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哲学思想史-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判封建君权的新路上去。加上他们全是些不可多得的大学者,更使这些矛盾 

在他们著作中得到强力而深刻的反映。 

     三是启蒙思想和传统理学的矛盾。宋明以降,理学渐渐居于统治地位。 

宋代儒学虽称新儒,却没有将旧的儒学引向自由,而是将其导向理义修养。 

加上历代统治者的参与,其利益小,其害益大。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如春笋激 

发,对旧有文化形成冲击;外来传教士带来的资本主义新文化,对旧有传统 


… Page 185…

  更是冲击。但理学根深蒂固,加上统治阶层的扶植提倡,打破它的统治地位 

  谈何容易。然而发展到明末清初,旧的理学势力已呈土崩瓦解之势,难于恢 

  复昔日景象。心学虽然也是理学的一支,但它又有某种异端性质,既在发展, 

  又在破坏,既在补充,又在瓦解。心学在王阳明时代还算大节未失,到了李 

  贽,已然面目全非。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时代,则形成对宋明理学全面 

  清算的局面。清代学术,理学地位不高,虽然统治者死死抱住旧说不放,但 

  终于“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四是西方近代文明与东方旧有文明的矛盾。这矛盾此时已见门楣,并将 

  很快成为左右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从统治者那一面看,此时不过是 

  隐隐之痛,曾几何时,便会酿成心腹大患。 

       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在于亲科学,远宗教,去神性,通人性。西方的 

  启蒙运动,则以牛顿力学为基石,对旧的神学理论予以全面的批评与清算, 

  并且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终于打碎神的统治,迎来人的时代。尽管所谓人 

  的时代,终不过是资本主义时代而已。 

       中国古来神学传统有限。中国虽非无神论国家,但宗教地位始终不高。 

  神权不及皇权,神仙不及皇帝。中国神学不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是儒 

  家经典。所以,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必然首先批判神学,而中国的思 

  想转轨和新兴文明的兴起,必自批判理学始。在这个意义上,也唯有在这个 

  意义上,才可以称自明末清初以来的思想发展也是一种启蒙行为。 

       鸦片战争之前,清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 

  段,主要是明末清初的思想文化大转变;第二阶段则是乾嘉以来以朴学为特 

  色的文化复兴。 

       但乾嘉时期的思想文化呈历史的畸形状态,一方面它是受压抑的结果, 

  一方面也有深层的历史文化原因。 

       清代统治者,特别是在清代初期,为着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惜大兴文字 

  狱,以极其残酷的方式,镇压反对意见,以求政权巩固,天下安宁。大体说 

  来,举凡朝代更迭,必有一段整合时期。但因为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这个 

  时期便变得更其漫长难耐和带有严酷性。清代的文字狱,虽有蛛丝马迹,但 

  多属追风捕影,而且株连无辜,肆无忌惮。正是这种残酷的文化高压政策, 

  使本来可能走向深入的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改变路头,从思想启蒙的大天 

  地进入学术领域,但也从此使清王朝失去难得的历史机遇。王国维评清代学 

                                                                   ① 

  术,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来之学新。”道咸后事,此 

  时难预。但乾嘉由大转精,既有学问之精进之雅正,又用因压抑而委屈求全 

  之无奈,虽无奈却有成绩如许。清代中叶的学术研究,至少在其外在表现形 

  式上,是以考据为主。因为使用的方法朴素无华,故而又称朴学;因研究的 

  对象是儒学经典和诸子百家之说,所以又称汉学。 

       乾、嘉时代的考据之学,始于顾炎武。顾亭林可说是清代朴学的前驱者。 

  但形成流派,成其高潮,则在乾、嘉时代。朴学是清代学术的特色,又是那 

  个时代的产物。中国自秦汉以来,有一代,必有一代之学;有一学,必有一 

  学之旨。汉代以经学为旨,魏晋以玄学为要,隋唐以禅学为显,宋明以理学 

  为本。或说,汉代重训诂,宋代重理义,清代重考据,成为中国传统学养的 

  三大要津。清代朴学,不但成就突出,而且流派众多,著述更多。其对古代 



① 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观堂集林》卷二十三。 


… Page 186…

经典的研究之深之细之详之精,都是前代学人所不能比拟的。 

     但是,它的缺陷也在此。它虽精而不大。因它陷于繁难的考据之中,缺 

少明末清初思想家的那种高屋建瓴,从头做起的大家风范,更缺少他们那种 

敢于怀疑经典,质对前贤的无畏精神。他们固已进入学术深层,不肯轻易发 

表无据之见,亦与社会少有接触。他们之中虽有许多学界精华,却不能成为 

思想巨匠。他们既为考据所迷,又为考据所累,因考据而多有作为,又因考 

据而难有作为。虽然他们的学养堪称精审平实,无微不至,但论其对中国文 

化的历史影响,则不但不能和西方同期的思想人物相比,亦不能和中国先秦 

时代的各大思想宗师相比,甚至不能和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相比。他们 

兴盛一时,但热得快,冷得也快。鸦片战争的大炮一响,便有新人出来,取 

代了他们的历史地位。 

     但是考据虽然意在学术,其意义却未止于学术;其效果虽近乎批判,却 

又未及于批判。在西方,启蒙人物对神学传统的批判中,也有考据一项,即 

考证神学经典的发展缘由,真伪变化,这种考据本身,已经等于以学术手段 

打破人们对经书的迷信。清代的考据,主要是对诸子百家和儒学经典进行文 

章、文字、文意的考证和清理。虽然在主观方面,意在使儒学典籍更易理解, 

而其客观效果,同样带有把儒学经典降为纯粹学术文章的意义在内。考据也 

是批判,虽不一定雨暴风狂,却近乎于釜底抽薪。 

     清代中叶之前的这段历史中,既有许多著名的思想人物和学术人物,也 

有不少新的学派和学术集群。王、顾、黄自是一代宗师,影响深远;颜元、 

李塨亦称一代学人,且有诸多共识。进入乾嘉时代,又有戴震、汪中,洪亮 

吉、焦循、阮元各领风骚一段,还有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特别贡献的王鸣盛、 

钱大昕、赵翼、崔述和卓而不群的章学诚。他们治学方法有差,但治学成绩 

斐然。他们治学特色不同,但反驳和批评理学的主旨相近。到了道光时期的 

龚自珍,终于因为理学大势已去,新学兴盛在即,而写下朴学发展的最末一 

笔。旧日江山从兹去,不拘一格降人才。 


… Page 187…

                                 2。黄宗羲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三位大思想家中最为年长的一位。他生活的时代,风 

云变幻,“天崩地解”,是中国有史以来少有的大变故。在这样的大时代中 

涌现出的大思想家,尤为特殊之中的特殊者。他们的人品,在火与血的洗礼 

中得到鉴定;他们的学问,自然也远不是那些静坐书斋皓首言经的人所能为。 

他们学识渊博,但不死板,涉猎广泛,但不轻浮,能言敢言,但有理念。特 

别的时代铸成他们特别的品性,而特别的品性又形成他们特别的文字与文 

风。他们的影响,在当时已然巨大,死后犹日见其强。黄宗羲的影响,直到 

梁启超时代,依然十分强烈。梁启超对他曾有极高的评价,以致中国学界曾 

将明末清初的几位思想家和法国18世纪的启蒙人物相提并论,特别是将黄宗 

羲比拟卢梭。这比拟固有不伦,但并非全无道理。 

     但是,细细品来,明末清初的各位思想家与18世纪法国启蒙人物相比, 

又有本质差别。虽然他们提出的某些思想也带有相当的民主成份,论其本质, 

仍然属于旧的思想体系,或者说,他们恰好处在新、旧时代的交合之间,虽 

承旧说,已出藩篱,欲成新体,根基又少。他们的时代,在他们看来,固然 

是“天崩地解”,殊不知,更大的变化还在后头,充其量,这不过是中国历 

史剧变的一个潮头而已。虽然这几位大师,人人有弄潮的才智,但弄潮尽管 

弄潮,惜乎巨大的波峰尚未到来,因而他们站得固高,尚不算太高,看得甚 

远犹不算太远。诚然若是,他们毕竟是在历史大变故时期出现的杰出人物, 

旧体制已掩不住他们的思想光辉——他们犹如东方地平线上出现的第一缕曙 

光。 

     黄宗羲出身正直的官宦人家,他祖籍浙江余姚,自幼随父在京。他虽生 

于末代,还算生而有幸:其父正直,其师高明,其岳父亦不同凡响。但他又 

生而不幸:他未及成年,他父亲便因为反对魏忠贤阉党而被处死。他小小年 

纪,遭此变故,创痛之深,难于意表,但他决不屈服。他18岁时,崇桢继位, 

朝廷政情发生变化。他仿古人除奸情势,袖铁椎、草疏,来到京城为父伸冤, 

并亲手杀死魏忠贤爪牙两个,朝野为之大震。魏党作恶,害人极多,伸冤图 

报之情,遍于朝廷内外。于是崇桢当机立断,除逆明冤,这些被害官员的子 

弟,痛哭于皇城,声动天地。 

     黄宗羲出身若此,又从父命拜刘宗周为师。少年英才,得明师而教,为 

他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政治风云变幻无常,又有个人所不能力为 

者。农民起义军终于攻入北京,明王朝终于灭亡,清军终于入关。他和他的 

那一代莘莘学子,既对农民充满仇视,更对清军恨之入骨,于是毁家救亡, 

加入反清活动。反清武装败散之后,又东奔西走,逃避清政府的通缉。数年 

之间,无一时平静。但他身为一代学人,毁家亦不忘学,逃亡也不忘学。直 

到50多岁时,才总算安定下来,并于58岁时在浙江复兴他恩师的证人书院, 

讲学授徒,终成清初一大学派。他培养的弟子很多,成才人物尤为不少,如 

万斯同,万斯大、仇兆鳌、李果堂、郑梁、陈訏皆出于黄门。黄宗羲生当乱 

世,但有志于学,勤家忘家,学、志相济。他1610年生,1695年谢世,享 

年85岁。他自己总结一生经历,《自题》其事曰:“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 

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其为人也,盖三变而至今。”他一生虽有如此剧烈 

的三变,但其人其志,未曾改也。 

     黄宗羲作为一代学人,一生著述极丰,其文章总量达2000万字,尤其 


… Page 188…

  他的 《明儒学案》和《明夷待访录》二书,影响更加深远。《明儒学案》实 

  际上是一部明代思想吏,而且其内容,其方法,其收集资料之细,其见解之 

  精,都超越前贤,独成一体。 《明儒学案》之外,他还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