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文化教育史-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 《俟解》。 

③ 《四书训义》卷二十五。 


… Page 105…

                                                                        ④ 

  以教之。若未能有自修之志而强往教之,则虽教无益。”学生的心理有了学 

  习准备和努力钻研精神,加上教师启发式教学,也就是说师生两方面都发挥 

  积极性,“教在我而自得在彼”,才能取得好效果。 

        第三循序渐进 

        王夫之认为,“物皆有序”,同样,教学也有其序。教师掌握了教学中 

                                                                      ① 

  的序,按规律教授学生,则达到“因其序则皆使之易”的效果。循序渐进的 

  教学可使学生容易接受所教学内容,并抓住精义所在;学生在掌握最基本的 

  知识基础上,“则相因以渐达”,获得广博的知识道理。循序渐进也是对学 

                                                                              ② 

  生的要求,“君子之道……故和小者渐大也,积微者渐著也”。学习要由低 

  到高,由近而远,这与荀子的“积”有相同之处。 

        与“有序”相联系的是“不息”。他说:“时者,有序不息之谓,恒守 

           ③ 

  也。” 不息即指学要持之以恒,无间断中止。 

        他还在肯定子夏关于循序渐进教学法基础上,提出了他的五步教学:教 

  学粗小的事——教学粗小的理——教学粗大的事——教学粗大的理——综合 

  统一大小粗细的理。该教学法有事有理,有分有合,先后贯通,是关于循序 

  渐进方法较完备的认识。 

        第四因材施教 

        他认为,学生是有个性的,存在“刚柔敏钝之异”。教师应该了解自己 

  的教育对象,善于因材施教。“夫智仁各成其德,则其情殊也,其体异也, 

  其效分也……,故教者顺其性之所以近以深造之,各如其量而可矣。怎样才 

  能“各如其量”地教呢?他认为,首先要了解学生特点和水平,更要“深知 

  其心”,深入其内心世界;其次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础以至主观努力的 

                                                             ④ 

  程度,“顺其所易,矫其所难……从人者异耳”;要有针对性地施教,使学 

  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他认为,贯彻了因材施教原则,教学就可取得好 

  效果,他总结自己经验说:“未尝无有以诲之也”。 



        (5)论教师 

        王夫之的教师观也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师弟子者以 

                                                                           ① 

  道相交而为人伦之一……欲正天下人心须顺天下之师受。”教师不仅负有传 

  授知识的任务,还有“正人心”的责任,教学是一个传道授业统一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他们的特殊要求。教师必须对教书育人有 

  一种执著精神,须“恒教事”,他自己在荒山野岭中40年如1日地不辍讲习, 

  做出了典范。教师要在实际行动中成为学生道德行为的榜样,即“主教有本, 

                                                             ② 

  躬行为起化之源;谨教有义,正道为渐靡之益” 。当然,教师单靠躬行是不 

  行的,他必须传授知识、讲道理。这就要求他有丰富的知识。他说:“夫欲 

  使人能悉知之,能决信之,能率行之,必昭昭然知其当然,知其所以然,由 



④ 《礼记章句》。 

① 《张子正蒙注》卷四。 

② 《四书训义》卷三。 

③ 《礼记章句》卷十八。 

④ 《张子正蒙注》。 

① 《四书训义》卷三十二。 

② 同上。 


… Page 106…

  来不昧而条理不迷……欲明人者先自明,博学详说之功,其可不自勉乎?”                  ③ 

  这就是“欲明人者先自明”的教师座佑铭。教师不可能知悉一切,于是需要 

  抱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虚心学习,温故知新。此外,教师除了本身的道德 

  修养和知识结构要求外,还应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 

       王夫之继承和批判地发展了我国古代教育教学思想,提出了许多独特、 

  深刻的理论,尤其是“日生日成”的人性论和“性与习成”的教育作用论, 

  从人的自然性出发,要求教育要适应自然性发展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民主思 

  想,也反映了人们对教育认识上一个重大突破。其思想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 

  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时期新兴市民阶级的一些要求和寻求解放的愿 

  望,但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他并不能超越中国的传统思想,其教育思想 

  仍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 



                                 2.颜元的教育思想 



        (1)生平、教育活动及著作 

       颜元 (1635—1704年)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人,也称 

   “习斋先生”。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教育家、思想家,“实学思想”的杰出代 

  表者。 

       颜元出身贫寒,“自幼及壮,孤苦备尝”。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参加 

  过农业劳动,曾习医、兵法技击等,但一生主要致力于教育事业,24岁起设 

  塾传学,培养了李塨、王源等大批多才多艺弟子,晚年一度主讲漳南书院。 

       他的主要著作有:《四存编》、《四书正误》、《朱子语类评》等。其 

  中《四存编》由《存性》、《存学》、《存治》、《存人》四篇组成,是教 

  育思想的代表作。此外,其弟子编辑的《习斋先生年谱》和《习斋先生言行 

  录》也是研究其思想及教育思想的重要资料。 

       他的思想是逐步形成的,由信奉陆王学说至程朱理学,最终走向理学对 

  立面,抨击了程朱理学,提出了以“实”为核心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 



        (2)批判传统教育 

       颜元从制度和思想两方面批判了传统教育。 

       他批判了封建教育中的科举制度及其八股内容。他认为,科举制度使读 

  书人以获取功名利禄为最终目的,于是专习八股、偏重时文,一生中关心的 

                                           ① 

  唯“入学、中举、会试、做官而已”,此外,别无关注,别无所能。八股的 

  恶果是导致了天下无学术、无政事、无治功的局面,“八股之害,甚于坑儒”。 

  他是较早批判科举八股取士制度的人之一,本人也不曾走绝大多数士子读书 

  应举之路,不曾做官、而以耕田、教书为业。他慨叹科举八股条件下“学校 

               ②                                      ③ 

  之废久矣” 的局面,提出“本源之地在学校” 的学校、学术主张,学校是 

  学术发展、人才培养之所,应该兴学以繁荣学术、广育人才,从而达到天下 

  大治。 



③ 同上。 

① 《存人篇》。 

② 《习斋记余》。 

③ 《习斋记余》。 


… Page 107…

       在剧烈动荡的社会中,不少进步教育思想家提出以“实学”教育培养经 

  世致用人才。批判重文轻实的传统教育成为进步教育思想家的重要任务,颜 

  元则把批判的矛盾直指当时的官方哲学的宋明理学。 

       颜元批判了理学家“理在事上”、“理在吾心”的谬论,提出“理在事 

  中”的主张。反对死读书现象,认为知识、道理只能从实习、实行中获得。 

  他深刻地批判了理学教育的脱离实际,从理学家的学风和理论影响揭露了其 

  恶劣本质。 

        由于理学教育主张静坐读书和心性领悟,所以学者脱离实践,“身在家 

  庭,目遍天下,想象之久,以虚为实”,结果造成一种空疏不实的学风。读 

  书玄而又玄,所学知识缺乏用处,出现“读书愈多愈惑,审事愈无识,办经 

               ④ 

  济愈无力”的通病。理学教育所培养的是一群袖手谈心性、脆弱如女子的迂 

  腐儒生,而不是国家所需要的“经天纬地之略,礼乐兵农之才”。理学教育 

  还造成学术风气、社会风气败坏,道德衰微,经济凋敝,人才匮乏。他认为, 

  明朝灭亡的前车之鉴即在于此。要防止重蹈历史复辙,必须提倡实学,培养 

  实用人才。 



        (3)关于教育目的和作用 

       颜元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通过教育培 

                                                                          ① 

  养人才是治国的基础,“有人才则有政事,有政事则有太平”。不仅如此, 

  他还把学校和学术、人才、政事、治平、民命联系在一起,看到了它们之间 

  的内在必然联系。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主张重视作为“本源之地”的学校, 

  大力发展学校教育。 

       颜元关于教育目的、作用的主张是与他的政治理想分不开的。实现“七 

  字富天下,六字强天下,九字安天下”的政治理想的基本途径是“举人才”。 

  教育正是承担着这种任务。人才的基本规格是“经世致用”,颜元斥责传统 

  教育脱离实践,所培养出来的人,空疏废用而不能适应社会与政治的实际需 

  要,提倡各种实用的和专才的教育。他说:“学须一件做成便有用,便是圣 

               ② 

  贤一流。”他自己鼓励学生各专一艺,学生中治经史、数学、天文地理、农 

  田水利、兵法、声律者各有其人,也不乏通才。通才也好,专才也好,最重 

  要的是能够“利济苍生”,为“生民办事”。以学医为例,他说:“明医理” 

                                                                   ③ 

  是为了“疗疾救世”,人“生存一日当为生民办事一日”。总之,学是为了 

  经世致用、造实绩。可见他重视个人对于社会的作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 

  感。 



        (4)关于教育内容 

        与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教育目的论紧密相联的是颜元关于教育内容 

  的“实文、实行、实体、实用”主张。与程朱理学教育内容针锋相对,他“崇 

  实”而“反虚”。 

       颜元反对重心轻身的理学教育,认为理学教育内容片面强调知识、道德 



④ 《朱子语类评》。 

① 《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 

② 同上。 

③ 《习斋先生年谱》。 


… Page 108…

  灌输,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忽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