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哲学思想史-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特色,则这种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醉怒痴狂,令人观之阅之,不但异常 

兴奋,甚至头晕目眩。 

     法国启蒙运动,主意鲜明。不讲别的,就讲自由、平等、博爱,就讲以 

自由、平等、博爱为中心的人的伟大理性。凡合乎这一理性的,则以无比绚 

丽的色彩和无比激昂的情调,歌之、颂之、扬之、舞之、书之、写之、绘之、 

塑之;不合这一理性的,则不问你是何经何典,何权何势,何神何圣,何富 

何贵,何族何民,何学何业,一概批之、斥之、讥之、讽之、理之、论之、 

怒之、骂之、攻击之、博杀之,必欲斩尽杀绝而后快。 

     可以说,以这样的风格兴起的文化运动,自古以来,未曾有过。古希腊 

古罗马时代自然未曾有过,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尤其未遑一论。就是文艺复兴 

运动以降,虽然也有布鲁诺、伽利略、马丁·路德这样英勇不屈的人物,也 

有库萨的尼古拉、马基雅维利、蒙田这样的智者,还有达·芬奇、米开朗基 


… Page 67…

罗、莎士比亚这样的天才,但他们对旧传统的批评,往往是曲曲折折,小心 

翼翼的,是反复琢磨,细细辩证的;甚至是为了证明神学旧说的正确而误打 

误撞进入新天地的。就他们的主观动机而论,他们常常并非旧势力的自觉批 

判者,而是自觉不自觉地走上或被逼上了反叛道路。即使17世纪以来的哲人 

们,包括影响最为深远的牛顿,也包括当时欧洲哲学界最有威望和影响的人 

物,如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培根和霍布斯,甚至给法国启蒙思想 

家以大启发大影响的洛克,他们的态度往往是平和的,甚至是折衷的,或者 

是充满和解与宽容精神的。他们宁可给旧的宗教传统保留一块土块,也不愿 

同他们正面对抗——宁不信神,绝不拆庙。其中态度最激烈鲜明的人当属霍 

布斯,最具无神论风采的则是斯宾诺莎,但无论前者也好,后者也好,与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比较起来,都不免有小巫见大巫之感。 

     法国启蒙运动的各位代表人物就不同了。他们以风驰电掣之势,以雷霆 

万钧之力,以世纪导师和人类理性代言人的身份,要与一切旧势力对垒,并 

且非要弄个是非善恶大白于天下不可。他们甚至要和上帝直接对话,要让上 

帝服从他们的理性,听从他们的意愿,如果不听,那么好,什么上帝,滚一 

边去吧! 

     法国启蒙运动的另一个特色,是一代人杰,成团崛起。英国经验主义思 

想家,如果从培根算起,那么自培根 (1561—1626年)起,经霍布斯、洛 

克、贝克莱到休谟(1711—1776年)。首尾相距215年之久,其势如长河一 

线,万里行来。法国启蒙思想家则不同,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 

鸠、卢梭、孔狄亚克、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摩莱里和 

马布利。这些思想人物中除摩莱里生卒年不详,但其主要作品发表在1743— 

1755年之间。其余9人,年龄最大的是孟德斯鸠,出生于1689年,年龄最 

小的是霍尔巴赫,出生于1723年,二人生年相差仅34岁;寿命最短的拉美 

特利仅活了42岁,享年最久的伏尔泰活了82岁。拉美特利1751年去世,离 

弃世最晚的霍尔巴赫(1789年),相去不过38年时间;如果从孟德斯鸠出 

生之年算起,到霍尔巴赫去世那一年止,其间正好1个世纪。而作为启蒙运 

动的波峰时期,不过50年而已。50年风云变幻,英雄辈出。没有这些叱咤 

风云的人物,又怎么会有法国启蒙运动?以此论之,可谓英雄造时势;但没 

有法国特定的文化传统和现实环境,又怎么会培育出这么多杰出的人物?以 

此观之,又可谓时势造英雄。不论英雄造时势也罢,时势造英雄也罢,这种 

人才成团崛起的现象,无论在那个时代、那个国家、那种制度下都是不多见 

的。哪里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那里的大机遇、大幸运。 

     法国启蒙运动的第三个特色,是它的亲和现实,不尚空谈。他们是一代 

启蒙大师,几乎个个声名远大,著作等身。但无论那一位人物,他们都不离 

现实,不忘现实,他们的著作都对各种人们关切的现实问题,充满热情与关 

怀。他们似乎有一种本能,随时随地都能抓住社会热点问题。其实,说抓住 

社会热点问题都不准确,他们干脆个个都投身于社会热点之中,哪里有热点, 

那里就有这些思想家的关注和影响,他们实在是一代执社会牛耳的思想巨 

人。他们不肯不愿不能也不屑躲进书斋过生涯。即使那些最善于作学问的人 

物,他们的学问也绝不与现实相分离。他们不喜清静,不要寂寞,热爱生活, 

向往红尘。唯红尘滚滚,对他们才更有魅力。在一般道学家眼里,正所谓“野 

狐禅经天天念,堕入红尘死不出”。因之,后人评价这些启蒙思想家,往往 

更愿意称他们为战士,而把他们的著作比作藏满刀剑火炮的武器库。真的, 


… Page 68…

法国大百科全书正似一座威力无比的军火库内中所藏各种兵器,可以说比之 

当时任何一种军械都更具战斗力和杀伤力。 

     也唯其如此,才使得法国18世纪哲学多多少少有些离开传统哲学之轨 

迹。他们更擅长形象思维,更愿意与现实接轨,对于抽象思维和构建哲学体 

系之类的大思考,则既非他们之所长,也与他们生活的具体时空环境不太相 

宜。 

     其实,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有两种类型的思想家,一类重视现实,全身心 

关注社会生活,一类潜心思索,远离现实。以中国古代哲学家而论,孔、墨 

属于前者,老、庄近似后者。自然,造成这两类哲学人物的原因,不但与他 

们本人的性格、心理类型和思维方式有关,也与他们生活经历、生存环境与 

时代、国度的思想走向有关。两种类型的人物,其作品风格必有不同,其对 

后代的影响也往往两样。那种专心于社会现实的思想家,不管他的研究重点 

侧重于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他们的理论往往与研究课题难解难分,溶为 

一体。这些课题所产生的成果就代表了他们研究的价值。而他们对后世影响 

的大小,也必然与这些成果在历史上占据的地位成正比。这类思想家,往往 

不鸣则已,一鸣必要惊人,他们的影响常常以所谓爆炸式的方式出现,但他 

们的理论绝不艰深晦涩,于是,后来者往往认为他们的理论有浅、近、直、 

白的缺点,不像以抽象思维为主的思想人物的作品,能够经得起漫长历史的 

时间考验,而且能常读常新,虽千百年后其魅力尚存,如柏拉图,如《周易》, 

如某些佛家要典,如笛卡尔,如康德,但这观点并不全面。如果仅仅认为现 

实类型的思想家的理论浅、近、直、白,那还说得过去,如果认为浅、近、 

直、白就是不可救药的缺点,则不能令人心服。殊不知,为现实生活青睐, 

使各个阶层或不少阶层可以接受的作品,不浅、不近、不直、不白就收不到 

预期效果,用《周易》的文字作《红楼梦》,用康德的语言写《常识》,你 

看看会有什么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浅、近、直、白,不是缺点,而是特 

点。 

     法国启蒙思想家群,他们的思想和著作,正是他们那个时代、他们那个 

国家特别急需的精神食粮,又是他们对自己的时代和祖国发出的声音激越的 

呐喊。因此,呐喊的音声,无论如何也比不过一曲古琴来得更其韵味悠长。 

但在当时,它却是最能动人心魄的美声,是震天撼地的乐章。而且法国启蒙 

思想,其精华已经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融化于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运动的 

历史性事件与文献之中。只要这些人类大事件的影响与这些重要文献不会消 

亡,则他们的思想便随之永在。好比人类历史上那一些无比杰出的三军统帅 

和由他们指挥的伟大战争一样,那些惊心动魄的战争就是他们的杰作,只要 

人们没有忘记这些战争,他们的思想与指挥艺术便具有永久的魅力。擅长抽 

象思维的思想家则另或一路,他们生前也许不被理解,也许寂寂寡欢,也许 

被人误解,他们的作品也许难于广泛流传——他们的魅力也确实不在一时, 

一时荣辱若云烟——因为他们既要写出经过最充分浓缩的大作品,就要对人 

生直谛、世界奥秘发表见解,虽不被理解,又有何妨?寂寂寡欢,更有何妨? 

或者说,他们追求的就是精华与抽象,喜欢的就是静寂与深思,他们理论的 

生命就在于对历史的深层把握,他们的价值就在于他们理论的深刻与超前。 

就历史的客观而言,两类思想的贡献原本难分伯仲,但在表现形态上与社会 

效应上,则各自特色鲜明。前者如伽利略、牛顿、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后者 

如莱布尼茨、笛卡尔、休谟、贝克莱与康德。莱布尼茨、休谟等人,虽在数 


… Page 69…

百年后,还可以找到众多的继承人和研究者,而牛顿、伏尔泰诸公,他们的 

思想已然化作科学性或社会性成果,而把他们的书再作为理论专题研究的人 

显然是少了许多。 

     从总体上看,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正是这样一些人,他们思想观念的 

直接成果就是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运动,而从狭义的哲学观点去考定他 

们,则他们尚不足称为一流人物。 

     为此,批评他们的人,往往不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列入哲学家的范 

畴,或者几笔带过,不肯细论。赞赏他们的人,大约也意识到他们的理论不 

免太生活化和社会化了,于是便称他们的哲学为政治哲学或社会哲学。社会 

哲学、政治哲学自然不能不算哲学,但与狭义的传统哲学相比,毕竟多了点 

什么,又似乎少了点什么。 

     涉猎广泛,共鸣效应突出,是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又一个特点。法国 

启蒙主义思想家,虽然主旨专一,但每个代表的个性差异很大,研究领域的 

宽窄差异也大,研究的侧重点又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有区别。他们或以政 

治体制作重点,或以批判神学为己任,或兼从文学、艺术种种门类,或志在 

编撰一部开天辟地式的大百科全书。但他们又是一条共同战线中的战友,其 

中绝大多数还是朋友,或者曾经是朋友。朋友也有争论,争论不害友情,害 

了友情也要争论,从而形成一段历史文化的共鸣效应。虽然这段历史已经过 

去两个多世纪了,但即使作为一个生活在遥远天边的东方人,回顾这一段历 

史的辉煌,依然会有五彩纷繁,目不暇接之感。 

     过去一些哲学史著作,习惯将法国启蒙思想分为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这自然有些道理,但也有些牵强。实际上,他们的历史活动时间并不很长, 

虽有前后之别,又有鱼贯而出、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