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哲学思想史-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1 页。 

② 同上。 


… Page 75…

       他的公民自由观,既包括财产自由,也包括信仰自由,还包括思想自由、 

  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他根本反对所谓思想罪。他说:“马尔西亚斯做梦他 

  割断了狄欧尼西乌斯的咽喉。狄欧尼西乌斯因此把他处死,说他如果白天不 

  这样想夜里就不会做这样的梦。这是大暴政,因为即使他曾经这样想,他并 

  没有实际行动过。法律的责任只是惩罚外部的行动。”③ 

       不错,如果有思想罪,做梦也会犯罪,因为梦中的思想往往更为真实— 

  —它未经人的自觉意识的矫情与修饰。然而,那还得了!你做梦发疯,你就 

  是疯子;你做梦杀人,你就是杀人犯;你做梦开小差,你就是逃兵,乃至你 

  做梦死了,你就不能再回来,如此等等。此等异说,令人惊骇不止。而从法 

  理上将这一切予以否定的,孟德斯鸠就是其中一个著名人士。 

       孟德斯鸠政治学说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他的三权分立说。分权原则,同 

  样古已有之,至少在古希腊时期就可以找到它的历史雏形,但进入中世纪, 

  它被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彻底取代了。 

       分权原则在近代的发明人也不是孟德斯鸠,至少洛克就是他的前辈。但 

  洛克的分权原则未曾臻于成熟;孟德斯鸠完善和发展了洛克的学说。他的三 

  权分立思想成为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普通原则。 

       所谓三权分立,即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力的分开。虽然在他的理论 

  中这种分开与现代人的理解还有相当区别,但其基本框架,也呈奠基之势。 

  他说: 

        “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一)立法权力;(二)有关国际法事项的 

  行政权力; (三)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 

       依据第一种权力,国王或执政官制定临时的或永久的法律,并修正或废 

  止已制定的法律。依据第二种权力,他们媾和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 

  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依据第三种权力,他们惩罚犯罪或裁决私人讼争。 

  我们将称后者为司法权力,而第二种权力则简称为国家的行政权力。”① 

       三权分立,意在制衡;权力制衡,意在自由。没有自由,三权分立便失 

  去灵魂和方向,没有权力的分立与制衡,自由便成为一种空话。他对此自有 

  极为成熟的思考与清醒的认识,他说:“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 

                                               ① 

  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 

                                   ② 

  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权力制衡是一种有效的民主机制,放弃制衡, 

  乞求民主,若不误入迷信之途,也等于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实际上,孟德斯鸠的政体理论几乎完全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底本的。 

  虽然他将社会政治体制区分为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和专制体制,但他私心所 

  淑的还是君主立宪制。毕竟他本人就是一位新式的有着非凡头脑又享有贵族 

  称号的思想家。 

       孟德斯鸠的政治学说和政体论直接影响了法国革命,又通过某种媒介深 

  刻地影响了美国独立运动,影响了法国《人权宣言》,也影响了美国《独立 

  宣言》。不仅如此,他的思想早在19世纪便穿洋过海来到中国。孟德斯鸠是 

  一位世界级的政论人物,直到今天,西方的民主原则依然不出他的基本理论 

  框架。 



①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1 页。 

①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197 页。 

② 同上。 


… Page 76…

     但也应该看到,孟德斯鸠的政治学说中,平民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重 

视。这一点,他绝对不如卢梭——虽然他的思想也曾影响卢梭。他的政治哲 

学也没有超出洛克政治哲学的基本范畴;而他的政体理想,除去英国式的君 

主立宪制之外,其实也提不出更好的理论设想。他是一位法国人,可他却好 

像在照英国人的方式思考,这是他的遗憾所在。就此而言,虽然法国人权宣 

言和美国独立运动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思想的影响,毕竟实践高于理论, 

这两场人类伟大的政治运动,以其规模巨大的实际创造丰富和发展了孟德斯 

鸠的理论原则,或套用某位哲人的话讲,理论毕竟是墨写的文字,伟大的社 

会行为才是血铸的诗章。而凡此种种,似也不应过于苛求于这位政论前贤的。 

     需要补充的是,18世纪是欧洲政体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此前,已有英 

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的理论正是基于这个模式的一种政治设想。然 

而,法国有自己的国情——它有强大的专制传统,却没有产生革命。因此, 

在英国可以以“光荣”不伤面子的和平方式解决的问题,在法国非用暴力方 

式才行。在这个意义上讲,英国需要洛克,法国需要卢梭。孟德斯鸠虽是洛 

克政治学说的谪传,但终于未能被法国大革命所选中。卢梭光芒四射,孟氏 

日隐他方。这不能说不是法国革命的遗憾,但那根源还在产业革命。 


… Page 77…

                                八、伏尔泰 



     法国的启蒙运动,精英荟萃,群星灿烂,但领袖人物是伏尔泰,特别到 

了他的晚年,他几乎成为全欧洲家谕户晓的人物,而且备受景仰——他是18 

世纪欧洲和世界公认的文化泰斗。 

     与洛克相似,伏尔泰也可以称为是他的时代的宠儿。然而,两个人的经 

历和境遇又是如此不同。洛克一生,几乎都在平祥安和的气氛中度过,偶有 

挫折,很快便转入顺境。仿佛迎春晓雨,湿地不湿人。他是英国举国上下都 

可以理解并深受欢迎的人物。伏尔泰的威望与之相似,甚至大有过之。但他 

的发展道路却与洛克有别。他的思想在法国虽然也有极大的市场,并且得到 

知识界、文化界的深深爱戴。但是他的命运却常常于幸运之中陡生不幸,又 

于不幸之中每每得到幸运女神的关照。他一生多与监狱结缘,他的第一部悲 

剧名作便写成于狱中。而且他受过屈辱,挨过毒打,几遭驱逐,又久受通缉。 

然而,这一切都不能改变他对法国的影响,而且随着法国启蒙运动高潮的到 

来,他受到的尊重越来越多,他的影响越来越大,终于成为事实上法国启蒙 

运动的导师和领袖,也成为整个启蒙运动的精神象征。如果将幸运的洛克和 

同样幸运的伏尔泰作个比喻,则洛克仿佛一位饱受观众热爱的歌坛明星,人 

们越是欢呼,他越能神采奕奕;伏尔泰则近乎一位身经百战胜利归来的战士, 

越是伤痕累累,人们对他越是百般崇敬。彼时的英国,革命已然成功,洛克 

的任务,就是将他对光荣革命的种种理解——包括政治理解、经济理解、文 

化理解和哲学理解,以清流美瀑般的语言传播于四方,介绍给世界。伏尔泰 

生活的法国,则处在与英国绝然不同的状态下,他的国家不但专制体制依然 

故我,而且自路易十四故去之后,种种屈辱、落后、荒唐、腐败都旧病复发, 

接踵而来。政府没有思想,也不许人民思想;政府没有情感,也不许人民爱 

憎;政府没有人性,还要摧残人民的人性。这一切令人烦恼、厌恶、愤懑和 

苦痛的内容都如阴云一般满布,如毒雾一般弥漫。而先知先觉者身不由已, 

便在烦恼之上频添烦恼,厌恶之中又生厌恶,愤懑之下再增愤懑,苦痛之外 

又多苦痛。英国人有产业革命作底垫,虽是安步当车,却已“会当凌绝顶”。 

法国人经济不行,但文化骚动激烈,虽在平湖之内,却是水怒风狂。此时的 

法国,既不像德国人那样,处在茫茫夜色中,悄悄然走向黎明,又不像英国 

人那样,已是天光大亮,正奔向艳阳时分。彼时的法国正处在黎明前的一段 

暗黑之中,虽然黎明将近,却是分外黑暗。好像人人都对现实不满,但又没 

人知道究竟该干点什么;仿佛人人都懂得这样的世道是绝不会长久了,但又 

没人能说出明日将通向何方。所谓旧世界人人怨愤,新憧憬尚在朦胧之中。 

于是启蒙思想如久旱逢甘雨,必然受到各个阶层开明人士的热烈欢迎。而启 

蒙的契机就是向英国人借鉴,启蒙的原则就是欢呼理性,启蒙的舞台就是法 

国社会,启蒙的直接目的就是呼唤、培育和造就一大批具有时代头脑和杰出 

水平的一代新人。 

     这样的时代真可谓是一个绝好的历史机遇,而它的核心地带就是法国。 

此时此刻,洛克与牛顿,一入法国,便造成莫大影响,而将他们的思想和著 

作介绍给法国人的,首先就是伏尔泰。 

     有人说,此时的法国,正是知识阶层整体觉醒的时代,其实岂止知识阶 

层而已。这是一个需要精英便产生了精英的时代,也是一个具有广泛共识又 

需要广泛共识的时代;这是一个对所有反封建者都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时 


… Page 78…

  代,又是一个使社会理性化和使理性社会化的时代。而伏尔泰,就恰到好处 

  地成为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领袖式人物,仿佛他的生命就是为这个特定的 

  时代所准备的。 

       伏尔泰是个全才。但他这一类型的全才,有别于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那 

  些全才人物。例如,他有别于达·芬奇、笛卡儿和莱布尼茨。这些人物属于 

  文理兼通、科学哲学百无遮拦式的天才思想家,而且他们都在至少一个特别 

  科学化专门化的领域有着伟大的创造。伏尔泰也是个全才,但他的才能全部 

  集中在与现实社会生活直接联系的领域。在这个特定的领域内,他可以说无 

  所不能,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在更专业或更深层次的研究上,则非他所长。 

  在这个意义上看,他是不全而全,全而非全。他既不同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 

  也不同于哥白尼和牛顿,还不同于贝克莱和休谟,自然又不同于康德和黑格 

  尔。仿佛只有蒙田、埃拉斯谟和他有些相近,但没有他立意雄浑,气象远大。 

  伏尔泰博大而不精深。他的研究领域似乎也不需要精深,精则不易传播,深 

  则失去听众。但不须精深并非不要精采。他以他的特别表达方式,使他所推 

  崇、所信奉、所钦敬、所钟情的思想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伏尔泰绝不是一位只会坐在书斋中,钻研陈年旧物的平庸教授——就如 

  同一条深深钻入古书堆中的智慧虫一样。他不但善于为文,而且精于经商。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