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府卫学继续开办。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复准:直隶怀来、永宁、保安
三卫,仍各取童生八名。其补廪出贡,亦照各县例。卫学的各项制度,类似
于县学,生员中有“武生”,故有“武学”别称,商学也是地方上的特殊学
① 《大清会典·学校二》。
… Page 90…
校,顺治十一年(1654年),在长芦、两淮、陕西盐运司等专设属学,在运
城为山西、河东另设运司学。
社学、义学、卫学等虽然各有其特色,但性质主体上多属于封建教育基
础的启蒙教育机构。教育对象主要是儿童;教学内容主要为《三字经》、《百
家姓》、《千字文》、《孝经》、《蒙求》、《神童诗》以及一些封建礼仪
制度,规格较高的学校则还学习,如《东莱博仪》、《唐宋八大家文钞》、
《古文观止》、《声律启蒙》等内容,为学作诗文和时文、八股一类为科举
作准备;教学方法传统,重视注入式教学,严加训练,而忽视儿童兴趣和需
要。
4.社会教育体系
社会教育体系,是相对于官方学校制度而言的,在清代它主要由私学和
书院组成。
(1)私学概况
私学教育,作为民间一种自发性教育,历经宋元明三朝,仍旧兴旺不衰。
私学教育分两级,高级阶段的私学是培养人才、传递学术思想和发展文化的
重要场所;低级阶段的私学,则多称为私塾,属于蒙养教育,对于教育的平
民化和普及化有重要意义。
①高级阶段私学。清政府在建朝之后极力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掠制思想
和文化,垄断教育,但对于民间传统的私学却未能禁止,私人讲学之风仍然
盛而不衰。
《清史稿·儒林传》中记载了孙奇逢、黄宗羲、宋之盛、颜元、李顒、
张尔岐、戴震及陈寿祺等数十人的私人讲学事例。实际上各地的私学远不止
载入《儒学志》中的那些,而是普遍、大量地存在着。由《儒学志》可见清
代私学讲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私人讲学之风繁盛。私学遍布各地,或于
书院讲学,或结庐授业。讲学深受读书人欢迎。有的学生“仕至监习而后受
业”,有的“学者宗焉,执经之履满户外”,有的“弟子甚众”,有的“教
授生徒百余人”。其规模之大,由此可知。第二,教师治学严谨。讲学者有
许多为当时著名学者,如孙奇逢、张履祥、张尔岐,大思想家颜元、戴震等。
《儒学传》记载他们:“以讲学为己任”,“以引翼后进为己任”,“每五
更起,与弟子论,常至夜分”,“读书其中,无间寒暑”,“遂教授乡里以
终其事”,有的“与诸生言修身砺学等”。讲学者淡泊名利,以讲学为毕生
事业,师生互相砥砺,关系融洽。第三,讲学内容不拘一格。私学讲学内容
演变有以下线索:顺治年间,沿袭阳明之学;康熙年间,由于政府大力提倡,
程朱理学复兴进而取代阳明学;乾嘉年间,汉学之风日盛,不少名儒,如江
永、卢文绍、戴震等都广授生徒,教以经史训诂,改变了学术思想。私学发
展以至整个讲学内容的演变都与政治背景和文教政策变化密不可分,但内容
总的是多样的,有人治经治理,有人治考据,有人兴实学或其他。值得提及
的是,一直有人旗帜鲜明地反对作为官方哲学的宋明理学,如颜元设立私学,
并主讲漳南书院,以“实学、实习、实用”的内容方法教授学生。第四,私
人讲学影响深远。培养了大批人才,如李塨。王源出自颜元门下;藏镛堂师
事钱大昕;江永弟子中戴震、程瑫田、金榜得其传;戴震门人王念孙、段玉
… Page 91…
裁、孔广森、任大椿各发展其一学,等等。讲学与著书立说相结合。如颜元
“著《存学》、《存性》、《存治》、《存人》四篇以立教”;“张尔岐著
《天道论》、《申中庸论》”;“段玉裁著《说文解字》三十卷”;“陈寿
祺“著听颇多,有《尚书大传笺》、《五经异义疏三言》等”。通过传徒授
学和著书立说,传递和影响了学术思想,发展了文化。
后来私人讲学多与书院讲学合流,对象则一直以地主官绅士子和文人为
主。
②低级阶段私学。数量有限。在民间广泛而普遍地存在的则是属于蒙养
①
教育阶段的私塾(又称学塾)。它分三种:一是有钱人家聘教师在家设馆传
学,专门教授自家及亲友子弟,“坐馆”、“教馆”属这一类;二是私人在
家传学,或借祠堂庙宇,或租借他人房舍设馆招收邻近学童就读,“门馆”、
“家塾”属这一类;三是地方出资聘师择址建馆教其子弟,也有以家族为单
位的,“村塾”、“族塾”属这一类。私塾经费来源主要是村里人和族中人
的捐田、捐银集资和捐房,也有乡绅和地方官吏的捐赠等。
从办学形式和水平看,私塾和社学、义学并无很大区别,只是管理上不
同,前者由私人经办,后二者由政府经办。至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私塾与社
学、义学之间就相差甚微了。但是两类学校的办学目的还是有区别的。设立
社学和义学的出发点在于把广大儿童教育成“安身良民”,为巩固阶级统治
服务,教育普及则在其次;而私塾则是为广大儿童提供启蒙教育机会,初步
地、有限地满足民众的一些教育需要。
(2)书院制度
从宋代起,书院就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而存在。清代书院在发
展过程中,虽经历了一番周折,但仍然在困境中发展起来,势头不减。书院
对于学术发展和文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书院演变到清代,其地位和性
质都发生了变化,因而清代书院显示出自己的特色。
①书院的发展。清政府对书院态度总的说来是采取先抑后扬办法的。
清初,书院受到抑制,沉寂了近百年,当时全国未真正统一,各种反清
斗争此起彼伏,尤其思想上未能统一。统治者唯恐书院讲学会宣扬爱国主义
精神,导致前朝臣民反清思想的发展,而不利于统一和政权的巩固,所以对
书院采取抑制的政策。顺治九年(1652年),敕令说:“各提督学官督率教
官、生儒务将所习经书义理,着实讲求,躬行实践,不许别创书院,群聚生
①
徒党,及号召地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 这一禁令,持续了近百年,
成为清朝前期一项重要的文教政策。但是,清初学者,如孙奇逢、黄宗羲、
李顒、颜元等仍坚持在书院讲学,不同程度地宣传自己的思想政治主张和学
术观点。黄宗羲在书院讲学中宣扬民主思想,颜元在漳南书院中倡实学,李
二曲在关中书院反八股、倡东林学风。后来,一些地方督抚也设置了书院,
如张伯行在闽、鲁、苏等省设置书院,制订学规,讲习理学。但这种书院逐
步与科举考试靠近了。清政府一方面抑制书院发展,另一方面又表示“爱护”
书院,尊崇前贤。顺治时同意修复石鼓书院。但前者是主要的。
到了雍正十一年(1733年),明末清初的大学者和遗臣都已经去世,书
① 参考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江苏人民出版社。
① 《大清会典·儒学·学规》。
… Page 92…
院讲学不再构成对政府的严重威胁,清廷迫于客观形势,又出于笼络汉族地
主文人的需要,才解除了这一禁令。政策由抑制一变为提倡,公开明令各省
城设立书院,雍正御旨说:“近见各省大吏渐知崇尚实政,不事沽名钓誉之
为。而读书应举者,亦颇能屏去浮嚣奔竞之习。则建立书院,择一省文行兼
优之士,读书其中,使之朝夕讲诵,整躬励行,有所成就,俾远近士于观感
奋发,亦兴贤育才之一道也……”御旨中解释了迟迟倡书院的理由。
既然朝延提倡,“着该督抚商酌奉行”,并“各赐帑金”。各省督抚纷
纷奏议设书院。一时直隶莲池,江苏钟山和紫阳,江西预章,湖南岳麓和城
南,陕西关中,广西秀峰和宣城等书院都相继发展起来。但此时设立的书院
实际上已成为官学的一种形式,乾隆谕旨曾说书院是“古侯国之学”,书院
俨然成为省立大学。
②书院的性质与特点。清代书院的特点是官学化。政府明令所设书院皆
由地方官吏控制。经费由官府拨给或从公银中支用,每年“俱申报该管官查
核”。书院院长和教师由地方官选择 (“礼聘”)。书院学生的取录和日常
考核权也都操纵在地方官手中。书院由私办转向官办或半官办,与科举考试
联系更加紧密。有的书院,重心转向考课,商衍鎏在《清代科举述录》中说。
“如乾隆十年,礼部议准书院每月之课仍以八股文为主”。书院教学由自由
讲学变为官方的八股文训练,学生读书以“应举”,书院被纳入官学的轨道,
完全沦为科举的附庸。
以教学内容为参照标准,可将书院大体划分为三类:一类是以考课举业
为主的书院;一类是博习经史辞章的书院,后受汉学精神影响,考据学派书
院兴起;一类是重视义理与经世之学的书院,在这三类书院中,第一类是最
主要的,这是由清代总的文教政策和各种措施决定的。训练八股文以应举取
士,是绝大多数书院的做法也是书院久盛不衰原因,并沿袭至清末。这也从
一个方面反映了科举制度在教育和官吏选拔中的导向地位以及科举在书院中
根深蒂固的影响,清代的许多举人、进士和官僚即由这类书院而来。第二类
书院在对待八股文上与考课举业类截然相反,它们不重八股,甚至废除旨在
科举考试的八股文训练。如沈归愚主讲紫阳书院,倡词章之学;姚鼐主讲钟
山书院,专讲词章,以古文义法教学生,培养了一批能传其文笔的弟子,成
为影响深远的桐城学派。考据学派发展到乾嘉时期,达到极盛阶段,成为支
配教育、学术界的潮流,最著名的是阮元,分别在浙、粤创立的诂经精舍和
学海堂,排斥举业,而以经史的考证训诂为主,并及小学、天文、地理、算
法等科,学术成果丰硕,学风为之大变。重视义理和经世之学的书院一直存
在,尤其以清前期为多。如孙奇逢“原本象山、阳明之学,以慎独为宗,以
体认天理为要”;张尔岐“笃守程朱之学”。这类书院中较有特色的是李顒
讲学的关中书院,“以昌明关学为己任”,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