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诗与神的对话-外国文学与宗教-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是信基督救赎。基督教教义认为,凡人的原罪与生俱来,不能靠自我努力而解救。上帝出于神恩,派耶稣来到人世,拯救人类。耶稣为替世人赎罪,甘愿被钉在十字架上,以自己的血洗净世人的罪。所以,人必须信仰耶稣基督,罪方能得赦。

  四是信灵魂不灭与世界末日。认为人的肉体虽会消亡,而灵魂则不朽,尘世生活是有限的,死在生活方才永存。现实现世终有一天要毁灭,这就是世界末日。人死后灵魂将根据生前的善恶受到末日审判,好人升入天堂,恶人罚下地狱。

  基督教信条的要义是信仰一种超验的神秘的力量,相信神将仲裁人世的一切,要求人们无条件信奉基督。为了维护基督信仰与教义,基督教建立了教会组织,负责制定与解释教义、执行教规,管理信徒与传教机构,教会的组织制度大体有教皇制、主教制、长老制、公理制四种。

  基督教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派别林立,相互纷争,但主要分成三大教派,即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这三大教派缘于基督教史上两次大分裂。公元一——二世纪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形成后,因东西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语言上的不同,自然形成以罗马为中心的教会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两大教会。公元392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后,两教会政治上的分歧日趋明显,由于双方矛盾激化,最终于1054年发生了基督教史上的第一次大分裂。自此希腊地区的教会称为东方正教,简称东正教,意为正统的教会。罗马教称为罗马公教,意为全世界的教会,汉译为天主教。基督教第二次大分裂始于十六世纪。由于西欧资产阶级的兴起,力图摆脱罗马天主教会封建势力控制的要求十分强烈,先后在德国、瑞士、英国爆发的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了一批脱离罗马教会的新型教会,学术界称之为基督新教。

  天主教除遵奉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教规外,还尊马利亚为天主之母,称“圣母”,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增设了“炼狱”。其《圣经》以圣哲罗姆的《通俗拉丁文译本》为法定本,承认七卷 《次经》的经典地位,教皇是解释《圣经》的绝对权威;天主教有一整套严格的教阶制度,神职人员和修士、修女一律不准结婚。不反对圣像崇拜;崇拜仪式有一定的程式,非常复杂、繁琐,节目有三大瞻札、八大节目。中世纪时,天主教在西欧各国中占统治地位。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其地位受到冲击,又转而致力在拉丁美洲及亚非各国传教,收到成效。信徒人数之多居世界各宗教及教派之首。

  东正教在教义教规方面与天主教大致相同,也使用七十三卷本《圣经》,它接受基督教史上七次大公会议的决议为“圣传”,主要信条是《尼西亚信经》。在“圣事”方面,强调用浸水礼施洗;一般信徒与神职人员可同领圣餐。主教以上神职人员实行独身制;强调圣像崇拜。东正教实行多中心的牧首制,依附于当地的世俗政权。中世纪时直接受拜占庭帝国的控制并成为其国教。十六世纪末,莫斯科都主教脱离君士坦丁堡牧首而自主,成为使用古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会,沙皇俄国将其定为国教。十八世纪后,东欧一些国家的正教会陆续宣布行政自主,可使用地方语言,各地正教会的牧首互不隶属,只承认君士坦丁堡牧首是有权召集牧首会议的首席牧首。

  基督新教强调《圣经》为信仰的最高权威,使用六十六卷本《圣经》,不承认无希伯来原文的七卷《次经》为经典;不承认没有《圣经》根据的天主教传统教义,如马利亚为天主之线、炼狱说等;强调“因信称义”,信徒凭借信仰句以直接与上帝交通,而无需神职人员作中介;主张简化宗教札仪,只重视洗礼与圣餐两项圣事,圣餐为饼酒同领,洗礼有浸水礼和注水礼两种;节日有圣诞节和复活节;没有教阶制度;反对独身制,神职人员一律可以结婚;不赞成圣像崇拜,强调社会服务;主张教会体制多样化,因地制宜,有主教制、长老制、公理制、牧师制等。

  佛教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代印度,佛教同其它世界性宗教一样,既有崇拜的对象,也有自己的教义信条、理论经典及组织制度等。佛教中的“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为智者、觉者,能洞悉与彻悟宇宙人生的奥谛,故有人说佛教即为佛陀的说教。

  佛教的诞生,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既有政治与经济背景,又有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就文化渊源而育,来自中亚西亚的以吠陀为代表的雅利安文化,渐与西北印度的土著文化混合同化,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即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以“呔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为三大纲领,主张用四种姓制度规范社会各个等级的社会职责,其中婆罗门执掌宗教事务,自称是“人中之神”世界之首。由于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与内部各种矛盾的冲突与分化,许多阶层的人都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这在思想文化领域得到十分敏感反响,各种宗教流派与学术观点相继兴起。终于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形成以正统的婆罗门教与新兴的反婆罗门的沙门团体这两大派别。沙门的组成比较复杂,观点繁多,互有争论。但对宇宙人生业报轮回的看法,对修持苦行、寻求解脱的倾向,有着相当的一致性,这就为佛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佛教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达摩,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约于公元前586年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乔达摩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其母摩耶夫人早死,由姨母抚育长大。他的家世显赫,生活华贵豪奢,自少年时代起接受婆罗门教的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与文学艺术,并练就一生武艺。后与觉善王女耶输陀罗结婚,生有一子。但他却终日郁郁寡欢,百般愁苦。二十九岁时放弃王储的地位离家远游,探索人生解脱之道。乔达摩为何出家?有说是因为他看到了人体的丑恶;有说是因为他看了生老病死的痛苦。有说与他经历了亡国灭族的惨祸有关。也许是这诸多原因,促使乔达摩产生消极厌世的思想,萌发离家出走的念头。

  他出走之后,先到王舍城郊外跟随数论派先驱阿逻迦罗摩和随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数月之后,仍觉不能解脱。于是便采取苦行之道感悟真理,寻求解脱。他逐渐减少饮食,直到后来七天进一餐。他身穿树皮,卧于荆棘,六年后,形同枯木,却依然无获。于是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坐在菩提树下,沉思默想。据说禅坐四十九天后,终于悟出了“四谛”的真理,被人称为“佛”。这一年他三十五岁,佛陀成道后,首先赶往婆罗奈城郊的鹿野苑,寻找曾随他一道出家的五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四谛”之理。这是佛陀首次宣讲佛法,所以也称为“初转法轮”。五人信仰了佛陀教义,成为他的首批僧侣,号“五比丘”。

  佛陀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漫游、布道,足迹遍及中印度恒河流域各地,上至国王、后妃、贵族、豪商,下至奴隶乞丐、妓女,不分种姓等级,均得以参加僧团组织,信众都尊称他为佛陀。佛陀传教历时四十五年,八十岁岁去世。从关于他的传说中,大体可以看到早期佛教僧侣的传教生涯。

  佛教的全部学说,是围绕人生何以存在,痛苦何以解脱这一主题展开的。它的基本教义,集中表现在“十二因缘”、“四谛”、“八正道”中。

  一、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它的基本观点是“因缘论”,被认为是佛教教义的精髓或核心,是佛陀观察宇宙人生采用的独特方法。所谓“因缘”,就是把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起,看作是一种相依、相缘的关系,世上一切事物是依各种关系而相互依存、互为因果,这些关系犹如层层法网,每一事物都处在法网之中,没有绝对独存的事物。这一因缘论,最初是为了解答众生的生死问题;其后进而扩展到观察、对待一切事物的基本法则。“十二因缘”是把上述因缘论分成十二个彼此互为条件的因果环节,对有情生命的生死业报轮回的原因、过程、以及如何才能解脱等,作出系统的说明。这十二个环节为:老死、生、有、取、爱、受、触、六根、名色、识、行、无明。这十二个环节构成生命不断循环的序列,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生死轮回。佛教认为只有悟出三世因果法则,正业净因,才能免受它的支配,从而摆脱生死达到涅槃境界。

  二、四谛。“四谛”是佛教备派共认的基础教义,相传佛陀悟道的核心即为四谛,它阐述了佛教对人的生死痛苦与解脱安乐的看法和途径。谛,含有“实在”或“真理”之义,它包括苦、集、灭、道这四谛。

  苦谛:即认为人生原是一大“苦聚”,全无幸福可言,这是佛教教义的首要出发点。人生苦多,有肉体的,有精神的,有外因造成的。因为现实世界原是无常、无我的,与人们的心理要求难相一致,故苦不可免。苦谛旨在阐明苦恼是社会人生的真相。

  集谛:佛教谓“集”有聚合义,其意为由于自心的“无明”,执著于无穷的爱欲,故产生妄行,带来千般烦恼,现在的苦果是过去的误惑所生,未来的苦果是现在的误惑所生;苦果循环相续,此起彼伏,苦无尽头。集谛旨在说明引起“苦”的根由。

  灭谛:灭谛就是要人们熄灭由贪欲引起的种种烦恼,从凡身解脱出来,进入寂静清凉的涅槃境界。在佛教中,“灭”含有“解脱”之义。灭谛说明了信佛者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道谛:怎样才能免除生死轮回,达到精神解脱,道谛指出了通向涅槃境界的道路与途径。被总结为“八正道”。

  三、八正道:

  正见:指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四谛”等佛教教义。

  正思:指远离邪妄贪欲,保持对佛教教义的正确思维。

  正语:指修口业,不虚言,不妄语等。

  正业:指不偷盗、不奸淫等,保持高尚善良的身业。

  正命:指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生活。

  正勤:指按正确的方法,勤修涅槃之道法。

  正念:指远离颠倒妄想,明记佛教真理。

  正定:指身心专于一境,消除一切杂念,以修习“四谛”之理。“八正道”又可以归纳提挈为纲领,那便是“三学”。“三学”指学佛者应修持的戒、定、慧,这是对全部佛学要义的概括。

  戒:要求出家佛教徒严守戒。法主要为清净身、口、意“三业”,也就是修积功德。定:即禅定,即心住一境,禁止一切妄念,使心身轻安,以深入思虑所修习的佛法。慧:即通过正见,正思,正精进,以此起到断惑解脱的慧心作用,求得实践修行的成果。原始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注重实践,其重心在于道德伦理修行,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

  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好释迦牟尼死后一百年左右,早期佛教发生分裂。形成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别。上座部严格持守戒律、致力于修习禅定,注重内心修持;大众部则注重博学多闻,致力于弘传教法,强调接引众生。公元一世纪,由于对佛教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