双向流动相应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② 张蕴岭在《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关系》中,将其视作生产国际化深入发展的两重特征。 


… Page 145…

  原则为基础展开的,通过直接和间接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建立联系,参加到 

  生产的专业化国际分工体系中,通过其经济优势的发挥带动这些国家的经济 

  发展。此外,跨国公司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通过其在投资和经 

  营方面的国际分工体系,把一国经济与外部经济、与东道国经济有机地联系 

  在一起,进而使各国经济在发展上的相互依赖和制约,不再是经济运转过程 

  的外在联系,而是变成经济运转过程的一种内在联系。或者说由外部贸易联 

  系深入到内部生产过程。当然,跨国公司主要是由私人垄断公司发展而形成 

  的,作为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它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全球经 

  营活动,也促使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稳定因素增加,并加剧资本主义世界 

  的各种矛盾。 



                     5。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向 



       区域经济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是战后的事情,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 

  新趋势。这种趋势伴随战后生产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深入而展开,并随着国 

  际经济关系的新发展而出现。以经济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发 

  展实践,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它不是为缓和矛盾采取的一种临时措施,也不 

  只是某些国家寻求竞争与发展的一种对策,而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 

  势。 

        (1)经济生活国际化为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 

       战后,科技革命的开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生 

  产社会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大生产的发展,使社会 

  再生产的国际依赖性明显加强,从而大大促进经济生活的国际化。战后,经 

  济生活国际化,为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培植了适宜的土壤,提供了必要 

  的基础。在生产社会化越出国界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要 

  求就会产生。因而,经济一体化是经济生活国际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首先,经济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杠杆,促进了以发达国家为主 

  体的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经济结构上趋近的各种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生活 

  国际化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杠杆,主要是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科技的开发 

  应用和传播。前面分析已经指出,战后国际贸易的绝大部分都是在发达国家 

  之间进行的,如1965—1985年间,发达国家间的出口贸易一直在其出口贸 

                         ① 

  易总额的70%以上,因此,贸易上的经常联系最早从外部把发达国家经济 

  联结在一起。国际直接投资向发达国家的倾斜比国际贸易发展更快。1989 

  年,在占世界总投资99%的发达国家投资中,有89。8%投向发达国家,进 

  而使这类国家不仅是从事对外投资的主体,同时也成为吸收对外投资的主 

  体。直接投资从生产过程内部把发达国家经济更进一步地联结起来。科学技 



① 见《统计月报》1983 年2 期,1986 年2 期和1987 年5 期。 


… Page 146…

  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和传播更是高度集中于发达国家。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83年出版的《科学与技术统计》提供的资料,1970和1980年在世界科学 

  家、工程师总数以及研究开发总费用中,发达国家(此项统计包括了前苏联) 

                                                           ② 

  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2。1%和89。4%,97。7%和94%。由于科技代表着一国 

  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实力,科技在发达国家的集中和传播,使发达国家在 

  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得以保持强大的发展优势。因此,科学技术作为最重要 

  的生产要素,在现实与未来的发展方面把发达国家经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此外,在发展中国家以及资本主义体系以外的社会主义国家间,由于经济上 

  自主发展的需要,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和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 

  的不断融合,各自也都逐步形成了在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上大体相近的经济 

  体系。只不过由于其生产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发展程度不同,各经济体系内 

  部的经济联系与相互依赖关系处于不同的发展层次上,因而导致区域经济一 

  体化的发展水平不同。 

        (2)以经济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和发展。 

       ①区域集团化形成的现实背景。区域经济集团之所以在战后形成一种发 

  展趋势,除了具备上述有利的宏观环境以外,还有一系列促进这一趋势形成 

  的具体原因。主要包括: (1)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国际竞争加剧所产 

  生的推动作用。这在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上表现得最为明显。70年代开始 

  美国经济地位的下降,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所形成的三个经济力量中心 

  的较量,把彼此间的竞争推向白热化的程度。它们为了维持和扩大自己的势 

  力范围,为了加快自身的经济增长,以及缓和与稳定来自国际市场的冲击, 

  都把建立区域经济集团作为实现各自目的的有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